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北洋远征(六)
推荐阅读:奥术征程、绝世战龙、我杀敌就变强、五十年代军工大院、我是射手、最强特种兵重生之高三开始逆袭、惊!高考三百分,被国家队特招、校花别追了!高冷女同桌才是我的白月光、混沌古鼎、悟性逆天,我在盗墓世界镇诡修仙、
的确是“左翼轻骑兵”号抢先开炮了,这艘高速侦察舰因为其“高速”的特性,因此配备的大炮除了少量防备海盗接弦跳帮的近防轻炮之外,其他火炮全是清一色的长重炮。
京华的舰载轻炮只是陆军炮的海战版,改装难度很低,成本容易控制,因此便把工夫主要花在了高务实强调再三的长重炮上。
这使得京华的长重炮在这个时代足以称得上独领风骚——毕竟此时欧洲的军事装备还远远没有进入“日新月异”的时代,更不会有如高务实这样的人来做什么远景规划,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事实上,十六世纪的欧洲火炮甚至比船只还要纷繁复杂。无论是前膛装填、以摧毁船只为目标的重型主战火炮,还是后膛装填、着意于击杀人员的小型火炮,都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型。
第一类是波特炮,形状极其粗短,类似毕雷炮,可以看做是迫击炮的前身,后者最初只是其中一些炮型的名字。
第二类是加农炮,该家族都是些厚实的中程火炮,当中的首要类型是半加农炮,它浑如蹲伏着的怪物,有9英尺长的炮管和6英寸宽的膛孔,可以直射32磅重的实心弹,射程约为500码,是十八世纪臼炮的始祖。
最后便是长重炮家族,它们是十八世纪长程火炮的先辈。
从理论上来说,一门长重炮能够将18磅重的炮弹——半长重炮的炮弹重量减半——有效平射至700码外,如果随意发射的话,最大射程则高达2英里左右。
因此,船舶之间相隔“长重炮的射程”,意味着两船的间距约略小于2英里,距离达到“半长重炮的射程”意味着两船相隔大约350码。
一英里约等于1.6公里,略低于两英里大概可以看做3公里,这就是欧洲此时优秀长重炮的最佳理论射程。
但是,正如舰船的“最大理论航速”与实际能跑出的最佳航速有时候相差很大一样,这个长重炮的理论射程与实战表现的射程也有不小的差距。
事实上,纵然这些火炮统称为长重炮、半长重炮,但由于这个年代欧洲人造炮也很难做到什么标准制式化,所以每门炮在膛孔、炮口口径、重量和性能上都大相径庭。
又由于十六世纪欧洲各地区在重量和尺寸上五花八门的度量衡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而多数兴之所至的后来研究者对于这些诧异却漠不关心,最后的数据也就要一再进行校正。
所以在后世看资料的时候会出现某些尴尬,比如一位弹道学专家也许会提到,某一门如此这般规格的长重炮将一枚9磅重的炮弹射至2500步外的位置。
然而,这里的1步、1磅,究竟是哪个国家在哪个时代施行的1步、1磅,它们所代表的距离、重量,究竟等于后世的多少,他其实并不具备精确的认识。
对于笔下誊抄的外国人的陈述(大多数专家们全都仰仗相互传抄),他也不了解对方使用的数值是与自己所使用的是一致的亦或者截然不同的。
因此在后世军事史学界,大众所掌握的有关无敌舰队时代欧洲火炮的信息,几乎可以这样说:全都只具有相对的准确性。
京华此前早已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搞到了不少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火炮的参数,甚至还搞到了一些实物,用来作为研究和对标。尤其有趣的是,无论是葡萄牙人还是西班牙人,他们装备的火炮都是五花八门,不仅出自不同的火炮工厂,甚至出自不同的国家。
高务实当时把京华火炮厂的第一份报告打回去重做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你厂给了我七十多种火炮的参数,我有多少时间逐一对比分析?你厂应在各类型中挑两三门你们觉得最好的火炮,去进行对标并争取超越,然后重新上报。”
重新上报之后,京华火炮厂还附带了一份陈述,认为将来的陆炮与舰炮差别很可能会越来越大,建议高务实批准他们进行重新规划,将陆炮与舰炮彻底分开设计和制造,当然也要重新编列代号等。
这个计划高务实已经批准了,不过离具体实施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眼下“左翼轻骑兵”号上装载的依旧是二号炮,只是因为这两艘高速侦察舰新下水不久,所以使用的是二号炮舰载版的最新型号。
该型号主要的特点是射程远、精度高、可靠性更好。但限于时代的技术水平,达成这些优势的前提是降低了弹重——换句话说就是威力下降了一些。
此时欧洲重炮弹最大的通常为32磅(约14.5公斤、29斤。前文有述,本书中质量度量衡已经按当前习惯的市斤换算),不过由于大明此前面对的对手几乎连炮都没有,对于巨炮的要求比较小,所以京华最大的制式一号炮弹重也只是28斤。
而二号炮的弹重则分为陆海两类,陆炮二号炮弹重是20斤,舰炮二号炮弹重是24斤。“游骑兵”级两艘高速侦察舰的舰炮因为做了技术性调整,因此不能使用24斤的舰载二号炮炮弹,改成了使用20斤的陆炮二号炮炮弹。
本来最适合的弹重是22斤左右,但考虑到该级舰一共只有两艘,而且还处于试验性阶段,以后会不会继续建造都说不定,因此就“通融”了一下,拿陆炮炮弹凑合了。
当然,这是指实心弹丸,海战实战中有时候还需要发射如链弹之类的特殊弹丸(链弹是为了破坏对方舰船的风帆、缆绳等)。
这种特殊炮弹是用锁链将两个比炮膛口径要小的小炮弹串联在一起,其在发射之后,一颗炮弹会拖着另一颗炮弹以离心甩动飞出去,因此会在风帆上扯出一个大洞,或者把索具撕坏,运气好的话甚至能扯断桅杆瘫痪敌舰。
这种炮弹主要用来限制敌舰的行动力,原理与之类似的还有棒弹等。此外,链弹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便是切割。
飞速旋转的链弹可以轻而易举的将敌人(主要是船上的水手)切开,是一种很恐怖的武器。不过由于它的作用更加体现在对桅杆和帆布的杀伤上,加上命中率不如葡萄弹,因此很少有人提及。
至于葡萄弹,这种特殊炮弹是采用网兜将散弹装捆成一束,从形状上很像是一串葡萄,故有此名。不过葡萄弹的射程比不过实心弹,它主要的优势在于近距离发射一炮就可以瞬间撂倒几十个敌兵,相当于让一个步兵中队(欧式标准)溃散。
至于海战中,显然这种可以将敌方军官和水兵大片撂倒而射程不够的炮弹,基本都被当做近战之用,比如主动打接弦跳帮战之前先来几炮清场,亦或者防止对方接弦跳帮战时来个aoe群伤自保。
“左翼轻骑兵”号现在打出的炮弹并非特殊炮弹,就是普通的20斤重陆炮实心弹。
20斤说起来不轻,但铁质实心意味着它其实并不大——还不如一个人的脑袋大。这样大小的弹丸砸中一艘1200吨风帆巨舰,了不起就是砸出一个小洞,破坏力其实有限。(注:顺便说一句,1200吨的木制风帆战舰比现代的1200吨铁质舰船在体积上要大很多。)
此时“左翼轻骑兵”号离西班牙大珍宝船舰队还有三里半左右,只是达到了它舰上长重炮的理论最大射程,因此所发的炮弹只能说是用于校射。
校射的结果并不太好,即便是最接近敌方旗舰“圣安东尼奥”号的一颗炮弹,也落在了将近一里之外。但是,这个结果却让“圣安东尼奥”号上的不少人惊出了一身冷汗。
舰队副司令兼旗舰舰长埃切瓦里就大吃一惊,惊道:“这是至少十几门长重炮,而且从炮声来判断,这些长重炮都是统一口径——这意味着对方是职业海军军舰!”
席尔瓦司令也吃了一惊,眼珠骨碌碌一转,眉头大皱:“可他们挂的不是明国的‘日月之火’旗,而是京华公司的书剑旗。”
关于席尔瓦口中的明国“日月之火”旗,这个需要解释一下。
隆庆元年,也就是公元1567年,穆宗隆庆帝在高拱的建议下宣布解除海禁,这是大明官方在禁海多年之后的正式开海。紧接着,大明商船合法出海,他们看到外国人的商船船头上都挂有一面国旗,由于大明并未设计正式的国旗,于是海商们便自己设计了一面“国旗”。
“明”由日和月组成,所以他们设计的国旗也是如此,左边日形,右边月形,日月紧紧相连,组成一个“明”字。而由于明朝尚火德(可能是因为皇帝姓朱,朱则赤红如火,故明朝自称得火德),服饰也多以红色为主,于是在这日月之外又设计了一圈四方升腾的红色火焰。
旗帜的背景底色则为蓝色,代表着天空,整个旗帜意为“日月不灭,永照大明”。
本来这旗帜在原历史上只是民间海商所用,但这一世因为有了高务实在,他在知道这个情况之后,虽然没有贸贸然题请皇帝给大明定一个“国旗”(越是象征性的东西在这个时代越容易引起争议,而且高务实设定国旗这样的事情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但却上疏说了这件事,并且请皇帝批准海商们使用,理由是海商们此举是“诚敬朝廷”之表现,值得肯定。
这面旗帜的确一眼就能看出是“日月不灭,永照大明”之意,皇帝当然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于是御笔朱批同意了下来。就这样,大明的海商们便有了一面统一的、有着官方许可的旗帜可挂,而这面旗帜虽然理论上并非国旗,但在外国人眼中无疑便是国旗了。
不过,其他海商大多是没有其他的旗帜可挂,所以这面“日月之火”旗挂起来很显眼,船上各处几乎都挂这面旗帜。不过,当他们进京华私港或随京华舰队出行时,需按京华要求,在前桅、舰艏、舰艉、驾驶室信号杆顶部四处悬挂大小不等的书剑旗。
而京华因为高务实老早就有“品牌意识”,多年来一直悬挂书剑旗。故在这面“日月之火”旗被定为大明海商“可以悬挂”的“准国旗”之后,京华只是新增了一条内部规定,“于驾驶室左右两侧悬挂两面‘日月之火’旗,以示身份来历”。
这个位置对于整艘舰船而言自然不是特别醒目,故而其他船只远远望来,通常都只看得见京华那极具自家特色的书剑旗。
埃切瓦里当然也看见了最明显的几面书剑旗,当下略微沉吟,一脸忧虑地问道:“会不会是明国也开始发私掠证了?”
这一问显然是出于英格兰海盗焦虑综合症,不过席尔瓦司令官此时展现了他的冷静,果断摇头道:“这不可能。据我所知,京华公司虽然不是明国皇帝的皇家贸易公司,但它实际上处在类似的垄断地位。
既然拥有这样的垄断地位,那么它必然与我们卡斯蒂利亚一样,是作为制度的维护者存在的,绝不会是英格兰那样的挑战者、破坏者。依我之见,在远东尤其是南中国海区域内,谁去做私掠者我都可以理解,惟独京华公司不可能做海盗。”
埃切瓦里有些恼怒地一拍窗沿,道:“这道理我也明白,但现在的情况怎么解释?京华公司的战舰——我确定那不是武装商船——来攻击我们,攻击卡斯蒂利亚王国海军!
司令官阁下,您知道,这是战争行为。谁授权给京华公司与我们进行战争了,是明国皇帝吗?可是明国皇帝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发动针对我们的战争?我们两国远隔万里,明国虽然有一大堆附庸国,却都是在它自己周边,那他们与我们有什么利益冲突,以至于要以战争来解决呢?我可从没听说过他们有对海外殖埃民地的渴求……”
埃切瓦里还在愤怒的分析和质疑,席尔瓦却忽然脸色大变,脱口而出一个词:“该死!”
“怎么了,司令官?”埃切瓦里是小贵族家庭出身,自从奉命成为席尔瓦的副手,他实在很少看见这位大贵族家庭出身的司令官勃然作色,因此这一下也有些愕然。
席尔瓦的目光阴狠地盯着正在转向的“左翼轻骑兵”号,咬牙道:“菲律宾殖民地恐怕有危险了。”
埃切瓦里倒抽一口凉气,震惊地道:“明国也要抢占殖民地了?”
“不知道。”席尔瓦现在没工夫分析国家大局之类的东西,他只是按照一个海军军人的思路分析道:“你看那条战舰,它的速度比我了解到的同级舰船似乎都要快一点。我怀疑这艘战舰只是明国海军的先遣侦察船,而它只有一艘船,绝对不会是我们的对手。
其之所以敢向我们开炮,一定是有所倚仗……我的意思是说,在它身后不远的地方,恐怕就有明国海军的大舰队并且正朝我们驶来。”
埃切瓦里下意识吞咽了一口口水,问道:“那我们怎么办?要不要先不管它,赶紧去马尼拉先通知圣地亚哥·德·维拉总督阁下做好应战准备?”
席尔瓦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又盯着“左翼游骑兵”号观察了一下,这才开口道:“这条船采用的是硬帆,是典型的中国船,只是舰艏的模样有些奇怪,我不知道它是如何建造的……”
“司令官阁下,我们现在的重点……”
“不要打断我,先生。”席尔瓦严肃地道:“我正在向你——我的副手兼旗舰舰长说明情况。我想说的是,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现在可以看出来的是该舰的航速要高于我们。”
“好吧,如宁所愿,司令官阁下,但这只是意味着我们追不上它。我是否可以认为,您已经同意了我们应该立刻弃它不顾、赶去马尼拉?”
席尔瓦微微眯起眼睛,道:“我们马上调头,做出赶往马尼拉的架势,但是我们应该走斜线航向……只要敌舰中计转头来追,我们将在合适的距离立刻转身,趁它来不及调头逃走之前攻击并消灭它!”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单骑照碧心”的月票支持,谢谢!
京华的舰载轻炮只是陆军炮的海战版,改装难度很低,成本容易控制,因此便把工夫主要花在了高务实强调再三的长重炮上。
这使得京华的长重炮在这个时代足以称得上独领风骚——毕竟此时欧洲的军事装备还远远没有进入“日新月异”的时代,更不会有如高务实这样的人来做什么远景规划,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事实上,十六世纪的欧洲火炮甚至比船只还要纷繁复杂。无论是前膛装填、以摧毁船只为目标的重型主战火炮,还是后膛装填、着意于击杀人员的小型火炮,都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型。
第一类是波特炮,形状极其粗短,类似毕雷炮,可以看做是迫击炮的前身,后者最初只是其中一些炮型的名字。
第二类是加农炮,该家族都是些厚实的中程火炮,当中的首要类型是半加农炮,它浑如蹲伏着的怪物,有9英尺长的炮管和6英寸宽的膛孔,可以直射32磅重的实心弹,射程约为500码,是十八世纪臼炮的始祖。
最后便是长重炮家族,它们是十八世纪长程火炮的先辈。
从理论上来说,一门长重炮能够将18磅重的炮弹——半长重炮的炮弹重量减半——有效平射至700码外,如果随意发射的话,最大射程则高达2英里左右。
因此,船舶之间相隔“长重炮的射程”,意味着两船的间距约略小于2英里,距离达到“半长重炮的射程”意味着两船相隔大约350码。
一英里约等于1.6公里,略低于两英里大概可以看做3公里,这就是欧洲此时优秀长重炮的最佳理论射程。
但是,正如舰船的“最大理论航速”与实际能跑出的最佳航速有时候相差很大一样,这个长重炮的理论射程与实战表现的射程也有不小的差距。
事实上,纵然这些火炮统称为长重炮、半长重炮,但由于这个年代欧洲人造炮也很难做到什么标准制式化,所以每门炮在膛孔、炮口口径、重量和性能上都大相径庭。
又由于十六世纪欧洲各地区在重量和尺寸上五花八门的度量衡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而多数兴之所至的后来研究者对于这些诧异却漠不关心,最后的数据也就要一再进行校正。
所以在后世看资料的时候会出现某些尴尬,比如一位弹道学专家也许会提到,某一门如此这般规格的长重炮将一枚9磅重的炮弹射至2500步外的位置。
然而,这里的1步、1磅,究竟是哪个国家在哪个时代施行的1步、1磅,它们所代表的距离、重量,究竟等于后世的多少,他其实并不具备精确的认识。
对于笔下誊抄的外国人的陈述(大多数专家们全都仰仗相互传抄),他也不了解对方使用的数值是与自己所使用的是一致的亦或者截然不同的。
因此在后世军事史学界,大众所掌握的有关无敌舰队时代欧洲火炮的信息,几乎可以这样说:全都只具有相对的准确性。
京华此前早已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搞到了不少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火炮的参数,甚至还搞到了一些实物,用来作为研究和对标。尤其有趣的是,无论是葡萄牙人还是西班牙人,他们装备的火炮都是五花八门,不仅出自不同的火炮工厂,甚至出自不同的国家。
高务实当时把京华火炮厂的第一份报告打回去重做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你厂给了我七十多种火炮的参数,我有多少时间逐一对比分析?你厂应在各类型中挑两三门你们觉得最好的火炮,去进行对标并争取超越,然后重新上报。”
重新上报之后,京华火炮厂还附带了一份陈述,认为将来的陆炮与舰炮差别很可能会越来越大,建议高务实批准他们进行重新规划,将陆炮与舰炮彻底分开设计和制造,当然也要重新编列代号等。
这个计划高务实已经批准了,不过离具体实施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眼下“左翼轻骑兵”号上装载的依旧是二号炮,只是因为这两艘高速侦察舰新下水不久,所以使用的是二号炮舰载版的最新型号。
该型号主要的特点是射程远、精度高、可靠性更好。但限于时代的技术水平,达成这些优势的前提是降低了弹重——换句话说就是威力下降了一些。
此时欧洲重炮弹最大的通常为32磅(约14.5公斤、29斤。前文有述,本书中质量度量衡已经按当前习惯的市斤换算),不过由于大明此前面对的对手几乎连炮都没有,对于巨炮的要求比较小,所以京华最大的制式一号炮弹重也只是28斤。
而二号炮的弹重则分为陆海两类,陆炮二号炮弹重是20斤,舰炮二号炮弹重是24斤。“游骑兵”级两艘高速侦察舰的舰炮因为做了技术性调整,因此不能使用24斤的舰载二号炮炮弹,改成了使用20斤的陆炮二号炮炮弹。
本来最适合的弹重是22斤左右,但考虑到该级舰一共只有两艘,而且还处于试验性阶段,以后会不会继续建造都说不定,因此就“通融”了一下,拿陆炮炮弹凑合了。
当然,这是指实心弹丸,海战实战中有时候还需要发射如链弹之类的特殊弹丸(链弹是为了破坏对方舰船的风帆、缆绳等)。
这种特殊炮弹是用锁链将两个比炮膛口径要小的小炮弹串联在一起,其在发射之后,一颗炮弹会拖着另一颗炮弹以离心甩动飞出去,因此会在风帆上扯出一个大洞,或者把索具撕坏,运气好的话甚至能扯断桅杆瘫痪敌舰。
这种炮弹主要用来限制敌舰的行动力,原理与之类似的还有棒弹等。此外,链弹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便是切割。
飞速旋转的链弹可以轻而易举的将敌人(主要是船上的水手)切开,是一种很恐怖的武器。不过由于它的作用更加体现在对桅杆和帆布的杀伤上,加上命中率不如葡萄弹,因此很少有人提及。
至于葡萄弹,这种特殊炮弹是采用网兜将散弹装捆成一束,从形状上很像是一串葡萄,故有此名。不过葡萄弹的射程比不过实心弹,它主要的优势在于近距离发射一炮就可以瞬间撂倒几十个敌兵,相当于让一个步兵中队(欧式标准)溃散。
至于海战中,显然这种可以将敌方军官和水兵大片撂倒而射程不够的炮弹,基本都被当做近战之用,比如主动打接弦跳帮战之前先来几炮清场,亦或者防止对方接弦跳帮战时来个aoe群伤自保。
“左翼轻骑兵”号现在打出的炮弹并非特殊炮弹,就是普通的20斤重陆炮实心弹。
20斤说起来不轻,但铁质实心意味着它其实并不大——还不如一个人的脑袋大。这样大小的弹丸砸中一艘1200吨风帆巨舰,了不起就是砸出一个小洞,破坏力其实有限。(注:顺便说一句,1200吨的木制风帆战舰比现代的1200吨铁质舰船在体积上要大很多。)
此时“左翼轻骑兵”号离西班牙大珍宝船舰队还有三里半左右,只是达到了它舰上长重炮的理论最大射程,因此所发的炮弹只能说是用于校射。
校射的结果并不太好,即便是最接近敌方旗舰“圣安东尼奥”号的一颗炮弹,也落在了将近一里之外。但是,这个结果却让“圣安东尼奥”号上的不少人惊出了一身冷汗。
舰队副司令兼旗舰舰长埃切瓦里就大吃一惊,惊道:“这是至少十几门长重炮,而且从炮声来判断,这些长重炮都是统一口径——这意味着对方是职业海军军舰!”
席尔瓦司令也吃了一惊,眼珠骨碌碌一转,眉头大皱:“可他们挂的不是明国的‘日月之火’旗,而是京华公司的书剑旗。”
关于席尔瓦口中的明国“日月之火”旗,这个需要解释一下。
隆庆元年,也就是公元1567年,穆宗隆庆帝在高拱的建议下宣布解除海禁,这是大明官方在禁海多年之后的正式开海。紧接着,大明商船合法出海,他们看到外国人的商船船头上都挂有一面国旗,由于大明并未设计正式的国旗,于是海商们便自己设计了一面“国旗”。
“明”由日和月组成,所以他们设计的国旗也是如此,左边日形,右边月形,日月紧紧相连,组成一个“明”字。而由于明朝尚火德(可能是因为皇帝姓朱,朱则赤红如火,故明朝自称得火德),服饰也多以红色为主,于是在这日月之外又设计了一圈四方升腾的红色火焰。
旗帜的背景底色则为蓝色,代表着天空,整个旗帜意为“日月不灭,永照大明”。
本来这旗帜在原历史上只是民间海商所用,但这一世因为有了高务实在,他在知道这个情况之后,虽然没有贸贸然题请皇帝给大明定一个“国旗”(越是象征性的东西在这个时代越容易引起争议,而且高务实设定国旗这样的事情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但却上疏说了这件事,并且请皇帝批准海商们使用,理由是海商们此举是“诚敬朝廷”之表现,值得肯定。
这面旗帜的确一眼就能看出是“日月不灭,永照大明”之意,皇帝当然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于是御笔朱批同意了下来。就这样,大明的海商们便有了一面统一的、有着官方许可的旗帜可挂,而这面旗帜虽然理论上并非国旗,但在外国人眼中无疑便是国旗了。
不过,其他海商大多是没有其他的旗帜可挂,所以这面“日月之火”旗挂起来很显眼,船上各处几乎都挂这面旗帜。不过,当他们进京华私港或随京华舰队出行时,需按京华要求,在前桅、舰艏、舰艉、驾驶室信号杆顶部四处悬挂大小不等的书剑旗。
而京华因为高务实老早就有“品牌意识”,多年来一直悬挂书剑旗。故在这面“日月之火”旗被定为大明海商“可以悬挂”的“准国旗”之后,京华只是新增了一条内部规定,“于驾驶室左右两侧悬挂两面‘日月之火’旗,以示身份来历”。
这个位置对于整艘舰船而言自然不是特别醒目,故而其他船只远远望来,通常都只看得见京华那极具自家特色的书剑旗。
埃切瓦里当然也看见了最明显的几面书剑旗,当下略微沉吟,一脸忧虑地问道:“会不会是明国也开始发私掠证了?”
这一问显然是出于英格兰海盗焦虑综合症,不过席尔瓦司令官此时展现了他的冷静,果断摇头道:“这不可能。据我所知,京华公司虽然不是明国皇帝的皇家贸易公司,但它实际上处在类似的垄断地位。
既然拥有这样的垄断地位,那么它必然与我们卡斯蒂利亚一样,是作为制度的维护者存在的,绝不会是英格兰那样的挑战者、破坏者。依我之见,在远东尤其是南中国海区域内,谁去做私掠者我都可以理解,惟独京华公司不可能做海盗。”
埃切瓦里有些恼怒地一拍窗沿,道:“这道理我也明白,但现在的情况怎么解释?京华公司的战舰——我确定那不是武装商船——来攻击我们,攻击卡斯蒂利亚王国海军!
司令官阁下,您知道,这是战争行为。谁授权给京华公司与我们进行战争了,是明国皇帝吗?可是明国皇帝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发动针对我们的战争?我们两国远隔万里,明国虽然有一大堆附庸国,却都是在它自己周边,那他们与我们有什么利益冲突,以至于要以战争来解决呢?我可从没听说过他们有对海外殖埃民地的渴求……”
埃切瓦里还在愤怒的分析和质疑,席尔瓦却忽然脸色大变,脱口而出一个词:“该死!”
“怎么了,司令官?”埃切瓦里是小贵族家庭出身,自从奉命成为席尔瓦的副手,他实在很少看见这位大贵族家庭出身的司令官勃然作色,因此这一下也有些愕然。
席尔瓦的目光阴狠地盯着正在转向的“左翼轻骑兵”号,咬牙道:“菲律宾殖民地恐怕有危险了。”
埃切瓦里倒抽一口凉气,震惊地道:“明国也要抢占殖民地了?”
“不知道。”席尔瓦现在没工夫分析国家大局之类的东西,他只是按照一个海军军人的思路分析道:“你看那条战舰,它的速度比我了解到的同级舰船似乎都要快一点。我怀疑这艘战舰只是明国海军的先遣侦察船,而它只有一艘船,绝对不会是我们的对手。
其之所以敢向我们开炮,一定是有所倚仗……我的意思是说,在它身后不远的地方,恐怕就有明国海军的大舰队并且正朝我们驶来。”
埃切瓦里下意识吞咽了一口口水,问道:“那我们怎么办?要不要先不管它,赶紧去马尼拉先通知圣地亚哥·德·维拉总督阁下做好应战准备?”
席尔瓦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又盯着“左翼游骑兵”号观察了一下,这才开口道:“这条船采用的是硬帆,是典型的中国船,只是舰艏的模样有些奇怪,我不知道它是如何建造的……”
“司令官阁下,我们现在的重点……”
“不要打断我,先生。”席尔瓦严肃地道:“我正在向你——我的副手兼旗舰舰长说明情况。我想说的是,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现在可以看出来的是该舰的航速要高于我们。”
“好吧,如宁所愿,司令官阁下,但这只是意味着我们追不上它。我是否可以认为,您已经同意了我们应该立刻弃它不顾、赶去马尼拉?”
席尔瓦微微眯起眼睛,道:“我们马上调头,做出赶往马尼拉的架势,但是我们应该走斜线航向……只要敌舰中计转头来追,我们将在合适的距离立刻转身,趁它来不及调头逃走之前攻击并消灭它!”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单骑照碧心”的月票支持,谢谢!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3/3156/23591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