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选皇后
推荐阅读:不败战神杨辰、快穿之男多女少真可怕、鸿运官道、综影视反派的心机菟丝花、误入阿姨圈,我躺赢人生、悔婚才知道我是大帝,哭瞎有何用?、隧末:放弃拯救大唐,我转战瓦缸山、两眼一睁就是干,反派不干我来干、下山后,被绝美大小姐倒追、一见钟情:大叔,别纠缠我、
但这个约定并不约束第三国的人。于是,匈奴单于打算庇护这两个国王,并派遣使者向汉廷求情。
王莽得知此事后,觉得这是一个立威的好机会。
于是,他非但不接受单于的求情,还废除了汉宣帝与匈奴的约定,令立新约。
“从此以后,不仅是汉朝臣民,西域凡是接受了汉朝册封的诸国臣民逃入匈奴,匈奴皆不能纳!”
这一决策在汉朝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但王莽却坚信自己的判断。
他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树立汉朝的威信。
匈奴单于虽然心中不满,但在王莽的强势下,也只能顺从地答应了。
这一事件却在单于与王莽之间埋下了裂痕。
王莽继续软硬兼施,让单于给汉朝上书,说把自己的名字“囊知牙斯”改为单名“知”。
以符合汉朝推行的“讥二名”制度。
从当时单于王族成员的名字来看,他们也都纷纷改成了单名。
这份上书成为了王莽“怀柔远人”的王化之举。
再次在汉朝内部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人们认为他不仅在边疆问题上处理得果断而明智,而且在对待外族方面也展现出了高超的外交手腕。
王莽的名字也因此而更加响亮地传遍了整个汉朝乃至西域诸国。
这一天,王莽在朝见太后王政君时,神色凝重。
王老太后也正坐在御座上,眉头紧锁,显然正在为某事烦恼。
“姑母,”王莽行礼后开口,“侄臣听闻皇上近日身子骨单薄,饮食不佳,不知可有此事?”
太后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地说:
“是啊,刘衎这孩子自幼体弱,如今虽已年方十一,却依然羸弱不堪。
哀家真担心他何时才能担当大任,临朝听政。”
王莽闻言,沉思片刻后道:“姑母,皇上虽然年幼,但一直受到您的悉心教诲,在儒学礼乐方面已有长足进步。
然而,侄臣认为,要让皇上真正成长,还需让他经历更多‘人事’。”
“人事?”老太后疑惑地看着王莽,“你指的是什么?”
王莽微微一笑,解释道:“姑母,侄臣所说的‘人事’,并非世俗之事,
而是指为皇上选立一位皇后,让他在生活中有伴侣,有助力。
这样,皇上不仅能更快地成熟起来,还能在皇后的辅佐下,更好地治理朝政。”
老太后听了王莽的解释,顿时脸色一变,紧张地环顾四周,确认没有外人后,才低声说道:
“莽儿,此事万万不可轻率!
刘衎才十一岁,怎能如此早便考虑婚配之事?
这若是传出去,岂不是要让天下人耻笑?”
王莽见老太后误解了自己的意思,忙解释道:
“姑母,侄臣自幼谙习周礼,怎会做出礼法不容之事?
侄臣所言之经历‘人事’,并非是指让皇子去沾染男女之事。
而是想先为皇上遴选一位皇后,等皇上到了适当的年龄,再择日圆房,共同辅佐朝纲。
此举不仅能让皇子在生活中得到照顾,还能为皇室增添正统的继承人。”
太后听了王莽的这番话,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点点头道:
“原来如此,你考虑得倒是周全。
随后依然心存好奇的问道:“你为何会想到遴选皇后一事呢?”
王莽应道:“侄臣近来博览史书,深知以史为鉴的道理。
在侄臣看来,大汉衰微的根源在于婚配不当,因此缺少出自正统的皇位继承人。
您想想看,成帝当年微行出宫,误识赵飞燕那样的女子为后,不但没有留下一丝龙脉,反而使皇子皇孙遭受残害。
老太后眉头紧锁:“你此言何意?难道是在指责先帝吗?”
王莽连忙摇了摇头:“姑母您误会了。
侄臣并非指责先帝,而是想指出问题所在。
许皇后涉巫蛊,赵皇后出身卑微,这难道是我大汉朝应有的皇后风范吗?”
见老太后若有所思,并未动怒。
王莽继续道:“哀帝则以姑为后,傅皇后一族又牵扯家族纷争。
如此一来,乱了伦理纲常不说,还独宠董贤,同样没有留下半个子嗣。
这些都是前车之鉴啊!咱们可不能再让小皇上重蹈覆辙了。
所以侄臣才想早点为皇上选立一位貌美德全的皇后。
使皇上早日成人、子嗣有望,并能早些治理朝政、定国安邦。”
王莽引经据典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王老太后听后皱眉沉思,也不由暗暗点头,随后道: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选择皇后呢?”
王莽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缓缓说道:
“我们应遵循儒家礼节,博采二王后及周公、孔子世列侯在长安者适子女。
这样选出的皇后,既具有高贵的血统,又秉承了儒家的德行之道,方能为我大汉朝带来繁荣昌盛。”
老太后也觉十分在理,随即拍板决定道:“选皇后一事,关乎我朝未来,必须慎之又慎。
明日朝堂之上,提出来让大臣们共同商议。
到时就依你之见,为我大汉朝选出一位德才兼备的皇后吧!”
“姑母放心,”王莽恭敬回应,
次日,未央宫中,朝会的气氛异常庄重。
王莽立于殿下,正向满朝文武讲述着昨日于太皇太后商议的皇后遴选计划。
众朝臣闻言,都纷纷点头,表示安汉公所言极是。
王莽继续阐述道,“皇后遴选所定之范围,实乃遵循古制与今文经学之理念。”
“所谓‘二王后’,指的是商周两代王朝之后裔。
依据今文经学‘通三统’之说,应继续维系前两朝之祭祀,以示对历史的尊重与批判继承。
因秦朝被视为闰位,故不在此列。”
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至于‘周公、孔子’,此二者乃儒家学说之核心。
周公为先王典范,孔子则是儒家先师,他们的后裔自然也在我们的考虑之列。
此外,列侯代表了我大汉朝的贵族阶层,尤其是那些留在长安的上层贵族,他们的子女同样具备成为皇后的资格。”
王莽顿了顿,继续说道:“在品行方面,候选人也必须秉持儒家道德规范。
具备孝顺、贤良、淑德等品质。
我们将通过考察她们的日常行为和家庭教养来评估这一点。”
“同样,皇后不仅应有深厚的学识,还需对诗书礼仪有所涉猎。
因此,我们将在遴选过程中设置相关的考核环节。”
“最后,相貌方面,虽然美貌并非最重要。
但皇后作为皇室的代表,其仪容亦需端庄秀丽,以彰显我皇室的威严。”
王莽解释得清晰明了,让在场群臣也都明白了他的意图……
接下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选后大戏,拉开了帷幕。
王莽得知此事后,觉得这是一个立威的好机会。
于是,他非但不接受单于的求情,还废除了汉宣帝与匈奴的约定,令立新约。
“从此以后,不仅是汉朝臣民,西域凡是接受了汉朝册封的诸国臣民逃入匈奴,匈奴皆不能纳!”
这一决策在汉朝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但王莽却坚信自己的判断。
他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树立汉朝的威信。
匈奴单于虽然心中不满,但在王莽的强势下,也只能顺从地答应了。
这一事件却在单于与王莽之间埋下了裂痕。
王莽继续软硬兼施,让单于给汉朝上书,说把自己的名字“囊知牙斯”改为单名“知”。
以符合汉朝推行的“讥二名”制度。
从当时单于王族成员的名字来看,他们也都纷纷改成了单名。
这份上书成为了王莽“怀柔远人”的王化之举。
再次在汉朝内部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人们认为他不仅在边疆问题上处理得果断而明智,而且在对待外族方面也展现出了高超的外交手腕。
王莽的名字也因此而更加响亮地传遍了整个汉朝乃至西域诸国。
这一天,王莽在朝见太后王政君时,神色凝重。
王老太后也正坐在御座上,眉头紧锁,显然正在为某事烦恼。
“姑母,”王莽行礼后开口,“侄臣听闻皇上近日身子骨单薄,饮食不佳,不知可有此事?”
太后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地说:
“是啊,刘衎这孩子自幼体弱,如今虽已年方十一,却依然羸弱不堪。
哀家真担心他何时才能担当大任,临朝听政。”
王莽闻言,沉思片刻后道:“姑母,皇上虽然年幼,但一直受到您的悉心教诲,在儒学礼乐方面已有长足进步。
然而,侄臣认为,要让皇上真正成长,还需让他经历更多‘人事’。”
“人事?”老太后疑惑地看着王莽,“你指的是什么?”
王莽微微一笑,解释道:“姑母,侄臣所说的‘人事’,并非世俗之事,
而是指为皇上选立一位皇后,让他在生活中有伴侣,有助力。
这样,皇上不仅能更快地成熟起来,还能在皇后的辅佐下,更好地治理朝政。”
老太后听了王莽的解释,顿时脸色一变,紧张地环顾四周,确认没有外人后,才低声说道:
“莽儿,此事万万不可轻率!
刘衎才十一岁,怎能如此早便考虑婚配之事?
这若是传出去,岂不是要让天下人耻笑?”
王莽见老太后误解了自己的意思,忙解释道:
“姑母,侄臣自幼谙习周礼,怎会做出礼法不容之事?
侄臣所言之经历‘人事’,并非是指让皇子去沾染男女之事。
而是想先为皇上遴选一位皇后,等皇上到了适当的年龄,再择日圆房,共同辅佐朝纲。
此举不仅能让皇子在生活中得到照顾,还能为皇室增添正统的继承人。”
太后听了王莽的这番话,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点点头道:
“原来如此,你考虑得倒是周全。
随后依然心存好奇的问道:“你为何会想到遴选皇后一事呢?”
王莽应道:“侄臣近来博览史书,深知以史为鉴的道理。
在侄臣看来,大汉衰微的根源在于婚配不当,因此缺少出自正统的皇位继承人。
您想想看,成帝当年微行出宫,误识赵飞燕那样的女子为后,不但没有留下一丝龙脉,反而使皇子皇孙遭受残害。
老太后眉头紧锁:“你此言何意?难道是在指责先帝吗?”
王莽连忙摇了摇头:“姑母您误会了。
侄臣并非指责先帝,而是想指出问题所在。
许皇后涉巫蛊,赵皇后出身卑微,这难道是我大汉朝应有的皇后风范吗?”
见老太后若有所思,并未动怒。
王莽继续道:“哀帝则以姑为后,傅皇后一族又牵扯家族纷争。
如此一来,乱了伦理纲常不说,还独宠董贤,同样没有留下半个子嗣。
这些都是前车之鉴啊!咱们可不能再让小皇上重蹈覆辙了。
所以侄臣才想早点为皇上选立一位貌美德全的皇后。
使皇上早日成人、子嗣有望,并能早些治理朝政、定国安邦。”
王莽引经据典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王老太后听后皱眉沉思,也不由暗暗点头,随后道: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选择皇后呢?”
王莽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缓缓说道:
“我们应遵循儒家礼节,博采二王后及周公、孔子世列侯在长安者适子女。
这样选出的皇后,既具有高贵的血统,又秉承了儒家的德行之道,方能为我大汉朝带来繁荣昌盛。”
老太后也觉十分在理,随即拍板决定道:“选皇后一事,关乎我朝未来,必须慎之又慎。
明日朝堂之上,提出来让大臣们共同商议。
到时就依你之见,为我大汉朝选出一位德才兼备的皇后吧!”
“姑母放心,”王莽恭敬回应,
次日,未央宫中,朝会的气氛异常庄重。
王莽立于殿下,正向满朝文武讲述着昨日于太皇太后商议的皇后遴选计划。
众朝臣闻言,都纷纷点头,表示安汉公所言极是。
王莽继续阐述道,“皇后遴选所定之范围,实乃遵循古制与今文经学之理念。”
“所谓‘二王后’,指的是商周两代王朝之后裔。
依据今文经学‘通三统’之说,应继续维系前两朝之祭祀,以示对历史的尊重与批判继承。
因秦朝被视为闰位,故不在此列。”
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至于‘周公、孔子’,此二者乃儒家学说之核心。
周公为先王典范,孔子则是儒家先师,他们的后裔自然也在我们的考虑之列。
此外,列侯代表了我大汉朝的贵族阶层,尤其是那些留在长安的上层贵族,他们的子女同样具备成为皇后的资格。”
王莽顿了顿,继续说道:“在品行方面,候选人也必须秉持儒家道德规范。
具备孝顺、贤良、淑德等品质。
我们将通过考察她们的日常行为和家庭教养来评估这一点。”
“同样,皇后不仅应有深厚的学识,还需对诗书礼仪有所涉猎。
因此,我们将在遴选过程中设置相关的考核环节。”
“最后,相貌方面,虽然美貌并非最重要。
但皇后作为皇室的代表,其仪容亦需端庄秀丽,以彰显我皇室的威严。”
王莽解释得清晰明了,让在场群臣也都明白了他的意图……
接下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选后大戏,拉开了帷幕。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2/2432/187015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