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收获

推荐阅读:不败战神杨辰快穿之男多女少真可怕鸿运官道综影视反派的心机菟丝花误入阿姨圈,我躺赢人生悔婚才知道我是大帝,哭瞎有何用?隧末:放弃拯救大唐,我转战瓦缸山两眼一睁就是干,反派不干我来干下山后,被绝美大小姐倒追一见钟情:大叔,别纠缠我

    “只两艘大船,数百斤生丝、茶叶,这笔买卖划算啊!”

    一手拿着册子,一手拎着算盘的陈默笑得都合不拢嘴了,当初李寿从陈家抢走的东西,现在是百多倍的赔偿啊。

    库房内最终清点出了三万六千多两银子,生丝两百担,棉布五百多匹,各类瓷器百多箱,上好的丝绸两百余匹,茶叶、药材若干,这些都是海贸中最为畅销的货物。

    而花园的地窖中,起出了银两、铜钱共计约十五万两,黄金六千余两,而且还有大批的精良军械,以及大量的铁器,有铁块,也有铁锅……明朝的铁锅在海外非常的畅销。

    这都是李寿购入用以海贸的货物,结果砸在手里了。

    “如此豪富……”沈束有点想不通,李寿这厮这么有钱,为什么还要觊觎皂块配方?

    徐渭嗤笑道:“海贸断了呗……原先是天高皇帝远,现在不同了。”

    “皂块看起来是小钱,但却能源源不断。”

    “而且他攀附严世蕃,自然是要杀了周家兄弟。”

    陈锐没理会,还在看着册子,最让他惊喜的是,还从粮仓中起出了大米八千多石,豆近三千石。

    陈锐有些意外,怎么会有这么多米,陈默笑着解释道:“我刚才问过了,扬州、淮东那边……所以李寿扣住了一部分秋粮没有卖,本来想赚一笔。”

    “现在都便宜我们了。”司马嘿嘿笑着说:“现在米价已经涨到九钱银子一石了。”

    “后面可能还要涨。”陈默提醒道:“如果要买粮,那就要尽快。”

    陈锐点点头,现在是二月末,再过两个月,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了,那时候米价还会上涨。

    徐渭啧啧道:“算不上富可敌国,但也堪称豪富,你这次赚大了。”

    “这是什么话!”沈束笑骂道:“每一文钱,阿锐都没有收入私囊。”

    几人说说笑笑,所有人都很满足,但陈锐其实还是不太满意的。

    李寿干了这么多年的走私,聚拢了大量的财富,但思维模式却还是老一套,赚了钱置宅买地……视线还是盯着脚下的土地。

    定海卫周边,从东钱塘往东,从大嵩所往北,从镇海县往南,大片的良田都在李寿的名下,陈默统计了下居然有将近三万亩,同时在苏州、杭州、绍兴各地都有房产。

    徐渭倒是不意外,解释道:“奉化县多山,定海卫与鄞县之间有东钱塘相隔,东钱塘以东都是定海卫的耕地,将近三万亩不算夸张,毕竟还有定海后所、大嵩所、霩所,下面的副千户、百户、总旗都是要分润的。”

    陈锐没吭声,徐渭似乎猜到了,笑着说:“能收多少粮米……宗安兄应该清楚。”

    沈束的确很清楚,“东南一带,岁仅秋禾一熟,一亩之收难至三石,约莫两石五斗,少者两石不到。”

    “佃租呢?”

    “我家十余亩田,若是风调雨顺,收租七斗,若是遇到洪涝、旱灾……总不能让佃户饿死吧。”沈束苦笑道。

    “宗安兄那是心软。”徐渭嘿了声,“通常收租重者一石三斗,轻者七八斗,遇旱灾、洪涝,也不能少于五斗。”

    徐渭的岳父曾经出仕,是县中小吏,所以徐渭对这种事并不陌生。

    陈锐都有些麻了,佃户忙了一年,一亩地收成好的时候两石五斗,如果主家苛刻,那就需要交租一石三斗,差不多是百分之五十的佃租。

    若是收成不好的时候,百分之七八十的收成都要交上去。

    一个成年人一年至少要三石米,也就是四百五十斤粮食,那就是要佃三亩地,然后辛苦劳作,祈祷风调雨顺。

    一户人家按照男丁三人,女眷三人,孩童三人计算,一年要佃三四十亩地才勉强够,青黄不接的时候要挨饿,收成不好更得挨饿。

    碰到灾年……卖儿卖女如果还填不住窟窿,那只能全家逃亡,沦为流民了。

    如果按照七八斗的比例来计算……其实更糟,陈锐哪里想不明白,缴纳的佃租多少,很可能是按照田地的优劣来分的。

    难怪近代要推翻三座大山呢,地主阶级的剥削也太重了。

    陈默在心里计算,沈束、徐渭也在心里计算,这一个月下来,这两位心算已经很熟练了。

    “如果按照三万亩田,每亩收佃租八斗计算。”沈束扳着手指头,“那就是每年能收租两万石,折合银两一万有余。”

    陈锐眉头大皱,“每年一万多两……但如今登记在册,不超过二十万两。”

    “咳咳!”沈束咳嗽两声,“不是每人都有志向的。”

    徐渭说的直白了些,“人家拿着钱,那是要享受的……楼楠都说了,去年李寿率兵去扬州,还买了三个扬州瘦马呢。”

    “嗯,就在后院。”

    沈束笑了笑,“而且光是这座宅子就不少钱,李寿在苏州、杭州、松江都有宅子。”

    一旁的陈默翻了翻册子,“早就听闻李寿这厮附庸风雅,倒是有不少好东西。”

    陈锐对这些不感兴趣,沈束和徐渭看了几眼,都啧啧称奇,唐宋古画字帖都有,倒是能花不少钱。

    “别卖!”徐渭断然道,然后对陈锐解释,“以后总是用得上的,不是每个人都是严东楼,只收银子。”

    “登记造册,先都送回去。”陈锐看着士卒搬上来的军械、铁块,“倒是要招募些铁匠……”

    “按制工部所辖的军器局、内府监局所辖的兵仗局打制各类军械,卫所倒是也有……”沈束摇头说:“我问过李寿,他是从闽地买来的,生铁也是。”

    “其实没必要一定要打制军械的匠人,也可以是打制其他铁器的铁匠。”徐渭笑着说:“比如龙泉,比如佛山。”

    龙泉位于处州,因龙泉宝剑闻名,锻造技艺高超,佛山位于广东,因制作铁锅远销海外闻名。

    “再说吧。”陈锐揉了揉眉心。

    接下来的事情实在千头万绪,军械、匠人、招兵、建筑、田地,太多太多的事情了。

    陈锐深深的觉得,实在太缺人了,目前能在内务帮得上忙的只有沈束和陈默,徐渭也只是个半吊子。

    不过至少,今晚的收获,远远超出了陈锐的预料,接下来不管干什么,短期内不缺银子。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1/1191/28950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