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挖坟掘墓
推荐阅读:不败战神杨辰、快穿之男多女少真可怕、鸿运官道、综影视反派的心机菟丝花、误入阿姨圈,我躺赢人生、悔婚才知道我是大帝,哭瞎有何用?、隧末:放弃拯救大唐,我转战瓦缸山、两眼一睁就是干,反派不干我来干、下山后,被绝美大小姐倒追、一见钟情:大叔,别纠缠我、
王莽的小心思又闲不住了,他并未满足于当前的安定局面,而是决心继续拨乱反正。
在王莽心中,有一些过去的阴影必须被彻底清除,才能让大汉的根基更加稳固。
于是他接下来又开始展现出了那执着到病态的一面。
王莽坚定地提出,必须拆了哀帝给亲爹立的宗庙,掘开傅太后和丁皇后的坟,取出其中不合礼法及身份的印绶进行销毁。
理由是,别跟我提什么恭皇太后乱七八糟的,他们不配!
随后主张,将傅太后迁葬至定陶,而原本就葬在定陶的丁太后则应重新下葬,以恢复她作为定陶恭王母亲和夫人的应有名分。
古往今来,自家政权还在时前任皇帝祖坟被刨的,汉哀帝是独一份。
这一提议初时令老太后也感到骇然,毕竟逝者已矣。
她眉头紧皱,显露出深深的忧虑:
“安汉公,这样做是否太过惊世骇俗?
毕竟,人死为大,我们何必再去惊扰她们的亡灵呢?”
王莽却不为所动,坚持道:“太皇太后,您所言固然有理,但此事关乎新朝法度与礼制。
哀帝所立宗庙、傅太后与丁皇后的坟墓,皆存在僭越之处,其印绶更是违制之物。
若不加以纠正,岂不是纵容后世继续乱了礼法?
此举正是为了彰显我新朝的礼法之严。
我们必须以此行动,来维护朝廷的尊严。”
老太后沉默片刻,终是叹了口气,勉强同意道:
“好吧,既然你如此坚持,那就按你的意思去办吧。
只是,迁葬之时,务必要敬重鬼神,以免引来不祥之兆。”
王莽得到应允,立刻转身对侍立一旁的官员命令道:
“传我命令,即刻派人前往,执行挖坟任务。
记住,要严格按照礼法行事,不得有误!”
官员领命而去,短短二十天的时间,两座曾经显赫一时的坟墓便被彻底平毁。
挖开了两座坟墓,取出了那些不合礼法的印绶。
同时,也按照王莽的吩咐,为两位太后换上了符合其身份的棺椁和服饰。
王莽还特意在原址周围种上荆棘,意图以此作为对后世的警戒。
在整个过程中,王莽始终密切关注着进展。
当得知任务顺利完成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然而,当士兵们打开傅太后的棺椁时,一股浓烈的臭味迅速弥漫开来。
王莽闻讯后,不禁皱眉道:“这是何等的恶臭?
难道是鬼神在作祟?”
身旁的一位官员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启禀大人,这臭味可能是因为傅太后生前所用香料与棺椁材质发生反应所致。
并非鬼神作祟,请大人放心。”
王莽听后,这才松了口气。
转身望向丁太后的旧坟,只见数千只燕子在空中盘旋飞舞,纷纷衔土填坟。
这一幕令王莽不禁感到惊奇:“这是何故?
难道是丁太后在天之灵所感召的祥瑞?”
另一位官员揣摩着回答道:“大人,燕子乃吉祥之鸟,它们衔土填坟,或许正是寓意着丁太后虽受牵连,但终得善终。
这也可视为我大汉之祥瑞。”
王莽闻言,点头微笑道:“你所言极是。
看来,这次行动不仅维护了礼法尊严,还为大汉带来了祥瑞之兆。
真是天意所归啊!”
一众官员齐声恭维:“安汉公英明!
真可谓时时刻刻心怀大汉啊……”
随着四夷纷纷归附,大汉的版图日益扩张,其广袤程度已然超越了尧舜二帝的传说疆域,更凌驾于夏商周三代的史书记载之上。
在这样的盛世之下,王莽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这一日,王莽召集了朝中的重臣,以及一批精通地理的士人,共同商讨重新勘定州界的事宜。
他环视一周,缓缓开口:“诸位,如今我大汉疆域辽阔,州牧巡视之难,可想而知。
莽决定依《书经》、《周礼》、《尔雅》等古籍,重新勘定各州分野,以更精细地治理天下。”
一位老臣闻言,抚须颔首:“安汉公英明,此举确有必要。
《书经·尧典》中曾有十二州的说法,却无十二州的州名,实际执行的只是九州。
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可十二州的划分,自古以来便无定论,不知安汉公有何高见?”
王莽微微一笑,信心满满:
“莽已深思熟虑,决定在原有九州的基础上,增设幽州、并州、营州,以成十二州之数。
这样,我大汉的疆域便能更加明晰,治理也能更加得心应手。”
众臣闻言,纷纷称赞王莽的英明决策。
然而,在这欢声笑语之中,只有平帝一人面露不悦。
小皇上坐在龙椅之上,心中充满了不满与愤懑。
看着王莽在朝堂上风光无限,而自己却如同一个旁观者,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言的屈辱感。
这时,泉陵侯刘庆出列奏报:“启禀皇上,安汉公,臣有一事相奏。
皇上虽然已成年,但朝政繁重,臣以为可让安汉公居位摄政,效仿周公代行天子职务。”
一直郁闷的平帝听闻此言,顿时大怒道:“放肆!
幼主,幼主,朕已经成人了,还是幼主!
刘庆,你胆敢拿朕与成王相提并论?
成王那时才十岁出头,是个真正的孺子。
朕已长大成人,岂能再由他人摄政?”
王莽见状,连忙出言安抚:“皇上息怒,刘庆也是出于对国家社稷的考虑。
臣自当竭尽全力辅佐皇上,共同治理好这大汉江山。”
然而,平帝却并未因此平息怒火。
冷哼一声,别过头去,不再理会王莽。
就在这时,平帝突然面色骤变,嘴眼歪斜,口吐白沫,显然是旧病复发了。
朝堂上顿时一片慌乱,王莽顾不得许多,连忙上前查看平帝的病情。
心中也暗叹一声:“皇上的病,终究还是不能根治啊。”
经过一阵忙碌的救治,平帝病情终于稳定下来。
王莽站在龙床前,看着躺在床上虚弱无力的小皇上,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知道,自己与皇上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在一朝一夕间已经累计太多。
心中又不仅有些悲凉,“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可还是得不到皇上的认可。
甚至皇上已有了猜忌之心,日后若是亲政,怕是没自己什么好果子吃吧……
但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自己也必须继续努力下去啊。”
随后王莽又想到,“周公恐惧流言日”。
“周成王当初也对周公有些怀疑。
可最后呢?
不还是认可了周公的功绩!
所以皇上只是一时想不通罢了,日后他定能明白自己的一片忠心!”
在王莽心中,有一些过去的阴影必须被彻底清除,才能让大汉的根基更加稳固。
于是他接下来又开始展现出了那执着到病态的一面。
王莽坚定地提出,必须拆了哀帝给亲爹立的宗庙,掘开傅太后和丁皇后的坟,取出其中不合礼法及身份的印绶进行销毁。
理由是,别跟我提什么恭皇太后乱七八糟的,他们不配!
随后主张,将傅太后迁葬至定陶,而原本就葬在定陶的丁太后则应重新下葬,以恢复她作为定陶恭王母亲和夫人的应有名分。
古往今来,自家政权还在时前任皇帝祖坟被刨的,汉哀帝是独一份。
这一提议初时令老太后也感到骇然,毕竟逝者已矣。
她眉头紧皱,显露出深深的忧虑:
“安汉公,这样做是否太过惊世骇俗?
毕竟,人死为大,我们何必再去惊扰她们的亡灵呢?”
王莽却不为所动,坚持道:“太皇太后,您所言固然有理,但此事关乎新朝法度与礼制。
哀帝所立宗庙、傅太后与丁皇后的坟墓,皆存在僭越之处,其印绶更是违制之物。
若不加以纠正,岂不是纵容后世继续乱了礼法?
此举正是为了彰显我新朝的礼法之严。
我们必须以此行动,来维护朝廷的尊严。”
老太后沉默片刻,终是叹了口气,勉强同意道:
“好吧,既然你如此坚持,那就按你的意思去办吧。
只是,迁葬之时,务必要敬重鬼神,以免引来不祥之兆。”
王莽得到应允,立刻转身对侍立一旁的官员命令道:
“传我命令,即刻派人前往,执行挖坟任务。
记住,要严格按照礼法行事,不得有误!”
官员领命而去,短短二十天的时间,两座曾经显赫一时的坟墓便被彻底平毁。
挖开了两座坟墓,取出了那些不合礼法的印绶。
同时,也按照王莽的吩咐,为两位太后换上了符合其身份的棺椁和服饰。
王莽还特意在原址周围种上荆棘,意图以此作为对后世的警戒。
在整个过程中,王莽始终密切关注着进展。
当得知任务顺利完成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然而,当士兵们打开傅太后的棺椁时,一股浓烈的臭味迅速弥漫开来。
王莽闻讯后,不禁皱眉道:“这是何等的恶臭?
难道是鬼神在作祟?”
身旁的一位官员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启禀大人,这臭味可能是因为傅太后生前所用香料与棺椁材质发生反应所致。
并非鬼神作祟,请大人放心。”
王莽听后,这才松了口气。
转身望向丁太后的旧坟,只见数千只燕子在空中盘旋飞舞,纷纷衔土填坟。
这一幕令王莽不禁感到惊奇:“这是何故?
难道是丁太后在天之灵所感召的祥瑞?”
另一位官员揣摩着回答道:“大人,燕子乃吉祥之鸟,它们衔土填坟,或许正是寓意着丁太后虽受牵连,但终得善终。
这也可视为我大汉之祥瑞。”
王莽闻言,点头微笑道:“你所言极是。
看来,这次行动不仅维护了礼法尊严,还为大汉带来了祥瑞之兆。
真是天意所归啊!”
一众官员齐声恭维:“安汉公英明!
真可谓时时刻刻心怀大汉啊……”
随着四夷纷纷归附,大汉的版图日益扩张,其广袤程度已然超越了尧舜二帝的传说疆域,更凌驾于夏商周三代的史书记载之上。
在这样的盛世之下,王莽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这一日,王莽召集了朝中的重臣,以及一批精通地理的士人,共同商讨重新勘定州界的事宜。
他环视一周,缓缓开口:“诸位,如今我大汉疆域辽阔,州牧巡视之难,可想而知。
莽决定依《书经》、《周礼》、《尔雅》等古籍,重新勘定各州分野,以更精细地治理天下。”
一位老臣闻言,抚须颔首:“安汉公英明,此举确有必要。
《书经·尧典》中曾有十二州的说法,却无十二州的州名,实际执行的只是九州。
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可十二州的划分,自古以来便无定论,不知安汉公有何高见?”
王莽微微一笑,信心满满:
“莽已深思熟虑,决定在原有九州的基础上,增设幽州、并州、营州,以成十二州之数。
这样,我大汉的疆域便能更加明晰,治理也能更加得心应手。”
众臣闻言,纷纷称赞王莽的英明决策。
然而,在这欢声笑语之中,只有平帝一人面露不悦。
小皇上坐在龙椅之上,心中充满了不满与愤懑。
看着王莽在朝堂上风光无限,而自己却如同一个旁观者,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言的屈辱感。
这时,泉陵侯刘庆出列奏报:“启禀皇上,安汉公,臣有一事相奏。
皇上虽然已成年,但朝政繁重,臣以为可让安汉公居位摄政,效仿周公代行天子职务。”
一直郁闷的平帝听闻此言,顿时大怒道:“放肆!
幼主,幼主,朕已经成人了,还是幼主!
刘庆,你胆敢拿朕与成王相提并论?
成王那时才十岁出头,是个真正的孺子。
朕已长大成人,岂能再由他人摄政?”
王莽见状,连忙出言安抚:“皇上息怒,刘庆也是出于对国家社稷的考虑。
臣自当竭尽全力辅佐皇上,共同治理好这大汉江山。”
然而,平帝却并未因此平息怒火。
冷哼一声,别过头去,不再理会王莽。
就在这时,平帝突然面色骤变,嘴眼歪斜,口吐白沫,显然是旧病复发了。
朝堂上顿时一片慌乱,王莽顾不得许多,连忙上前查看平帝的病情。
心中也暗叹一声:“皇上的病,终究还是不能根治啊。”
经过一阵忙碌的救治,平帝病情终于稳定下来。
王莽站在龙床前,看着躺在床上虚弱无力的小皇上,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知道,自己与皇上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在一朝一夕间已经累计太多。
心中又不仅有些悲凉,“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可还是得不到皇上的认可。
甚至皇上已有了猜忌之心,日后若是亲政,怕是没自己什么好果子吃吧……
但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自己也必须继续努力下去啊。”
随后王莽又想到,“周公恐惧流言日”。
“周成王当初也对周公有些怀疑。
可最后呢?
不还是认可了周公的功绩!
所以皇上只是一时想不通罢了,日后他定能明白自己的一片忠心!”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2/2432/187018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