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开瓢

推荐阅读:不败战神杨辰快穿之男多女少真可怕鸿运官道综影视反派的心机菟丝花误入阿姨圈,我躺赢人生悔婚才知道我是大帝,哭瞎有何用?隧末:放弃拯救大唐,我转战瓦缸山两眼一睁就是干,反派不干我来干下山后,被绝美大小姐倒追一见钟情:大叔,别纠缠我

    在宁卫民的心里,今儿捡着“漏儿”了,那是肯定的。

    不过他却并不清楚这个“漏儿”到底有多大。

    尤其是看康术德这么反常,他必然按捺不住好奇心。

    于是半路上,就急不可耐的打听上了。

    “我说老爷子,您今儿是看见什么好东西了?到底有几件儿啊?您就这么怕买‘炸’了啊?还一股脑全给包圆了……”

    康术德则哈哈一笑,用略带调侃的语气说。

    “别说,你小子动脑子了,还知道我是怕买‘炸’了。行,你是吃这碗饭的材料。你要肚子里再有点真学问,可就真没挑了……”

    这样的所答非所问,那不是成心兜圈子吗?

    宁卫民登时不耐烦了。

    “哎哟,我谢谢您了,别再这么抱着葫芦不开瓢,跟我卖关子了行不行?”

    “我可跟您说,从早起到现在我可还没吃东西呢,您要再这样,我就没精神头儿了。”

    “我一没精神头儿,那蹬车就没力气。不但颠簸,而且慢。”

    “回头您抱着的东西,要有个好歹的颠荡坏了,又或是您回头上班来不及,可别怪我。”

    嘿,还是威胁有效,康术德马上就改口了。

    “你小子跟我犯葛是吧?行行,算你狠,我怕你了。既然你想知道,我就告诉你吧。”

    “今儿啊,咱运气不错,真买着‘大秀气’了,而且还不是一两件。”

    “就那三件儿出自大户人家的瓷器,别看那卖货的他吃不准,其实个顶个儿都是真正的好东西。所以我才会设计了这么一出戏。”

    听到这里,宁卫民真是喜出望外,忍不住欢呼。

    “哎哟,三件儿呢!那三件儿都是宝贝?”

    “这没错,我不能‘打眼’”,康术德无比自信,随后可还有好消息。

    “这还不算完。没听那小子说嘛,还俩轴儿也是大户人家出的货。焉能知道里面有没有好东西啊?我估摸着也差不离儿,不过这就得回去才能知道啦。”

    “我当时不打开看呀,是怕动静太大,再把别人招过来。既然有那三件儿东西在那儿摆着,我还看什么呀看,直接就兜了走吧。是不是?”

    这可是真没想到啊,宁卫民听了忍不住发问。

    “那……这么说,您刚才挑他的毛病全是假的?我可听您说的可是头头是道,别说那小子那么信服,我都以为是真的呢,简直天衣无缝啊!”

    说起这个,康术德更来神儿了,颇有自得地给宁卫民解释起其中的种种窍门儿来。

    “嗨,编瞎话也不能瞎编啊。这都得靠对人心的揣测,和真材实料的学问。”

    “先说人心,那小子能把些东西都罗列地摆在自己摊子上,这就证明他水平有限,分不出真假。否则好东西摆一件儿就够了,怎么会一摆就三件儿呢?”

    “你再想想,那青花梅瓶,他能向我主动推销,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心里吃不准啊。否则这好东西,谁不是揣起来等大买主啊?倒给同行干嘛?我就是看准了他这种含糊,才能对症下药把货给贬下去。”

    “另外,话也是两头说的。正所谓真亦假来假亦真。就像造假的高手,无不懂得只有在真实基础上动手脚,才能懵住人。”

    “比如说,我说大户人家败了是不假。可你反过来想想,如今又有几家没败的?这要说不准反倒怪了。”

    “单冲他摊子上那些货,可以证明两点,一是这大户人家留下的是精品。二是家里老人没了,东西是不懂行的小辈当破烂儿处理的。”

    到此,老爷子算说完了心理学,跟着再教专业知识。

    “还有我说的那斗彩碗和青花梅瓶,斗彩碗确实不真。但青花梅瓶可是康熙官窑。那瓶子上画的是枯枝花鸟,画风奇特,非常精彩。”

    “没错,稀稀拉拉是民国画风不假,可梅瓶上的鸟是翻着白眼的才是画龙点睛之笔,那样子明明是‘八大山人’朱耷的特点。”

    “朱耷是谁啊?那是明室后裔,出身贵族。生逢明亡清兴,他内心是不平衡的,所以他把对社会的不满表现在绘画中,且集中反映在所画动物的眼睛上。他画的鹿、鱼、鸟,那都是翻白眼的。是刻意为之,并不是画工水平不够。”

    “另外那成化的款儿也是关键。康熙早期的瓷器,很少写款儿。原因是康熙认为瓷器写了款儿,如果打碎了不吉利,不让写。”

    “但康熙的很多瓷器上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写大量的寄托款儿。比如写‘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这三个朝代写得最多。这样也就对上了。”

    而就在宁卫民听得频频点头,暗中记忆的同时

    康术德也没忘了把今天这事儿有关人性里的缺陷点出来。

    作为反面教材,去警示徒弟。

    最终他带着感慨,半是劝半是训的,又告诫了宁卫民一番。

    “说白了吧,那卖货的就是没学问,半吊子。懂点儿吧,又不精通,自己也不上心去钻。他才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样的人宝贝到了手里,也留不住。”

    “那大户人家的子弟呀,就更没法说了。那不是太懒啦,就是太胆儿小啦。他不愿意拿着东西,自己去外头问,非为了图省事托这么一位邻居代卖。但凡腿勤点,能自己去个信托商店看看,去文物商店问问,也不至于便宜咱们。”

    “卫民啊,你可得从中吸取教训。记住了,别去学大户子弟的懒。也别跟那卖货的一样,腹中空空。否则哪怕你再聪明,以后也有你哭的时候。”

    “你既然喜欢这些东西,又拜我当师父,那可得往里钻啊。学东西讲究五勤,‘嘴勤,眼勤,耳勤,脑勤,脚勤’,才能有长进。就连买东西,那也得讲究‘细批评,慢给价,快回头’。”“想干这行啊,论脑子你是够了。我不怕你别的,就怕你今后只知道仗着自己的小聪明,犯懒图快走捷径。”

    “永远记住了,真学问才是硬底子。可真学问怎么来啊?就得靠钻劲儿和勤快。”

    宁卫民当然知道师父的用心良苦。

    大有所悟之下,赶紧痛快答应。

    “是嘞,老爷子,我都记在心里了。往后您就看我的吧。”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0/942/6816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