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文老师进村了
推荐阅读: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八零小寡妇孕肚回归后,禁欲军少心慌了、港综世界的警察、霍格沃兹的渡鸦使者、战国:开局一块地、西游:开局给太上老君整个活、到底谁教你这么当新兵的?、天下游鱼、领主:我在苦痛世界,养成少女、写顶流同人文翻车后、
愉快的周末假期到来了。
当老师就是这点好,不但有双休,还有寒暑假。
或许自己选择当老师,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奔着有寒暑假这个待遇去的吧?
今早不用上课,文素素便稍稍睡了个懒觉,早上八点钟才起床来。
简单煮了个面吃吃,当做是早餐。
可惜手艺有限,她试过好多次,可总感觉没有上次方为和采苓煮给她吃的面好吃。
不过最近她也有在锻炼自己的厨艺了,偶尔不忙的时候,也会自己去市场买菜学习一下做饭。
市场卖菜的,都是本地人,一些她不知道怎么做的菜,那些阿叔阿姨们也都很热心地告诉她做法。
文素素自认为自己如今做菜也算是小有所成了!只待下次回家,给老爸老妈做一顿饭,好让他们刮目相看的!
今天就没时间做饭了,吃过早餐之后,文素素换了身偏运动的穿搭,带上她的相机,背个小包,骑着她新买的那辆自行车,离开了学校。
从这周开始,她就要家访了。
或许对其他老师来说,这算是节假日里的额外加班,属于苦力活儿。
但对文素素来说,她还是很感兴趣的,对家访这件事也相当积极。
毕竟她是从沪海过来的,除了班上的学生和学校的老师同事之外,她在这边也没有亲人朋友。
尤其是周末的时候,老师和学生都放假了,她自己经常一个人也闲得无聊,除了带着相机四处走走拍拍,或者就是带上画板,在某处小风景里一待就是大半天。
借由着家访的名头,去找自己的学生玩儿,去他们家做做客,大概往后的周末里,就不会显得那么闷了。
至于家访的顺序嘛,她主打一个随心所欲,一个岛一个岛地家访过去!
最近的,自然是白潭岛了。
她在这里住了也有一段时日了,对白潭岛算是比较熟悉。
但对感情而言,她对菠萝岛上的四位学生还是比较亲近的。
所以第一站,就选菠萝岛好了。
文素素还没去过菠萝岛呢,只知道这是白潭岛的姊妹岛,中间有白潭大桥连接着,可以不用坐交通船过去。
她也没跟方为几人打招呼,骑着自己的新自行车,离开了白潭镇,往菠萝岛的方向骑行过去。
八点多这会儿,阳光很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很舒服。
骑行在白潭大桥上面,看着底下平缓的海浪,头顶湛蓝的天空,和鸣叫盘旋的海鸥,她忍不住靠边停下车来,抬起挂在脖子上的相机,拍下眼前的美景。
这里距离大城市真的很偏远,但处处都是大城市里见不到的风景。
无论是她平日里的画也好,还是相机里的胶片也好,大抵记录的都是这些。
或许等以后自己退休了,年纪大了,再翻看起这些画、这些照片,会回想起自己当年来这里支教的时光吧?还有她二十多岁的青春哩!
这大概就是她喜欢美术和摄影的另一层原因了,能在美丽的辽阔世界里偶然相遇,然后共同走过一段因为彼此的存在而变得特殊的时光,本来就是命运馈赠的礼物。
照片或许会褪色,画纸或许会泛黄,但好在时间无法抹去美好的回忆。
托家境优越的福,可以让她没有顾虑地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文素素也想过,要是换个身份,自己现在会如何?
只是这种莫须有的‘或许’,无论什么答案都是没有意义的,不同处境的人有不同的追求,谁又能说得清呢。
在这边的教书生活,带给了她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她不敢说自己很伟大,世人千千万万种,有人追求物质,有人追求精神,她也只不过是在追求能令自己内心满足的俗人罢了。
给站在桥边栏杆上的几只姿态各异的海鸥们拍了一张照片,文素素很满意,重新骑上自行车,悠悠地往菠萝岛的方向骑行过去。
自行车骑过,栏杆上歇息的海鸥们振翅飞起。
……
下了白潭大桥,文素素便算是抵达菠萝岛了。
比起白潭岛来,菠萝岛更小得多,背靠山坡,面朝大海,保持着众多原始的自然风貌。
文素素沿着海岸线骑行一段,不多时便抵达了菠萝码头。
菠萝码头比白潭码头要小,也是岛上唯一的一个小集市,早上这会儿很是热闹,海面上来来往往的交通船,到处叫卖着的小摊贩,烟火气息十足。
文素素不认识路,但路在嘴巴上。
她停下车来,找了个正在卖菜的大婶问道:
“大娘,我想问一下东华村怎么走呀?”
卖菜大婶抬头看了她一下,光是看这陌生的容貌便知不是本岛人,甚至能看出来不是本地人,毕竟口音和穿搭都一副城里人的模样。
岛上平日里外人很少很少,但也偶尔有来走亲戚之类的。
大婶也很热情,笑着指道:
“你沿着这条路一直骑过去,不远处就到了沙阳村,村口都有石碑的,基本就这一条路,你顺着沙阳村那路继续往前骑,就到东华村了。”
“好好,谢谢大娘。”
……
文素素骑上自行车,车轮碾过乡间的黄土小道,沿路悠悠前行。
她并不着急,倒像是一个游客一样,好奇地左看看右看看。
岛上到处都是狭窄的坡道和阶梯,房屋建筑呈现出阶梯错落的布局,特别像动漫中的场景。
偶尔遇到完美的角度,她还会停下车来,抬起手中的相机拍上一张。
不多时,就见到了某个交叉路口旁边的石碑。
很小的石碑,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就漏过去了。
石碑旁边长着一些杂草,上面刻着有些掉漆的字:
这大概就是沙阳村了。
她知道柳知意就住在沙阳村,只是不知道哪户是她家。
路边这里倒是有一家,她好奇地往院子里张望了一下,家里空空的,也没看到人,倒是看见了晾在院子里没干的蓝白校服。
文素素眨了眨眼睛,该不会真是柳知意家吧?
见没看着人,她也没直接上去问,还是打算先去找方为再说。
于是又骑行起来了。
……
正巧,她走后,柳知意从屋里走了出来。
目光落到不远处乡道上那个骑着车的年轻女子背影上,她还愣了愣。
……怎么看着有点像文老师?!
她连忙跑出来又细看了一下,这会儿年轻女子已经骑远了,但那熟悉感却越发强烈起来。
不会真是文老师吧?
家访……文老师今天跑菠萝岛来了?!
柳知意眨眨眼睛,又跑回到了家里面报信儿。
“阿公!我刚刚好像看到我们老师进村了!”
“啊?”
……
而此时此刻,方为正在家里捣鼓他屋后的那块菜地呢。
八月底种的那一批小白菜,都已经收过两三茬了,那时候种下的蒜苗和小葱,这会儿也长成了大蒜和红葱头。
方为把菜地全翻了起来,脚边堆了一大堆的红葱头和大蒜头,白菜也堆了一大堆,大多都是很老的了,留着喂鸡,他只把最嫩的菜心掐下来,也掐了好大一篮子。
这会儿天气降了温,哪怕没有冰箱冷藏,这些菜也能放好几天的。
其实菜叶蔫了也没关系,只要没坏,放水里泡上半小时,又会翠绿翠绿的。
家里有块地的话,种菜是最经济实惠的了,一家三口也吃不了多少,平日里也不用太多心思去打理,自家种自家吃,地儿又不大,连农药都省了,真正的无公害蔬菜。
方为干活的时候可一点不含糊,撸起裤脚来,赤脚踩在泥土上,身上只穿着一件背心,简单擦擦额头的汗,他又重新挥起沉重的锄头。
把菜收完、地翻好,他拿着铲子,去一旁的鸡栏里,铲了一些干的鸡粪回来,均匀地洒在地里,当做肥料。
最后再重新撒上一些菜种,种一些生菜、大白菜、芹菜、荷兰豆、萝卜等适合过冬的菜。
刚收下来的那些大蒜头和红葱头,他就取出几个长得好的,剥开成粒,当成种子,又重新在菜地边上种了下去。
最悠闲的,或许是猫儿了。
七月闲着没事干,跟着一起待在菜地里,偶尔嚼点青草什么的吃吃,是的,猫也会吃草的。
狗也会吃草,家养的土狗要是生病了,把它放出去,它自己就会去找各种草吃。
相传有不少的药方,就是这样来的。
……
方为正忙着的时候,正在吃草的七月忽地停下来嚼草的动作,支棱着耳朵细听了一会儿。
然后,门外便传来了一声呼喊——
“方为~~”
“方为在家吗~~”
声音不算大,语气中还带着点不确定。
方为闻声愣了愣。
原本下意识地还以为是采苓或者知意喊他,但很快就反应过来声音来自何人了。
平日里在学校听文素素的声音听习惯了,这会儿咋一听她的声音在自己家里响起,方为一时半会儿还没反应过来。
他放下锄头,也不管脚上的泥泞了,穿上丢在一旁的拖鞋,就赶紧从屋后的菜地里小跑了出来。
隔着院子门,看到坐在自行车上,穿着与平日不同的运动装穿搭的年轻女子,可不就是文老师嘛!
原本应该出现在学校里的老师,出现在了自己的家门口,这种感觉还怪奇妙的。
方为赶忙迎了上去,打开院子大门。
“文老师!你怎么来了?”
“哈哈哈,吓到你了?我来家访啊!”
“老师,你来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呀……”
“你上课没认真听我的话是吧,我昨天不就说了今天开始要家访了吗?”
“我还以为你会先在镇上家访呢……”
“嘿嘿,就是要打你们一个措手不及!”
见到方为惊讶的样子,文素素很是满意。
跟方为一样,平日里也就只在学校见他,这会儿在他家里见到他,感觉怪有趣的。
她仔细打量一下方为,小伙子穿得相当随意,脚踩着都塌了底的拖鞋、脚上还满是泥土痕迹、身上的背心也是灰一道、黄一道的,正是十一月凉快的天气,他却还像是在夏天里一样,满头都是汗。
“你这是在家里干嘛呢?怎么这幅样子的?”
“还不都怪老师你的突然袭击,我连衣服都没换,刚刚在弄菜地呢。”
“菜地?家里的菜地?你自己种的?”
文素素很是惊讶,刚刚看他从屋后跑过来,大概就是在屋后忙活儿了。
“对啊,文老师先进来吧。”
“好。”
文素素也不跟他客气,推着自行车走进了他的家里。
方为上前接过她的自行车,帮她在院子里停放好。
“文老师今天骑车来的?新车啊!”
“是啊,前几天刚买的。”
“文老师过来花了多久?”
“唔,没注意,差不多四十多分钟吧。”
“哈?这么久?不是中途迷路了吧?话说文老师你怎么找到我家的?”
“你家可是让老师好找!”
文素素说:“我就知道你和采苓阿胜住东华村,也不知道你们住哪儿,到了村口我就问人呗,然后树下看到个老爷爷,他耳朵好背,问了大半天,我听不懂他的话,他听不懂我的话……还好又看见了其他村民,我又问了一下,这才找到你家来了。”
方为听着好笑,大抵能想象出那种画面来了,还好他不是叫马冬梅的。
“那是李太爷,咱村里年纪最大的长辈了,今年都九十八岁了,耳朵背正常,加上他呀,也听不懂普通话!”
“哎,没事!找到你了,老师就放心了!”
文素素嘿嘿笑了笑:“一会儿就靠你来给我带路了!”
当老师就是这点好,不但有双休,还有寒暑假。
或许自己选择当老师,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奔着有寒暑假这个待遇去的吧?
今早不用上课,文素素便稍稍睡了个懒觉,早上八点钟才起床来。
简单煮了个面吃吃,当做是早餐。
可惜手艺有限,她试过好多次,可总感觉没有上次方为和采苓煮给她吃的面好吃。
不过最近她也有在锻炼自己的厨艺了,偶尔不忙的时候,也会自己去市场买菜学习一下做饭。
市场卖菜的,都是本地人,一些她不知道怎么做的菜,那些阿叔阿姨们也都很热心地告诉她做法。
文素素自认为自己如今做菜也算是小有所成了!只待下次回家,给老爸老妈做一顿饭,好让他们刮目相看的!
今天就没时间做饭了,吃过早餐之后,文素素换了身偏运动的穿搭,带上她的相机,背个小包,骑着她新买的那辆自行车,离开了学校。
从这周开始,她就要家访了。
或许对其他老师来说,这算是节假日里的额外加班,属于苦力活儿。
但对文素素来说,她还是很感兴趣的,对家访这件事也相当积极。
毕竟她是从沪海过来的,除了班上的学生和学校的老师同事之外,她在这边也没有亲人朋友。
尤其是周末的时候,老师和学生都放假了,她自己经常一个人也闲得无聊,除了带着相机四处走走拍拍,或者就是带上画板,在某处小风景里一待就是大半天。
借由着家访的名头,去找自己的学生玩儿,去他们家做做客,大概往后的周末里,就不会显得那么闷了。
至于家访的顺序嘛,她主打一个随心所欲,一个岛一个岛地家访过去!
最近的,自然是白潭岛了。
她在这里住了也有一段时日了,对白潭岛算是比较熟悉。
但对感情而言,她对菠萝岛上的四位学生还是比较亲近的。
所以第一站,就选菠萝岛好了。
文素素还没去过菠萝岛呢,只知道这是白潭岛的姊妹岛,中间有白潭大桥连接着,可以不用坐交通船过去。
她也没跟方为几人打招呼,骑着自己的新自行车,离开了白潭镇,往菠萝岛的方向骑行过去。
八点多这会儿,阳光很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很舒服。
骑行在白潭大桥上面,看着底下平缓的海浪,头顶湛蓝的天空,和鸣叫盘旋的海鸥,她忍不住靠边停下车来,抬起挂在脖子上的相机,拍下眼前的美景。
这里距离大城市真的很偏远,但处处都是大城市里见不到的风景。
无论是她平日里的画也好,还是相机里的胶片也好,大抵记录的都是这些。
或许等以后自己退休了,年纪大了,再翻看起这些画、这些照片,会回想起自己当年来这里支教的时光吧?还有她二十多岁的青春哩!
这大概就是她喜欢美术和摄影的另一层原因了,能在美丽的辽阔世界里偶然相遇,然后共同走过一段因为彼此的存在而变得特殊的时光,本来就是命运馈赠的礼物。
照片或许会褪色,画纸或许会泛黄,但好在时间无法抹去美好的回忆。
托家境优越的福,可以让她没有顾虑地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文素素也想过,要是换个身份,自己现在会如何?
只是这种莫须有的‘或许’,无论什么答案都是没有意义的,不同处境的人有不同的追求,谁又能说得清呢。
在这边的教书生活,带给了她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她不敢说自己很伟大,世人千千万万种,有人追求物质,有人追求精神,她也只不过是在追求能令自己内心满足的俗人罢了。
给站在桥边栏杆上的几只姿态各异的海鸥们拍了一张照片,文素素很满意,重新骑上自行车,悠悠地往菠萝岛的方向骑行过去。
自行车骑过,栏杆上歇息的海鸥们振翅飞起。
……
下了白潭大桥,文素素便算是抵达菠萝岛了。
比起白潭岛来,菠萝岛更小得多,背靠山坡,面朝大海,保持着众多原始的自然风貌。
文素素沿着海岸线骑行一段,不多时便抵达了菠萝码头。
菠萝码头比白潭码头要小,也是岛上唯一的一个小集市,早上这会儿很是热闹,海面上来来往往的交通船,到处叫卖着的小摊贩,烟火气息十足。
文素素不认识路,但路在嘴巴上。
她停下车来,找了个正在卖菜的大婶问道:
“大娘,我想问一下东华村怎么走呀?”
卖菜大婶抬头看了她一下,光是看这陌生的容貌便知不是本岛人,甚至能看出来不是本地人,毕竟口音和穿搭都一副城里人的模样。
岛上平日里外人很少很少,但也偶尔有来走亲戚之类的。
大婶也很热情,笑着指道:
“你沿着这条路一直骑过去,不远处就到了沙阳村,村口都有石碑的,基本就这一条路,你顺着沙阳村那路继续往前骑,就到东华村了。”
“好好,谢谢大娘。”
……
文素素骑上自行车,车轮碾过乡间的黄土小道,沿路悠悠前行。
她并不着急,倒像是一个游客一样,好奇地左看看右看看。
岛上到处都是狭窄的坡道和阶梯,房屋建筑呈现出阶梯错落的布局,特别像动漫中的场景。
偶尔遇到完美的角度,她还会停下车来,抬起手中的相机拍上一张。
不多时,就见到了某个交叉路口旁边的石碑。
很小的石碑,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就漏过去了。
石碑旁边长着一些杂草,上面刻着有些掉漆的字:
这大概就是沙阳村了。
她知道柳知意就住在沙阳村,只是不知道哪户是她家。
路边这里倒是有一家,她好奇地往院子里张望了一下,家里空空的,也没看到人,倒是看见了晾在院子里没干的蓝白校服。
文素素眨了眨眼睛,该不会真是柳知意家吧?
见没看着人,她也没直接上去问,还是打算先去找方为再说。
于是又骑行起来了。
……
正巧,她走后,柳知意从屋里走了出来。
目光落到不远处乡道上那个骑着车的年轻女子背影上,她还愣了愣。
……怎么看着有点像文老师?!
她连忙跑出来又细看了一下,这会儿年轻女子已经骑远了,但那熟悉感却越发强烈起来。
不会真是文老师吧?
家访……文老师今天跑菠萝岛来了?!
柳知意眨眨眼睛,又跑回到了家里面报信儿。
“阿公!我刚刚好像看到我们老师进村了!”
“啊?”
……
而此时此刻,方为正在家里捣鼓他屋后的那块菜地呢。
八月底种的那一批小白菜,都已经收过两三茬了,那时候种下的蒜苗和小葱,这会儿也长成了大蒜和红葱头。
方为把菜地全翻了起来,脚边堆了一大堆的红葱头和大蒜头,白菜也堆了一大堆,大多都是很老的了,留着喂鸡,他只把最嫩的菜心掐下来,也掐了好大一篮子。
这会儿天气降了温,哪怕没有冰箱冷藏,这些菜也能放好几天的。
其实菜叶蔫了也没关系,只要没坏,放水里泡上半小时,又会翠绿翠绿的。
家里有块地的话,种菜是最经济实惠的了,一家三口也吃不了多少,平日里也不用太多心思去打理,自家种自家吃,地儿又不大,连农药都省了,真正的无公害蔬菜。
方为干活的时候可一点不含糊,撸起裤脚来,赤脚踩在泥土上,身上只穿着一件背心,简单擦擦额头的汗,他又重新挥起沉重的锄头。
把菜收完、地翻好,他拿着铲子,去一旁的鸡栏里,铲了一些干的鸡粪回来,均匀地洒在地里,当做肥料。
最后再重新撒上一些菜种,种一些生菜、大白菜、芹菜、荷兰豆、萝卜等适合过冬的菜。
刚收下来的那些大蒜头和红葱头,他就取出几个长得好的,剥开成粒,当成种子,又重新在菜地边上种了下去。
最悠闲的,或许是猫儿了。
七月闲着没事干,跟着一起待在菜地里,偶尔嚼点青草什么的吃吃,是的,猫也会吃草的。
狗也会吃草,家养的土狗要是生病了,把它放出去,它自己就会去找各种草吃。
相传有不少的药方,就是这样来的。
……
方为正忙着的时候,正在吃草的七月忽地停下来嚼草的动作,支棱着耳朵细听了一会儿。
然后,门外便传来了一声呼喊——
“方为~~”
“方为在家吗~~”
声音不算大,语气中还带着点不确定。
方为闻声愣了愣。
原本下意识地还以为是采苓或者知意喊他,但很快就反应过来声音来自何人了。
平日里在学校听文素素的声音听习惯了,这会儿咋一听她的声音在自己家里响起,方为一时半会儿还没反应过来。
他放下锄头,也不管脚上的泥泞了,穿上丢在一旁的拖鞋,就赶紧从屋后的菜地里小跑了出来。
隔着院子门,看到坐在自行车上,穿着与平日不同的运动装穿搭的年轻女子,可不就是文老师嘛!
原本应该出现在学校里的老师,出现在了自己的家门口,这种感觉还怪奇妙的。
方为赶忙迎了上去,打开院子大门。
“文老师!你怎么来了?”
“哈哈哈,吓到你了?我来家访啊!”
“老师,你来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呀……”
“你上课没认真听我的话是吧,我昨天不就说了今天开始要家访了吗?”
“我还以为你会先在镇上家访呢……”
“嘿嘿,就是要打你们一个措手不及!”
见到方为惊讶的样子,文素素很是满意。
跟方为一样,平日里也就只在学校见他,这会儿在他家里见到他,感觉怪有趣的。
她仔细打量一下方为,小伙子穿得相当随意,脚踩着都塌了底的拖鞋、脚上还满是泥土痕迹、身上的背心也是灰一道、黄一道的,正是十一月凉快的天气,他却还像是在夏天里一样,满头都是汗。
“你这是在家里干嘛呢?怎么这幅样子的?”
“还不都怪老师你的突然袭击,我连衣服都没换,刚刚在弄菜地呢。”
“菜地?家里的菜地?你自己种的?”
文素素很是惊讶,刚刚看他从屋后跑过来,大概就是在屋后忙活儿了。
“对啊,文老师先进来吧。”
“好。”
文素素也不跟他客气,推着自行车走进了他的家里。
方为上前接过她的自行车,帮她在院子里停放好。
“文老师今天骑车来的?新车啊!”
“是啊,前几天刚买的。”
“文老师过来花了多久?”
“唔,没注意,差不多四十多分钟吧。”
“哈?这么久?不是中途迷路了吧?话说文老师你怎么找到我家的?”
“你家可是让老师好找!”
文素素说:“我就知道你和采苓阿胜住东华村,也不知道你们住哪儿,到了村口我就问人呗,然后树下看到个老爷爷,他耳朵好背,问了大半天,我听不懂他的话,他听不懂我的话……还好又看见了其他村民,我又问了一下,这才找到你家来了。”
方为听着好笑,大抵能想象出那种画面来了,还好他不是叫马冬梅的。
“那是李太爷,咱村里年纪最大的长辈了,今年都九十八岁了,耳朵背正常,加上他呀,也听不懂普通话!”
“哎,没事!找到你了,老师就放心了!”
文素素嘿嘿笑了笑:“一会儿就靠你来给我带路了!”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1/1288/96728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