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撑死我?
推荐阅读:不败战神杨辰、快穿之男多女少真可怕、鸿运官道、综影视反派的心机菟丝花、误入阿姨圈,我躺赢人生、悔婚才知道我是大帝,哭瞎有何用?、隧末:放弃拯救大唐,我转战瓦缸山、两眼一睁就是干,反派不干我来干、下山后,被绝美大小姐倒追、一见钟情:大叔,别纠缠我、
四月十六日,晴。
大榭岛的小山上,陈锐俯视着下方的营地,一个多月的时间,大榭岛的营地基本上修建完成,陆续应募而来的新兵也已经训练了一个月。
新兵们每天都能吃饱饭,补充营养,通过拉练体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如今已经开始军械方面的训练。
叶邦荣笑着说:“前段时间丁叔实在是吃尽了苦头,不过如今已经转为教习了。”
大半个月的体能训练,丁邦彦不比二十出头的青壮,每天都是累死累活,但习武十余年,军械方面,全军上下除了边军士卒,少有能与其比肩的。
“适才丁邦彦连射十箭,全都上靶,六中红心。”万表轻叹道:“如此技艺,在南京禁军谋个把总都不可得。”
“护卫军中,箭术不列入考核。”徐渭摇头道:“倒是孙钰让人眼前一亮。”
同样四十多岁的孙钰在新兵营中可比丁邦彦要适应的多,而且每日都还要抽出时间改良弩弓,如今小岛那边已经开始小批量制作弩弓了。
虽然有效射程只有三十步出头,但箭头前端都用精铁打制,刻有血槽,杀伤力不弱。
三十步出头的弩箭,配合上二十步左右的标枪,可以形成有层次的两拨远距离杀伤。
至于鸟铳,陈锐早有打算,嘉靖二十六年的双屿岛一战,明军缴获了不少鸟铳,到如今四年过去了,南京工部、兵部都有仿制。
不过批量打制鸟铳,价格不算特别高,但难度很高,一方面在于全用精铁,而浙江是没有铁厂的,明朝最大的铁厂是遵义铁厂,已经失陷,其次就是江西。
江西有两个铁厂,分别位于进贤、兴国两县,年产铁料过百万斤,此外湖广黄梅县也有铁厂,产量也过百万。
这三个铁厂都是官制的,质量还过得去,小批量购买还有可能,大量购买肯定会被盯上。
陈锐与徐渭、沈束等人商议之后,决定从福建、广东购买铁料。
特别是广东,铁锅是海贸中最为畅销的货物之一,基本上都出自于广东佛山。
此外打制鸟铳还需要大量煤炭,陈锐前世对这个可没什么研究,顶多知道山西、陕西有很多的煤老板,但路途那么远,运来那都是天价了。
而东南沿海,煤炭的主要产地在凤阳、淮安两地,如今是小批量慢慢采购囤积。
最关键的还是另一方面,技术。
陈锐特地去信南京问过,一般来说,一个工匠打制一支鸟铳要耗费一个月的时间。
这实在是太慢了,所以陈锐想了个歪招,也派了人出去,只是目前还没收到消息。
所以,从目前来说,只要招募得到匠人,舟山有自行打制军械的可能,但没有批量打制鸟铳的可能。
万表还是第一次看到护卫军的训练,从早上的拉练到午后的列队整队,再到下午的军械训练。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训练的确能练出精锐,但同时万表也知道,这样的训练……官军是承受不住的。
一方面是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是资源,训练量这么大,必须提供足够的粮食。
如今朝廷财用捉襟见肘,不可能采用类似的练兵方式。
万表在心里揣测,也不知道陈锐手里有多少银子……按照舟山预留的营地来看,至少三千士卒。
陈锐是想练出一支精兵,日后有所作为吗?
一旁的叶邦荣突然开口说:“大哥,最近一段时日,频频有应募青壮询问募兵事。”
“无奈之举。”万表苦笑道:“朝中已然下文,夏钱加重,又苦于兼并,即使是杭州、严州、嘉兴,也渐有流民。”
徐渭冷笑道:“最要命的是那些佃户,夏钱加重,主家会出钱吗?”
“当然不肯出,自然是推到佃户头上。”叶邦荣接口道:“所以不少佃户只能逃亡……舟山那边已经有数十家来投靠应募的家人了。”
徐渭只是冷笑,他和寻常的士子不同,对底层民众有着很强的同情心,甚至有着共情。
山阴徐家当年也是大族,不然也不会与萧家、沈家联姻,徐渭幼年时候,家中产业、良田很是不少。
但随后母亲、兄长、嫂嫂连续病逝,家道中落,徐渭被逼得入赘潘家,等妻子病逝归家的时候,产业被无赖所夺,日子都过不下去,手里只有几亩田地。
那些所谓的无赖,背后自然是有人撑腰的,不然徐家在会稽山阴姻亲不少,不可能没有办法。
这也是土地兼并的一种……说的不好听点,就是吃绝户了,毕竟当时徐渭都入赘了。
所以,这段时日,段崇文查探浙江各地,搜罗土地兼并的相关信心,徐渭非常关注,常常破口大骂。
邓宝有些担忧,“定海中所下辖的田地也要加税?”
“加呗。”徐渭无所谓的说:“反正又没几亩地,至于定海卫下辖的……当年大部分都被李寿私吞,可不在黄册上。”
嗯,从李寿家里抄来的那些良田,既不在官府的黄册上,也不在卫所的黄册上。
这也是土地兼并的一种。
陈锐在心里盘算了下,“让周君仁他们加快速度,一个月后演练,之后新兵迁去沈家门,大榭岛这边再次募兵,从应募青壮中挑选一部分。”
叶邦荣无奈的说:“大哥还是定个数目吧……乡人来了好多信,都是应募入军,那些矿监真是不把人当人看!”
邓宝点头说:“台州那边也差不多,据说已经闹出不小的乱子了。”
陈锐也不傻,叶邦荣这厮说让自己定数目,实际上是指份额。
台州、义乌以及应募青壮三部分,肯定都是要分一部分,但份额就不太好说了。
按道理来说,义乌兵源最佳,但台州人多有通海事的,而应募作工的青壮,至少吃得饱,也潜移默化的接受了管束,训练难度要稍微小一点。
一旁的徐渭提醒道:“不要步子太急,收容太多,一个不好要出乱子。”
陈锐也是无语,他选择在舟山立基,考虑了很多很多,有优势,也有劣势。
其中最大的一个劣势就是人口不足……不管陈锐想做什么,人口是基础。
陈锐一开始就从淮东招募流民,后面还计划继续……但没想到,明朝这些官员非常主动的将大量的人口往自己怀里推。
这是想撑死自己?
大榭岛的小山上,陈锐俯视着下方的营地,一个多月的时间,大榭岛的营地基本上修建完成,陆续应募而来的新兵也已经训练了一个月。
新兵们每天都能吃饱饭,补充营养,通过拉练体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如今已经开始军械方面的训练。
叶邦荣笑着说:“前段时间丁叔实在是吃尽了苦头,不过如今已经转为教习了。”
大半个月的体能训练,丁邦彦不比二十出头的青壮,每天都是累死累活,但习武十余年,军械方面,全军上下除了边军士卒,少有能与其比肩的。
“适才丁邦彦连射十箭,全都上靶,六中红心。”万表轻叹道:“如此技艺,在南京禁军谋个把总都不可得。”
“护卫军中,箭术不列入考核。”徐渭摇头道:“倒是孙钰让人眼前一亮。”
同样四十多岁的孙钰在新兵营中可比丁邦彦要适应的多,而且每日都还要抽出时间改良弩弓,如今小岛那边已经开始小批量制作弩弓了。
虽然有效射程只有三十步出头,但箭头前端都用精铁打制,刻有血槽,杀伤力不弱。
三十步出头的弩箭,配合上二十步左右的标枪,可以形成有层次的两拨远距离杀伤。
至于鸟铳,陈锐早有打算,嘉靖二十六年的双屿岛一战,明军缴获了不少鸟铳,到如今四年过去了,南京工部、兵部都有仿制。
不过批量打制鸟铳,价格不算特别高,但难度很高,一方面在于全用精铁,而浙江是没有铁厂的,明朝最大的铁厂是遵义铁厂,已经失陷,其次就是江西。
江西有两个铁厂,分别位于进贤、兴国两县,年产铁料过百万斤,此外湖广黄梅县也有铁厂,产量也过百万。
这三个铁厂都是官制的,质量还过得去,小批量购买还有可能,大量购买肯定会被盯上。
陈锐与徐渭、沈束等人商议之后,决定从福建、广东购买铁料。
特别是广东,铁锅是海贸中最为畅销的货物之一,基本上都出自于广东佛山。
此外打制鸟铳还需要大量煤炭,陈锐前世对这个可没什么研究,顶多知道山西、陕西有很多的煤老板,但路途那么远,运来那都是天价了。
而东南沿海,煤炭的主要产地在凤阳、淮安两地,如今是小批量慢慢采购囤积。
最关键的还是另一方面,技术。
陈锐特地去信南京问过,一般来说,一个工匠打制一支鸟铳要耗费一个月的时间。
这实在是太慢了,所以陈锐想了个歪招,也派了人出去,只是目前还没收到消息。
所以,从目前来说,只要招募得到匠人,舟山有自行打制军械的可能,但没有批量打制鸟铳的可能。
万表还是第一次看到护卫军的训练,从早上的拉练到午后的列队整队,再到下午的军械训练。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训练的确能练出精锐,但同时万表也知道,这样的训练……官军是承受不住的。
一方面是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是资源,训练量这么大,必须提供足够的粮食。
如今朝廷财用捉襟见肘,不可能采用类似的练兵方式。
万表在心里揣测,也不知道陈锐手里有多少银子……按照舟山预留的营地来看,至少三千士卒。
陈锐是想练出一支精兵,日后有所作为吗?
一旁的叶邦荣突然开口说:“大哥,最近一段时日,频频有应募青壮询问募兵事。”
“无奈之举。”万表苦笑道:“朝中已然下文,夏钱加重,又苦于兼并,即使是杭州、严州、嘉兴,也渐有流民。”
徐渭冷笑道:“最要命的是那些佃户,夏钱加重,主家会出钱吗?”
“当然不肯出,自然是推到佃户头上。”叶邦荣接口道:“所以不少佃户只能逃亡……舟山那边已经有数十家来投靠应募的家人了。”
徐渭只是冷笑,他和寻常的士子不同,对底层民众有着很强的同情心,甚至有着共情。
山阴徐家当年也是大族,不然也不会与萧家、沈家联姻,徐渭幼年时候,家中产业、良田很是不少。
但随后母亲、兄长、嫂嫂连续病逝,家道中落,徐渭被逼得入赘潘家,等妻子病逝归家的时候,产业被无赖所夺,日子都过不下去,手里只有几亩田地。
那些所谓的无赖,背后自然是有人撑腰的,不然徐家在会稽山阴姻亲不少,不可能没有办法。
这也是土地兼并的一种……说的不好听点,就是吃绝户了,毕竟当时徐渭都入赘了。
所以,这段时日,段崇文查探浙江各地,搜罗土地兼并的相关信心,徐渭非常关注,常常破口大骂。
邓宝有些担忧,“定海中所下辖的田地也要加税?”
“加呗。”徐渭无所谓的说:“反正又没几亩地,至于定海卫下辖的……当年大部分都被李寿私吞,可不在黄册上。”
嗯,从李寿家里抄来的那些良田,既不在官府的黄册上,也不在卫所的黄册上。
这也是土地兼并的一种。
陈锐在心里盘算了下,“让周君仁他们加快速度,一个月后演练,之后新兵迁去沈家门,大榭岛这边再次募兵,从应募青壮中挑选一部分。”
叶邦荣无奈的说:“大哥还是定个数目吧……乡人来了好多信,都是应募入军,那些矿监真是不把人当人看!”
邓宝点头说:“台州那边也差不多,据说已经闹出不小的乱子了。”
陈锐也不傻,叶邦荣这厮说让自己定数目,实际上是指份额。
台州、义乌以及应募青壮三部分,肯定都是要分一部分,但份额就不太好说了。
按道理来说,义乌兵源最佳,但台州人多有通海事的,而应募作工的青壮,至少吃得饱,也潜移默化的接受了管束,训练难度要稍微小一点。
一旁的徐渭提醒道:“不要步子太急,收容太多,一个不好要出乱子。”
陈锐也是无语,他选择在舟山立基,考虑了很多很多,有优势,也有劣势。
其中最大的一个劣势就是人口不足……不管陈锐想做什么,人口是基础。
陈锐一开始就从淮东招募流民,后面还计划继续……但没想到,明朝这些官员非常主动的将大量的人口往自己怀里推。
这是想撑死自己?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1/1191/35121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