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监护诸军

推荐阅读:绝境黑夜禁止绿茶半妖入职妖局!万界守门人我儿明明是纨绔,咋成帝国之虎了国民法医都叛出宗门了,谁还惯着你啊恐怖擂台:开局红白撞煞吓哭全球自缚禁地五百年,我当散修你哭啥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曹睿淡定的看着董昭:「既然董公问朕,想必董公心中已有答案。」

    「但说无妨。」

    董昭起身陈述道:「陛下前年罢吴质河北都督之职,乃是河北事少丶州郡安定之故。」

    曹睿点头。

    当年将吴质诏回洛阳之时,曹睿就是这般想的。

    董昭继续道:「大将军都督关西,是因秦州丶汉中偏远,中军在洛阳远救不及,故而在陈仓择一方面众将,见机行事而已。」

    见机行事,这就是决策权了。

    秦州丶汉中如此遥远,如若边地有警,事事都从洛阳发令。数十日的延迟之下,彼处形势必然糜烂。

    曹真以关西对敌蜀国,地域广大,需要国家重将指挥调度,统帅诸军作战。这是都督设立的根本意义。

    董昭继续道:「赵俨监荆州军事,是作为朝廷官员驻在襄阳,协调夏侯儒丶文聘防守一方,并无统军进攻之职。」

    曹睿听着董昭之语,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赵俨在荆州只有防守任务,襄阳丶江夏两郡互相照应,将其职改为『监荆州诸军事』也无妨。

    董昭说完关西丶荆州两处之后,开口说道:「扬州设立都督与否,还是要看陛下想让扬州做什麽了。」

    曹睿反问道:「若扬州只守不攻,那麽要有都督吗?」

    董昭从容道:「臣依旧不下定论。」

    「扬州是否该有都督的关键,在于扬州诸军得到朝廷中枢调度的速度。」

    「若与朝廷远隔,自然需要都督。」

    「若与朝廷临近,则未必需要都督。」

    一旁听着董昭发言的司马懿,此刻心中也已泛起了波澜。

    董昭这是什麽意思?与朝廷近了就不需要都督,莫非要朝廷去淮南吗?

    他脑子是怎麽长的?能想出这般主意?

    曹睿也与司马懿想到一起去了。

    淮南就在那里丶寿春城就在淮河边上丶合肥城就在巢湖北面,无论如何都是动不了的。

    那就只能朕动了?

    曹睿长叹一声:「董公想让朕去哪?」

    董昭拱手一礼:「如今大司马重病情况未明,为临时之计丶可遣朝廷重臣至寿春主持大局。」

    「如果长期选不出都督,则为东南安宁,臣以为陛下可以暂居许昌。」

    满宠也从坐位上起身,诧异的盯着董昭来看:「就为了一个都督职位,董公就让陛下暂居许昌?」

    「暂居是多久?这与迁都又有何异?」

    董昭淡定答道:「如何要迁都,许昌本就是大魏五都之一,正经都城。」

    此刻书房中其馀众人,表情神态都各不相同。

    卫臻依旧是不说话丶也无任何表情。

    王昶低头看向地砖,知道他作为区区枢密右监,对这种事情是插不上嘴的。

    司马懿眯着一双眼睛,可盯着董昭的眼神中却尽显锐利之感。

    他只是想不明白,董昭与皇帝两人之间到底有何默契?竟然说出这种话后,陛下也丝毫不怪他?

    两人不在一个频道上。

    自从在洛阳武库中,董昭与皇帝第一次见面丶陈说名实之分后,一点一点将皇帝的心思都摸透了。

    昔日陈群都督荆州,形同发配。

    让张合都督雍凉,这是信任丶也是无奈之举。

    唯有曹真督关西丶曹休督扬州,这两名姓曹的宗室重将才能真正让皇帝放心。

    当下若是曹休不在,哪里还有姓曹丶姓夏侯的将军可托重任?

    当下扬州兵力为大魏诸州之冠。大司马曹休统辖外军五万八千众,州郡兵近两万,而且还有昔日俘虏的五万吴军青壮丶现在用作屯田兵的。

    这般兵力,已经超过大魏总兵力的四分之一了。如何让皇帝能放心托付给异姓将领?

    曹氏子孙,安能不多疑?

    这就是董昭在赌丶欲让皇帝移驾许昌的底气。

    曹睿转头看向司马懿:「朕记得黄初年间,司空为抚军大将军时常至许昌是吧?」

    「先帝在许昌待过多久?」

    司马懿心中微微一叹,看来陛下这是对董昭之语心动了。

    先帝在许昌待过多久,皇帝能不清楚吗?至于来问我麽?

    却也不能不答。

    司马懿拱手应道:「禀陛下,先帝在位七年,八次行幸许昌。」

    「黄初三年,先帝在许昌驻跸了八个月。」

    「四年九月至五年三月,在许昌驻跸六个月。」

    「五年十月至六年三月,在许昌驻跸五个月。」

    司马懿总结道:「先帝常至许昌,而且是经常久驻。」

    曹睿看向董昭:「董公是从这里来论的吗?朕到了许昌,难道就能将淮南之事顾得过来吗?」

    董昭答道:「若是论对东吴战事,许昌自然是比洛阳好太多的。」

    「先帝征吴之前,就常驻跸许昌丶集结诸军而后进发淮南。」

    「其一,许昌离东吴更近,水利更佳」

    「洛阳四塞之地,若从洛阳出兵,行经黄河,由荥阳水门转入蒗荡渠,经蒗荡渠顺流而下入颍水,循颍浮淮而至寿春。」

    「而许昌漕运便利更佳,东北临洧水丶西南临潩水,可直接入颍水后丶顺流而下至淮水。」

    「其二,许昌乃是后勤枢纽,比谯县更佳。」

    「自建安元年丶许昌开设屯田后,积谷许都,以制四方,此乃国家定制。」

    「且许昌亦有武库,与洛阳武库呼应丶号为别库。」

    说着说着,董昭指向司马懿:「昔日先帝征吴之时,常令司空居于许昌总理后方之事。」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曹睿颔首,轻声说道:「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

    司马懿点头示意,可心中依旧不解。这是昔日先帝下给自己的诏书,陛下即位都多久了?怎麽还能记得这麽清楚呢?

    董昭继续道:「其三,陛下去岁征蜀丶得汉中而还,有大将军都督关西丶全然无忧矣!」

    「中军不必备蜀,则可以尽数向吴!中军居许昌丶可以控荆丶扬二州!」

    曹睿当然知晓董昭的意思。

    不新设都督是合自己心意的,移驾许昌自己也能同意。

    从地理丶后勤丶军略上也样样合理。

    但是最关键的问题,该用什麽样的理由说服众臣呢?

    就为了不设都督?

    洛阳远,许昌也没近到哪里去!

    洛阳到许昌三百里,许昌到寿春九百里。节约四分之一的路程,这个说服力是不够的。

    此刻,徐庶丶裴潜两名侍中已经到了。华歆丶陈群两人应还在路上。

    曹睿从众臣子的眼神里,看到的都是不解之意。

    大司马曹休病重,应该选个继任。怎麽你们二人这样说着,就变成要移驾许昌了?还有要在许昌常驻的架势?

    为解众人疑惑,曹睿问向董昭:「董公,朕有一问。许昌并不比洛阳近多少。」

    「若朕去了许昌,还不是要选人在扬州镇守吗?都督与否,有何差异?」

    董昭正色道:「当然有差!」

    「既然陛下在扬州不欲攻丶只欲守。合肥丶皖口这两处,哪一处是东吴短期能够攻下的?」

    「各自谨守也就够了!居于许昌,遣一大臣往彼处调度,足以应对东吴了。前年战后,东吴损兵折将,哪还有馀力进犯?」

    「况且,陛下不是要惩戒东吴吗?」

    「臣以为,陛下可以至许昌筹备半载一载,然后攻取濡须丶尽得长江以北!」

    曹睿长叹一声,感慨道:「朕得董公襄助,何其幸也?」

    就在二人交谈之时,华歆丶陈群二人也已来到书房。司马懿作为三公之末的司空,小声与两人交待了一番。

    曹睿看着华丶陈二人震惊的神情,说道:「方才朕与诸卿也议论了许多。大司马病重,朕当即刻遣使慰问。」

    「卢侍中。」曹睿看向安静坐着的卢毓:「卢卿为朕使节,带上两名御医丶即刻随曹弃一同急速回返寿春,代朕慰问大司马病情。」

    「朕亦会在洛阳遣人祭神,为大司马祈福。」

    卢毓起身应道:「谨遵陛下旨意。」

    纵然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曹休命不久矣,甚至此时已经都可能离世了。

    但毕竟曹弃带来的是病讯丶而非丧讯。朝廷欲要应对,也只能遣使慰问,而非吊丧。

    卢毓是个明事理丶懂世故的。若情况有变,曹睿相信他会将事情应对的圆满。

    曹睿从桌案后起身,扫视堂中众人:「方才朕与董公议论的这些事情,诸卿也都听到了。」

    「大司马病重,扬州诸军无人节制。朕意欲选一重臣持节前往寿春丶暂监扬州诸军事,为朕守住扬州。」

    『守住』扬州,曹睿之语倒也没错。

    虽然曹睿认为,至少两丶三年之内,孙权是无力大举进犯的。但扬州毕竟临敌,这种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

    即使自己是要去许昌丶是想惩戒孙权的,此刻还是要从朝廷派人去寿春。

    非如此,不足以显示朝廷对于扬州诸军的掌控。

    听闻皇帝词语,堂中除了不可能得到此任的四名侍中丶以及右监王昶之外,其馀众人尽皆有些紧张。

    前将军满宠坐在椅子上,屁股微微向前挪了一挪。满宠心想,若论淮南军事,谁还能比自己更熟呢?

    加上自己又在西阁任了一年多,陛下自是信重无比。

    曹睿绕过桌案,没看满宠半分。在众人的注视下丶直直走向了司徒陈群。

    「先帝以陈公为朕辅臣,而后镇荆州两载丶入朝为司徒一载,实乃朕的股肱腹心之人。」

    「陈公可愿再助朕一臂之力?去寿春替朕监护诸军?最多一载,朕必亲率大军进至寿春!」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1/1244/49461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