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齐阁小说 > 都市小说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183章 才略可谋国

第183章 才略可谋国

推荐阅读:避孕失败!我怀上首富两个继承人玄学丑妃算卦灵,霉运通通都退散重生后,真少爷回村带妻女发家致富大明:穿越朱祁钰,带领大明走向日不落裁员后,我成了科技教父西游:开局给太上老君整个活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世子稳重点夜无疆从火影开始成为忍者

    第183章才略可谋国

    嘉昭帝似早习惯了贾琮的奇异之处,只是听了他这一番话,神情也为之一振,目光流露出遐想之思。

    「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承事郎之言甚合朕意,其中网罗西夷能人,筛选教授火器匠师的做法,确有可行之道。」

    又问贾琮道:「眼下兵部正在筹建五军火器营,于火器建营可有建言?」

    贾琮又将自己对火器营编制丶军规丶装备丶弹药丶训练考核丶杀阵协配等想法,选扼要之处阐述。

    一旁的忠靖侯史鼎已听得张大了嘴巴。

    贾琮这一番火器营方略,旁人听了可能只会觉得奇思妙想,怪诞繁杂。

    但这一个月的时间,史鼎每日都专注沉浸选拔兵将丶训练火枪等实务中。

    对于如何筹建火器营,他比兵部尚书顾延魁有更多实操上的体会,对贾琮这等言论,也比旁人感触更深。

    贾琮所提建营方略中,其中几点他也曾想到过。

    却远远没有贾琮如此体系全面,他隐约意识到,贾琮刚才讲述诸般奇妙方略,绝不像是凭空遐想而出,倒更像是深通实务,千锤百炼而来。

    可这又怎麽可能,他不过是个孩子,连军营都没进过,只怕连火枪都没摸过几次,怎麽会说出如此细密妥帖的火器建营韬略。

    「圣上,微臣近日专注于操练火枪兵,其中有诸般心得体会,但也有不少关隘为难之处,方才承事郎所言大有丘壑,让微臣也颇有收获。」

    史鼎是个武将,心中没有文臣那麽多弯弯绕绕,贾琮说起来还是他的晚辈,这话可不是什麽场面话,确是肺腑之言。

    嘉昭帝自然是知道史鼎的性情,贾琮之言能得到这位军中宿将的认可,可见方才所说确为中肯切实之论。

    嘉昭帝笑道:「朕也没想到,这火器建营方略,到了承事郎口中,竟能生发出如此繁复缜密的诸般套路,让人耳目一新。

    看来今日让你来咨政奏对,倒是找对了人。」

    贾琮又说道:「昨日臣接到圣上入宫奏对的口谕,便连夜将火器建营的拙见写成奏章,方才所言都含在其中,请圣上御览。」

    嘉昭帝目光一亮,昨日宫中传旨已近日落时分,时间如此仓促,他却已为奏对做了如此充分准备。

    小小年纪,处事这等老道勤勉,实已有干臣能臣的风范。

    一旁的郭霖将贾琮的奏章接过,呈到嘉昭帝御前。

    首先入眼的是那笔俊雅出众的书法,然后便是密密麻麻,条目清晰的各项方略详述。

    方才他奏对之言果然都在奏章之中,而且叙述讲解更加详尽细致。

    奏章中还提到建立专门的火器监司,主责招募西夷技师,培植火器军匠,研发改进火器等事务。

    嘉昭帝精于政务,看过的各类奏章不计其数,各类文官所写奏章都是骈四俪六,文辞华美,言之有物部分不过十之三四。

    这曾让极端务实的嘉昭帝不厌其烦,朝野之中也有微词,都说当今圣上有少文之瑕。

    因此贾琮这份逻辑缜密,毫无粉饰,极致实操的奏章,可以说极对嘉昭帝的胃口。

    而其中内容从建司丶育人丶制器丶建军丶练兵丶后勤等皆有详细论述,简直就是火器建军的典范之文。

    即便以嘉昭帝这样于政事上见识深湛之人,也看得心潮澎湃。

    但是看到奏章的最后,却是画着几幅火枪的图样,上面还详细标注文字。

    便问道:「承事郎,这几幅图样是何意?」

    「启禀圣上,臣在金陵时曾率宁王火枪队围剿东瀛浪人,近距离观看过鲁密铳的击发过程,察觉其存在不足之处。

    如能加长枪管,加重枪身,精炼枪管钢材,火枪的射程和精准度还能提高,另外还可以给枪身加上钢刺,可以兼用近身肉搏。

    不过这不过是臣的推演之论,需要经过火器匠人的实施,才能确定其实效。」

    原先这一番火器建营方略,其体系缜密,发常人未有之想,已足以让嘉昭帝丶史鼎丶顾延魁等人震撼惊艳。

    没想到贾琮连火枪改进位器之学,都在奏章中涉及到,并且有详细的图像和操作描述。

    这可不是收到宫中口谕,一夜之间就能仓促想出的,而是他早在金陵参与鲁密铳实战,就已心有揣摩,可见其用心之深。

    这时兵部尚书顾延魁突然说道:「启禀圣上,承事郎精通火器之法,乃罕见干练之才,臣请圣上恩准,准承事郎入兵部观政。」

    这话一出,嘉昭帝和史鼎听了都是一惊,史鼎更是心中懊悔,居然被这顾老儿抢先了一步。

    其实刚才他听得贾琮讲述建营练兵之法,早就有所心动。

    顾延魁所言观政,历来只用于进士。

    大周在进士及第之后,铨补官职之前,会将人派至各衙门揣摩历练,便于授官后更好履职。

    而贾琮不过一个秀才,照惯例是没有观政的资格。

    但这世上既然有天选之才,自然也可以有例外之法。

    贾琮先提三段击之法,如今又写出如此完备的火器建营方略,足以证明他在这方面有特殊之才。

    所以顾延魁提出让他入兵部观政,也并不算突兀之举。

    这时忠靖侯史鼎也说道:「圣上,承事郎方才之言,说明他有领军将兵之才略,且又是荣国武勋将门之后。

    臣奏请圣上准其入五军营,助微臣协理火器营,不出数年,臣必定为圣上带出一员军中智将。」

    顾延魁一听这话,已经有些花白的眉毛一挑,说道:「忠靖侯此言差矣,人人都知贾承事郎走科举之路,是闻名江南的文选之才,

    入官衙理政才是正途,如何能随你入军营做大头兵,那成何体统!」

    端坐御案后的嘉昭帝,见两位大臣居然当面抢起人来,也有些愕然。

    不过以贾琮在火器统筹与建军方略上的见识,顾延魁和史鼎有此等想法也不算奇怪。

    忠靖侯史鼎两眼一瞪,正待分辨,却听贾琮说道:「启禀圣上,臣很感激两位大人眷顾,只是臣年幼识浅,正当读书之年。

    意欲潜心经卷,以待秋闱,两位大人有专事差遣,臣义必不容辞。」

    对于贾琮来说,目前只是秀才之身,过早迈入仕途,耽搁了进学之路,长远来看并不是好事情。

    以自己业师柳静庵的看法,也不会建议自己过早介入朝堂纠葛,以免根基不稳,受人裹挟觊觎,新枝早折,生出不测。

    而且以他这个年龄定位,在这种时候,还等着两位大臣争执,做观虎之势,等着做官,吃相难看,未免有些悚人眼目了。

    不管于公于私,出言推辞才是正理。

    嘉昭帝微一思索,果然说道:「承事郎也才志学之年,有读书之念,也是人之常情,且功名未晋,此事先且暂议。」

    但顾延魁和史鼎都是嘉昭帝的近臣,对皇帝的性情多少有些了解,都已听出皇帝对他们的提议有些心动。

    只是贾琮过于年轻,秀才之身再加进士优荣,只怕引起朝野非议。

    他们方才上奏加贾琮观政协理之职,也确是想借用他在火器方面的卓识。

    但十三少年便能授予这等关键实职,以嘉昭帝的严谨缜密,以及国朝官吏规制,他们也都知道多半会被驳回。

    但是有了这等谏言在先,事后要借用贾琮之能,不管是兵部方略参议,还是火器营诸事咨问,就都变得顺理成章。

    这才是他们这种官场老饕的真正用意,显然嘉昭帝也是知道其中伎俩,左右都是为了国事,不去点破罢了。

    嘉昭帝突然话锋一转,对贾琮问道:「昨日传圣内侍回奏,如今你竟进不得荣国府,在客栈安身?」

    一旁的顾延魁和史鼎的目光,不约而同的看了过来,听圣上突然问和奏议无关的话题,心中有些怪异。

    难进府门,客栈安身,怎麽听着像是这少年被赶出了家门。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0/693/4814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