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齐阁小说 > 军史小说 > 隆庆中兴 > 第623章 巧局已设待金鳌

第623章 巧局已设待金鳌

推荐阅读:不败战神杨辰快穿之男多女少真可怕鸿运官道综影视反派的心机菟丝花误入阿姨圈,我躺赢人生悔婚才知道我是大帝,哭瞎有何用?隧末:放弃拯救大唐,我转战瓦缸山两眼一睁就是干,反派不干我来干下山后,被绝美大小姐倒追一见钟情:大叔,别纠缠我

    朱载坖、严世蕃等人在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的时候。嘉靖也在召见严嵩、徐阶等内阁辅臣。

    嘉靖拿着方钝的奏疏说道:“这是方钝的请求海运粮食的奏疏,你们看看。”

    严嵩、徐阶不禁有些诧异,虽然在大明一直有海运的声音,不过部堂级高官,尤其是分管财政的户部尚书亲自下场支持海运,还是头一回。

    到了部堂级的官员,大多都是老油条了,他们最会老成持重,不到最后时刻不会轻易发声的,尤其是有关这样的大事,大家最好都不要说话,而这次方钝竟然主动要求海运粮食,这倒是令严嵩等人没有想到。

    严嵩和徐阶、吕本传阅了方钝的奏疏,方钝建议使用海运的原因很简单,现在通州仓空虚,虽然账面上有八百多万石的粮食,但是实际有多少库存,朝廷尚不知晓,而现在朝廷马上面临着大战,军粮还有京师的储备都尚且不足,哪里还有余力赈济灾民呢?

    虽然东南的漕粮已经开始发运,但是到京师恐怕还得数月,眼下的事情缓不济急,唯有通过海运,才能快速解决粮食问题,尤其是辽东的粮食问题,虽然朝廷已经发了五万两银子,但是银子现在没什么用,辽东真正需要的是粮食。

    方钝通过查阅前元和洪武、永乐时的旧制,发现从东南起运漕粮的路线已经十分成熟了,刘家港入海——崇明州三沙放洋一一黑水大洋一一成山一一刘家岛——沙门岛一一莱州大洋一一界河,釆用这条路线若逢季风季节,船只顺风而行,十天左右便可运达京师。也可以直接运到辽东,对于缓解京师和辽东的粮食危机有极大的好处。

    所以方钝请求嘉靖利用海运迅速转运粮草,尤其是这个时候,正是东南粮价便宜的时候。作为户部尚书,方钝很清楚,现在对于朝廷来说,从东南购买粮食,是划得来的。

    东南本来就产粮,还有洞庭商帮将湖广的粮食通过长江贩运而来,洞庭粮食商帮主要由来自太湖洞庭西山的商人组成,他们主要将湖广地区的粮食贩运至江南缺粮地区,然后又将江南的丝织品和棉布运至湖广地区,上水则绸布帛,下水惟米而已。

    如苏州的最大的粮食市镇枫桥镇中,洞庭商人占大部分。枫桥米艘日以百数,皆洞庭人也,巅峰时期,他们有能力从湖广、江西等处贩运1800万石的粮食到东南来,这也是东南粮价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关键。

    以方钝的估计,眼下发银六十万两,足够购买并运输二百万石的粮食到京师,而之前朱载坖已经在东南下令打造沙船,随时可以使用,再令水师护航,安全问题绝对可以保障。这样一来,就不必调用京通仓的储备赈济辽东和北直隶等地了,朝廷的储备可以专心用作军粮。

    严嵩等人看过方钝的奏疏之后,嘉靖说道:“眼下北地灾荒,朕心不宁,若不速发粮草,恐伤天和。”

    严嵩当然明白嘉靖的意思,若是嘉靖不同意方钝的意见,大可以直接将方钝的奏疏留中即可。既然嘉靖将方钝的奏疏拿出来,那就是说明嘉靖对方钝的奏疏至少是动了心了,所以才会将方钝的密疏拿出来。

    严嵩说道:“眼下海运确实是应急之法,只是就群臣纷纷,难以实行。”

    严嵩说的倒不是假话,大明的这些官吏,干活的本事没多大,但是把水搅浑的本事可是不小。尤其是有关漕运,一直是个敏感问题,朝廷之上对此事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息过。

    官员们也都很清楚,今日国家之事,无大于兵与漕,有关漕运的事情,一向是大明朝堂上的热点问题,若是嘉靖猛地下令施行海运,恐怕会招来朝廷的动荡。河漕官员肯定会极力反扑的,河、漕势力集团人员之众、权力之重,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运河漕运的基础上的,如果改行海运,他们哪里还有存在的合理性?即便因为治河而应该存在,他们的权力也会受到很大削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是个肥差了。

    这个问题也确实是嘉靖一直不能下决心的原因,徐阶说道:“陛下,不如这样,先密令浙直总督唐顺之和南直隶巡抚谭纶、南直隶总兵戚继光,准备粮食船只,海运漕粮,等到一应准备,下旨以军储紧缺,海运粮食,赈济辽东,不为例,以安河漕之心。”

    徐阶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是在试行海运的时候,还是要安抚河漕官员,说明这次的海运只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事情,并不为常例,这样的话可以最大限度的先安抚河漕官员。

    对于严嵩和徐阶的看法,嘉靖正在思考此事。没想到黄锦突然进来奏报道:“陛下,有塘报。”

    嘉靖赶紧命黄锦拿来,是蓟镇的塘报,北虏虏千余骑由滴水崖入寇南犯永宁川,俺答亲率北虏主力六万余骑南下,宣府、蓟镇都向朝廷告急,请求速发粮饷。

    这下由不得嘉靖再多思考了,嘉靖当即下令,从内帑拨银六十万两,自苏松海运军粮二百万石与辽东和蓟镇。同时急召兵部尚书江东和户部尚书方钝与内阁一道商量退兵之策。

    嘉靖在商量退兵之策,但是京师的粮食已经是应声上涨了,朱载坖密切的关注着京师的粮食市场,京师的粮价,已经从米一石一两五钱涨到了一两七钱,而且还在继续上涨之中。

    朱载坖一面令李和加紧和晋陕商帮接触,以免询问严世蕃在京通仓的进展。严世蕃在京通仓逼迫这些小吏们交出之前贪墨的粮食,但是现在粮价飞涨,他们盗卖的时候不过五六钱一石,眼下要花三倍的价格买回来,小阁老着实是让他们出了一把血。

    同时严世蕃还在加紧清查库存,对于虚报、霉变的存粮,严世蕃都责令管事官吏补足,对于他们玩的这些滑头,严世蕃清楚极了,和小阁老玩这些,这帮官吏们还嫩了些。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4/4264/31745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