第95章 京城五大名儒
推荐阅读:只有我能用召唤术、绝代神主、我的透视超给力、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我在武侠世界雇佣玩家、诸天同影:我的意外穿越事件、哥布林重度依赖、我的偃偶全是女邪祟、大宣武圣:从练功加点开始、洪荒:通天!你徒弟又作死、
第95章京城五大名儒
张安世便道“我可以帮忙,我要为姐夫分忧,姐夫平日里对我最好,我拼了命也要为他排忧解难。”
张氏笑了:“你有此心就好。”
朱瞻基在一旁道:“母妃,母妃,我也拼了命要为爹娘排忧解难,我是真心的。”
张氏摸摸朱瞻基的脑袋,一脸赞许。
张安世却是低着头不语。
其实方才他确实是在吹牛。
可现在,一个念头突然冒了出来。
有没有一种可能,也就是说……一种真正解决姐夫烦恼的可能。
他脑子里电光火石之间,开始疯狂地运转起来。
现在是永乐二年,而明初时期,科举的制度其实并不完善。
虽然明太祖开科举之后,对制度、文体都有了明确要求。士人参与科举考试必须通过三场的考试。不过写法或偶或散,初无定规。
因此,其实大家都是盲人摸象。
真正科举开始形成了严格文体的时期,应该是在洪武二十多年。
这其中,也不过是经历了两次科举而已,现在是第三次。
江西的读书人,或者说,整个南方的读书人能够形成巨大的优势,一方面固然是北方多兵祸,而南方相对稳定,所以南方文风鼎盛,对北方有很大的优势。
而另一方面……现在这个时代,对于科举,像有些像后世刚刚恢复高考的时期。
大家都不知道考什么,所以出卷的题目也并不难,能考中的人……只要比其他人更优秀即可。
这科举,还没开始真正的卷呢。
真正卷起来,到了明朝中叶,甚至是明朝末期,那时候的考卷才是变态无比,而无数的考生,为了能够考中,早就将科举的套路摸的滚瓜烂熟,从如何讨巧作文章,如何练习八股格式,再到如何将四书五经背个滚瓜烂熟,还有专门应付考试的一些老师,每日啥也不干,就瞎琢磨考官的喜好。
这是一场军备竞赛,而这场军备竞赛还未开始,大家拼的还是底蕴。
显然很多人还没有真正开始意识到,往后数百年,那些读书人为了科举是如何疯狂的。
这就如,后世任何一个经历过无数内卷,每日做各种题库,还饱受各种补习班熏陶的考生,若是放在恢复高考的时候,那是何等的金光闪闪。
张安世深吸一口气,他心里生出了一个念头……我张安世可能不懂啥叫八股文,但是我特么的懂考试啊,我知道怎么卷啊。
如果他寻北方籍的读书人,和这些尚且处于混沌状态,尚且没有摸清考试套路的读书人们来考一场,会怎么样呢?
这样一想,张安世有些不能淡定了。
至少可以试一试!
丢一个经历过衡水中学的家伙,送到恢复高考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
张安世情不自禁地惊呼起来:“哈哈哈哈……我想到了。”
说罢,一溜烟便跑。
张氏见张安世这冒冒失失的样子,不禁嗔怒:“像什么样子,只夸你几句,你便又这样了……”
说着,张氏摇头。
朱瞻基在一旁坐得笔直,奶声奶气地道:“母妃,儿臣就不一样,儿臣就不冒冒失失,儿臣最听母妃的话了。”
…………
张安世兴冲冲地回到了国子学。
箭步冲进了正义堂。
高呼一声:“怎么样啦,这家伙有没有皮痒。”
顾兴祖读书读得更认真。
朱勇和张軏拿着戒尺,来回踱步,围着顾兴祖转圈圈。
只有丘松头枕着脑袋,在课桌上酣睡。
张安世冲到顾兴祖的面前,劈头盖脸便问:“伱家原籍哪里人?”
顾兴祖一见博士张安世这凶相毕露的样子,便战战兢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时候连他的阿爷也靠不住了,只好怯生生地道:“回博士的话,俺……俺是扬州人,祖籍是湖南湘潭。”
张安世一把抓着他的衣襟拎起他,道:“我说的是户籍,户籍,你家的户籍黄册在哪?”
顾兴祖要哭了,磕磕巴巴地道:“本来是在南直隶,后来……后来……他们杀死了俺爹娘,俺爷投了北军,应当……应当移户去了北直隶。”
“北直隶?”张安世眼睛一亮:“你确定后来没有移户吗?”
顾兴祖道:“没……没有……俺爷东征西讨,没这功夫,而且许多靖难之臣,户籍都在北平,也没见有人去改。”
北平现在是永乐年间的龙兴之地,是当初从龙的象征,这可是一笔资历,有人愿意改才怪了。
张安世一拍顾兴祖的脑袋,整个人兴奋地大笑着道:“哈哈哈哈……这样的话,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好,实在太好了,我很欣慰,兴祖啊,你可知道为师一直很看重你?你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顾兴祖:“……”
张安世接着道:“我思来想去,咱们读书……还是太散漫了,男儿大丈夫,要立大志向,就要不怕艰苦,你尚书背完了吗?”
“只勉强能背熟。”
张安世骂道:“狗东西,三日都背不熟,要你有何用,今日起,十天之内,四书五经都要倒背如流,若是背不出,那便是欺师灭祖,实话告诉你,丘助教早想将你炸飞天了,一直都是我在拦着,你再偷懒试试看。”
顾兴祖瑟瑟发抖起来:“我……我背,我背……”
张安世说出了他的决定“十日之后,你就要作文章啦,你要考进士。”
顾兴祖:“……”
即便他的智商还不错,可这时候他还是觉得自己的脑容量有限,无法容纳这样爆炸的信息量。
张安世此时的表情很是严肃,带着几分凶狠道:“考不中,你就死定了,别怪我没提醒你,我张安世什么事都干得出的。”
这一点,顾兴祖信。
张安世狠狠一拍顾兴祖的肩:“现在告诉我,你有信心吗?”
顾兴祖可怜巴巴地道:“没……没有……”
张安世大怒,鼓着眼睛道:“有信心吗?”
顾兴祖身子抖了抖,下意识的就道:“有。”
张安世终于笑了,道:“你们都听见了,他自己说有信心的,还给我立下了军令状,若到时候丢了咱们四兄弟的脸,他就死定了。”
顾兴祖:“……”
张安世摩拳擦掌:“众兄弟,过来,我有事吩咐。”
一下子的,朱勇几个情绪就上头了。
对呀,咱们也要参加科举,不,送人去科举。
这才有出息。
太好玩了。
大哥就是大哥,总会有层出不穷的好点子。
张安世先看朱勇:“你这几日拿着银子,无论拿多少银子,去给我找解缙、金幼孜,还有咱们恩师胡俨,以及胡广四个考官从前写过的文章,八股文最好,不要怕费钱,总而言之,我们要了解他们的文法。”
朱勇道:“晓得了,俺挖地三尺,也要找到。”
“还有他们的喜好,比如他们喜欢谁的诗文,喜欢哪一个历史中的人物,有啥癖好,当然……那等下三滥的癖好,我不想知道。”
朱勇道:“俺在锦衣卫有朋友,小事一桩。”
张安世又对张軏道:“洪武二十五年,还有建文二年,科举的所有进士文章,我要找到,还是那句话,别怕花钱。”
张軏道:“俺一定找来。”
张安世道:“京城里头,有没有对科举有些心得的名师,给我搜罗来,至少找三四个,雇佣他们,俺们给钱,要多少有多少,只让他们干一件事,那便是帮咱们看文章。若是对方不肯来……”
说到这里,张安世顿了一下,露出几分狠劲,道:“三弟,你知道该咋办吧?”
张軏却是耷拉着脑袋道:“这样的名师大儒,若是打死了,会不会不好?”
张安世骂道:“没教你打死他们,我意思是……给我砸钱,砸到他们肯来为止,他们自己若是瞧不上咱们的银子,可他们总有妻儿老小吧,他自个儿总会有爱好吧,喜欢字画,就给他字画,喜欢女人……”
张軏精神一振:“这个俺会。”
丘松道:“那俺呢……”
他一骨碌翻身起来,原来方才在假寐。
张安世道:“四弟盯着兴祖,他一个读书人,心怀大志,想要金榜题名,所以悬梁刺股,这总很合理吧。”
丘松吸了吸鼻子,不说话了。
只有顾兴祖瑟瑟发抖,他隐隐感觉到,更可怕的磨难,才刚开始。
在大明律之中,监生是有参加会试资格的,某种程度来说,监生就形同于举人。
当然……只是理论程度上,因为绝大多数的监生,除了那些地方上举荐来的,又或者是率性堂的监生,才会去碰碰运气。
至少正义、崇志、广业,这三个低级学堂的监生,就从未有人参加过会试,毕竟……没有人愿意自取其辱。
自个儿什么水平,会不知道吗?考不上的,好吧!
…………
“阿爷,阿爷……”
顾兴祖到了夜半才回家。
而顾成却在堂中,一直熬到半夜,依旧还在等自己的孙儿。
一听到孙儿的呼唤,顾成顿时大喜,匆匆出来,一把将即将入中堂的顾兴祖抱起来,道:“孩子啊,你真不容易,没想到你这样的刻苦……”
顾兴祖又哭了,擦着眼泪道:“阿爷,我不想去国子学了,我不要读书了,他们今日又打我……呜呜呜……”
顾成听罢,既是心疼,又是难受:“怎么啦,怎么啦,课业很紧吗?”
“张博士……张博士教俺考进士……”
顾成一听,愣住了。
“阿爷,咱们家都是侯爵了,考什么进士……我不要做进士,我将来袭阿爷的爵……”
顾兴祖呜呜咽咽,伤心欲绝的样子,哭得很大声。
顾成的脸慢慢地凝重起来,将抱起的顾兴祖放下。
而后背着手,来回踱步,他低头思索,良久,他猛地眼前一亮,道:“妙啊,妙啊,真是妙不可言,这张安世真是奇才!咱们顾家……当真稀罕一个进士吗?哼,有阿爷在,还少得了我这孙儿的富贵?”
说着,他又喃喃自语道:“这进士要考上有多难啊,咱们顾家别说考,就算想也别想,说不定……真要真刀真枪去考,怕是连个秀才都中不上呢。可这里头妙就妙在这地方,大丈夫在世,当立宏图壮志,就如兵法所云,要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才可磨砺人的心性!”
“科举不是真正的目的,可参与科举的过程之中,磨砺心性,才是真正的意图,所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张安世真他娘是个人才。”
“阿爷,你到底在说什么。”顾兴祖听不懂,他又哭了,边哭边嗷嗷叫道:“总之我不进学了,我要和阿爷去贵州。”
啪……
顾成突的扬起了手,一巴掌打在了顾兴祖的脸上。
顾兴祖被打懵了。
顾成的心很痛,在流血,他从没有打过自己的孙儿。这一巴掌,打在顾兴祖的身上,却比割他顾成的肉还要痛。
顾成同样哭了,眼含热泪,道:“孙儿啊,我的亲孙儿啊,你怎么还不懂事,你能遇到这样的名师,是咱们顾家,也是你的福报啊……”
顾成哽咽道:“你这个时候打退堂鼓,从此便再没有锐志了,大丈夫在世,当逆水行舟,怎可临阵逃脱?你今日要去贵州,就等于是做了逃兵,军法之中,逃脱者死!”
顾兴祖呜哇一声又哭。
顾成抱着他的头,老泪纵横:“乖,乖,是阿爷的不对,可是你要听话,你要听话啊,咱们顾家人……即打算去考进士,哪怕是考中的机会丝毫没有,可也要去考,只有这样,才能对得住自己。大丈夫一诺千金,哪怕被人嘲笑是自不量力,也断不可退缩。”
顾兴祖什么话都说不出,只有哭的更大声。
…………
自打交卸完了东宫的差事,杨士奇便又回到了翰林院。
他又回到了当初平淡的日子,生活中没有了波澜。
偶尔,他会回忆起张安世,总觉得那个少年,其实并没有那样的可恨,虽然偶有调皮,但是真遭人嫉恨不起来。
不过………这样的人,至少会惹来大麻烦的,人不可放浪形骸啊。
今日,杨士奇清晨便来到了翰林院点卯。
只是……他眼皮直跳。
左眼跳灾,右眼跳财。
无分左右的话,他觉得以自己现在的处境来说,发财的机会没有,灾祸倒是很有可能。
杨士奇心里叹息,转而又想到那位大恩人郭得甘。
迄今他也没有打听到那位素未平生的郭先生下落,这位郭先生慧眼识珠,一定是个极了不起的人,或许……和那黑衣宰相姚广孝一样。
每每想到这里,一股崇敬之情便油然而生。
进入卯房,堂官和亲来点卯的几个编修和侍讲正在说着闲话:“是吗……郭得甘就是他?”
有人惊呼:“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我听宫里人说的……”
杨士奇一听,心里咯噔了一下,脸上略带激动,忙是上前作揖:“诸公所议的郭得甘……他怎么了?”
堂官呷了口茶,笑吟吟地道:“杨侍讲难道还不知道吗?这世上根本没有什么郭得甘,这郭得甘,其实就是张安世,张安世你知道不知道……”
杨士奇愣愣地站在原地,浑身打了个冷颤。
堂官后头说的话,他是一字一句也没听不进去了。
只是如梦呓一样,反复念叨:”怎么可能是郭得甘,怎么可能……”
“杨侍讲,杨侍讲……”
杨士奇恍惚之间回过神来。
众人都用关切的眼神看他。
不可能,这怎么可能呢……
这些日子,杨士奇都在翰林院的文史馆中整理实录,对外界的事不甚关心。
可现在……他心里像被投入了一颗大石,心湖被激起了千层浪。
“杨侍讲……”
他恍惚之间,听到有人唤他。
杨士奇才打了个激灵,茫然地看着同僚。
下一刻,心里猛地产生了一个念头,于是抬腿,心急火燎一样,夺门而出。
那堂官在后头叫着:“杨侍讲,你没点卯呢,你没点卯呢,不点卯可是要扣俸禄的,杨侍讲……喂喂……这咋了,好端端的得了失心疯……”
杨士奇冲出了翰林院,心急火燎地先跑到了张家。
却得知张安世居然去了国子学。
国子学?
杨士奇顾不得这许多,又一路气喘吁吁地往国子学赶去。
等他经人指点抵达了国子学正义堂的时候,却听到张安世咆哮的声音:“入你娘,你到底有没有用心学……”
杨士奇站在正义堂门口,张望着张安世正对一个国子学的监生龇牙咧嘴。
杨士奇看着这个奇怪的家伙,怎么也无法将张安世和那世外高人一般的郭得甘联系在一起。
“呀。”张安世倒是注意到了杨士奇的存在,惊讶地道:“杨侍讲怎么也来啦?”
杨士奇深吸一口气,努力地克制自己的情绪:“张公子……你这是……”
张安世很直爽地道:“这不是因为我才华出众,我的恩师胡俨,你晓得吧,他得知我这样学富五车,所以举荐了我,陛下便征辟我为国子学博士,你看,我正在授课。”
就他?
杨士奇:“……”
张安世道:“杨先生,你咋不说话了呢?”
杨士奇:“……”
虽多日不见,张安世倒还是看出了杨士奇与往常的不同,便道:“你今天很奇怪。”
终于,杨士奇还是接受了这个难以接受的事实。
他吁了口气,而后后退一步,正了正衣冠,这才伸出手,将双手拱起,身子欠下,毕恭毕敬的作了一个长揖:“恩公在上,请受杨某一拜。”
张安世此时已知道,自己的身份已被杨士奇发现了,他倒是很洒脱地道:“诶,不必多礼,这不算什么,我是久仰杨侍讲的才学,当日才说了一些好话而已,杨侍讲言重了。”
杨士奇却是固执着行了一个大礼,才感激涕零地道:“说来惭愧,杨某有眼无珠。”
“哪里,都是自己人……”
张安世越表现得不在乎,杨士奇则越是在乎,他急眼了,额上青筋都要爆出来:“杨某得张公子这样大的恩惠,便是当牛做马也难报万一。”
张安世却是道:“先不说这些,我们谈正经的事,我姐夫要主持科举,你认为如何?”
总算成功转移了话题,杨士奇是个十分有远见的人,怎么会不知这其中的玄妙?
他皱眉:“科举之事,不说兹事体大,且这其中的矛盾,实在不胜枚举,稍有差池,只怕连太子殿下,也未必能抵得住压力。”
“你只看到了坏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好的一面。”张安世道:“若说姐夫事情办成了呢?陛下这分明是试一试姐夫的本事,只要能办成,那么在陛下心目之中,我这姐夫就是最佳的继承人。而且一旦办成,天下读书人也都对此满意,那么姐夫便算是众望所归了。”
明朝的情况和其他朝代不同,尤其是永乐朝,历朝历代,许多皇帝是生怕自己的儿子实力过强,因此引发皇帝和太子之间的猜疑。
可在永乐朝,朱棣所忧虑的,却是自己的大儿子性格软弱,会变成第二个建文皇帝,驾驭不住藩王和勋臣不说,还被读书人糊弄。
朱棣喜欢汉王,不是没有道理的,汉王在军中的威望很高,而且性格也刚烈,天下交给这样的手里,才能驾驭住天下臣民,至少……朱棣是这样想的。
当然,太子身体肥胖虚弱,也是原因之一。
杨士奇若有所思地道:“话虽如此,可南北读书人的问题,积弊已久,彼此矛盾重重,连太祖高皇帝都无法妥善处置,不得已之下,直接改变科举的章程,痛下杀手来解决问题,太子又如何能解决呢?”
杨士奇显然认为太祖高皇帝的办法很不妥。
毕竟科举是太祖高皇帝定下来的,规则也是朝廷定下,你定下了规则,可结果出来的时候,你却不承认,不承认便罢了,还将主考官弄死了,转过头自己重新圈定出新的进士。
这样的做法,虽然解决了一时的问题,却也让天下人对于科举的公平性,产生了质疑。
张安世笑着道:“太祖高皇帝不能解决,不代表我的姐夫不能解决,不是我张安世吹牛,我姐夫有大贵之相,是天下一等一的贤太子,当然,主要还是有我这么一个左膀右臂,我现在已经想到了万全之法。”
杨士奇:“……”
杨士奇毕竟是读书人,圣贤之书里,一直教导人要谦虚,他见不得一个人走到哪里,都有牛在天上飘。
不过……毕竟是自己的恩公,杨士奇只保持微笑。
却听张安世道:“不过此事,我正好缺一人协助,杨侍讲,要不你来帮我吧。”
“啊……”
“你不肯吗?”
“恩公不弃,杨某愿效犬马之劳。”
“果然好兄弟。”
“……”
“来来来……”张安世手指着脸都哭花了的顾兴祖:“杨侍讲来帮我看看,此子根骨如何,有没有进士之象。”
杨士奇惊讶地看着一脸搓样的顾兴祖:“啊……这……”
杨士奇将张安世拉到一边,低声道:“恩公……使不得啊,此子,以吾观之……”
张安世却是打断他道:“你有没有看他写的文章,你看一看就知道。”
说罢,张安世取了一份文章给他。
杨士奇不得已,只好低头去看,苦笑道:“如此文法,实在……哎……只怕中一秀才都勉强。”
这是实在话。
张安世则是笑了:“这科举,不还有许多日子吗?现在是秀才,将来就是进士,他骨骼轻奇,聪明睿智,我觉得他一定能有大成就。”
杨士奇保持沉默。
张安世便又道:“我请杨侍讲,只帮一个忙,那便是帮我看看他的文章,我不懂八股的,正因为我考不上,所以只好将希望寄托在顾兴祖的身上,他是我们京城四大名儒的希望啊!”
杨士奇诧异道:“京城四大名儒?”
张安世指了指自己:“自然是我和三兄弟。”
杨士奇:“……”
看着杨士奇的表情,张安世急了:“你不相信?我告诉你,胡俨公都是这样说的,若不是因为我们才华出众,怎么可能在此征辟为博士和助教。”
杨士奇觉得今日接受到的讯息实在太多,已经到了无法理喻的地步。
张安世道:“我就说一句话,你到底愿不愿意帮吧。”
杨士奇便道:“恩公所请,杨某怎好不愿意,只是……”
接下来的话,张安世没心思听了,大喜道:“这样一来,咱们的队伍又壮大了。哈哈……”
说着,张安世又道:“有了杨侍讲的帮助,再加上我们京城四大名儒……现在咱们是京城五大名儒,再过不久咱们京城五儒名震天下的日子就要来了。”
杨士奇很是认真地道:“学生有个不情之请。”
张安世道:“你说。”
“能不能……不要将杨某和四儒并列,恩公是了解杨某的,杨某这个人……不喜欢合群。”
…………
推荐一个帅哥的书《大明朝的咸鱼皇子》。
此外,感谢本书第十三名盟主‘阿童木an’的盟主打赏,老虎爱你。
张安世便道“我可以帮忙,我要为姐夫分忧,姐夫平日里对我最好,我拼了命也要为他排忧解难。”
张氏笑了:“你有此心就好。”
朱瞻基在一旁道:“母妃,母妃,我也拼了命要为爹娘排忧解难,我是真心的。”
张氏摸摸朱瞻基的脑袋,一脸赞许。
张安世却是低着头不语。
其实方才他确实是在吹牛。
可现在,一个念头突然冒了出来。
有没有一种可能,也就是说……一种真正解决姐夫烦恼的可能。
他脑子里电光火石之间,开始疯狂地运转起来。
现在是永乐二年,而明初时期,科举的制度其实并不完善。
虽然明太祖开科举之后,对制度、文体都有了明确要求。士人参与科举考试必须通过三场的考试。不过写法或偶或散,初无定规。
因此,其实大家都是盲人摸象。
真正科举开始形成了严格文体的时期,应该是在洪武二十多年。
这其中,也不过是经历了两次科举而已,现在是第三次。
江西的读书人,或者说,整个南方的读书人能够形成巨大的优势,一方面固然是北方多兵祸,而南方相对稳定,所以南方文风鼎盛,对北方有很大的优势。
而另一方面……现在这个时代,对于科举,像有些像后世刚刚恢复高考的时期。
大家都不知道考什么,所以出卷的题目也并不难,能考中的人……只要比其他人更优秀即可。
这科举,还没开始真正的卷呢。
真正卷起来,到了明朝中叶,甚至是明朝末期,那时候的考卷才是变态无比,而无数的考生,为了能够考中,早就将科举的套路摸的滚瓜烂熟,从如何讨巧作文章,如何练习八股格式,再到如何将四书五经背个滚瓜烂熟,还有专门应付考试的一些老师,每日啥也不干,就瞎琢磨考官的喜好。
这是一场军备竞赛,而这场军备竞赛还未开始,大家拼的还是底蕴。
显然很多人还没有真正开始意识到,往后数百年,那些读书人为了科举是如何疯狂的。
这就如,后世任何一个经历过无数内卷,每日做各种题库,还饱受各种补习班熏陶的考生,若是放在恢复高考的时候,那是何等的金光闪闪。
张安世深吸一口气,他心里生出了一个念头……我张安世可能不懂啥叫八股文,但是我特么的懂考试啊,我知道怎么卷啊。
如果他寻北方籍的读书人,和这些尚且处于混沌状态,尚且没有摸清考试套路的读书人们来考一场,会怎么样呢?
这样一想,张安世有些不能淡定了。
至少可以试一试!
丢一个经历过衡水中学的家伙,送到恢复高考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
张安世情不自禁地惊呼起来:“哈哈哈哈……我想到了。”
说罢,一溜烟便跑。
张氏见张安世这冒冒失失的样子,不禁嗔怒:“像什么样子,只夸你几句,你便又这样了……”
说着,张氏摇头。
朱瞻基在一旁坐得笔直,奶声奶气地道:“母妃,儿臣就不一样,儿臣就不冒冒失失,儿臣最听母妃的话了。”
…………
张安世兴冲冲地回到了国子学。
箭步冲进了正义堂。
高呼一声:“怎么样啦,这家伙有没有皮痒。”
顾兴祖读书读得更认真。
朱勇和张軏拿着戒尺,来回踱步,围着顾兴祖转圈圈。
只有丘松头枕着脑袋,在课桌上酣睡。
张安世冲到顾兴祖的面前,劈头盖脸便问:“伱家原籍哪里人?”
顾兴祖一见博士张安世这凶相毕露的样子,便战战兢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时候连他的阿爷也靠不住了,只好怯生生地道:“回博士的话,俺……俺是扬州人,祖籍是湖南湘潭。”
张安世一把抓着他的衣襟拎起他,道:“我说的是户籍,户籍,你家的户籍黄册在哪?”
顾兴祖要哭了,磕磕巴巴地道:“本来是在南直隶,后来……后来……他们杀死了俺爹娘,俺爷投了北军,应当……应当移户去了北直隶。”
“北直隶?”张安世眼睛一亮:“你确定后来没有移户吗?”
顾兴祖道:“没……没有……俺爷东征西讨,没这功夫,而且许多靖难之臣,户籍都在北平,也没见有人去改。”
北平现在是永乐年间的龙兴之地,是当初从龙的象征,这可是一笔资历,有人愿意改才怪了。
张安世一拍顾兴祖的脑袋,整个人兴奋地大笑着道:“哈哈哈哈……这样的话,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好,实在太好了,我很欣慰,兴祖啊,你可知道为师一直很看重你?你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顾兴祖:“……”
张安世接着道:“我思来想去,咱们读书……还是太散漫了,男儿大丈夫,要立大志向,就要不怕艰苦,你尚书背完了吗?”
“只勉强能背熟。”
张安世骂道:“狗东西,三日都背不熟,要你有何用,今日起,十天之内,四书五经都要倒背如流,若是背不出,那便是欺师灭祖,实话告诉你,丘助教早想将你炸飞天了,一直都是我在拦着,你再偷懒试试看。”
顾兴祖瑟瑟发抖起来:“我……我背,我背……”
张安世说出了他的决定“十日之后,你就要作文章啦,你要考进士。”
顾兴祖:“……”
即便他的智商还不错,可这时候他还是觉得自己的脑容量有限,无法容纳这样爆炸的信息量。
张安世此时的表情很是严肃,带着几分凶狠道:“考不中,你就死定了,别怪我没提醒你,我张安世什么事都干得出的。”
这一点,顾兴祖信。
张安世狠狠一拍顾兴祖的肩:“现在告诉我,你有信心吗?”
顾兴祖可怜巴巴地道:“没……没有……”
张安世大怒,鼓着眼睛道:“有信心吗?”
顾兴祖身子抖了抖,下意识的就道:“有。”
张安世终于笑了,道:“你们都听见了,他自己说有信心的,还给我立下了军令状,若到时候丢了咱们四兄弟的脸,他就死定了。”
顾兴祖:“……”
张安世摩拳擦掌:“众兄弟,过来,我有事吩咐。”
一下子的,朱勇几个情绪就上头了。
对呀,咱们也要参加科举,不,送人去科举。
这才有出息。
太好玩了。
大哥就是大哥,总会有层出不穷的好点子。
张安世先看朱勇:“你这几日拿着银子,无论拿多少银子,去给我找解缙、金幼孜,还有咱们恩师胡俨,以及胡广四个考官从前写过的文章,八股文最好,不要怕费钱,总而言之,我们要了解他们的文法。”
朱勇道:“晓得了,俺挖地三尺,也要找到。”
“还有他们的喜好,比如他们喜欢谁的诗文,喜欢哪一个历史中的人物,有啥癖好,当然……那等下三滥的癖好,我不想知道。”
朱勇道:“俺在锦衣卫有朋友,小事一桩。”
张安世又对张軏道:“洪武二十五年,还有建文二年,科举的所有进士文章,我要找到,还是那句话,别怕花钱。”
张軏道:“俺一定找来。”
张安世道:“京城里头,有没有对科举有些心得的名师,给我搜罗来,至少找三四个,雇佣他们,俺们给钱,要多少有多少,只让他们干一件事,那便是帮咱们看文章。若是对方不肯来……”
说到这里,张安世顿了一下,露出几分狠劲,道:“三弟,你知道该咋办吧?”
张軏却是耷拉着脑袋道:“这样的名师大儒,若是打死了,会不会不好?”
张安世骂道:“没教你打死他们,我意思是……给我砸钱,砸到他们肯来为止,他们自己若是瞧不上咱们的银子,可他们总有妻儿老小吧,他自个儿总会有爱好吧,喜欢字画,就给他字画,喜欢女人……”
张軏精神一振:“这个俺会。”
丘松道:“那俺呢……”
他一骨碌翻身起来,原来方才在假寐。
张安世道:“四弟盯着兴祖,他一个读书人,心怀大志,想要金榜题名,所以悬梁刺股,这总很合理吧。”
丘松吸了吸鼻子,不说话了。
只有顾兴祖瑟瑟发抖,他隐隐感觉到,更可怕的磨难,才刚开始。
在大明律之中,监生是有参加会试资格的,某种程度来说,监生就形同于举人。
当然……只是理论程度上,因为绝大多数的监生,除了那些地方上举荐来的,又或者是率性堂的监生,才会去碰碰运气。
至少正义、崇志、广业,这三个低级学堂的监生,就从未有人参加过会试,毕竟……没有人愿意自取其辱。
自个儿什么水平,会不知道吗?考不上的,好吧!
…………
“阿爷,阿爷……”
顾兴祖到了夜半才回家。
而顾成却在堂中,一直熬到半夜,依旧还在等自己的孙儿。
一听到孙儿的呼唤,顾成顿时大喜,匆匆出来,一把将即将入中堂的顾兴祖抱起来,道:“孩子啊,你真不容易,没想到你这样的刻苦……”
顾兴祖又哭了,擦着眼泪道:“阿爷,我不想去国子学了,我不要读书了,他们今日又打我……呜呜呜……”
顾成听罢,既是心疼,又是难受:“怎么啦,怎么啦,课业很紧吗?”
“张博士……张博士教俺考进士……”
顾成一听,愣住了。
“阿爷,咱们家都是侯爵了,考什么进士……我不要做进士,我将来袭阿爷的爵……”
顾兴祖呜呜咽咽,伤心欲绝的样子,哭得很大声。
顾成的脸慢慢地凝重起来,将抱起的顾兴祖放下。
而后背着手,来回踱步,他低头思索,良久,他猛地眼前一亮,道:“妙啊,妙啊,真是妙不可言,这张安世真是奇才!咱们顾家……当真稀罕一个进士吗?哼,有阿爷在,还少得了我这孙儿的富贵?”
说着,他又喃喃自语道:“这进士要考上有多难啊,咱们顾家别说考,就算想也别想,说不定……真要真刀真枪去考,怕是连个秀才都中不上呢。可这里头妙就妙在这地方,大丈夫在世,当立宏图壮志,就如兵法所云,要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才可磨砺人的心性!”
“科举不是真正的目的,可参与科举的过程之中,磨砺心性,才是真正的意图,所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张安世真他娘是个人才。”
“阿爷,你到底在说什么。”顾兴祖听不懂,他又哭了,边哭边嗷嗷叫道:“总之我不进学了,我要和阿爷去贵州。”
啪……
顾成突的扬起了手,一巴掌打在了顾兴祖的脸上。
顾兴祖被打懵了。
顾成的心很痛,在流血,他从没有打过自己的孙儿。这一巴掌,打在顾兴祖的身上,却比割他顾成的肉还要痛。
顾成同样哭了,眼含热泪,道:“孙儿啊,我的亲孙儿啊,你怎么还不懂事,你能遇到这样的名师,是咱们顾家,也是你的福报啊……”
顾成哽咽道:“你这个时候打退堂鼓,从此便再没有锐志了,大丈夫在世,当逆水行舟,怎可临阵逃脱?你今日要去贵州,就等于是做了逃兵,军法之中,逃脱者死!”
顾兴祖呜哇一声又哭。
顾成抱着他的头,老泪纵横:“乖,乖,是阿爷的不对,可是你要听话,你要听话啊,咱们顾家人……即打算去考进士,哪怕是考中的机会丝毫没有,可也要去考,只有这样,才能对得住自己。大丈夫一诺千金,哪怕被人嘲笑是自不量力,也断不可退缩。”
顾兴祖什么话都说不出,只有哭的更大声。
…………
自打交卸完了东宫的差事,杨士奇便又回到了翰林院。
他又回到了当初平淡的日子,生活中没有了波澜。
偶尔,他会回忆起张安世,总觉得那个少年,其实并没有那样的可恨,虽然偶有调皮,但是真遭人嫉恨不起来。
不过………这样的人,至少会惹来大麻烦的,人不可放浪形骸啊。
今日,杨士奇清晨便来到了翰林院点卯。
只是……他眼皮直跳。
左眼跳灾,右眼跳财。
无分左右的话,他觉得以自己现在的处境来说,发财的机会没有,灾祸倒是很有可能。
杨士奇心里叹息,转而又想到那位大恩人郭得甘。
迄今他也没有打听到那位素未平生的郭先生下落,这位郭先生慧眼识珠,一定是个极了不起的人,或许……和那黑衣宰相姚广孝一样。
每每想到这里,一股崇敬之情便油然而生。
进入卯房,堂官和亲来点卯的几个编修和侍讲正在说着闲话:“是吗……郭得甘就是他?”
有人惊呼:“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我听宫里人说的……”
杨士奇一听,心里咯噔了一下,脸上略带激动,忙是上前作揖:“诸公所议的郭得甘……他怎么了?”
堂官呷了口茶,笑吟吟地道:“杨侍讲难道还不知道吗?这世上根本没有什么郭得甘,这郭得甘,其实就是张安世,张安世你知道不知道……”
杨士奇愣愣地站在原地,浑身打了个冷颤。
堂官后头说的话,他是一字一句也没听不进去了。
只是如梦呓一样,反复念叨:”怎么可能是郭得甘,怎么可能……”
“杨侍讲,杨侍讲……”
杨士奇恍惚之间回过神来。
众人都用关切的眼神看他。
不可能,这怎么可能呢……
这些日子,杨士奇都在翰林院的文史馆中整理实录,对外界的事不甚关心。
可现在……他心里像被投入了一颗大石,心湖被激起了千层浪。
“杨侍讲……”
他恍惚之间,听到有人唤他。
杨士奇才打了个激灵,茫然地看着同僚。
下一刻,心里猛地产生了一个念头,于是抬腿,心急火燎一样,夺门而出。
那堂官在后头叫着:“杨侍讲,你没点卯呢,你没点卯呢,不点卯可是要扣俸禄的,杨侍讲……喂喂……这咋了,好端端的得了失心疯……”
杨士奇冲出了翰林院,心急火燎地先跑到了张家。
却得知张安世居然去了国子学。
国子学?
杨士奇顾不得这许多,又一路气喘吁吁地往国子学赶去。
等他经人指点抵达了国子学正义堂的时候,却听到张安世咆哮的声音:“入你娘,你到底有没有用心学……”
杨士奇站在正义堂门口,张望着张安世正对一个国子学的监生龇牙咧嘴。
杨士奇看着这个奇怪的家伙,怎么也无法将张安世和那世外高人一般的郭得甘联系在一起。
“呀。”张安世倒是注意到了杨士奇的存在,惊讶地道:“杨侍讲怎么也来啦?”
杨士奇深吸一口气,努力地克制自己的情绪:“张公子……你这是……”
张安世很直爽地道:“这不是因为我才华出众,我的恩师胡俨,你晓得吧,他得知我这样学富五车,所以举荐了我,陛下便征辟我为国子学博士,你看,我正在授课。”
就他?
杨士奇:“……”
张安世道:“杨先生,你咋不说话了呢?”
杨士奇:“……”
虽多日不见,张安世倒还是看出了杨士奇与往常的不同,便道:“你今天很奇怪。”
终于,杨士奇还是接受了这个难以接受的事实。
他吁了口气,而后后退一步,正了正衣冠,这才伸出手,将双手拱起,身子欠下,毕恭毕敬的作了一个长揖:“恩公在上,请受杨某一拜。”
张安世此时已知道,自己的身份已被杨士奇发现了,他倒是很洒脱地道:“诶,不必多礼,这不算什么,我是久仰杨侍讲的才学,当日才说了一些好话而已,杨侍讲言重了。”
杨士奇却是固执着行了一个大礼,才感激涕零地道:“说来惭愧,杨某有眼无珠。”
“哪里,都是自己人……”
张安世越表现得不在乎,杨士奇则越是在乎,他急眼了,额上青筋都要爆出来:“杨某得张公子这样大的恩惠,便是当牛做马也难报万一。”
张安世却是道:“先不说这些,我们谈正经的事,我姐夫要主持科举,你认为如何?”
总算成功转移了话题,杨士奇是个十分有远见的人,怎么会不知这其中的玄妙?
他皱眉:“科举之事,不说兹事体大,且这其中的矛盾,实在不胜枚举,稍有差池,只怕连太子殿下,也未必能抵得住压力。”
“你只看到了坏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好的一面。”张安世道:“若说姐夫事情办成了呢?陛下这分明是试一试姐夫的本事,只要能办成,那么在陛下心目之中,我这姐夫就是最佳的继承人。而且一旦办成,天下读书人也都对此满意,那么姐夫便算是众望所归了。”
明朝的情况和其他朝代不同,尤其是永乐朝,历朝历代,许多皇帝是生怕自己的儿子实力过强,因此引发皇帝和太子之间的猜疑。
可在永乐朝,朱棣所忧虑的,却是自己的大儿子性格软弱,会变成第二个建文皇帝,驾驭不住藩王和勋臣不说,还被读书人糊弄。
朱棣喜欢汉王,不是没有道理的,汉王在军中的威望很高,而且性格也刚烈,天下交给这样的手里,才能驾驭住天下臣民,至少……朱棣是这样想的。
当然,太子身体肥胖虚弱,也是原因之一。
杨士奇若有所思地道:“话虽如此,可南北读书人的问题,积弊已久,彼此矛盾重重,连太祖高皇帝都无法妥善处置,不得已之下,直接改变科举的章程,痛下杀手来解决问题,太子又如何能解决呢?”
杨士奇显然认为太祖高皇帝的办法很不妥。
毕竟科举是太祖高皇帝定下来的,规则也是朝廷定下,你定下了规则,可结果出来的时候,你却不承认,不承认便罢了,还将主考官弄死了,转过头自己重新圈定出新的进士。
这样的做法,虽然解决了一时的问题,却也让天下人对于科举的公平性,产生了质疑。
张安世笑着道:“太祖高皇帝不能解决,不代表我的姐夫不能解决,不是我张安世吹牛,我姐夫有大贵之相,是天下一等一的贤太子,当然,主要还是有我这么一个左膀右臂,我现在已经想到了万全之法。”
杨士奇:“……”
杨士奇毕竟是读书人,圣贤之书里,一直教导人要谦虚,他见不得一个人走到哪里,都有牛在天上飘。
不过……毕竟是自己的恩公,杨士奇只保持微笑。
却听张安世道:“不过此事,我正好缺一人协助,杨侍讲,要不你来帮我吧。”
“啊……”
“你不肯吗?”
“恩公不弃,杨某愿效犬马之劳。”
“果然好兄弟。”
“……”
“来来来……”张安世手指着脸都哭花了的顾兴祖:“杨侍讲来帮我看看,此子根骨如何,有没有进士之象。”
杨士奇惊讶地看着一脸搓样的顾兴祖:“啊……这……”
杨士奇将张安世拉到一边,低声道:“恩公……使不得啊,此子,以吾观之……”
张安世却是打断他道:“你有没有看他写的文章,你看一看就知道。”
说罢,张安世取了一份文章给他。
杨士奇不得已,只好低头去看,苦笑道:“如此文法,实在……哎……只怕中一秀才都勉强。”
这是实在话。
张安世则是笑了:“这科举,不还有许多日子吗?现在是秀才,将来就是进士,他骨骼轻奇,聪明睿智,我觉得他一定能有大成就。”
杨士奇保持沉默。
张安世便又道:“我请杨侍讲,只帮一个忙,那便是帮我看看他的文章,我不懂八股的,正因为我考不上,所以只好将希望寄托在顾兴祖的身上,他是我们京城四大名儒的希望啊!”
杨士奇诧异道:“京城四大名儒?”
张安世指了指自己:“自然是我和三兄弟。”
杨士奇:“……”
看着杨士奇的表情,张安世急了:“你不相信?我告诉你,胡俨公都是这样说的,若不是因为我们才华出众,怎么可能在此征辟为博士和助教。”
杨士奇觉得今日接受到的讯息实在太多,已经到了无法理喻的地步。
张安世道:“我就说一句话,你到底愿不愿意帮吧。”
杨士奇便道:“恩公所请,杨某怎好不愿意,只是……”
接下来的话,张安世没心思听了,大喜道:“这样一来,咱们的队伍又壮大了。哈哈……”
说着,张安世又道:“有了杨侍讲的帮助,再加上我们京城四大名儒……现在咱们是京城五大名儒,再过不久咱们京城五儒名震天下的日子就要来了。”
杨士奇很是认真地道:“学生有个不情之请。”
张安世道:“你说。”
“能不能……不要将杨某和四儒并列,恩公是了解杨某的,杨某这个人……不喜欢合群。”
…………
推荐一个帅哥的书《大明朝的咸鱼皇子》。
此外,感谢本书第十三名盟主‘阿童木an’的盟主打赏,老虎爱你。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0/242/21858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