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齐阁小说 > 都市小说 > 穿在1977 > 第554章 文学青年

第554章 文学青年

推荐阅读:不败战神杨辰快穿之男多女少真可怕鸿运官道综影视反派的心机菟丝花误入阿姨圈,我躺赢人生悔婚才知道我是大帝,哭瞎有何用?隧末:放弃拯救大唐,我转战瓦缸山两眼一睁就是干,反派不干我来干下山后,被绝美大小姐倒追一见钟情:大叔,别纠缠我

    第554章文学青年

    不得不说,何青生给陈凡安排的这个秘书还不错,办事从来没有多馀的话,要做什麽事情,一声吩咐下去,告诉需要的结果和标准,她很快就能执行到位。

    虽说这些工作都不难,只是传递信息丶追踪过程,但能有这麽高的效率,对于一个新人来说,已经算不错了。

    在边慧芳紧张的奔跑丶作协相关部门的忙碌下,一个星期后,万事俱备丶刮东风!

    ……

    辽阔的大草原,一座座毡房宛如白云落在草地上,毡房远处则是一片片缓缓移动的牛羊。

    在其中一座最大的毡房里,宁敬民手里捧着课本,一字一句地带着学生们读书。

    这里是一所「马背小学」。

    自古以来,大草原上的牧民都是逐草而居,很少有固定的场所,这种情况下,上级要求的「普及小学教育丶扫除文盲」便成了一个大难题。

    尤其是草原上的冬天会有连绵大雪,出行非常不便。

    在46年的冬天,KSKTQ大雪封路,学生们连门都出不去,更别说上学。

    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业,当时KSKTQ的老师们便想了一个办法,让老师们各自认领定居点,然后骑着马儿丶到学生家里去上课。

    这种教学方法在当地默默实行了十几年后,终于得到地方上的重视,随后便向上级汇报丶进行推广,这便是「马背小学」的由来。

    到了60年代中后期,从内蒙到青海丶再到新藏,这种「马背小学」或「帐篷小学」越来越多,基本能覆盖绝大部分牧区。

    夏季的时候,在牧民们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将生产队的蒙古包扎在那里,做为临时校舍。

    对那些因转场而居住分散的牧民子女,老师们就骑马到学生家中上课,或将学生组成小组,托人代为管理与辅导,老师巡回面授。

    巡回教学时间根据牧民居住情况而定,一般在7到8天左右可以巡回一次。

    在春丶秋丶冬三季,牧民居住分散,也没有固定校舍,全靠老师们骑马教学,他们每到一个教学点便吹响螺号,附近的学生听到螺号声,就会聚集起来上课,通常每次授课时间在3到4小时。

    宁敬民就是一位马背上的老师。

    他本来是上海人,十年前随着浪潮下乡丶到了内蒙古插队,凭着高中学历,顺利成为一名小学老师,负责这一片的学生教学。

    之后结婚丶生子,顺理成章地在大草原上安了家。

    在这里,他没有寒暑假,只有一次次马背上的迁移,宛如一名草原上的老牧民,看着那群孩子们一点点长大。

    但是,从小就喜欢文学的他,心里面始终还有一个文学梦。

    去年的高考他也参加过,考试的时候自我感觉考得还可以,但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直到现在,也没能等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哪怕一个大专也没有。

    他只能按捺住躁动的心情,白天继续骑着马儿丶捧着课本教学,晚上则回到家里埋头苦读,只希望今年再战考场,看看能不能考上。

    哪怕考个中专,能多学一点文学知识也行。

    一段课文读完,点了几个同学的名抽查,发现他们已经差不多掌握,便换了一本数学课本。

    马背小学上一次课不容易,他希望能抓紧时间多教一些。

    就在这时,外面隐隐传来一阵呼喊声。

    宁敬民侧耳倾听,听着像是自己的妻子?

    她怎麽来了?

    当即放下课本,吩咐同学们再读一遍刚才的课文,随后挑开门帘走出去。

    刚出帐篷,便看见妻子骑着马狂奔而来,她手里似乎还拿着一份报纸?

    宁敬民不自觉地往前快走几步,骏马也迅速跑到跟前。

    不等马停稳,妻子便跳了下来,兴奋地将报纸递到他面前,「江南作协要办『文学创作函授班』,面向全国招生,没有其他任何要求,只要求对文学感兴趣,有一定的写作基础,还有10块钱的报名费,就可以直接录取。」

    宁敬民先是一愣,很快便反应过来,一把将报纸抓在手里。

    这是一份文汇报,作为上海知青,每天阅读文汇报已经成了他生活里的一部分。

    但是此时他的心思完全不在往日挂念的新闻和文学作品上,抓着报纸快速翻看,两三秒的时间,他的视线便定在一个方格上。

    「江南作协开设文学创作函授班,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圆创作梦!」

    宁敬民捧着报纸认认真真读了一遍,等看到招生简章部分,嘴角不自觉地往两边咧开,「何丶何青生丶谭庸丶郭道荣……,他们都是江南有名的作家,经常在《江南文艺》发表文章的,竟然是他们亲自上课?」

    他说着猛地抬起头来,看着妻子两眼放光,「是真的,不需要考试丶直接报名就可以录取,我也可以学文学啦?!」

    妻子看着他的样子,不禁有些心酸,抬手捂了捂嘴,缓了口气,笑道,「有这些大作家教你,你一定也能成为作家!」

    宁敬民咧着嘴哈哈大笑,「能不能当作家不一定,我就是想圆个梦。」

    笑了一阵子,他突然反应过来,低头看向报纸,「不好,他们只招2000人?!」

    此时他脸上满是焦急,「从内蒙寄信到江南,少说也要十来天,他们函授班肯定是按照收信的日期选人,怎麽办丶怎麽办?」

    一时间想不出办法,急得他原地打转。

    妻子赶紧说道,「我来的路上已经想过了,待会儿我就去邮局拍电报报名,说明一下情况,报名费随后就寄过去,这样应该能抢时间。」

    宁敬民连连点头,「好好,就按你说的办。」

    这时候已经计较不了昂贵的电报费,抢到名额才最重要。

    他咬着牙回头看了一眼毡房教室,「我还要上课,没时间过去,你赶紧去帮我报名。」

    妻子笑了笑,「交给我了。」

    说完便骑上马,对他挥了挥手,调转马头便策马狂奔。

    宁敬民手捧着报纸,望着妻子远去的身影,眼里满是憧憬。

    与此同时,无数的报名信从全国各地被寄往江南省城。

    ……

    「为什麽写的是限额2000人呢?」

    何青生很不理解,拿着报纸问道,「你不是说要招20000人吗?」

    陈凡已经带着他们模拟了一遍流程。

    这种函授教学几乎不怎麽耗费精力,学员报名之后,函授中心会邮寄一份学习资料过去,这也是学员们平时使用的「课本」。

    课本内容包括写作技巧丶新人常见问题分析丶写作心态调整等等,满满的乾货。

    这些都是老作家们和杂志社的编辑们整理出来的,其中有不少是他们自己走过的弯路丶踩过的坑,如今汇总起来,可以说能解决那些学员百分之九十九的问题。

    通过这份纯乾货的课本,一个正常具有中学学历的「文学爱好者」,完全有可能写一篇模式化的文章出来。

    虽说是模式化,却能够达到县级或地区刊物的收录标准,若是有天赋的人,或许能挑战一下省级刊物。

    除此之外,每个学员还会有一到两次的面授机会。

    之所以是一到两次,是为了分阶段。

    在招生简章中只有一次机会,每个学员都可以来。

    在完成首次面授之后,会有一次「结课考试」,从中会挑选一小部分优秀学员,进行第二次面授,算是「额外」奖励。

    这部分优秀学员自然会成为函授班的活GG,为下一次招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且面授也不太麻烦。

    就以省城文化宫的大礼堂为例子,那里一次性可以容纳两千人上课,10次大课就可以将所有学员的基础课程讲完,更别说还有几个地区分校可以分担。

    所以综合各种情况之后,陈凡定下来的招生总数就是2万人。

    连温州《文学青年》杂志社都能一次拖1万人,江南作协这麽大的资源砸下去,还教不了两万?

    甚至在陈凡的计划中,两万人只是开始,经过第一期教学之后,再总结经验教训丶优化教学流程,日后还要再增加招生人数。

    至于为什麽招生简章上只有2000人?

    陈凡捧着一本中国通史,头也不抬地说道,「当然是要给那些想报名的人紧迫感啊。你要是写招20000人,这麽多的数量,还有几个人急着报名的?」

    何青生看了看他,忍不住咂咂嘴,「奸诈如狐!」

    陈凡依然没抬头,「这叫合理运用策略。」

    话音落下,终于抬起头来,同时举起手里的书,「都是跟老祖宗学的。」

    谭庸在一旁坐着丶翘着二郎腿在抽菸,好奇地问道,「通史里面没有这些东西吧?」

    陈凡轻叹了口气,「老师说不能囫囵吞枣,要将历史读明白,所以看通史的时候,也要去看相关的史书和资料,要不然看了也等于白看。」

    就算没有徐教授的吩咐,他之前也看过不少古文经典,这种小智慧的运用不过是随手为之而已,不值一提。

    谭庸看着陈凡认真读书,不禁龇了龇牙,「徐老真严谨!」

    顿了一下,又好奇地问道,「你看到哪里了?」

    陈凡继续埋头阅读,「这才刚开始呢。先读中国通史,同时要翻阅相关史料,完了后面还有汉语史丶文学史丶音韵学丶……好多好多。」

    何青生在一旁感叹道,「徐老这是要把你培养成大儒啊!」

    陈凡抬起头看了看他,眼睛微微眯了一下。

    为什麽听着感觉有点像幸灾乐祸呢?

    然后继续埋头看书。

    别说,这些书籍看上去很枯燥,但若是能读进去,其实也蛮精彩的。

    至少比起要经常做试验的理工科,他还是更喜欢看书多一些。

    起码不用动,如果没别的事,找个地方躺一天也行。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算基本符合他的人生要求:躺平。

    何青生放下报纸,又点燃一支烟,站起来走了几步,「你们猜猜,大概会有多少人报名?」

    谭庸躺在沙发上纹丝不动,「这哪里能猜得到?咱们现在办的事,也算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他掸了掸菸灰,转头看了一眼陈凡,笑道,「早在民国时期,不少大学就开设有夜校班丶函授班,不过大多都只针对于本地人员,就没有跨地区的。

    包括以前全国各地的大学开设的函授教学,也几乎以本省范围招生为主。而这一次咱们是面向全国招生,即便一个省只有三五百人,那也有一万多人的规模。」

    他说着转头看向谭庸,「就凭目前各个省文学刊物的发行量,你总不会认为丶一个省连三五百人的文学爱好者都没有吧?!」

    何青生抿着嘴轻轻点头,「有道理。」

    随即抬起头来,笑道,「如果招生真的能够达到预期,20000名学员,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成材率,那也是200人。

    若是我们真的能培养出两百名合格的作家,那能多出多少稿件啊?!」

    一听这话,谭庸不禁笑道,「你这是当主编当怕了,就怕收不到合适的稿件。」

    何青生哈哈笑道,「谁不是呢?除了我们《江南文艺》杂志社,哪家报刊不在为稿件发愁?」

    他说着走到沙发前坐下,笑着叹了口气,「要说投稿,那是真不少,但是很可惜,几百篇来稿里面,能够挑出一篇不用怎麽修改的稿子,我就谢天谢地咯。」

    谭庸转头看向陈凡,笑道,「听见了没?所以老何才对你青眼有加,因为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新作者中,只有你的稿件不用修改丶可以直接校对刊发。」

    话音刚落,他便微微一愣,看着陈凡问道,「你想什麽呢?」

    陈凡此时正捧着书本出神,听到他的问话,才缓缓抬起头,看了看两人,说道,「刚才何叔一句话提醒了我。」

    何青生眨眨眼,「什麽话?」

    陈凡放下书,抓起他面前的烟抽出一支,点燃后说道,「是这样啊,目前的情况是各个杂志社都缺少合适的稿件,对不对?」

    他见何青生和谭庸两人都在点头,便继续说道,「但是这种情况是历史造成的,随着高考恢复丶大学生走进校园,还有我们搞的这个文学函授中心开始招生,完全可以预见,无论是从大学里走出来的『学院派』,还是参加函授培训的『爱好派』,能够写文章丶并且能写好文章的作者,一定会越来越多。」

    何青生轻轻点头,对着谭庸笑道,「是这麽回事,这麽一来,估计要不了多久,咱们就不缺稿件啦。」

    谭庸也哈哈直笑,「那时候不仅不缺稿件,好的稿子还多得让人挑花眼哦。」

    何青生似乎看到了那一天,两眼放着光,「等到那个时候,可以算是文学振兴了吧?!」

    陈凡看着两人越说越开心,不禁有些无语,「我说丶两位领导,你们就没点别的想法吗?」

    两人齐齐转头看着他,眼里满是迷惑,「什麽想法?」

    陈凡两手打着手势,「那麽多的稿件,你们挑花了眼,然后优中选优,把最优秀的一部分刊登,之后呢?」

    他看着两人,「要是真有文学作者越来越多丶稿件越来越多的那天,那些被挑剩丶却又达到了出版标准的文章,就那麽平白浪费掉?」

    这时何青生总算反应过来,猛地一拍大腿,「我们可以再搞一本刊物!」

    谭庸也深以为然地点头,「我看可以。」

    本来每个省级作协分会旗下,都会有一到几家杂志社,一般来说,文风越盛的地方丶下属的杂志社就越多。

    比如上海作协旗下就有《萌芽》丶《收获》丶《上海文艺》等等,眼下除了《上海文艺》正式复刊,其他两个也都在筹备当中。

    既然他们可以有多家杂志社,那麽江南作协当然也可以。

    被陈凡捅破了窗户纸,何青生立刻清醒过来,边想边说道,「杂志社一般要有清晰的定位,《江南文艺》是作为作协内刊,主要是为了发表会员的文章,以及发掘文坛新人。

    至于之前停刊的两本杂志,也各有各的目的。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复刊的意义不大。」

    谭庸也点着头说道,「与其让那两本杂志复刊,不如以函授中心为契机,开设一本新的杂志。」

    何青生敲敲脑袋,「从函授中心学员的文章里面,挑选一部分优秀作品,刊登在这本新杂志上,这个杂志可以直接挂在作协下面,也算是省级刊物。

    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还被刊登在省级刊物上,对这些学员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和激励。」

    谭庸直接将菸头扔掉,「学员的文章有了去处,咱们作协旗下多了一本刊物,包括《江南文艺》在内,也多了很多稿件可供选择。」

    他说着抬起头,看了看陈凡和何青生,脸上满是笑意,「上面也能多一份收入,这件事对所有人都有利,完全可行!」

    何青生走到陈凡身边坐下,抬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满意地点头笑道,「不错不错,我们作协就是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以后有好多想法都提出来,我给你记功。」

    陈凡撇撇嘴,「还不如多给几瓶好酒呢。」

    何青生当即乾咳一声,正色说道,「现在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这本新杂志丶起个什麽样的名字比较好?」

    谭庸眨眨眼,看向陈凡。

    陈凡再次拿起书,低着头说道,「函授中心的学员多半都是文学青年,乾脆这本杂志就叫《文学青年》好了。」

    何青生和谭庸相视一眼,心里默念了两遍,几乎同时点头,「我看可以。」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0/691/48076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