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策划筹谋备无患(三)
推荐阅读:不败战神杨辰、快穿之男多女少真可怕、鸿运官道、综影视反派的心机菟丝花、误入阿姨圈,我躺赢人生、悔婚才知道我是大帝,哭瞎有何用?、隧末:放弃拯救大唐,我转战瓦缸山、两眼一睁就是干,反派不干我来干、下山后,被绝美大小姐倒追、一见钟情:大叔,别纠缠我、
嘉靖下诏令各个州县和王府宗室进献宝物,以充实内廷,这事就和朱载坖有关了,嘉靖也很清楚,现在太仓空虚,可是要他拿内承运库的银子来重修万寿宫,他当然是不干的,所以才有了这么一道诏书,希望州县官员和藩王们进贡献银以助大工。
朱载坖作为皇子亲王,当然也要进献以表孝心了,这事朱载坖还去和李妃仔细商量了一下进献多少的问题。献的少了,嘉靖肯定是不开心的,献的多了,也容易引起嘉靖的误会。
李妃想了想说道:“殿下,一般这种进献,两京的国公不超过一万两,亲王一般是一万余两和一些珍玩。”
朱载坖一听说一万两,顿时就有些不高兴了,自己一年哪有那么多进项,除了王直的供奉之外,皇庄、官店的收入仅够维持王府的日常开支。
自己的小妈放焰火把老登的房子烧了,现在要自己出钱去重修,虽然看起来好像是这么个道理,但是朱载坖心里总是有些不怎么得劲。
李妃只得劝慰道:“殿下,先看看其他亲王们怎么做再说也不迟嘛。”
朱载坖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于是先将此事放下。
内阁里,徐阶脸色铁青,袁炜、李春芳的脸色也不好看,万寿宫被焚毁,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重修,可是银子从哪里来?之前为了重修三大殿,已经是到处搜刮,现在再为了重修万寿宫再次摊派,恐怕会激起民变的。
李春芳说道:“首揆,不能再向地方州县摊派了,否则激起民变,我等吃罪不起啊。”
徐阶当然知道,千万不能再搜刮地方了,这是要出乱子,徐阶想了想说道:“先令工部查看重修三大殿的余料,看看缺少多少,再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银子。陛下不是已经下诏让各王府和州县进献珍玩,报效大工了嘛,看看他们能够报效多少吧。”
李春芳问道:“若是还不够,怎么办?”
这下徐阶也有些无奈了,只得吩咐道:“去请马司农来。”事关银钱,肯定要找马坤这个户部尚书了,马坤被徐阶等人叫来之后,当然也知道内阁叫他过来是为了什么,马坤当然也有所准备。
现在重修万寿宫的工程需要银子,太仓也没有进项,马坤作为户部尚书当然要提出自己的想法了,马坤也是提了很多的办法,首先是增加捐纳,一是两京的国子监,二是吏员捐纳成为九品,还有就是增发盐引,增加盐税的收入。
更重要的还是催征,东南八府的欠粮还要加紧催征才行。东南的欠粮是现在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了,如果再不解决东南的欠粮问题,朝廷将会很快无银可支,无粮可发。
听完马坤说的,徐阶也深感头大,万寿宫工程浩大,工期仓促,建材短缺,又值冬季施工,操作极难。更兼钱粮缺乏,徐阶也是头疼不已。
正在徐阶头昏的时候,嘉靖派人请徐阶到玉熙宫去,徐阶赶紧跟着内侍到玉熙宫内,徐阶一见嘉靖当即行礼说道:“臣得见陛下天颜无恙,不胜欣喜!”
嘉靖笑着请徐阶起来,温声说道:“徐阁老,朕无恙,只是这玉熙宫确实逼仄,朕虽然简朴,但是此地确实不宜召见重臣,批答奏疏。”
嘉靖说了很多,其实归根到底都是一件事情,就是催促徐阶赶紧重修万寿宫,好让自己搬进去。
徐阶只得先将此事应承下来,徐阶说道:“陛下,重修万寿宫一事,臣已于工部、户部商议过了,重修三大殿尚有余料,臣以为先动用这些余料,立马开工,也能节省工期。”
嘉靖听完之后点点头说道:“徐阁老老成谋国,思虑甚妥。徐阁老长子似乎也是在京师?”
见朱载坖问及他的儿子,徐阶赶紧答道:“陛下,臣子举业无望,以荫官尚宝丞,在京师当差。”
嘉靖怎么会不知道徐璠在干嘛呢?但是现在要让徐阶干活,少不得要给徐阶一点甜头的,嘉靖知道,徐阶对自己这个长子还是很重视的,虽然徐璠科举不成,但是徐阶也是一直将他带在身边加以培养,已经是徐阶三个儿子中最优秀的一个了。
嘉靖三十七年徐璠迁云南广南知府,徐阶上疏为他改官,虽然徐阶的理由是:今使领郡亲民为州县诸吏之长,而理其钱谷、刑名、赋役等项重大繁难之事,实恐不能称职,无以仰副皇上慎择守令之意。伏乞天慈特垂衿念,敕下吏部查照前例,将臣男所升知府官品降减三四级,量改在京闲散衙门一官,庶臣朝夕有所倚托,得以不分心力。
但是实际上明眼人都很清楚,徐阶是想把自己这个儿子留在京师加以培养的。现在嘉靖提到自己的儿子,徐阶不禁警惕起来了。
嘉靖笑了笑说道:“昔日惟中任首辅的时候,严世蕃任工部右侍郎,颇有章法,朕早就说过,三途并进,不必拘泥于出生,朕看徐璠就很不错,比严世蕃沉稳多了,就升太常少卿,提督大工,待大工告成之日,朕另有升赏。”
徐阶能说什么,只能谢恩了。他明白嘉靖的意思,一是用此事笼络徐阶,毕竟要徐阁老干活嘛,还是要加恩于徐阶的,二就是将徐璠给绑在大工上了,徐阁老就算为了儿子,也得玩命干活了。
徐阶走了之后,嘉靖叫来黄锦,吩咐道:“黄伴你去趟裕王府,他现在是皇子亲王,要为天下的亲王、郡王们做个表率,怎么现在还无动于衷呢?”
黄锦当然知道嘉靖说的是什么事情,当即来到裕王府,将嘉靖的意思传达给了朱载坖,嘉靖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是要朱载坖主动报效银子,你现在是储君,又是亲王,给自己老爹出钱修房子,当然要主动一点才是。
朱载坖不由得问道:“黄公公觉得,孤报效多少合适?”
这个数额是比较敏感的,多了不行,少了更不行,黄锦思虑了一会,向朱载坖竖起了一根手指,朱载坖表示明白了。
朱载坖作为皇子亲王,当然也要进献以表孝心了,这事朱载坖还去和李妃仔细商量了一下进献多少的问题。献的少了,嘉靖肯定是不开心的,献的多了,也容易引起嘉靖的误会。
李妃想了想说道:“殿下,一般这种进献,两京的国公不超过一万两,亲王一般是一万余两和一些珍玩。”
朱载坖一听说一万两,顿时就有些不高兴了,自己一年哪有那么多进项,除了王直的供奉之外,皇庄、官店的收入仅够维持王府的日常开支。
自己的小妈放焰火把老登的房子烧了,现在要自己出钱去重修,虽然看起来好像是这么个道理,但是朱载坖心里总是有些不怎么得劲。
李妃只得劝慰道:“殿下,先看看其他亲王们怎么做再说也不迟嘛。”
朱载坖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于是先将此事放下。
内阁里,徐阶脸色铁青,袁炜、李春芳的脸色也不好看,万寿宫被焚毁,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重修,可是银子从哪里来?之前为了重修三大殿,已经是到处搜刮,现在再为了重修万寿宫再次摊派,恐怕会激起民变的。
李春芳说道:“首揆,不能再向地方州县摊派了,否则激起民变,我等吃罪不起啊。”
徐阶当然知道,千万不能再搜刮地方了,这是要出乱子,徐阶想了想说道:“先令工部查看重修三大殿的余料,看看缺少多少,再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银子。陛下不是已经下诏让各王府和州县进献珍玩,报效大工了嘛,看看他们能够报效多少吧。”
李春芳问道:“若是还不够,怎么办?”
这下徐阶也有些无奈了,只得吩咐道:“去请马司农来。”事关银钱,肯定要找马坤这个户部尚书了,马坤被徐阶等人叫来之后,当然也知道内阁叫他过来是为了什么,马坤当然也有所准备。
现在重修万寿宫的工程需要银子,太仓也没有进项,马坤作为户部尚书当然要提出自己的想法了,马坤也是提了很多的办法,首先是增加捐纳,一是两京的国子监,二是吏员捐纳成为九品,还有就是增发盐引,增加盐税的收入。
更重要的还是催征,东南八府的欠粮还要加紧催征才行。东南的欠粮是现在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了,如果再不解决东南的欠粮问题,朝廷将会很快无银可支,无粮可发。
听完马坤说的,徐阶也深感头大,万寿宫工程浩大,工期仓促,建材短缺,又值冬季施工,操作极难。更兼钱粮缺乏,徐阶也是头疼不已。
正在徐阶头昏的时候,嘉靖派人请徐阶到玉熙宫去,徐阶赶紧跟着内侍到玉熙宫内,徐阶一见嘉靖当即行礼说道:“臣得见陛下天颜无恙,不胜欣喜!”
嘉靖笑着请徐阶起来,温声说道:“徐阁老,朕无恙,只是这玉熙宫确实逼仄,朕虽然简朴,但是此地确实不宜召见重臣,批答奏疏。”
嘉靖说了很多,其实归根到底都是一件事情,就是催促徐阶赶紧重修万寿宫,好让自己搬进去。
徐阶只得先将此事应承下来,徐阶说道:“陛下,重修万寿宫一事,臣已于工部、户部商议过了,重修三大殿尚有余料,臣以为先动用这些余料,立马开工,也能节省工期。”
嘉靖听完之后点点头说道:“徐阁老老成谋国,思虑甚妥。徐阁老长子似乎也是在京师?”
见朱载坖问及他的儿子,徐阶赶紧答道:“陛下,臣子举业无望,以荫官尚宝丞,在京师当差。”
嘉靖怎么会不知道徐璠在干嘛呢?但是现在要让徐阶干活,少不得要给徐阶一点甜头的,嘉靖知道,徐阶对自己这个长子还是很重视的,虽然徐璠科举不成,但是徐阶也是一直将他带在身边加以培养,已经是徐阶三个儿子中最优秀的一个了。
嘉靖三十七年徐璠迁云南广南知府,徐阶上疏为他改官,虽然徐阶的理由是:今使领郡亲民为州县诸吏之长,而理其钱谷、刑名、赋役等项重大繁难之事,实恐不能称职,无以仰副皇上慎择守令之意。伏乞天慈特垂衿念,敕下吏部查照前例,将臣男所升知府官品降减三四级,量改在京闲散衙门一官,庶臣朝夕有所倚托,得以不分心力。
但是实际上明眼人都很清楚,徐阶是想把自己这个儿子留在京师加以培养的。现在嘉靖提到自己的儿子,徐阶不禁警惕起来了。
嘉靖笑了笑说道:“昔日惟中任首辅的时候,严世蕃任工部右侍郎,颇有章法,朕早就说过,三途并进,不必拘泥于出生,朕看徐璠就很不错,比严世蕃沉稳多了,就升太常少卿,提督大工,待大工告成之日,朕另有升赏。”
徐阶能说什么,只能谢恩了。他明白嘉靖的意思,一是用此事笼络徐阶,毕竟要徐阁老干活嘛,还是要加恩于徐阶的,二就是将徐璠给绑在大工上了,徐阁老就算为了儿子,也得玩命干活了。
徐阶走了之后,嘉靖叫来黄锦,吩咐道:“黄伴你去趟裕王府,他现在是皇子亲王,要为天下的亲王、郡王们做个表率,怎么现在还无动于衷呢?”
黄锦当然知道嘉靖说的是什么事情,当即来到裕王府,将嘉靖的意思传达给了朱载坖,嘉靖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是要朱载坖主动报效银子,你现在是储君,又是亲王,给自己老爹出钱修房子,当然要主动一点才是。
朱载坖不由得问道:“黄公公觉得,孤报效多少合适?”
这个数额是比较敏感的,多了不行,少了更不行,黄锦思虑了一会,向朱载坖竖起了一根手指,朱载坖表示明白了。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4/4264/31746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