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齐阁小说 > 其他小说 > 黄山云隐录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影帝王莽

第一百四十三章 影帝王莽

推荐阅读:不败战神杨辰快穿之男多女少真可怕鸿运官道综影视反派的心机菟丝花误入阿姨圈,我躺赢人生悔婚才知道我是大帝,哭瞎有何用?隧末:放弃拯救大唐,我转战瓦缸山两眼一睁就是干,反派不干我来干下山后,被绝美大小姐倒追一见钟情:大叔,别纠缠我

    朝堂之上还在热烈讨论中,各位官吏纷纷表达了对王莽封赏“安汉公”的看法。

    一位老臣激动地说道:“想当年,霍光大司马废昌邑王,立宣帝,为汉朝中兴立下赫赫战功。

    如今,莽公逐董贤、立箕子,其功劳与霍光不相上下。

    既然霍光曾比着汉代第一宰相萧何来封赏,那么莽公也理应得到同等的荣耀!”

    另一位儒家学者出身的官吏也站了出来,引经据典地阐述道:

    “从儒家的‘圣史’来看,今日出现周公时期的祥瑞,这岂不是说明莽公与周公同功同德吗?

    既然周公能够‘托号于周’,那么莽公托号于汉也是名正言顺的事情。”

    王老太后见所有大臣都如此强烈支持,于是继续下诏,免除王莽其后代的差役,使其爵位与封地得以世袭。

    这一切都是仿照昔日的萧相国的成例,以褒奖王莽的卓越功勋。

    更是将萧相国官邸赏赐给了王莽,巧妙地将王莽那霍光的形象转变为了萧何。

    也让王莽从一个擅权的外戚,变成了众人眼中招才纳贤、辅佐汉室的贤相。

    面对这样的殊荣,王莽心中自是暗喜,但表面却继续表示惶恐。

    又担心过度的谦逊在此刻反而会引来不必要的猜疑和误解。

    于是顾不得继续装病,只得进宫,向众人阐述自己的真实想法。

    第二日朝堂之上,望着垂帘听政的姑母,再扫视一圈眼神中充满期待的朝臣。

    王莽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上前一步,躬身道:

    “臣王莽,感谢朝廷的厚爱与信任,然臣实在不敢接受这安汉公的封号。”

    王老太后闻言,眉头微皱,有些不悦地道:

    “王莽,你功勋卓著,朝中诸大臣皆认为这安汉公的封号非你莫属,你为何一而再的推辞?”

    王莽再次深吸一口气,躬身道:“太皇太后,臣之所以推辞,并非不知好歹,实乃心中有所顾虑……

    略微一停顿,王莽继续面露苦涩地道:“臣有一言,实在不吐不快。”

    王老太后被王莽这番作态勾起了兴趣,微微颔首,示意他说下去。

    王莽直起身子,再次环视四周,缓缓开口:

    “列位同僚,我王莽非贪图荣宠之辈。

    今日受封,实感惶恐。

    天下百姓尚处疾苦之中,我又岂能独自享乐?”

    一席话落,朝堂上鸦雀无声。

    王莽继续道:“前年鲍宣曾上书言国民有七亡七死,字字血泪。

    我每思及此,心如刀割。

    今日受封,更感责任重大。

    愿将朝廷之恩惠广施于天下百姓,共谋太平盛世。”

    这时,一位老臣出列感叹道:“莽公高瞻远瞩,实乃我朝之福。

    吾等当共勉之,以报朝廷厚恩。”

    不少官员面露愧色,尽皆附议。

    而王政君则目光闪烁,似有所思。

    王莽面对众人的推崇,神色依然保持沉稳。

    见气氛也差不多了,缓缓开口道:

    “感谢诸位如此厚爱,看来今日我王莽也只得接受安汉公的称号了。”

    王老太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然而,王莽却并未因此沾沾自喜,微微躬身,再次说道:“太皇太后,臣还有一请求。

    臣认为,天下百姓的福祉才是最重要的。

    百姓们尚在饿肚子,臣怎能安心享受如此丰厚的待遇?

    两万八千户的封赏,臣不能收下,等待天下百姓家给人足之时,再行封赏也不迟。”

    此言一出,朝堂上再次响起一片哗然之声。

    王政君闻言,脸上露出满意之色,对王莽道:“卿之言深合哀家之意。

    既如此,哀家便依你所奏,暂不封赏物质财富,但会将你的日常俸禄赏赐加倍。”

    王莽深深鞠躬,声音哽咽地说道:“谢太皇太后隆恩!

    臣定当竭尽全力,为朝廷和百姓尽忠职守,不负厚望!”

    朝堂之上,掌声雷动。

    王莽的谦让与担当,再次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与拥戴,形象也更加高大、更加亲民。

    王莽心中也暗自得意,不得不佩服自己功力深厚。

    如此一番操作下来,终于“勉为其难”地当上了安汉公。

    这让王莽再次尝到了甜头,不禁暗自感叹,叔父王凤这招“以退为进”太过好使。

    后续这套权谋戏码,也就被王莽演绎得淋漓尽致:

    首先,他只需微微颔首,身边的党羽便心领神会,即刻按照他的意愿上奏朝廷,为他陈情请愿。

    接着,王莽便会上演一出苦情戏,磕头如捣蒜,泪流满面地坚决推辞,其情真意切之态足以感动太皇太后与天下苍生。

    然后,群臣们不甘示弱,再次联名上奏,力劝王莽接受封赏。

    王莽继续故技重施,痛哭流涕,更加坚决地推辞,甚至摆出一副谁再劝说便与谁急眼的架势,再次博取世人的同情与感动。

    然而,群臣们并未就此罢休,不屈不挠地再次上奏,势必要让王莽接受这份荣耀。

    最后,在群臣们的一再劝进下,王莽虽然依旧痛苦不堪,但终于松口,勉为其难地点头应允。

    并声称,自己之所以接受封赏,全是为了天下的喜乐与安康。

    这套打法逐渐成为王莽稳固权力的惯用伎俩。

    此后,每逢封赏之事,他便如法炮制,屡试不爽。

    而王莽创造的这套“三次劝进”的戏码,自此也成了标准,被后世不断模仿,但从未有人超越。

    随后王莽又在其姑母身边,花费了大量心思与精力。

    即便是太皇太后身边的下人生病,王莽也会亲自前往慰问,其关怀可谓无微不至。

    除此之外,还精心为老太太安排了任务。

    不论春夏秋冬,都邀请太皇太后前往长安四郊进行巡视,期间专门慰问孤儿、寡妇和贞妇。

    在巡视过程中,长安各属县都会布施恩惠,广泛赏赐平民钱币、丝织品、牛肉以及美酒。

    这样的举措不仅彰显了老太太的仁德之心,也极大地提升了王莽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然而,被王莽这般频繁的折腾,七十多岁的老太后终于感到力不从心。

    对于垂帘听政的繁琐事务也感到厌倦。

    王老太后最后坦言自己年岁已高,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

    希望王莽能够自行处理这些琐事,以后除了封侯赐爵这类最高级别的事务外,其他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不要再送到她这里来了……

    王莽可并未逼迫王老太后交权,相反,是老太后自己主动将大部分权力交给了王莽。

    由于皇帝尚且年幼,而老太后又已心生厌倦,最终使得全部的皇权逐渐集中到了王莽的手中……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2/2432/18701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