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二章 “符命绑架”
推荐阅读:不败战神杨辰、快穿之男多女少真可怕、鸿运官道、综影视反派的心机菟丝花、误入阿姨圈,我躺赢人生、悔婚才知道我是大帝,哭瞎有何用?、隧末:放弃拯救大唐,我转战瓦缸山、两眼一睁就是干,反派不干我来干、下山后,被绝美大小姐倒追、一见钟情:大叔,别纠缠我、
这些人每到一处郡县,都会召集臣民,向他们宣读符命。
“太乙”便是“泰一”,“太乙五帝”合并起来,即是“皇天上帝”。
当他们宣读并讲解新朝的符命时,实际上是在传达皇天上帝的崇高旨意。
因此,颁布符命这一举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符命不仅证明了上天允许王莽称帝,更是对新朝建立的“批复”。
为了让天下四夷皆知此事,王莽必须确保这一消息的广泛传播,而五威将帅们的装扮也需充满神圣感,以彰显其重要性。
尽管这种做法在看似有些儿戏,但对于王莽这位通过禅让上位的皇帝而言,这些符命是他宣扬自身即位合法性的关键。
在“五威”队伍中,“五威将帅”主要担当着传播符命的重任,他们的角色类似于现代的宣传队或理论干部。
随后,王莽更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监察系统,名为“五威司命”,用于监督上公四辅及以下的所有官员。
这一要职由王莽深为信赖的统睦侯陈崇担任。
同时,王莽还设立了“五威中城四关将军”这一军事组织。
与其他军事组织不同,它的主要职责是确保安全。
在国家的五个关键地点,王莽都布置了将军,他们分别扼守着重要的关隘:
五威前关将军王级镇守绕霤,被封为明威侯。
五威后关将军王嘉扼守壶口,被封为尉睦侯。
五威左关将军王奇把守函谷关,被封为掌威侯。
五威右关将军王福防守成固,被封为怀羌子。
这四位将军分别镇守着关内周边的四个要害之地,都是王氏家族的一员。
而最为重要的五威中城将军则肩负着京师的警卫与治安任务,
守护京师的十二个城门,这一职位由崔发担任。
崔发之所以被委以重任,不仅因为王莽对他的信任,
更因为五威中城将军的职务与符命紧密相连,寓意着“中德既成,天下说符”。
如此,一支直接受命于王莽,集宣传、理论、监督与安保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特殊队伍逐渐成形。
正如“威命”二字所蕴含的意义,这支队伍的核心便是符命。
符命,对于新朝而言,不仅是其立国的基石与合法的源泉,更是王莽的灵魂所在。
维护符命,便等同于维护王莽的统治。
扬雄在新朝成立后,被调任为中散大夫。
为了表达对王莽的忠诚,他也献上了一篇颂扬符命的华美文章。
这篇名为《剧秦美新》的文章,不仅是对王莽的赞美,更是对符命的歌颂。
扬雄以文豪的身份撰写此文,显然也是对自己的处境有所不安,需要通过此文来自保。
当这篇文章在未央宫王路堂被高声诵读时,全场鸦雀无声。
《剧秦美新》中的“剧秦”部分,详细阐述了秦政的反动之处。
而“美新”部分,则大力赞美了新朝的正义与合理。
扬雄并未将秦朝视为一般的历史教训,而是将其视为邪恶势力进行批判。
然而,有一个问题引人深思:“汉朝又该如何评价呢?”
扬雄在文中并未贬损汉朝,反而赞扬其废除了秦政中最为苛酷的部分,并扶持了儒家的复兴。
但他也指出,汉朝并未能彻底清除秦政的遗留问题,也未能全面建立儒家所倡导的王制。
因此,汉朝近两百年的历史在扬雄笔下仅具有过渡意义,被其一笔带过。
扬雄强调,新朝的建立并非基于汉朝的延续,而是对秦政的彻底拨乱反正。
秦朝短命而亡,汉朝虽长期存在但灾异频发,最终上天选择降下符命,由新朝取而代之。
在扬雄的笔下,这些符命呈现出一种奇异而独特的风格。
既华丽又雍容精致,同时又不失神奇、诡异与隐晦之美。
文章音韵铿锵有力,字字如同珍珠般珍贵。
平日里,扬雄常被人们戏称作“孔子”。
因为他曾模仿《论语》创作了《法言》。
又模仿《周易》写下了《太玄》。
对于他的这种行为,有人推崇备至。
但更多的人认为他并不足以与圣人孔子相提并论。
然而,在《剧秦美新》被高声诵读的那一刻,朝臣们仿佛真的听到了孔子与圣王之间的对话。
在《剧秦美新》的结尾部分,扬雄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建议。
既然新朝已受命于天,那么王莽理应前往泰山进行封禅大典!
王莽对这个建议表示欣然接受,并宣布在改制基本完成后将东巡泰山进行封禅。
尽管扬雄本人对政治并不热衷,但在这一刻,他无疑将自己摆在了阿谀奉承的位置上,成为了新朝与王莽的忠实拥趸。
与那些在废墟之上艰难崛起的王朝截然不同,
新朝是建立在汉朝近百年的和平繁荣的财富积累之上。
长安城,这座历史悠久的都城,似乎在这一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华巅峰。
建国之初的那段日子,长安城内人头攒动,未央宫前更是车水马龙。
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操着各地的方言,纷纷前来,
只为能够亲自向王莽献上他们发现的最新鲜的符命,报告刚刚出现的祥瑞之兆。
各地官员们也不甘示弱,他们奏报上来的符命和祥瑞数量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毕竟王莽一开国就大方地给那些献符命的人封了侯。
要知道,封侯对于许多官僚和武将来说,是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荣誉。
而献符命这条路,既不需要你立下赫赫战功,也不介意你出身如何,简直就是无本万利的好事。
然而,随着献符命的人越来越多,这股风气也渐渐变了味。
甚至连那些一向爱惜羽毛的人,也开始彼此打趣道:
“你怎么手里还没有天帝赐予的天书呢?”
曾经神圣不可侵犯的符命,在这一刻似乎已经沦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其蕴含的神圣和权威也在一天天流失。
五威司命陈崇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变化,忧心忡忡地向王莽禀报道:
“皇上!
这种事情已经大开奸臣谋取私利之路,淆乱天命,我们应该断绝其根源。”
王莽听后,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他确实也很厌恶这种风气,没当皇帝的时候,符命由民间自发献上是最好的宣传。
但如今当了皇帝,符命就不应该再由民间来随意发起,而应该由朝廷来严格管控。
于是,王莽安排尚书大夫赵并负责处理这件事。
从此以后,新朝只以五威将帅正式颁布的四十二个符命为准,民间严禁再发现新的符命,更严禁私自献符命。
如有违抗者,一律下狱论处。
这是新朝建立后在合法性上遭遇的第一个严峻挑战,而且这个挑战还来源于内部。
因为符命一直被宣称为上天所降,那么朝廷又怎么有资格去禁止它呢?
但如果不禁止,就会有人利用符命来谋求封侯封官,甚至借此反对王莽的统治。
禁令初下时,还是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那些之前争先恐后献符命的人群顿时作鸟兽散。
他们都在暗自懊恼:
“为什么不早点献符命呢?
如今这大好的机会就这样白白错过了……”
“太乙”便是“泰一”,“太乙五帝”合并起来,即是“皇天上帝”。
当他们宣读并讲解新朝的符命时,实际上是在传达皇天上帝的崇高旨意。
因此,颁布符命这一举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符命不仅证明了上天允许王莽称帝,更是对新朝建立的“批复”。
为了让天下四夷皆知此事,王莽必须确保这一消息的广泛传播,而五威将帅们的装扮也需充满神圣感,以彰显其重要性。
尽管这种做法在看似有些儿戏,但对于王莽这位通过禅让上位的皇帝而言,这些符命是他宣扬自身即位合法性的关键。
在“五威”队伍中,“五威将帅”主要担当着传播符命的重任,他们的角色类似于现代的宣传队或理论干部。
随后,王莽更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监察系统,名为“五威司命”,用于监督上公四辅及以下的所有官员。
这一要职由王莽深为信赖的统睦侯陈崇担任。
同时,王莽还设立了“五威中城四关将军”这一军事组织。
与其他军事组织不同,它的主要职责是确保安全。
在国家的五个关键地点,王莽都布置了将军,他们分别扼守着重要的关隘:
五威前关将军王级镇守绕霤,被封为明威侯。
五威后关将军王嘉扼守壶口,被封为尉睦侯。
五威左关将军王奇把守函谷关,被封为掌威侯。
五威右关将军王福防守成固,被封为怀羌子。
这四位将军分别镇守着关内周边的四个要害之地,都是王氏家族的一员。
而最为重要的五威中城将军则肩负着京师的警卫与治安任务,
守护京师的十二个城门,这一职位由崔发担任。
崔发之所以被委以重任,不仅因为王莽对他的信任,
更因为五威中城将军的职务与符命紧密相连,寓意着“中德既成,天下说符”。
如此,一支直接受命于王莽,集宣传、理论、监督与安保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特殊队伍逐渐成形。
正如“威命”二字所蕴含的意义,这支队伍的核心便是符命。
符命,对于新朝而言,不仅是其立国的基石与合法的源泉,更是王莽的灵魂所在。
维护符命,便等同于维护王莽的统治。
扬雄在新朝成立后,被调任为中散大夫。
为了表达对王莽的忠诚,他也献上了一篇颂扬符命的华美文章。
这篇名为《剧秦美新》的文章,不仅是对王莽的赞美,更是对符命的歌颂。
扬雄以文豪的身份撰写此文,显然也是对自己的处境有所不安,需要通过此文来自保。
当这篇文章在未央宫王路堂被高声诵读时,全场鸦雀无声。
《剧秦美新》中的“剧秦”部分,详细阐述了秦政的反动之处。
而“美新”部分,则大力赞美了新朝的正义与合理。
扬雄并未将秦朝视为一般的历史教训,而是将其视为邪恶势力进行批判。
然而,有一个问题引人深思:“汉朝又该如何评价呢?”
扬雄在文中并未贬损汉朝,反而赞扬其废除了秦政中最为苛酷的部分,并扶持了儒家的复兴。
但他也指出,汉朝并未能彻底清除秦政的遗留问题,也未能全面建立儒家所倡导的王制。
因此,汉朝近两百年的历史在扬雄笔下仅具有过渡意义,被其一笔带过。
扬雄强调,新朝的建立并非基于汉朝的延续,而是对秦政的彻底拨乱反正。
秦朝短命而亡,汉朝虽长期存在但灾异频发,最终上天选择降下符命,由新朝取而代之。
在扬雄的笔下,这些符命呈现出一种奇异而独特的风格。
既华丽又雍容精致,同时又不失神奇、诡异与隐晦之美。
文章音韵铿锵有力,字字如同珍珠般珍贵。
平日里,扬雄常被人们戏称作“孔子”。
因为他曾模仿《论语》创作了《法言》。
又模仿《周易》写下了《太玄》。
对于他的这种行为,有人推崇备至。
但更多的人认为他并不足以与圣人孔子相提并论。
然而,在《剧秦美新》被高声诵读的那一刻,朝臣们仿佛真的听到了孔子与圣王之间的对话。
在《剧秦美新》的结尾部分,扬雄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建议。
既然新朝已受命于天,那么王莽理应前往泰山进行封禅大典!
王莽对这个建议表示欣然接受,并宣布在改制基本完成后将东巡泰山进行封禅。
尽管扬雄本人对政治并不热衷,但在这一刻,他无疑将自己摆在了阿谀奉承的位置上,成为了新朝与王莽的忠实拥趸。
与那些在废墟之上艰难崛起的王朝截然不同,
新朝是建立在汉朝近百年的和平繁荣的财富积累之上。
长安城,这座历史悠久的都城,似乎在这一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华巅峰。
建国之初的那段日子,长安城内人头攒动,未央宫前更是车水马龙。
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操着各地的方言,纷纷前来,
只为能够亲自向王莽献上他们发现的最新鲜的符命,报告刚刚出现的祥瑞之兆。
各地官员们也不甘示弱,他们奏报上来的符命和祥瑞数量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毕竟王莽一开国就大方地给那些献符命的人封了侯。
要知道,封侯对于许多官僚和武将来说,是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荣誉。
而献符命这条路,既不需要你立下赫赫战功,也不介意你出身如何,简直就是无本万利的好事。
然而,随着献符命的人越来越多,这股风气也渐渐变了味。
甚至连那些一向爱惜羽毛的人,也开始彼此打趣道:
“你怎么手里还没有天帝赐予的天书呢?”
曾经神圣不可侵犯的符命,在这一刻似乎已经沦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其蕴含的神圣和权威也在一天天流失。
五威司命陈崇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变化,忧心忡忡地向王莽禀报道:
“皇上!
这种事情已经大开奸臣谋取私利之路,淆乱天命,我们应该断绝其根源。”
王莽听后,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他确实也很厌恶这种风气,没当皇帝的时候,符命由民间自发献上是最好的宣传。
但如今当了皇帝,符命就不应该再由民间来随意发起,而应该由朝廷来严格管控。
于是,王莽安排尚书大夫赵并负责处理这件事。
从此以后,新朝只以五威将帅正式颁布的四十二个符命为准,民间严禁再发现新的符命,更严禁私自献符命。
如有违抗者,一律下狱论处。
这是新朝建立后在合法性上遭遇的第一个严峻挑战,而且这个挑战还来源于内部。
因为符命一直被宣称为上天所降,那么朝廷又怎么有资格去禁止它呢?
但如果不禁止,就会有人利用符命来谋求封侯封官,甚至借此反对王莽的统治。
禁令初下时,还是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那些之前争先恐后献符命的人群顿时作鸟兽散。
他们都在暗自懊恼:
“为什么不早点献符命呢?
如今这大好的机会就这样白白错过了……”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2/2432/187025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