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齐阁小说 > 都市小说 > 穿在1977 > 第668章 青铜器

第668章 青铜器

推荐阅读:世子稳重点让你当闲散驸马,你成至强武圣?高武末世:从不修炼开始变强谍战:我成了最大的特务头子网游:神级刺客,我即是暗影!寒门宰相拯救诸天单身汉重生八一渔猎西北开局一把斩魄刀,打造最强雾隐村风吟武门

    第668章青铜器

    虽说有背锅的嫌疑,不过对于何青生的安排,陈凡内心还是表示欣然接受。

    不就是出国名额安排麽,看他们紧张兮兮的,一脸看着烫手山芋的样子,在陈凡这里,还真没当回事。

    今年不是举办了留学生选拔考试麽,再过一个月,12月底,第一批留学生就会赶赴美国,两年后,他们陆续全部回国。

    之后便是源源不断的留学生回国,他们不仅带回来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同时也带来外面的消息。

    嗯,锺老是第二批,79年年底去的英国。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国内刮起了出国热的风潮。

    有单位的丶想方设法去争出国名额,没单位的,也削尖了脑袋想钻出去。

    平心而论,出国名额确实非常珍贵,让很多人为之疯狂。

    甚至有个别不成熟的小同志,为了出国而失去了理智,只要给名额,竟然甘愿任人摆布。

    若是得偿所愿还好,没如愿的又会扯出一大串麻烦事。

    总之乱七八糟的事情一大堆。

    可是那些掌握名额分配的人,除了极少数谋取私利的,却也没见有多少招来天怒人怨?

    其实呢,只要不去故意针对谁,这种大范围选拔丶而名额又有限的情况下,落选不才是正常的事麽。

    谁会闲得没事去记恨负责人呢?

    真是吃饱了撑着。

    所以说,只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搞暗箱操作,陈凡心里一点都不虚。

    当然,表面功夫还是要演一演,毕竟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嘛。

    谈完了这件事,何青生见陈凡没有说什麽反对的话,心里终于松了口气。

    没办法,对这个小年轻,就没办法用常规对待下属的方式去处理,谁让自己塞过去的都是麻烦事呢,也只能好言好语地来劝,总算结果是好的。

    谈完事情,何青生扔掉菸头,起身走到办公桌后面,拉开抽屉拿出一个信封。

    陈凡看着他的动作,心里隐隐有些猜测,「不会又是汇款单吧?」

    何青生走过来递给他,笑道,「自己拆开看。」

    陈凡打开信封,抽出来两张汇款单,一张3万两千美元,一张四万七千美元,加起来就是7万9,果不其然,都是高桥出版社寄来的稿费。

    何青生坐到沙发上,对着他说道,「3万2那张,就是上次跟你说过的加印,4万7那张,是第二部出版作品的加印,前后凑到了一起,高桥社长就前后脚寄过来了。」

    高桥社长?

    陈凡满脸古怪地看了他一眼,记得老何同志和他一样,以前都是喊高桥小本子的?

    看到他的眼神,何青生老脸微微发红,随即乾咳一声,说道,「坦白说,人家对咱们还算不错,将心比心嘛,对吧。」

    陈凡将汇款单揣进兜里,「正好,我手里侨汇券都快用完了,可以补充一批。」

    顿了一下,他对着两人说道,「这事儿别给我捅出去啊,要不然又有人找我来换。」

    虽然侨汇券也可以卖钱,可他又不差钱,没事儿赚那个钱干嘛,还不如留在手里,省得每次需要用外汇的时候,都薅周亚丽的羊毛。

    见陈凡小气的样子,何青生很是豪气地将手一挥,「没事,现在咱们单位不差这点侨汇券。」

    就在陈凡若有所思的时候,谭庸在一旁说道,「我们跟高桥出版社达成合作意向,初步选了5个作家的作品送过去,已经通过那边的审核。

    不得不说,这个小本子给钱很痛快,5部作品虽然比不上你之前的稿费,但也有几万美元,钱也已经到帐,如今咱们单位,是真不缺侨汇券这东西。」

    在这方面,陈凡跟谭庸的意见保持一致。

    小本子别的东西不行,但钱是真的好。

    喝了口茶,陈凡拍拍大腿站起来,说道,「没别的事了吧,那我走了啊。」

    何青生赶紧起身问道,「去哪里?待会儿许秘书长他们回来,就要商量分房了啊。」

    陈凡笑道,「分房我也说不上话啊。难道我说给我们科室的小边分一套三房,你们也同意?」

    何青生老脸一黑,不说话了。

    陈凡,「徐教授给我布置了作业,要去博物馆学习,寒假前还要交一篇论文,我得赶紧过去看看。」

    见他是真有任务在身,何青生便不再多说,挥挥手放他离开。

    ……

    11月29日,星期三,农历十月二十九。

    宜修造丶拆卸丶打扫丶祈福。

    忌搬家。

    昨天许启珍去城建委房管局办好交房手续,带着证明文件回来丶将资料登记存档之后,又和何青生他们简单商议过,便决定在今天分房。

    这年头大部分事情效率都比较慢,但是也有效率特别高的,比如领工资丶发福利和分房子。

    尤其是分房子,大多数时候还没等单位宿舍楼建好,就已经被分配完毕,交房那不过是走个程序。

    省作协这种,等房子到手再分配,还算是慢的。

    现在房子到手,当然不能再慢下去。都是提前规划好的事情,也没有别的需要考虑,再加上作协这边人员不多,那就更好说了。

    哪些人可以住小院丶哪些人分三房丶哪些人住两房,最后谁谁谁只能选单身宿舍,名单也早就已经定好。

    所以也不需要罗里罗嗦,直接分批次抓阄就行。

    唯有陈凡除外。

    单位里都知道他自己掏了钱,一共花了3000块,比大城市同样的房子还贵,最先定房也理所当然。

    虽说价格比较高,但是也没坑他。

    因为除了房子,还包含了全套的家具,都是陈凡指定的高档木料打造,3000块钱里面,家具钱就占了一半还多,保证价格公道丶童叟无欺。

    更别说房产证上,把前后院的地皮也囊括进去,怎麽算也不会亏。

    (1975年的私房证,日期那里少印了一个七)

    (封底的日期是完整的,不过这东西的样式全国各地的都不一样。而且当年房产政策也不一样,不少小地方可以买卖私房,只有房源紧张的大城市,才会统筹调配,禁止私下交易。)

    拿了房产证,就代表房子是陈凡自己的了,他也没去掺和分房,

     转身就跑去文艺新村隔壁还在施工的工地上,找到了黄天志。

    照旧是烟搭桥。

    一支烟点燃,黄天志看着他有些发愣,「你要盘炕?」

    他说着扭头左右看了看,再回过头来,眼里满是不可思议,「虽然江南冬天有点冷,可是盘炕?是不是太夸张了?」

    陈凡抽着烟,感叹地说道,「你睡过炕吗?」

    黄天志迟疑了一下,轻轻摇了摇头,又问道,「你睡过?」

    陈凡,「可不是麽。就是睡过炕,才知道冬天睡炕的好处啊。」

    他双手比划着名手势,「我前天去看过我那房子,主卧面积挺大的,回头盘一个两米乘三米的大炕,炕脚正好在卫生间的位置,一点都不影响。

    那主卧后面就是厨房,炕灶就可以设在厨房里,那边烧火丶这边暖炕,多好!夏天的时候把灶封掉,换成煤炉子烧火,对主卧的温度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这些细节我可都是考虑好了的,不是突发奇想。」

    黄天志咂咂嘴,抓了抓脑袋,感觉有些头疼,「可是你想得再美,咱们这里也没有会盘炕的老师傅啊!」

    陈凡掸掸菸灰,淡定地说道,「不就是盘炕麽,小事一件,我会。」

    原文在六#9@书/吧看!

    说着从兜里摸出两张设计图,递过去给他,「简单易懂,不认字都能照着施工。」

    黄天志眼里略微有些迟疑,顿了两秒才接过去,看了看图纸,还真是一个东北大炕的设计图。

    他不禁有些惊讶,「你从哪里学的这玩意儿?」

    江南冬天很冷是不错,可正常人真没有在家里盘炕的,原因很简单,这里冬天很冷,可夏天更热,甚至比广东那边还热,家里盘炕的话,夏天屋子里就没法待了。

    除非像陈凡这样,一口灶只在冬天用用,其他时候就用煤炉,可那样不是太浪费了麽。

    陈凡抽了口烟,嘿嘿笑道,「从哪里学的?不就是图书馆麽。实用建筑书里面也有,也就是你不爱看书,只要多看书,好多稀奇古怪的知识都能从书里学到,绝对不白看。」

    黄天志苦笑着晃了晃脑袋,「行,既然你想盘炕,那我现在就安排几个人过去,今天就能改好。」

    陈凡呵呵笑道,「放心,不让师傅们白干,需要多少工钱,你说个数,回头一起结算。」

    这座房子,从头到尾他都没有参与设计,直到前几天才看见是什麽样子。

    当时看着波光凌凌的湖面,吹着带有寒气的湖风,就想到冬天可能会特别冷,于是就想在家里盘个炕。

    就像他跟黄天志说的那样,这东西没睡过也就算了,既然享受过,那当然希望住得更舒服些。

    黄天志听他说施工费,便摇头笑道,「没必要,就稍微改造一下而已,工人丶材料都是现成的,哪还用收你的钱,我正常给他们算出勤就行。」

    陈凡笑着点点头,也没有拒绝。

    靠公吃公嘛,只要不是特别过分,任谁都不会当回事。

    咳咳,较真的人也不是没有,不过大多都被供起来,当吉祥物了。然后,就没有了后来。

    黄天志一点也没耽误,当即调了一个小组,去隔壁文艺新村改造房子。

    而带领这个小组的老师傅,刚开始还没太当回事,等听见黄天志说是要盘炕,再看到那两张图纸,脸色不禁古怪之极。

    竟然真有人在江南盘炕?

    不过总的来说,他的心情还算不错,这项工程并不复杂,还能学会盘炕的方法,应该算是赚了吧?

    就是不知道下一家盘炕的人家在哪里?

    ……

    陈凡没在房里盯着,上有黄天志亲自安排丶下有老师傅对大炕有兴趣,再加上这年头老手艺人对技术的虔诚,根本不用担心质量,明天再来验收就行。

    老师傅是头一次丶没盘好怎麽办?

    这有什麽关系呢,人就在旁边工地,把他们拉过来再改就是,一点都不麻烦。

    离开工地,他开着车穿过江大校园,也没有在校园里停留,直奔江南省博物馆。

    ……

    省博物馆也位于市中心地带,与江大相距不远,就在文化宫附近。

    这里几乎是省城文化单位的集中地,省文化厅丶省城文化局丶文联,以及江南省文联最初的成员单位:作协丶音协丶戏协丶舞协,都在这一带。

    此外还有工人文化宫丶青少年宫等等。

    省博物馆被安置在这里,也很合情合理。

    昨天陈凡取了稿费之后,便拿着徐教授写的推荐信到这里报到,张馆长亲自接待,给他办了一个临时通行证。

    从今天起,每天他都会来这里学习国宝知识。

    停好车,陈凡拿着通行证进了博物馆,张馆长早已等在入口处。

    见到他进来,也不说废话,带着他便往里走,同时介绍道,「江南博物馆肯定比不上故宫,但背靠着人文丶经济鼎盛的江南,好东西也不少。

    馆藏种类众多,物品从上古时期到当代,囊括了上下几千年的历史。

    从青铜器丶漆木器丶金银器丶竹木简牍,到玉器丶陶瓷丶书画丶古籍善本,种类全面,几乎无所不包。」

    陈凡跟在他身后一步处,看着被玻璃罩保护着的藏品,眼神几乎没有什麽变化。

    古董这东西,喜欢的人丶是真心喜欢得不得了,但不喜欢的人,看上去也就是些坛坛罐罐丶旧时杂物。

    这个与是否有文化丶几乎完全无关。

    哪怕是文人墨客,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类东西,有的人爱书法丶有的人爱金石丶有的人爱古董,大家各有各的心头好。

    也许从价值上来说,古董的地位最高,可从爱好上来衡量,谁还不是个宝贝呢?哪来的高低之分?

    所以,这些宝贝在陈凡眼里,确实也就那样,可能还比不上家里的三只熊猫。

    嗯,哪怕是眼前这尊四方鼎也不行。

    张馆长拿出钥匙,将玻璃防护罩打开,这尊几千年前的青铜鼎便展现在陈凡面前。

    他转身看着陈凡,轻声说道,「徐老的意思,是让我尽可能地给你介绍一些国宝,最主要的是要教会你鉴宝的手段,因为其中包含了当时的社会科技水平丶审美和历史背景等知识。

    今天,我给你上的第一课,就是青铜器!」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0/691/522182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