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齐阁小说 > 其他小说 > 黄山云隐录 > 第一百五十六章 阿谀奉承之极致

第一百五十六章 阿谀奉承之极致

推荐阅读:不败战神杨辰快穿之男多女少真可怕鸿运官道综影视反派的心机菟丝花误入阿姨圈,我躺赢人生悔婚才知道我是大帝,哭瞎有何用?隧末:放弃拯救大唐,我转战瓦缸山两眼一睁就是干,反派不干我来干下山后,被绝美大小姐倒追一见钟情:大叔,别纠缠我

    周公的形象在王莽的梦中显得异常高大而威严,他面容深邃而慈祥,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力量。

    身着一袭华丽的冕服,头戴玉冠,腰悬宝剑,彰显着他尊贵的身份和非凡的地位。

    周公不仅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鲁国的封君,更是一位以德行著称的圣人。

    在梦中,王莽亲眼目睹了周公制礼作乐的场景。

    他挥舞着巨大的羽扇,引领着一群乐师和舞者,在庄严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

    那音乐旋律悠扬,舞姿翩跹,仿佛能够穿透时空,传达着周公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与向往。

    周公所创立的“周制”,更是成为后世治国的典范,被孔子等儒家学派传颂不衰。

    此外,王莽还梦见了周公在功业方面的辉煌成就。

    在周武王驾崩后,诸侯纷争,天下大乱。

    然而,周公毅然挺身而出,以雷霆万钧之势平定了叛乱,诛杀了管叔、蔡叔等叛臣,使得四夷宾服,海晏河清,天下重归太平。

    在梦中还见证了周公摄政的传奇经历。

    在周成王年幼时,周公以摄政王的身份辅佐幼主,稳定了朝局,使得国家昌盛、百姓安居。

    甚至有传说称,周公曾南面称王,代理天子之职。

    在周公的治理下,天下祥瑞频现,百姓安居乐业。

    在梦中与周公相遇的一切都让王莽心生向往之情。

    然而,当王莽从美梦中醒来之际,心中的那股对比心却愈发强烈。

    这和自己现在的经历何其相似?

    转念一想,更加意识到自己虽然贵为安汉公,但在德行、功业以及地位等方面与周公相比仍有着巨大的差距。

    这种落差让王莽不禁感到一阵失落与惆怅。

    相传,孔子也时常会梦见周公,还曾深情地感叹: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可惜,他并未做到将梦想照进现实,这一点,自己可比他幸运多了。

    又不禁回想起前年夏天,自己曾说服姑母颁布的诏令。

    “以皇帝年幼、未能亲政为由,自己暂时代行周公的职责。

    这是一种权宜之计,旨在等待皇帝成年后,效仿周公将政权归还给皇帝。”

    自那以后,自己便一直努力效仿周公的德行和治政方式,力求在朝野中树立起自己的威望。

    也确实发现了一些祥瑞之兆,似乎预示着在效仿周公的道路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朝野之中,已有不少人将自己视为当代的周公。

    然而,王莽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与周公之间仍有着不小的差距。

    他渴望能够像周公那样拥有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创立一种全新的机制——“居摄”,以更好地辅佐年幼的皇帝。

    但汉朝自有其独特的制度传统,“居摄”这一机制从未有过先例。

    这需要具备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去探索和实践。

    同时,也面临着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宪制”约定的束缚。

    尽管自己如今已经掌握了极大的权力,但想要更进一步,却需要解决汉朝基本制度层面的问题。

    此外,还需要思考居摄的条件是什么?

    一个人要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才能与合法性,才能赢得人们的支持去摄政?

    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又该如何处理?

    这些问题让他不禁感到一阵无力和伤感。

    这些都不是权力的问题,自己如今已经牢牢掌控。

    而汉朝基本制度或者说“宪制”的问题,如果不能合适地予以解决,那自己就只能继续当安汉公,直到死去……

    他明白,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随心所欲的年轻人了。

    如今已是接近花甲之年,时间和精力都大不如前。

    自己真的还能达到周公那样的人生巅峰吗?

    而要想继续前进,也只有继续模仿周公。

    再想想自己这一年多都在操心女儿嫁给皇帝的婚事,一时顾不上其他。

    后来又爆发了吕宽的案子,实在是忙得焦头烂额。

    想到这些种种,王莽再次感到了一阵无力,不由得暗自伤感。

    又想到了几十年前那个夜晚,渭水河畔,方逸先生的背影……

    王莽不由感慨起来,当初自己只顾着胡思乱想,方逸先生说的好多重要事情都不记得了……

    带着复杂思绪,王莽再次沉沉睡去。

    然而相对于王莽的无暇顾及,他的心腹们却将这些细节处理得井井有条,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出了王莽的预期。

    去年皇帝选后的廷议上,信乡侯刘佟提出给王莽增加封邑。

    虽然这个建议最终被王莽以谦逊之名婉拒,但它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这让平时深受王莽信任的心腹陈崇得到了启发。

    陈崇是王莽小圈子里的核心人物,比孔光更得王莽的青睐。

    王莽特意安排他担任大司徒司直,以便更好地掌控外朝的动向。

    陈崇不仅忠诚可靠,而且极具政治智慧,他深知如何在复杂的朝局中为自己的主子谋取最大的利益。

    在与宣元时期的名臣张敞孙子张竦的交往中,陈崇找到了一个得力的助手。

    张竦继承了祖父的博学多才和儒雅风范,学识渊博,文采斐然,是陈崇眼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陈崇的授意下,张竦挥毫泼墨,替他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封两千五百多字的奏疏。

    这封奏疏不仅引经据典极为丰富,而且赞美颂扬之词毫不吝啬,情感真挚而充沛。

    张竦以卓越的文采和深厚的学识,

    肉麻至极的将王莽的生平功业从头到尾进行了一番精心的梳理和歌颂。

    其一,讨伐淳于长,这是堪比“周公诛管蔡”的功劳。

    其二,哀帝时期,王莽敢于和傅、丁叫板,被赶回封邑,这是堪比伍子胥、屈原被流放的荣誉。

    其三,哀帝死后,一夜之间罢斥董贤,并迅速选立新皇帝,使动荡的朝局稳定下来,这是堪比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的功绩。

    其四,被赐号安汉公时,女儿被纳入选后范围时,谦虚不受赏赐,这是堪比舜帝、申包胥、晏婴“功成不受赏”的品德。

    其五,赐号安汉公以来,勤俭节约,发展教育,兴灭继绝,赈济贫穷,还亲自掌管选人用人之大事,堪比古往今来的名臣贤相……

    奏疏深情地感慨道,安汉公一个人就集尧舜禹三代的功绩,简直是奇迹。

    如此宏伟的业绩,不比周公逊色,却没有得到和周公一样的赏赐,这不是国家之福,不是臣民之幸,也对不起千秋万代啊!

    奏疏说到这里,陈崇的建议呼之欲出:

    “王莽就是当代的周公,所以应该享受周公的待遇。”

    如果阿谀奉承也能算是一门学问的话,那么这篇奏疏绝对是历史上的天花板级别。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2/2432/18701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