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少了

推荐阅读:不败战神杨辰快穿之男多女少真可怕鸿运官道综影视反派的心机菟丝花误入阿姨圈,我躺赢人生悔婚才知道我是大帝,哭瞎有何用?隧末:放弃拯救大唐,我转战瓦缸山两眼一睁就是干,反派不干我来干下山后,被绝美大小姐倒追一见钟情:大叔,别纠缠我

    第351章少了

    贞观十八年的九月,有史官记录道:奉太子令,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各路官吏进入河北,查问各州府,捉拿河北士族八百馀人,捉拿地方恶徒五千馀人,悉数押送洛阳。

    归还乡民田亩五万顷,归还房屋,释放家仆还以户籍不计其数。

    河北各州府有归还户籍者,增十五万六千户,分得田亩者三十馀万口。

    当年太宗皇帝有旨:敕天下括浮游无籍者,限来年末附华。

    当年旨意下达,各地响应寥寥,今太子践行之,河北道增人口四十馀万。

    各地州府兵马未动,各地守备将军宁自缚,不敢轻动兵马。

    太子言:有为恶一方者必查,必究。

    洛阳城前,一个个的人被押送到了城前,李承乾看着马周的奏报。

    「太子殿下,罪状皆已坐实,若要追查随时翻阅卷宗,可查到每一人证,物证。」

    「忙碌了大半年,辛苦你了。」

    这半年,马周也好,御史台其他人也罢,他们翻阅了海量的卷宗与契约,帐目,查问了数不清的人。

    所以呀,为恶不过是一时的事,但要行正义之事,却要付出更多的心血,还需要更强的意志。

    张行成道:「太子殿下韦挺此人是否要斩了。」

    李承乾道:「送去西域种树,至于京兆韦氏,有帐慢慢算。」

    「喏。」

    「其馀……你们依律执行。」

    「喏!」

    狄知逊大声念诵着要犯名字,这些人的名字都是要被斩首的。

    百馀人的名字念完,大刀挥下一颗颗人头落地。

    就这麽一拨拨地砍头,足足砍到了夜里,洛阳城内一片寂静没人敢大声说话。

    有人说:「洛阳城前的血水洗都洗不乾净。」

    翌日,有四千多罪犯被押送去西域种树。

    河北还是有士族的,但馀下的士族皆老实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敢有人为恶。

    或许在多年后,李义府再一次巡查中原各地,他来到河北会想起当年说过的话,对付他们不能用礼义廉耻,要用刀,要用火。

    半月后,有传言出了洛阳,东宫太子主持国事,开展清查,历时之久,律法之森严,杀人之多,史书难写。

    「这当然也是谣言了。」谷那律坐在崇文馆内对张大安道。

    「是吗?」张大安有些恍惚。

    谷那律抚须道:「太子既没有屠灭世家,亦没有杀光天下士族,所杀的都是作恶之人,作恶之首,况且只是在洛阳城前砍了一千馀人。」

    张大安点头道:「一千馀人。」

    「是啊,只有一千馀人,这难道很多吗?要知道历朝历代的帝王哪怕是灭族死者何止上万人,太子还是很贤明的,杀的都是该杀的,流放的也都是该流放的。」

    张大安再一次改变他对这个大儒的认知,这位大儒该不会是个假的吧。

    张大安道:「是啊,朝堂从未说过要屠灭世家,只是在行正义之举,在彰显律法。」

    谷那律满意点头道:「自魏武以来,世人的礼制教化几度崩坏,世人需重新教化,所谓教化可用烈火来烹油,亦可用典籍徐徐教化,这就是吾等此生需践行事。」

    杀人是需要理由的,需要罪证,并且这个罪证是需要坐实的,好让后来人追查,即便是要翻案,也翻不得。

    不论为恶的是李唐宗室,还是世家,士族哪怕对方有着百年名望,也一视同仁。

    这个晚上很多人没有睡好。

    当天光再一次大亮之时,洛阳城前有人在用铲子挖土,地已洗不乾净了,血水渗透土壤,渗土有一尺深。

    只能将这些黑红色的土全部挖走,换上新的土填上。

    有内侍吩咐道:「都要填平压实了,不要留下一星半点,若是被太子看出来,指不定要有多少人被喂鱼。」

    一群工匠闻言,更卖力地用铲子掘土。

    当这里的土换填之后,城前终于乾净了,洛阳城也恢复了正常的秩序,人们开始了正常的生产与生活。

    得知太子杀了这麽多人之后,苏亶从关中来到了洛阳,前来看望太子。

    只是进了洛阳城,被侍卫领到了一处宅院前。

    侍卫道:「末将这就去告知太子。」

    苏亶连忙拦道:「在这里等着就好,不用通禀太子。」

    这个侍卫点头又离开了。

    苏亶又擦了擦汗水,往这处看守森严的宅院中望了望,不安地站在原地。

    宅院内,李承乾坐在舅爷与爷爷面前,道:「孙儿好杀人的名声,恐怕会流传很久。」

    李渊道:「你杀的都是该杀的人。」

    高士廉道:「杀得还是少了,历朝历代的皇帝哪有像你这样,就杀这些人?」

    李承乾给他老人家倒上茶水道:「舅爷说的是,孙儿惭愧。」

    高士廉拿过茶碗,一脸严肃地道:「你看看隋文帝登基之后杀了多少人,杨广登基之后又杀多少人,你爷爷,你父皇呢?」

    李渊咳了咳嗓子,示意自己的存在感。

    高士廉吹拂着茶水,悠哉地道:「要当皇帝就要多杀人,历朝皇帝但凡建设,动辄增发百万徭役,你就让这些人去西北种树?真是毫无大志。」

    李承乾又是惭愧一笑。

    高士廉接着道:「当皇帝呀,太过仁慈了就会被仁慈束缚,太过暴虐了就会被人指责,你既要有雷霆之举,也有怀柔之策,其实你父皇还是很好的。」

    「还有啊,你又让朝臣在大殿举手了?这不好,以后不要这麽做了,就让几个朝臣代你说话,让朝臣代你去做。」

    「孙儿铭记教诲。」

    「再者,为君为帝要有城府,不要总是笑,要有威严,嗯……」高士廉道:「你看,你又笑了,你一笑群臣就会害怕,他们往后还如何尽心为社稷办事?一个个战战兢兢地生怕犯错。」

    李渊神色不悦地摇着手中的蒲扇,身边这个老家伙教导孙儿怎麽絮絮叨叨,没完没了。

    平日里也不见这个老家伙说这麽多话,从来到洛阳到现在,今天说的话,比这半年都要多。

    内侍来禀报导:「太子殿下,苏监丞来了。」

    李承乾又给舅爷的茶碗倒上茶水,道:「孙儿去见见岳丈。」

    高士廉点头道:「去忙国事吧,别来了,老朽看到你就烦。」

    李渊很是不乐意,老东西说话要赶孙儿走,高士廉脸上还一脸骄傲,笑都藏不住了。

    苏亶见到太子当即行礼道:「殿下。」

     近一年不见,苏亶再看太子,觉得太子殿下又高大了不少。

    李承乾还礼道:「岳丈。」

    苏亶将姿势放得更低了,忙道:「太子殿下近来可好?」

    李承乾一路往皇宫走去,回道:「挺好的。」

    「是吗?」

    「岳丈近来不好吗?」

    「嗷……」苏亶连忙又道:「臣很好,吃得好,睡得好。」「刚去见了舅爷,舅爷又在教导孤。」

    「高士廉如此教导太子,实乃社稷之福。」

    就快要走到宫门,苏亶停不下脚步,他拿出一张纸递上,「太子殿下,这是关中各地望族联名写的书信,武功苏氏,京兆杜氏,华阴杨氏,京兆……」

    「行了,孤自己看。」李承乾打断他的话。

    「是……」苏亶又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这是关中士族们的联名书信,信中之意皆是往后如何善待乡民,绝不为恶的承诺。

    李承乾看完了书信,道:「岳丈有劳了。」

    苏亶忙行礼道:「此事本不是武功苏氏主张,乃关中各地士族,他们知晓小女嫁入东宫,便推举武功苏氏为首,让臣将此信交给殿下。」

    李承乾道:「如此说来武功苏氏如今乃是关中士族之首。」

    「臣……臣……臣……」苏亶有些结巴地道:「臣万不敢当。」

    李承乾接着道:「这信孤收下了,若将来各地士族子弟有言行不妥,孤还是会将此信拿出来。」

    「这是应该的。」

    「其实武功苏氏若能与乡民交好,不去祸害乡民,你们成了关中士族之首也无妨。」

    「臣不敢当。」

    听着岳丈还是这句话,索然一叹。

    李承乾道:「岳丈随孤去看看孩子与婉儿吧。」

    「臣不用了,其实来之前小女已有书信送来。」

    「当真不用?」

    苏亶道:「臣还有急事,就不久留了。」

    李承乾作揖送别。

    苏亶又是行了一个大礼,迈步就要离开。

    「要不一起用个饭。」

    苏亶闻言停下脚步,这才回过声道:「臣领命。」

    李承乾领着岳丈一路走入皇宫中,苏婉与宁儿正在给两个孩子试着衣裳。

    苏婉见到是父亲来了,忙上前道:「怎麽来洛阳了?」

    苏亶看到女儿,就有了笑容,他道:「殿下说吃个饭再走。」

    他见到了正吃力爬下桌子上的孩子,这个孩子一脚踩着桌子,一脚试探地放在椅子上,就这麽吃力地爬了下来。

    「这孩子都这麽大了。」

    苏婉道:「于菟!」

    闻声,这孩子快步跑来,道:「娘!」

    「这是你的外公。」

    小于菟眨着大眼睛,淡眉毛紧蹙,瞧着眼前这个面带笑容地中年人,低声道:「外公?」

    苏亶点头道:「哎!」

    小于菟又道:「外公!」

    「哎!」

    这孩子觉得颇为好玩,便一声声地叫。

    苏亶面带笑容,看到这孩子便觉得往后为太子舍了这个条命都是值得的。

    李承乾端来了饭菜道:「岳丈,饭菜简单了一些,还望……」

    「无妨。」苏亶忙道,他从女儿的怀中接过这个外孙,又道:「这孩子真沉呀。」

    小于菟努着嘴道:「于菟不沉,爷爷都抱得动。」

    苏亶脸上尽是笑容,道:「嗯,不沉。」

    当饭菜准备好,东宫一家坐下来用饭,李承乾又听苏亶说了许多关于关中士族的事。

    虽说名义上还不是关中士族之首,但各地士族这般推举,苏亶就算是不想要这麽名头,也由不得他了。

    河北之事后,关中各地士族是最先响应的。

    本来这几年,关中士族很听话,京兆府让他们怎麽做,他们就怎麽做。

    现在他们希望借着武功苏氏与东宫的联系,想方设法存续下去

    当被逼到墙角之后,他们的要求就只剩下了存续。

    也只有这样,士族才不敢伸手。

    送走苏亶之后,李承乾看着山东送来的书信,河北出事之后,河南与山东的世家都在打听消息,纷纷担忧会落得河北那样的下场。

    其实李义府已在山东博州奔走,并且还很顺利。

    查要查得仔细,最好一网打尽。

    如今山东各地都有了防备,反倒是给博州添了麻烦。

    李承乾又打开上官仪的书信,他在博州查问时,确实发现了几个案子,只是就在河北出事之后,李义府本想要找的几个证人,莫名被杀害。

    对方作出了防备的举动,想要剪除线索,并且毁灭证据。

    河北的事,就是他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但只要出了人命案,李义府就有了查案的由头,能够留在山东,并且也有了更好的藉口盘问各县的县令。

    再看稚奴的来信,看他在信中的陈述,李承乾隐约觉得山东的事,比河北更棘手。

    另外是李景恒与程处默送来的消息,崔仁师如今人在渤海,正在给崔氏戴孝,其人十分悲伤。

    当初卢氏的案子就是这个崔仁师在帮忙周旋,至今没有结果。

    「太子殿下,天色不早了。」

    闻言,李承乾这才抬头看到宁儿,看向窗外,明月就高挂在夜空中,不知不觉也已是深夜了。

    夜风吹入,让桌上的信纸掀起了一角,时不时地起伏着。

    寝殿内很安静,两个孩子安静地睡在小床上,李承乾给他们收紧被褥。

    入秋之后,洛阳的夜里很凉。

    宁儿道:「殿下是有心事?」

    「舅爷说孤也可以做个桀纣之君。」

    「殿下不是桀纣,殿下是天下最良善的人。」

    「记录史书的人恐怕不会这麽说。」

    苏婉道:「以往有人说汉武帝征战匈奴,是个建立功业的皇帝,后来也有人说汉武帝几次征讨匈奴,导致民生凋敝,各地民户十不存一,对此还颇有指责。」

    犌笤缕毖剑。。

    牐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2/2662/20546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