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信访可行可用(五更)
推荐阅读:不败战神杨辰、快穿之男多女少真可怕、鸿运官道、综影视反派的心机菟丝花、误入阿姨圈,我躺赢人生、悔婚才知道我是大帝,哭瞎有何用?、隧末:放弃拯救大唐,我转战瓦缸山、两眼一睁就是干,反派不干我来干、下山后,被绝美大小姐倒追、一见钟情:大叔,别纠缠我、
信访,需要写信,而写信,又需要有文化。</P>
不巧,绝大部分百姓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起名字都随意得很,比如叫什么重八、九四、大郎之类的。让他们写信上访,诉说冤情,报告地方上动态,确实难做。</P>
但事在人为。</P>
顾正臣言道:“百姓不能写信,那就安排能写信的人在地方上。只要百姓口述,信可以从县转到府,可以从府转到布政使司,从布政使司可以转至京师,臣不认为有什么人可以在地方上一手遮天,堵得住悠悠众口。”</P>
朱棡见朱元璋沉思,当即补充道:“就以广东为例,若清远县的百姓被县衙欺压,可以写信转知广州知府,若广州知府在一定时间内没受理,则可以写信转知布政使司,若布政使司依旧没处理,则清远百姓可以跨出广州府,其潮州府、韶州府、肇庆付投信,这些府衙一旦收到跨区域信,则必须按规定送至京师,这样一来,朝廷可以得知此事,施压布政使司、广州府、清远县衙……”</P>
“至于如何写信,儿臣也想过,有两个法子,要么找社学先生,要么准许县学弟子、教喻等为百姓代写信,要么在地方的驿站之旁另设一个信访司,专事百姓信访之事,而这些信件经信访司整理用印之后,可以交驿站传递至相应衙门,也可以随地方公文,一起送至京师,在京师之中,设一信访总司,分出轻重缓急,下发文书给地方,或是安排官员前往督办……”</P>
朱元璋仔细听着,不紧不慢地在房中踱步。</P>
显然,这种信访法确实能让百姓在一定程度上监督与约束地方官吏,谁敢乱法,巧立名目,胡作非为,这些事都可以通过信的方式揭发检举,到时,上级衙署或朝廷干涉,该杀的杀,该贬的贬,贪官污吏少了,百姓日子也安稳了,人心自然也就顺了。</P>
信访司、信访总司,这都不是什么事,无外乎是多花点钱粮,正如顾正臣以前说的,一个贪官污吏拿走的,比养廉银多得多,只要能少贪官,安地方,大不了将府县的杂役减少几个,节省出来充入信访司。</P>
百姓有了盼头,贪官有了畏怕,朝廷有了监察地方的新路子,这应该说得上是一举三得之事。虽说这个法子还有些粗糙,有些问题上也没说清楚,但无论怎么看,这法子都利大于弊,可行,可用。</P>
朱元璋看向侃侃而谈的朱棡,微微点头,暼了一眼还跪着的顾正臣,抬了下手,待朱棡说完,便问道:“这法子当真可行吗?”</P>
顾正臣言道:“陛下若是不放心,可以选一行省试点先行。臣以为,福建行省能担此任。”</P>
朱元璋哼了声:“福建行省距离京师还是太远了一些,这事你们形成具体文书,朕阅览之后再说吧,方方面面务必考虑周到。只是顾小子,百姓可接触不到锦衣卫,朕总不能刚设了它,便废了它吧?”</P>
顾正臣拱手道:“陛下,臣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P>
朱元璋伸出手,握了握拳头又舒展开:“你都这样说了,一定是不中听的话。说吧,若是太刺耳,朕不介意抽你一顿鞭子。”</P>
顾正臣苦涩不已,但还是说了出来:“臣以为现如今的锦衣卫,继承了太多检校,而检校三教九流,无所不用其极,既缺乏侦查打探的本事,也缺乏自我约束之力。若让锦衣卫毫无后顾之忧,不起私心,臣以为,一可以厚恩收心,保其忠心,二可以用使用新训练出来的斥候,发其所长;三可以一年一次轮换晋升。”</P>
“一年一次轮换晋升?”</P>
朱元璋若有所思。</P>
顾正臣点头:“任何武将长期控制一军一卫,都可能会有所私心,形成个人势力,不利朝廷。若一年之后,指挥使、指挥同知等轮换调离,底层将校可以向上爬,这样一来,锦衣卫内部便不存在唯主将尊。”</P>
朱元璋凝眸,盯着顾正臣:“是啊,什么武将长期控制一军一卫,都可能有私心。那朕想问问,你掌控泉州卫、句容卫多少年了,你可有私心,可曾将这些将士作为自己的嫡系,而非是朝廷的经制之兵?”</P>
顾正臣坦然地对上了朱元璋的目光,回道:“陛下见过哪个有私心的将领,整日带着皇子、检校的……”</P>
朱元璋愣了下,哈哈大笑起来,背着双手就走了出去,出了门还不忘回头说一句:“朕信得过你。”</P>
顾正臣只感觉心跳骤然加速,后背有些湿冷,若不是朱棡在这里,估计都能瘫坐下来。</P>
老朱还是那个老朱,信不信且不说,抓住机会就会敲打一番。</P>
祁大辅走了过来,言道:“那三人伤口已经处理好,不过被人提走了。”</P>
顾正臣摆了摆手:“知道了,接下来的事就不是我们可以参与的了,陛下自会有决断。”</P>
问不问都那样,朱元璋要杀掉毛骧,除了毛骧犯了不该犯的心思与错误外,未尝没有杀人灭口,到此为止的意思。</P>
兴许,朱元璋一直都知道幕后之人是谁,只不过还不想在这个时候动手罢了。</P>
韩国公,李善长吗?</P>
顾正臣沉思着。</P>
毛骧只是个指挥使,他在勋贵里排不上号,再多野心,也只能站在某个人的大腿之下。满朝文官里,就这一个硕果仅存、威望了得的国公了,不是他,还有谁值得毛骧去保护,去“辅佐”的?</P>
不过这都只是猜测,没有实际的证据。</P>
毛骧、宣涟死了,沈勉接替了毛骧,成为了锦衣卫指挥使,庄贡举也被调入锦衣卫,任了指挥同知。</P>
这两人顾正臣都认识,在辽东打纳哈出的时候还并肩作战过,以前羽林卫的人。</P>
朱元璋没有公开毛骧为何而死,群臣也没问。</P>
所有人都知道他死了,所有人也都保持了沉默,如同毛骧没有存在过。</P>
这一日,顾正臣正在家中陪着张希婉、林诚意,林白帆匆匆走了过来,对顾正臣道:“老爷,蔡源、赵仁他们从云南回来了!”</P>
顾正臣听闻,急切地问道:“那个人找到了?”</P>
林白帆点头:“找到了,全家都带到了金陵!”</P>
「求催更、求月票,催更与月票挂钩流量,挂钩成绩,恳请大家多多支持下寒门,惊雪谢过。」
不巧,绝大部分百姓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起名字都随意得很,比如叫什么重八、九四、大郎之类的。让他们写信上访,诉说冤情,报告地方上动态,确实难做。</P>
但事在人为。</P>
顾正臣言道:“百姓不能写信,那就安排能写信的人在地方上。只要百姓口述,信可以从县转到府,可以从府转到布政使司,从布政使司可以转至京师,臣不认为有什么人可以在地方上一手遮天,堵得住悠悠众口。”</P>
朱棡见朱元璋沉思,当即补充道:“就以广东为例,若清远县的百姓被县衙欺压,可以写信转知广州知府,若广州知府在一定时间内没受理,则可以写信转知布政使司,若布政使司依旧没处理,则清远百姓可以跨出广州府,其潮州府、韶州府、肇庆付投信,这些府衙一旦收到跨区域信,则必须按规定送至京师,这样一来,朝廷可以得知此事,施压布政使司、广州府、清远县衙……”</P>
“至于如何写信,儿臣也想过,有两个法子,要么找社学先生,要么准许县学弟子、教喻等为百姓代写信,要么在地方的驿站之旁另设一个信访司,专事百姓信访之事,而这些信件经信访司整理用印之后,可以交驿站传递至相应衙门,也可以随地方公文,一起送至京师,在京师之中,设一信访总司,分出轻重缓急,下发文书给地方,或是安排官员前往督办……”</P>
朱元璋仔细听着,不紧不慢地在房中踱步。</P>
显然,这种信访法确实能让百姓在一定程度上监督与约束地方官吏,谁敢乱法,巧立名目,胡作非为,这些事都可以通过信的方式揭发检举,到时,上级衙署或朝廷干涉,该杀的杀,该贬的贬,贪官污吏少了,百姓日子也安稳了,人心自然也就顺了。</P>
信访司、信访总司,这都不是什么事,无外乎是多花点钱粮,正如顾正臣以前说的,一个贪官污吏拿走的,比养廉银多得多,只要能少贪官,安地方,大不了将府县的杂役减少几个,节省出来充入信访司。</P>
百姓有了盼头,贪官有了畏怕,朝廷有了监察地方的新路子,这应该说得上是一举三得之事。虽说这个法子还有些粗糙,有些问题上也没说清楚,但无论怎么看,这法子都利大于弊,可行,可用。</P>
朱元璋看向侃侃而谈的朱棡,微微点头,暼了一眼还跪着的顾正臣,抬了下手,待朱棡说完,便问道:“这法子当真可行吗?”</P>
顾正臣言道:“陛下若是不放心,可以选一行省试点先行。臣以为,福建行省能担此任。”</P>
朱元璋哼了声:“福建行省距离京师还是太远了一些,这事你们形成具体文书,朕阅览之后再说吧,方方面面务必考虑周到。只是顾小子,百姓可接触不到锦衣卫,朕总不能刚设了它,便废了它吧?”</P>
顾正臣拱手道:“陛下,臣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P>
朱元璋伸出手,握了握拳头又舒展开:“你都这样说了,一定是不中听的话。说吧,若是太刺耳,朕不介意抽你一顿鞭子。”</P>
顾正臣苦涩不已,但还是说了出来:“臣以为现如今的锦衣卫,继承了太多检校,而检校三教九流,无所不用其极,既缺乏侦查打探的本事,也缺乏自我约束之力。若让锦衣卫毫无后顾之忧,不起私心,臣以为,一可以厚恩收心,保其忠心,二可以用使用新训练出来的斥候,发其所长;三可以一年一次轮换晋升。”</P>
“一年一次轮换晋升?”</P>
朱元璋若有所思。</P>
顾正臣点头:“任何武将长期控制一军一卫,都可能会有所私心,形成个人势力,不利朝廷。若一年之后,指挥使、指挥同知等轮换调离,底层将校可以向上爬,这样一来,锦衣卫内部便不存在唯主将尊。”</P>
朱元璋凝眸,盯着顾正臣:“是啊,什么武将长期控制一军一卫,都可能有私心。那朕想问问,你掌控泉州卫、句容卫多少年了,你可有私心,可曾将这些将士作为自己的嫡系,而非是朝廷的经制之兵?”</P>
顾正臣坦然地对上了朱元璋的目光,回道:“陛下见过哪个有私心的将领,整日带着皇子、检校的……”</P>
朱元璋愣了下,哈哈大笑起来,背着双手就走了出去,出了门还不忘回头说一句:“朕信得过你。”</P>
顾正臣只感觉心跳骤然加速,后背有些湿冷,若不是朱棡在这里,估计都能瘫坐下来。</P>
老朱还是那个老朱,信不信且不说,抓住机会就会敲打一番。</P>
祁大辅走了过来,言道:“那三人伤口已经处理好,不过被人提走了。”</P>
顾正臣摆了摆手:“知道了,接下来的事就不是我们可以参与的了,陛下自会有决断。”</P>
问不问都那样,朱元璋要杀掉毛骧,除了毛骧犯了不该犯的心思与错误外,未尝没有杀人灭口,到此为止的意思。</P>
兴许,朱元璋一直都知道幕后之人是谁,只不过还不想在这个时候动手罢了。</P>
韩国公,李善长吗?</P>
顾正臣沉思着。</P>
毛骧只是个指挥使,他在勋贵里排不上号,再多野心,也只能站在某个人的大腿之下。满朝文官里,就这一个硕果仅存、威望了得的国公了,不是他,还有谁值得毛骧去保护,去“辅佐”的?</P>
不过这都只是猜测,没有实际的证据。</P>
毛骧、宣涟死了,沈勉接替了毛骧,成为了锦衣卫指挥使,庄贡举也被调入锦衣卫,任了指挥同知。</P>
这两人顾正臣都认识,在辽东打纳哈出的时候还并肩作战过,以前羽林卫的人。</P>
朱元璋没有公开毛骧为何而死,群臣也没问。</P>
所有人都知道他死了,所有人也都保持了沉默,如同毛骧没有存在过。</P>
这一日,顾正臣正在家中陪着张希婉、林诚意,林白帆匆匆走了过来,对顾正臣道:“老爷,蔡源、赵仁他们从云南回来了!”</P>
顾正臣听闻,急切地问道:“那个人找到了?”</P>
林白帆点头:“找到了,全家都带到了金陵!”</P>
「求催更、求月票,催更与月票挂钩流量,挂钩成绩,恳请大家多多支持下寒门,惊雪谢过。」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1/1266/9545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