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诬告反坐
推荐阅读:我重启灵根,师门上下都麻了、我当拉帮套的那些年、凡人仙葫、破怨师、穿七零:带生子系统,嫁不育军官、开局丧尸末日?我直接打爆星球!、孕吐后奉子成婚:孩子是死对头的、我都快无敌了,你跟我说要退婚?、让你卧底没让你勾搭大嫂雷震苏凤仪、惊山月、
一切的质疑和不满,在猎刀面前都是渣渣!
无论被浇醒的那人心里面如何的不满,如何的不愿,如何的反对,但是当刘大刀将猎刀横在那人脖子上的时候,那人还是乖乖的将鞋子脱了下来。
“靠,这么臭!比他娘的咸鱼都臭!”
刘大刀才拿起那人脱的鞋子,就被鞋子熏的都快翻白眼了,赶紧将鞋子丢到那一堆鞋子中,用力的鄙视了那人一眼。
又不是我要脱的!
那人心里一堆不满,可是看在猎刀的份上,缩了缩脖子,没敢说一个字。
“有劳大刀兄了。”朱平安见状微微笑了笑,向刘大刀表示感谢。
“恩公,跟俺们客气啥。”猎户刘大刀咧着嘴,连连摇头。
“就是恩公,都是俺们应该做的。”其他猎户也都说道。
“诸位大哥,刚刚都说了是你们救了我。”朱平安放下树枝说道,看着几位猎户一脸情绪激动要反驳的样子,不由摸了摸脑袋有些无奈的说道,“呃,好吧,好吧,不过那你们也别叫我恩公了,直接叫我平安郎吧。”
“不行,俺们不能叫。”
“就是,那怎么行,怎么能直呼恩公名讳。”猎户们连连摇头,“如果乡老还在的话,一准骂俺们不懂礼数。”
关于称呼的问题,从“恩公”到“大人”,最后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将朱平安的称呼定为了“公子”。
交流中,朱平安和这六位猎户又进一步互相认识了,这六位猎户中领头的那个刀疤脸猎户叫刘牧,是他们中身手最好的,也是他们山村最出色的猎手;话比较多,为人自来熟,看着较为活络的那个猎户,叫刘大刀,刚刚就是他撒尿浇醒晕倒那两人的;另外四个猎户名字跟刘大刀类似,都文化墨水不多的长辈熟悉的以兵器取的名,希望他们将来成为他们村打猎的一把好手,名字分别是刘大枪、刘大锤、刘大斧、刘大钢。
相比之下,只有刘牧的名字听起来认真点。
这六位猎户才到京城没多久,他们上次偷偷回云蒙山脚下的村子掩埋了乡亲家人后,急忙忙又返回来的。
他们现在还是戴罪之身!这次回村掩埋乡亲也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当初赵百户杀良冒功,杀尽了一村老幼,尽取级冒充鞑子报功,十余名猎户们从战场返回,遇到了外出打水幸存的刘老伯,知道真相后自然不甘,去县城衙门击鼓鸣冤,状告百户赵大膺人面兽心,残害全村妇孺老幼。
但是奈何赵百户背后势力大,又兼着官官相护,最终县官判决村庄妇孺老幼是被鞑子杀害的,不仅与百户赵大膺无关,反而赵大膺身先士卒率兵驱逐鞑子成了英雄。
古代律法历来是“诬告反坐”,所谓诬告反坐意思很简单,那就是如果证明你故意捏造事实诬告他人的话,那么官府就要用你所诬告他们的罪名来处罚你。比如,张三状告李四故意杀人,如果证实是诬告的话,李四无罪,而张三自己就会被官府以杀人罪处罚。
诬告反坐,这个律法是从秦朝开始创设的,被历朝历代所继承,并且进一步展,又增加了一款,“诬告有功名之人者,罪加一等”。功名指的是“秀才”及以上官员。
大明也不例外,太祖朱元璋讲究重典治国,在继承前朝诬告反坐的基础上,而且进一步加重了对诬告罪处罚,《大明律》中《斗讼》篇规定:“凡诬告他人受笞刑的,加所诬告之罪二等;诬告他人受徒刑、流刑、杖刑的,加所诬告之罪三等。处罚的最高刑为杖一百流三千里。”
猎户状告赵大膺杀害全村人,而县官又判决百户赵大膺无罪,那么告状的猎户就是诬告了!按照大明律规定要除以诬告反坐,按照杀人犯定罪处罚。
大明律:杀人者,死!
于是,前去状告百户赵大膺的猎户全都被判了斩监侯,下放大牢,等待秋后处决。
刘牧、刘大刀他们六人当时去给冤死的父老乡亲买纸钱火烛等祭奠之物才侥幸躲过一劫,听闻消息后连夜逃走。途中数次遭遇百户赵大膺的追杀,一直逃了几十里进了大山才躲过,然后才有了在京郊山野遇到朱平安的那一幕。
县官之所以判决秋后处决是因为古代讲究:“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下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古人特别注重道法自然、顺应天时,春天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夏季万物生长、生机勃勃,春夏正值万物生长;秋冬季节树叶凋零,充满萧杀之气;人间的制度也应该顺应天意,春夏行赏,秋冬行刑。
《明会典》明文规定:“处决重囚,须从秋后,无得非时,以伤生意。”也就是说,处死重刑犯,必须要在秋后才可以。
所以,县官才判决了“斩监侯,秋后行刑”。
现在,那几位被关在当地县衙大牢里的猎户还没有被处决,从理论上来讲,还有一线生机。
所以,刘牧、刘大刀他们才掩埋了父老乡亲们立马返回了京城,试图通过告御状来救牢里的亲人,然后当他们尝试告御状才现连个告御状的途径都没有,别说告御状了,他们连皇城都进不去。甚至,就连刑部衙门他们都进不去,稍微靠近就被值守驱赶。另外,他们现在还是戴罪之身,路引还有身份都是问题。
当然,也不是没有一点收获,在他们四处碰壁、几近绝望的时候,打听到了朱平安上奏弹劾了百户赵大膺。
本来,他们是准备了了事情之后,用一辈子报答朱平安的知遇之恩的。现在听闻朱平安为了他们村,不惜冒着仕途的风险弹劾赵大膺,他们更是被朱平安为民请命的人格魅力所征服。
为了牢里的亲人,也为了能报恩,六个猎户开始在京城无头苍蝇似的向人打听朱平安。
碰巧,途中听到了朱平安的声音,才有了今天这一幕。(未完待续。)
无论被浇醒的那人心里面如何的不满,如何的不愿,如何的反对,但是当刘大刀将猎刀横在那人脖子上的时候,那人还是乖乖的将鞋子脱了下来。
“靠,这么臭!比他娘的咸鱼都臭!”
刘大刀才拿起那人脱的鞋子,就被鞋子熏的都快翻白眼了,赶紧将鞋子丢到那一堆鞋子中,用力的鄙视了那人一眼。
又不是我要脱的!
那人心里一堆不满,可是看在猎刀的份上,缩了缩脖子,没敢说一个字。
“有劳大刀兄了。”朱平安见状微微笑了笑,向刘大刀表示感谢。
“恩公,跟俺们客气啥。”猎户刘大刀咧着嘴,连连摇头。
“就是恩公,都是俺们应该做的。”其他猎户也都说道。
“诸位大哥,刚刚都说了是你们救了我。”朱平安放下树枝说道,看着几位猎户一脸情绪激动要反驳的样子,不由摸了摸脑袋有些无奈的说道,“呃,好吧,好吧,不过那你们也别叫我恩公了,直接叫我平安郎吧。”
“不行,俺们不能叫。”
“就是,那怎么行,怎么能直呼恩公名讳。”猎户们连连摇头,“如果乡老还在的话,一准骂俺们不懂礼数。”
关于称呼的问题,从“恩公”到“大人”,最后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将朱平安的称呼定为了“公子”。
交流中,朱平安和这六位猎户又进一步互相认识了,这六位猎户中领头的那个刀疤脸猎户叫刘牧,是他们中身手最好的,也是他们山村最出色的猎手;话比较多,为人自来熟,看着较为活络的那个猎户,叫刘大刀,刚刚就是他撒尿浇醒晕倒那两人的;另外四个猎户名字跟刘大刀类似,都文化墨水不多的长辈熟悉的以兵器取的名,希望他们将来成为他们村打猎的一把好手,名字分别是刘大枪、刘大锤、刘大斧、刘大钢。
相比之下,只有刘牧的名字听起来认真点。
这六位猎户才到京城没多久,他们上次偷偷回云蒙山脚下的村子掩埋了乡亲家人后,急忙忙又返回来的。
他们现在还是戴罪之身!这次回村掩埋乡亲也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当初赵百户杀良冒功,杀尽了一村老幼,尽取级冒充鞑子报功,十余名猎户们从战场返回,遇到了外出打水幸存的刘老伯,知道真相后自然不甘,去县城衙门击鼓鸣冤,状告百户赵大膺人面兽心,残害全村妇孺老幼。
但是奈何赵百户背后势力大,又兼着官官相护,最终县官判决村庄妇孺老幼是被鞑子杀害的,不仅与百户赵大膺无关,反而赵大膺身先士卒率兵驱逐鞑子成了英雄。
古代律法历来是“诬告反坐”,所谓诬告反坐意思很简单,那就是如果证明你故意捏造事实诬告他人的话,那么官府就要用你所诬告他们的罪名来处罚你。比如,张三状告李四故意杀人,如果证实是诬告的话,李四无罪,而张三自己就会被官府以杀人罪处罚。
诬告反坐,这个律法是从秦朝开始创设的,被历朝历代所继承,并且进一步展,又增加了一款,“诬告有功名之人者,罪加一等”。功名指的是“秀才”及以上官员。
大明也不例外,太祖朱元璋讲究重典治国,在继承前朝诬告反坐的基础上,而且进一步加重了对诬告罪处罚,《大明律》中《斗讼》篇规定:“凡诬告他人受笞刑的,加所诬告之罪二等;诬告他人受徒刑、流刑、杖刑的,加所诬告之罪三等。处罚的最高刑为杖一百流三千里。”
猎户状告赵大膺杀害全村人,而县官又判决百户赵大膺无罪,那么告状的猎户就是诬告了!按照大明律规定要除以诬告反坐,按照杀人犯定罪处罚。
大明律:杀人者,死!
于是,前去状告百户赵大膺的猎户全都被判了斩监侯,下放大牢,等待秋后处决。
刘牧、刘大刀他们六人当时去给冤死的父老乡亲买纸钱火烛等祭奠之物才侥幸躲过一劫,听闻消息后连夜逃走。途中数次遭遇百户赵大膺的追杀,一直逃了几十里进了大山才躲过,然后才有了在京郊山野遇到朱平安的那一幕。
县官之所以判决秋后处决是因为古代讲究:“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下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古人特别注重道法自然、顺应天时,春天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夏季万物生长、生机勃勃,春夏正值万物生长;秋冬季节树叶凋零,充满萧杀之气;人间的制度也应该顺应天意,春夏行赏,秋冬行刑。
《明会典》明文规定:“处决重囚,须从秋后,无得非时,以伤生意。”也就是说,处死重刑犯,必须要在秋后才可以。
所以,县官才判决了“斩监侯,秋后行刑”。
现在,那几位被关在当地县衙大牢里的猎户还没有被处决,从理论上来讲,还有一线生机。
所以,刘牧、刘大刀他们才掩埋了父老乡亲们立马返回了京城,试图通过告御状来救牢里的亲人,然后当他们尝试告御状才现连个告御状的途径都没有,别说告御状了,他们连皇城都进不去。甚至,就连刑部衙门他们都进不去,稍微靠近就被值守驱赶。另外,他们现在还是戴罪之身,路引还有身份都是问题。
当然,也不是没有一点收获,在他们四处碰壁、几近绝望的时候,打听到了朱平安上奏弹劾了百户赵大膺。
本来,他们是准备了了事情之后,用一辈子报答朱平安的知遇之恩的。现在听闻朱平安为了他们村,不惜冒着仕途的风险弹劾赵大膺,他们更是被朱平安为民请命的人格魅力所征服。
为了牢里的亲人,也为了能报恩,六个猎户开始在京城无头苍蝇似的向人打听朱平安。
碰巧,途中听到了朱平安的声音,才有了今天这一幕。(未完待续。)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0/893/6357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