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气节
推荐阅读:不败战神杨辰、快穿之男多女少真可怕、鸿运官道、综影视反派的心机菟丝花、误入阿姨圈,我躺赢人生、悔婚才知道我是大帝,哭瞎有何用?、隧末:放弃拯救大唐,我转战瓦缸山、两眼一睁就是干,反派不干我来干、下山后,被绝美大小姐倒追、一见钟情:大叔,别纠缠我、
两榜进士出身,官居国子监祭酒的孙升有些激动,激动到拉着戚继光的双手久久不放。
反而是身为武将的孙堪在细细打量陈锐,琢磨应该是这位的主意。
“元敬与周君佑、周君仁没什么干系。”陈锐突然开口说:“委屈季泉公了。”
孙升先是愣了下,才慨然应诺……他是内阁首辅严嵩的门生,虽然严嵩入阁之后,门生中只有他不肯依附,但终究是说得上话的。
江东咳嗽两声,“江某前些年倒是与凤泉公有些交情。”
凤泉公指的是现任兵部尚书王邦瑞,他长期在陕西任职,两次出任大宗师,而江东同时间在陕西出任按察司副使。
孙升笑着说:“记得伯阳与东涯公也有来往?”
“倒是不多。”江东坦然道:“东涯公虽曾出任陕西布政使、陕西巡抚,但时间不长,很快就迁为三边总督。”
东涯公指的是翁万达,虽然还不知道现状,但翁万达是如今朝中知兵事第一人……如今肯定是起复了的。
孙堪突然插嘴道:“翁仁夫那边……尚有翁云从在。”
陈锐不由得点头,倒是忘了翁万达的义子翁云从了。
一旁的陶承学环顾四周,干笑了几声,“后学末进……”
的确是后学末进……陶承学三年前才中进士呢。
陈锐也没有指望陶承学,但毕竟是都察院御史……在明朝,科道言官在舆论方面是有天然优势的。
孙堪曲起手指敲了敲桌面,“够了。”
孙升、江东对视了眼,的确够了。
撇开戚继光与周家二子的干系,有孙升去说项,严嵩就算不赞成,也不至于阻拦。
有兵部尚书王邦瑞,还有在军事上分量最终的翁万达,再加上陈锐还能通过沈炼联络上锦衣卫指挥使陆炳。
陈锐很满意,其实关键不在于这些人的分量有多重,而在于这几个人几乎包含了朝中的几股势力。
如果说陆炳代表了皇权,内阁首辅严嵩代表了相权,翁万达代表了军方,那么王邦瑞的背后隐隐站着的是裕王。
王邦瑞力阻鞑靼,后方是徐阶在替他打理后方,而裕王坐镇洛阳督战。
再加上陶承学代表了科道言官,陈锐相信,戚继光出任总兵可能性很高,就算不行,拿个副总兵应该是没问题的。
戚继光侧头看了眼陈锐,这应该都是他考虑过的吧。
“登州多有田地,需要储粮。”孙堪开口道:“我见登州卫屯田颇有成效,但其他卫所就未必了。”
戚继光苦笑了声,他是六年前承袭了登州卫指挥佥事的世职,四年前开始负责屯田,登州卫的粮草是不缺的,但其他四个卫所就不怎么样了。
“而且还有军械。”江东提点道:“我未在山东历职,但听闻东南卫所的军械多不堪用。”
戚继光觉得是千头万绪,忍不住问:“朝中可能调拨?”
孙升、江东都不吭声,都不知道如今朝中什么情况,谁都不敢给戚继光打包票。
“这些以后再说。”陈锐开口说:“你先行从登州卫挑选精锐组建成军,扫荡倭寇练兵,等朝中下令之后再打算。”
“剩下的还有一件事,老幼妇孺还是送往江南的好。”
“老夫人已经年近七旬,难道还留在登州吗?”
“继美尚未加冠……”
“二弟会留在登州。”戚继光打断,摇头道:“我明日会一一问询……日后还请陈兄代为照料。”
“分内之事。”陈锐点点头,“元敬无需担忧。”
孙升嘴巴张了张还是没说什么,戚继光坚守登州,按理来说其家眷如果南下,不管是什么原因,都应该是去南京的。
这其实是一个潜规则……大将在外领兵,而且还是一块飞地,家眷应该居于京中,上尚施恩。
其实也算是个人质。
而戚继光却让陈锐代为照料。
“还有一件事。”戚继光迟疑了下才说:“可能需要留下部分兵力。”
“好。”
戚继光大为诧异,没想到陈锐几乎没有考虑就答应了。
“虽然指挥使空置,但你上头还有两个指挥同知。”陈锐冷着脸说:“戚元敬,你有军略将才,也有雄心壮志,那就要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
“如今乱世,手中握有精锐兵力,才能有所作为!”
“若是朝中未任命你出任登州总兵,若是朝中不肯授你节制登州卫所,难道你就什么都不做吗?”
“你问过我,有多少时间。”
“我不知道,但我只给你一年的时间,一定要拿下整个登州府,组建一支兵力不低于五千,兵甲齐全的大军!”
孙堪微微颔首,孙升、江东都有些沉默,而陶承学都掩饰不住心中的惊骇。
就文官集团而言,军将手握忠心于己的大军,天然就会受到他们的排斥,天然就会被他们警惕。
靖康之耻后,赵九南逃临安,南宋涌现出那么多将才,但在岳飞被杀之后,大将领兵,但行止还是握在文官集团手中的。
陈锐几乎是赤裸裸的告诉戚继光,不管朝中如何,你都要握住手中的兵权,拿下登州卫,继而拿下整个登州府。
如果这种情况真的成为现实,那时候的戚继光……不管他自己怎么想,在朝中文官看来,已经成为事实上的藩镇了。
更让陶承学惊骇的是,一年的时间。
不是朝廷给你一年的时间,而是我陈锐给你一年的时间。
这种心态,说不上大逆不道,也不能仅仅评价为离经叛道……但陈锐话中几乎已经点明了一件事。
我不信任朝廷。
又说了几句细节后,众人也疲惫了,各自回去就寝。
“三弟?”孙堪回头看见跟着自己进屋的孙升,笑着问:“此子颇有豪气。”
“但未必是好事啊。”孙升苦笑道:“严嵩父子实是误国。”
“随他去吧。”孙堪漠然道:“京师沦陷,蒙人再度侵入中原……若是将来日月轮转,改天换地,也未必是坏事。”
顿了顿,孙堪补充道:“你觉得为兄未忠大明吗?”
孙升沉默了很久,“再看看吧,只望他不类吴曦。”
孙堪已经躺到了床上,打了个哈欠,“陈锐其人,刚强有谋,虽为武人,却有气节。”
吴曦,南宋名将吴玠之后,叛宋投金,尽毁吴家镇守西陲八十年功勋。
反而是身为武将的孙堪在细细打量陈锐,琢磨应该是这位的主意。
“元敬与周君佑、周君仁没什么干系。”陈锐突然开口说:“委屈季泉公了。”
孙升先是愣了下,才慨然应诺……他是内阁首辅严嵩的门生,虽然严嵩入阁之后,门生中只有他不肯依附,但终究是说得上话的。
江东咳嗽两声,“江某前些年倒是与凤泉公有些交情。”
凤泉公指的是现任兵部尚书王邦瑞,他长期在陕西任职,两次出任大宗师,而江东同时间在陕西出任按察司副使。
孙升笑着说:“记得伯阳与东涯公也有来往?”
“倒是不多。”江东坦然道:“东涯公虽曾出任陕西布政使、陕西巡抚,但时间不长,很快就迁为三边总督。”
东涯公指的是翁万达,虽然还不知道现状,但翁万达是如今朝中知兵事第一人……如今肯定是起复了的。
孙堪突然插嘴道:“翁仁夫那边……尚有翁云从在。”
陈锐不由得点头,倒是忘了翁万达的义子翁云从了。
一旁的陶承学环顾四周,干笑了几声,“后学末进……”
的确是后学末进……陶承学三年前才中进士呢。
陈锐也没有指望陶承学,但毕竟是都察院御史……在明朝,科道言官在舆论方面是有天然优势的。
孙堪曲起手指敲了敲桌面,“够了。”
孙升、江东对视了眼,的确够了。
撇开戚继光与周家二子的干系,有孙升去说项,严嵩就算不赞成,也不至于阻拦。
有兵部尚书王邦瑞,还有在军事上分量最终的翁万达,再加上陈锐还能通过沈炼联络上锦衣卫指挥使陆炳。
陈锐很满意,其实关键不在于这些人的分量有多重,而在于这几个人几乎包含了朝中的几股势力。
如果说陆炳代表了皇权,内阁首辅严嵩代表了相权,翁万达代表了军方,那么王邦瑞的背后隐隐站着的是裕王。
王邦瑞力阻鞑靼,后方是徐阶在替他打理后方,而裕王坐镇洛阳督战。
再加上陶承学代表了科道言官,陈锐相信,戚继光出任总兵可能性很高,就算不行,拿个副总兵应该是没问题的。
戚继光侧头看了眼陈锐,这应该都是他考虑过的吧。
“登州多有田地,需要储粮。”孙堪开口道:“我见登州卫屯田颇有成效,但其他卫所就未必了。”
戚继光苦笑了声,他是六年前承袭了登州卫指挥佥事的世职,四年前开始负责屯田,登州卫的粮草是不缺的,但其他四个卫所就不怎么样了。
“而且还有军械。”江东提点道:“我未在山东历职,但听闻东南卫所的军械多不堪用。”
戚继光觉得是千头万绪,忍不住问:“朝中可能调拨?”
孙升、江东都不吭声,都不知道如今朝中什么情况,谁都不敢给戚继光打包票。
“这些以后再说。”陈锐开口说:“你先行从登州卫挑选精锐组建成军,扫荡倭寇练兵,等朝中下令之后再打算。”
“剩下的还有一件事,老幼妇孺还是送往江南的好。”
“老夫人已经年近七旬,难道还留在登州吗?”
“继美尚未加冠……”
“二弟会留在登州。”戚继光打断,摇头道:“我明日会一一问询……日后还请陈兄代为照料。”
“分内之事。”陈锐点点头,“元敬无需担忧。”
孙升嘴巴张了张还是没说什么,戚继光坚守登州,按理来说其家眷如果南下,不管是什么原因,都应该是去南京的。
这其实是一个潜规则……大将在外领兵,而且还是一块飞地,家眷应该居于京中,上尚施恩。
其实也算是个人质。
而戚继光却让陈锐代为照料。
“还有一件事。”戚继光迟疑了下才说:“可能需要留下部分兵力。”
“好。”
戚继光大为诧异,没想到陈锐几乎没有考虑就答应了。
“虽然指挥使空置,但你上头还有两个指挥同知。”陈锐冷着脸说:“戚元敬,你有军略将才,也有雄心壮志,那就要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
“如今乱世,手中握有精锐兵力,才能有所作为!”
“若是朝中未任命你出任登州总兵,若是朝中不肯授你节制登州卫所,难道你就什么都不做吗?”
“你问过我,有多少时间。”
“我不知道,但我只给你一年的时间,一定要拿下整个登州府,组建一支兵力不低于五千,兵甲齐全的大军!”
孙堪微微颔首,孙升、江东都有些沉默,而陶承学都掩饰不住心中的惊骇。
就文官集团而言,军将手握忠心于己的大军,天然就会受到他们的排斥,天然就会被他们警惕。
靖康之耻后,赵九南逃临安,南宋涌现出那么多将才,但在岳飞被杀之后,大将领兵,但行止还是握在文官集团手中的。
陈锐几乎是赤裸裸的告诉戚继光,不管朝中如何,你都要握住手中的兵权,拿下登州卫,继而拿下整个登州府。
如果这种情况真的成为现实,那时候的戚继光……不管他自己怎么想,在朝中文官看来,已经成为事实上的藩镇了。
更让陶承学惊骇的是,一年的时间。
不是朝廷给你一年的时间,而是我陈锐给你一年的时间。
这种心态,说不上大逆不道,也不能仅仅评价为离经叛道……但陈锐话中几乎已经点明了一件事。
我不信任朝廷。
又说了几句细节后,众人也疲惫了,各自回去就寝。
“三弟?”孙堪回头看见跟着自己进屋的孙升,笑着问:“此子颇有豪气。”
“但未必是好事啊。”孙升苦笑道:“严嵩父子实是误国。”
“随他去吧。”孙堪漠然道:“京师沦陷,蒙人再度侵入中原……若是将来日月轮转,改天换地,也未必是坏事。”
顿了顿,孙堪补充道:“你觉得为兄未忠大明吗?”
孙升沉默了很久,“再看看吧,只望他不类吴曦。”
孙堪已经躺到了床上,打了个哈欠,“陈锐其人,刚强有谋,虽为武人,却有气节。”
吴曦,南宋名将吴玠之后,叛宋投金,尽毁吴家镇守西陲八十年功勋。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1/1191/8885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