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打造无敌之师绝不是梦
推荐阅读:我在民国做袍哥、命定凡俗、九劫真神齐飞鸿、战火军途:从1978开始、不当牛马,玩什么游戏、华娱之软饭王、大国实业、一路渡仙、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骑砍:从三国子午谷开始、
第477章打造无敌之师绝不是梦
过度压制和打压武将,通过监军制度,削弱和剥夺军队统帅的权力,怎么可能建立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
这就跟把老虎的爪牙,全都给捆绑起来,又如何去与野兽厮杀?
大明中后期,倒是也出现了如戚继光、李如柏等名将。
但是与明初猛将如云相比,可就差远了。
究其根源,也正是监军制度的原因。
统兵作战的武将处处受限,不能像徐达、常遇春等名将那样,在战场上发挥自如,自然发挥不出才能。
将熊熊一窝,军队的战斗力自然会因此大打折扣。
更为要命的是还不是这个。
监军的文官、太监,对领军统帅指手画脚,外行指挥内行。
甚至是争权夺利,拖后腿、使绊子,在背后捅刀子,导致军队大败的事情屡见不鲜。
这样的现状,崇祯也许不大清楚,孙承宗却是心知肚明。
然而关系到军权归属的事情,哪个敢多嘴?
这种事,也只有云真人敢提,并且提了还能见效果。
可军政官又是个什么鬼?
崇祯等人诧异地看向云逍。
所谓的军政官,换了个马甲,他还是监军啊!
不是说不能继续压制、打压武将的吗?怎么又提出这样的主意?
“大明的监军制度,束缚了武将的手和脚,自然要不得。”
云逍十分肯定地说道。
在军队中,外行指挥内行,是大忌。
所以《孙子兵法》才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可历史上的崇祯是个疑心重的皇帝,或是亲自插手,或是安排太监插手行军打仗的事情。
这才导致洪承畴在松锦大战中的惨败,以及卢象升的惨死。
因此大明的监军制度必须废掉。
但是领军的将帅失去监督和制约,却又万万不行,后来的吴三桂、左良玉,就是再好不过的例子。
“我所说的军政官,与监军可是完全不同。”
云逍摇头一笑。
把政委和监军混为一谈,未免太小看伟人的大智慧了……政委制度虽然起源于大毛,真正发扬光大却是自伟人之手。
接着云逍一番耐心解释。
监军,只负责监督主帅,并插手军事决策。
而军政官,其职责却比监军要宽泛的多。
军队实行“双长官制”,主官分为两部分,军事主官与政治主官。
二者在级别上是平级的,但是职责各有侧重。
军事主官负责军事指挥,只要是作战的事情,都由他说了算。
军政官则是负责政治工作。
啥,不知道什么是政治工作?管军人的思想、军纪、委任升迁、生活、训练等等。
一句话,军事主官负责下达军令。
只要是行军打仗方面的事情。部队要做什么,打谁,怎么打,都是军事主官说了算。
而军政官专管军政,主管军队建设的问题。
遇到打仗的时候,军政官必须服从军事主官的命令。
但是军政官有“一票否决权”。
军政官认为军事主官的命令有问题,可以直接冻结命令,并且将这件事上报。
如果上面认为军事主官的命令有错,就会对其进行处罚。
但是军政官如果胡乱动用自己的权力,也会受罚,所以不敢擅自使用否决权。
关于军队建设的所有事务,则是必须听军政官的。
尤其是人事以及军纪执行方面,军政官则是有着决定性的权力。
崇祯等人总算是听明白了。
然后几人陷入长久的沉思当中。
孙承宗、李邦华率先想透其中的妙处,不约而同地看向崇祯,眸子里满是振奋与激动之色。
“孙阁老,你来说说这个军政官制度,有何好处?”
崇祯对于军政是个外行,只觉得这个军政官制度很厉害……叔父提出来的,那肯定非同凡响。
可具体厉害在哪里,却又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孙承宗是老军务了,接过话头侃侃而谈:“其一,军政官制度,能够确保军队忠于陛下和朝廷,彻底杜绝将帅谋反的可能性。”崇祯点点头。
两个主官并立,一个管打仗,一个管建设。
一文一武,一前一后,相互制衡,哪一个想造反都不可能。
“其二,主官与军政官的职权分明,主官可以专心打仗,杜绝了以往外行指挥内行的事情的发生。”
这个更好理解。
打仗的事情全归武将,文官或是太监也就没了指手画脚的权力。
“其三,按照云真人所说,军政官主抓将士的思想,如此一来,军心就能拧成一股绳,战力自然是非比寻常。”
“一个军政官制度,解决了古往今来的大难题,云真人,真乃旷世奇才!”
孙承宗赞不绝口。绝了,这个军政官制度,简直是绝了!
“事情还没那么简单。”
云逍毫不客气地泼了一瓢凉水。
“首先军政官选拔上,必须慎之又慎,不仅要忠君爱国,还得懂得军务。这就需要朝廷专门选拔、培训。”
“其二,军政官要能够吃苦耐劳,与士兵同甘苦共患难,切不能跟以往的监军一样,到军中作威作福,否则还是走到以前的老路上。”
“其三,相关的体制必须要跟上,否则很容易引起主官与军政官相互勾心斗角的事情发生。”
一番话,让崇祯等人连连点头。
云逍接着说道:“可以先练一支新军,将以上所说的种种举措予以试行,然后再逐步推行,切不可操之过急。”
崇祯手掌重重地拍了一下椅子扶手,沉声说道:“就照此来办,内阁、兵部先拿出一个章程,从各地抽调一万精锐组建新军,试行各项新政。”
温体仁、李邦华连忙应承下来。
“切记!”
“军队改革,必须动真格的,分‘羹’而不动‘奶酪’的变革,打造不出一支无敌之师,所谓大明日不落,更是一句空谈!”
云逍看了崇祯和孙承宗,郑重地叮嘱道。
他实在是太清楚大明的军队了,一旦改革,就会触碰到无数人的利益。
要是皇帝不铁了心,最终再好的规划都会落空。
提到‘大明日不落’,崇祯当即就不困了,站起身来,斩钉截铁地说道:“破釜沉舟,在所不惜!”
孙承宗等人也都面露决然之色。大明日不落啊,这是多大的诱惑?
过度压制和打压武将,通过监军制度,削弱和剥夺军队统帅的权力,怎么可能建立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
这就跟把老虎的爪牙,全都给捆绑起来,又如何去与野兽厮杀?
大明中后期,倒是也出现了如戚继光、李如柏等名将。
但是与明初猛将如云相比,可就差远了。
究其根源,也正是监军制度的原因。
统兵作战的武将处处受限,不能像徐达、常遇春等名将那样,在战场上发挥自如,自然发挥不出才能。
将熊熊一窝,军队的战斗力自然会因此大打折扣。
更为要命的是还不是这个。
监军的文官、太监,对领军统帅指手画脚,外行指挥内行。
甚至是争权夺利,拖后腿、使绊子,在背后捅刀子,导致军队大败的事情屡见不鲜。
这样的现状,崇祯也许不大清楚,孙承宗却是心知肚明。
然而关系到军权归属的事情,哪个敢多嘴?
这种事,也只有云真人敢提,并且提了还能见效果。
可军政官又是个什么鬼?
崇祯等人诧异地看向云逍。
所谓的军政官,换了个马甲,他还是监军啊!
不是说不能继续压制、打压武将的吗?怎么又提出这样的主意?
“大明的监军制度,束缚了武将的手和脚,自然要不得。”
云逍十分肯定地说道。
在军队中,外行指挥内行,是大忌。
所以《孙子兵法》才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可历史上的崇祯是个疑心重的皇帝,或是亲自插手,或是安排太监插手行军打仗的事情。
这才导致洪承畴在松锦大战中的惨败,以及卢象升的惨死。
因此大明的监军制度必须废掉。
但是领军的将帅失去监督和制约,却又万万不行,后来的吴三桂、左良玉,就是再好不过的例子。
“我所说的军政官,与监军可是完全不同。”
云逍摇头一笑。
把政委和监军混为一谈,未免太小看伟人的大智慧了……政委制度虽然起源于大毛,真正发扬光大却是自伟人之手。
接着云逍一番耐心解释。
监军,只负责监督主帅,并插手军事决策。
而军政官,其职责却比监军要宽泛的多。
军队实行“双长官制”,主官分为两部分,军事主官与政治主官。
二者在级别上是平级的,但是职责各有侧重。
军事主官负责军事指挥,只要是作战的事情,都由他说了算。
军政官则是负责政治工作。
啥,不知道什么是政治工作?管军人的思想、军纪、委任升迁、生活、训练等等。
一句话,军事主官负责下达军令。
只要是行军打仗方面的事情。部队要做什么,打谁,怎么打,都是军事主官说了算。
而军政官专管军政,主管军队建设的问题。
遇到打仗的时候,军政官必须服从军事主官的命令。
但是军政官有“一票否决权”。
军政官认为军事主官的命令有问题,可以直接冻结命令,并且将这件事上报。
如果上面认为军事主官的命令有错,就会对其进行处罚。
但是军政官如果胡乱动用自己的权力,也会受罚,所以不敢擅自使用否决权。
关于军队建设的所有事务,则是必须听军政官的。
尤其是人事以及军纪执行方面,军政官则是有着决定性的权力。
崇祯等人总算是听明白了。
然后几人陷入长久的沉思当中。
孙承宗、李邦华率先想透其中的妙处,不约而同地看向崇祯,眸子里满是振奋与激动之色。
“孙阁老,你来说说这个军政官制度,有何好处?”
崇祯对于军政是个外行,只觉得这个军政官制度很厉害……叔父提出来的,那肯定非同凡响。
可具体厉害在哪里,却又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孙承宗是老军务了,接过话头侃侃而谈:“其一,军政官制度,能够确保军队忠于陛下和朝廷,彻底杜绝将帅谋反的可能性。”崇祯点点头。
两个主官并立,一个管打仗,一个管建设。
一文一武,一前一后,相互制衡,哪一个想造反都不可能。
“其二,主官与军政官的职权分明,主官可以专心打仗,杜绝了以往外行指挥内行的事情的发生。”
这个更好理解。
打仗的事情全归武将,文官或是太监也就没了指手画脚的权力。
“其三,按照云真人所说,军政官主抓将士的思想,如此一来,军心就能拧成一股绳,战力自然是非比寻常。”
“一个军政官制度,解决了古往今来的大难题,云真人,真乃旷世奇才!”
孙承宗赞不绝口。绝了,这个军政官制度,简直是绝了!
“事情还没那么简单。”
云逍毫不客气地泼了一瓢凉水。
“首先军政官选拔上,必须慎之又慎,不仅要忠君爱国,还得懂得军务。这就需要朝廷专门选拔、培训。”
“其二,军政官要能够吃苦耐劳,与士兵同甘苦共患难,切不能跟以往的监军一样,到军中作威作福,否则还是走到以前的老路上。”
“其三,相关的体制必须要跟上,否则很容易引起主官与军政官相互勾心斗角的事情发生。”
一番话,让崇祯等人连连点头。
云逍接着说道:“可以先练一支新军,将以上所说的种种举措予以试行,然后再逐步推行,切不可操之过急。”
崇祯手掌重重地拍了一下椅子扶手,沉声说道:“就照此来办,内阁、兵部先拿出一个章程,从各地抽调一万精锐组建新军,试行各项新政。”
温体仁、李邦华连忙应承下来。
“切记!”
“军队改革,必须动真格的,分‘羹’而不动‘奶酪’的变革,打造不出一支无敌之师,所谓大明日不落,更是一句空谈!”
云逍看了崇祯和孙承宗,郑重地叮嘱道。
他实在是太清楚大明的军队了,一旦改革,就会触碰到无数人的利益。
要是皇帝不铁了心,最终再好的规划都会落空。
提到‘大明日不落’,崇祯当即就不困了,站起身来,斩钉截铁地说道:“破釜沉舟,在所不惜!”
孙承宗等人也都面露决然之色。大明日不落啊,这是多大的诱惑?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4/4267/317602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