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即将在北美上映
推荐阅读:海彤战胤、从母星爆炸开始列车求生、身患绝症,老婆说我只是替身、他和她们的群星、明末钢铁大亨、福宝三岁半:下山闹翻天、全民开箱时代,我可以选择外挂、重生八零:离婚后被军少宠上天、隧末:放弃拯救大唐,我转战瓦缸山、从并盛町开始的异世界游戏、
工藤静香在燕京只待了四天时间,她在燕京的工作结束之后,就跟着南宫松子他们回了霓虹。
她刚走没几天,周彦忽然收到了好几份来自霓虹的买歌请求。
原来是因为《流星》的完整版在朝日电视台首播之后,引起了很多音乐公司的关注。
《流星》的完整版,不但有伴奏,而且还有旋律,任谁都能听出来,这就是一首歌,填上歌词就能唱。
说不定已经有歌手试着填词开唱了。
《流星》这首曲子,确实非常抓耳,而且它还是松下电器的广告歌,那些音乐公司自然不愿意错过。
这些公司是先联系了松下电器,他们以为这首歌的版权都在松下电器手里,但松下电器告诉他们,这首歌的版权分的很清楚,歌手想要唱的话,公司根本做不了主,只能去找周彦。
不过对于这些请求,周彦一个都没有理睬,他并不准备把这首歌交给霓虹歌手来唱,至少不会把首版交给霓虹歌手。
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填中文歌词,交给中国歌手来唱,第二个是交给英语歌手来唱。
其实最早的时候,周彦考虑过许巍。
周彦认为,许巍是中国歌手中唱《流星》的最佳选择,不过许巍的歌都是自己作词作曲,未必愿意唱别人写的歌。
而且,最终周彦也没有把许巍签下来。
国内这边,现在他也没有想到什么合适的人选来唱这首歌,暂时只能等一个有缘人了。
……
周彦并没有考虑过让霓虹歌手来唱这首歌,但是霓虹的乐迷们却很关注这件事情。
朝日电视台甚至还弄了一个投票,让观众选出自己最希望来唱《流星》的霓虹本国歌手。
其中热门人选既有老牌歌星谷田新司、松田圣子、吉田拓郎等人,也有坂井泉水这种后起之秀,甚至连中森名菜、工藤静香以及中岛美雪都在其中。
观众们投票,根本就不在乎这些歌星是否适合《流星》这首歌,他们只凭自己的喜好。
不过还有一部人认为,周彦的曲子不应该做成歌,就这样只听纯音乐已经足够了。
其实这种论调一直都有,虽然《假若爱有天意》跟《伴我同行》这两首歌在霓虹非常受欢迎,但依旧有人认为,周彦的曲子不应该做成歌,这样会毁了曲子。
朝日电视台弄的投票,周彦也有耳闻,不过观众们具体投了哪些人,他并不清楚。
工藤静香走后,他就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放牛班的春天》的学校已经开始动工,周彦抽着空带导演组众人去了现场。
不过他们对土建一窍不通,在房子没有建起来之前,他们什么都看不出来。
这次的布景项目,不止有学校的建设,还有附近一些环境的改造。
学校的选址相对较偏,附近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所以在建设学校的同时,剧组也会在旁边建一条新的马路,并且还会在路的旁边移栽上两排树。
对于剧组修路这个举措,当地政府十二分欢迎。
虽然剧组修的这条路总共只有两三公里长,但好歹是一条路,对当地的经济有正面作用。
周彦去将军坨的时候,当地的镇长非常热情,对镇长来说,周彦他们可是财神爷。
学校的建设,马路的修建,用了不少劳动力。
现在又不是农忙时节,村民们闲得没事来帮帮忙,能够赚笔不菲的工钱。
在现场看了一圈,项目经理舒光吉跑过来,问周彦,“周老师,你们要不要拍个照?”
“合照么?好啊。”
“不是,你们用铁锹铲一锹水泥,做个样子,留记念,以前领导到项目视察,都有这么个流程。”
听到舒光吉这么说,周彦摆摆手,“算了,我还是不耽误工人们干活了。”
“其他几位导演呢?”
“不用,不用。”
霍建起他们也是连连摆手,周彦都已经拒绝了,他们又怎么会同意。
看他们都拒绝,舒光吉也就没说什么,既然领导不爱搞这些,他也省事。
“各位导演果然都非常务实。”舒光吉也略有些生硬地拍了一记马屁。
周彦自己就是个马屁高手,对马屁的免疫非常强,他笑了笑,嘱咐了一句,“活干慢一点没关系,主要是工人的安全要注重。”
“周导你放心,我们项目部对安全是一抓再抓,保证不会出现意外。”
周彦点点头,他也就是顺嘴提一句,他们这个项目不大,而且学校总共就两层半楼,这么点高度,出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小。
这个项目还是汤臣牵头做的,管理上肯定要比一般的施工团队严格一些。
“哦,对了,舒工,还有一件事情,要麻烦你。”
“周导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
“麻烦你帮我带两个人。”
周彦朝不远处的李海宁跟夏国保招了招手,“你们两个,到这里来。”
两个孩子正在看工人们干活,看得津津有味,听到周彦召唤,屁颠屁颠跑了过来。
舒光吉听到周彦让他带两个人的时候,他就满脸疑惑,又看到周彦喊来两个孩子,他眼睛都瞪大了。
“周导,你要我带他们?”
周彦点点头,“麻烦你给他们安排点活。”
舒光吉有些为难道,“他们……是不是有点太小了?”
不仅仅是小的问题,舒光吉不知道这两个孩子的来路,看情况很可能是周导的亲戚。
两个少爷来体验生活,到时候苦的是他们。
周导说要给他们安排点活,那还真能安排活?肯定得好好地供着啊,要是出一点闪失,他可担待不起。
“我看很多工地,不都有这么大的孩子么,而且还不少。”
周彦这话,让舒光吉无法反驳。
虽然现在他们这个队伍里面没有未成年,但其他地方很多工地确实都有李海宁他们这么大的孩子,甚至更小的都有。
有些孩子小学都没有读完,就跟着家里的大人一起出来干活了。
虽然这些孩子的劳动力比较弱,但是工钱也很低,他们或许一天只能干成人的五分之一活,但工钱却是十分之一。
对包工头来说,多点这样的劳动力,他还能多赚点钱。
舒光吉见过最离谱的一个队伍,整个瓦工队伍都是从一个村出来的,除了包工头四十来岁,其他的工人都是十二岁到十八岁之间,总共有二十来号人。
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包工头同村的子侄,上不起学,就跟着长辈一起出社会,包工头只需要支付一点点薪水,就能把整个团队给养起来。
只要这些孩子在外面没有死,回家之后,他们的家长还得感谢包工头。
如果包工头良心多一点,过年的时候,给孩子们发个大十几块钱,那些家长们都高兴的不得了。毕竟孩子在家待着,张嘴就要吃饭,出去不但省了粮食,还能赚点钱贴补家里。
大几十块钱,对一些农村家庭来说,可不算少了。
divclass=contentadv虽然外面这种情况很多,但是舒光吉却还是犯难,“这俩孩子都细皮嫩肉的,可不适合……”
舒光吉的话还没说完,周彦就笑道,“就是因为细皮嫩肉的,才要到你这里锻炼锻炼。”
李海宁跟夏国保刚到工作室的时候,都偏瘦,而且灰头土脸的。
但是在工作室待了这么长时间,两人天天吃好喝好,都长了不少肉,看起来容光焕发。
如果继续这样,这俩小子可就离角色设定越来越远了。
周彦不要求他们灰头土脸,一看就是农村孩子,但至少不能白白胖胖的。镜头本来就容易让人发福,如果现实中看着微胖,镜头里面看起来可能就比较胖了。
而且让他们在工地干一段时间,也能磨练一下他们的心性。
见周彦坚持,舒光吉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点头应承,“那好吧。”
周彦笑了笑,又对李海宁他们说,“你们在这里干活,每天都是领工钱的,到时候我会给你们结算。”
听周彦这么说,两个小子都非常高兴,他们在工作室待的时间也挺长了,中间培养起来的激情,也慢慢减弱,他们开始觉得音乐的学习越来越枯燥。
相较于天天在工作室里面学习音乐,他们倒觉得来工地干活更有意思,这工地的活,在他们眼中可比学习有趣多了。
“行了,你们去玩吧,明天开始正式干活。”
“好嘞。”
等到李海宁他们走后,周彦又对舒光吉说,“舒工,对这两个小子严格点,有活就给他们干,只要没有人身危险,再苦再累都没关系。”
舒光吉咬着牙说道,“我明白了。”
……
周彦他们离开将军坨的时候,把李海宁跟夏国保留在了工地,周彦还把行李留给了他们。
看到周彦把两包行李给李海宁他们,霍建起笑呵呵地说道,“周导,看来你早有预谋啊。”
娄烨也笑了起来,“周导你这招挺损的,这俩小子现在乐呵呵的,估计没几天就要哭爹喊娘了。”
“他们这段时间太安逸了。”周彦随口说了一句。
李海宁他们这段时间确实太安逸了,安逸到有些不珍惜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
别看李海宁他们都是工人的孩子,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吃过太多苦,有很多东西,都是他们父母在扛着。
现在把他们扔到工地里面去,感受一些疾苦,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坏事情。
“周导,你就不怕他们俩干一段时间,真爱上了工地的活,不想回去学音乐了?”肖灿笑呵呵地问道。
周彦也笑道:“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也不介意送他们去学土木,他们必能成为工地奇才。”
听到这话,众人都笑了起来。肖灿问这话自然也是开玩笑的成分居多,这世上哪有人愿意去干累活的。
连学音乐的苦都吃不了的人,要能爱上在工地干活,那可太神奇了。
车子开了一截,娄烨忽然问道,“后面路修好了,是不是正好到这里结束?”
周彦伸头朝窗外看了看,随即点头道,“嗯,大概就是这个位置。”
得到周彦的确定,娄烨对前面的司机说道,“黄师傅,麻烦停个车。”
黄师傅是个不爱说话的人,听娄烨这么说,也没有问,直接踩了刹车,把车给停了下来。
娄烨下车之后,对着脚下的这条土路咔咔拍了好几张照片。
拍完之后,他又回到了车上,笑着说:“拍一下,留个纪念,或许下次来的时候,这里就完全不一样了。留下影像之后,人们对照着从前的图片,再看这条路,或许会多几分感慨。”
霍建起也转头看向后面的那条路,感慨道:“如果我们拍的是类似《jyl》那样的电影,倒是可以把前后变化都拍下来,这样就能形成强烈的反差感。时代的变化,就暗藏在这些具象的变迁当中。”
王晓帅开玩笑道,“老霍你以后可以拍一部电影,名字就叫《一条路》,十年前,荒草中只有一条人们一步一步踩出来的小路,十年后,荒草没了,变成一条泥土硬化的大路,人们骑着自行车,二十年后变成石子铺就的路,大家骑着摩托车,三十年后,又变成水泥路,上面都是汽车。这部电影也不需要其他场景,把镜头都锁在这一条路上,所有的故事也都发生在这上面。”
霍建起撇着嘴说道,“那不叫电影,那叫宣传片。不过公路电影,倒是有点意思。”
“公路电影好啊,我看老胡你不如就翻拍《西游记》,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公路电影。”
“……”
几人插科打诨一会儿,王晓帅忽然问周彦,“周导,我前些天听说《第六感》要在北美上映了,现在情况怎么样?”
听到王晓帅的话,其他人都把目光投向周彦。
虽然《第六感》跟他们没什么关系,但是他们也非常关心,中国的电影,在北美一直没有取得什么好成绩。
事实上,中国电影在北美上映都很少。
如果说,现在有哪个中国导演的电影,最有希望在北美获得好成绩,那无疑就是周彦了,因此《第六感》在北美上映,很受瞩目。
首先,《第六感》已经在霓虹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表明这部电影具有攻克海外市场的能力。
其次,《飞翔的钢琴少年》在欧美的票房很不错,而这部电影就是翻拍《想飞的钢琴少年》,说明周彦的故事有吸引欧美观众的能力。
综合来看,《第六感》确实很有希望。
周彦笑着回道,“电影后天才上映,现在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劝你们也不要有太高的期望,毕竟是一部华语电影,排片并不理想。”
《第六感》虽然得到在北美上映的机会,但是并没有获得好的排片,这也在周彦的预料之中,这部电影在北美没有任何噱头,还是一部外语电影我,电影院跟发行商不看好也是正常的。
亚洲地区,周彦在音乐上的影响力还能起到一点作用,但在欧美可就不好使了。
在欧美,周彦的音乐也不是毫无名气,《飞翔的钢琴少年》原声带也卖得不错,但是买了原声带的那些人,对里面的音乐是由谁创作的并不十分关注。
那是《飞翔的钢琴少年》原声带,而不是“周彦的专辑”。
美国的听众,在听到《眼泪》、《重逢》、《风》这些曲子的时候,或许会说“这是《飞翔的钢琴少年》里面的音乐”,甚至是“这是我看过的某部法语电影的音乐”,而不会想到周彦的名字。
即便是发行商用这个去做营销,跟观众们解释周彦就是这些音乐的创作者,那些人大概率也只会“哦”一声,然后夸上一句,并不会因为这一点,就花钱去电影看电影。
虽然周彦劝他们不要期望过高,但他们的热情还是不减。
“我反正看好这部电影,要是票房能有个一千万……”
“能有五百万美金,就非常好了,华语电影在北美票房有破五百万美金的么?”
“有啊,《霸王别姬》不是说在北美票房五百多万美金么?”
“《喜宴》不是也过了五百万美金?”
“《喜宴》能算华语电影么?”
“算吧。”
“嗯,应该算,其实香江有电影在北美过千万了。”
“是么?”
“是有。”
……
听着他们讨论,周彦看向了车窗外面的风景,他没想到这几个最不在乎票房的导演,竟然聚在一起讨论票房讨论的这么来劲。
她刚走没几天,周彦忽然收到了好几份来自霓虹的买歌请求。
原来是因为《流星》的完整版在朝日电视台首播之后,引起了很多音乐公司的关注。
《流星》的完整版,不但有伴奏,而且还有旋律,任谁都能听出来,这就是一首歌,填上歌词就能唱。
说不定已经有歌手试着填词开唱了。
《流星》这首曲子,确实非常抓耳,而且它还是松下电器的广告歌,那些音乐公司自然不愿意错过。
这些公司是先联系了松下电器,他们以为这首歌的版权都在松下电器手里,但松下电器告诉他们,这首歌的版权分的很清楚,歌手想要唱的话,公司根本做不了主,只能去找周彦。
不过对于这些请求,周彦一个都没有理睬,他并不准备把这首歌交给霓虹歌手来唱,至少不会把首版交给霓虹歌手。
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填中文歌词,交给中国歌手来唱,第二个是交给英语歌手来唱。
其实最早的时候,周彦考虑过许巍。
周彦认为,许巍是中国歌手中唱《流星》的最佳选择,不过许巍的歌都是自己作词作曲,未必愿意唱别人写的歌。
而且,最终周彦也没有把许巍签下来。
国内这边,现在他也没有想到什么合适的人选来唱这首歌,暂时只能等一个有缘人了。
……
周彦并没有考虑过让霓虹歌手来唱这首歌,但是霓虹的乐迷们却很关注这件事情。
朝日电视台甚至还弄了一个投票,让观众选出自己最希望来唱《流星》的霓虹本国歌手。
其中热门人选既有老牌歌星谷田新司、松田圣子、吉田拓郎等人,也有坂井泉水这种后起之秀,甚至连中森名菜、工藤静香以及中岛美雪都在其中。
观众们投票,根本就不在乎这些歌星是否适合《流星》这首歌,他们只凭自己的喜好。
不过还有一部人认为,周彦的曲子不应该做成歌,就这样只听纯音乐已经足够了。
其实这种论调一直都有,虽然《假若爱有天意》跟《伴我同行》这两首歌在霓虹非常受欢迎,但依旧有人认为,周彦的曲子不应该做成歌,这样会毁了曲子。
朝日电视台弄的投票,周彦也有耳闻,不过观众们具体投了哪些人,他并不清楚。
工藤静香走后,他就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放牛班的春天》的学校已经开始动工,周彦抽着空带导演组众人去了现场。
不过他们对土建一窍不通,在房子没有建起来之前,他们什么都看不出来。
这次的布景项目,不止有学校的建设,还有附近一些环境的改造。
学校的选址相对较偏,附近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所以在建设学校的同时,剧组也会在旁边建一条新的马路,并且还会在路的旁边移栽上两排树。
对于剧组修路这个举措,当地政府十二分欢迎。
虽然剧组修的这条路总共只有两三公里长,但好歹是一条路,对当地的经济有正面作用。
周彦去将军坨的时候,当地的镇长非常热情,对镇长来说,周彦他们可是财神爷。
学校的建设,马路的修建,用了不少劳动力。
现在又不是农忙时节,村民们闲得没事来帮帮忙,能够赚笔不菲的工钱。
在现场看了一圈,项目经理舒光吉跑过来,问周彦,“周老师,你们要不要拍个照?”
“合照么?好啊。”
“不是,你们用铁锹铲一锹水泥,做个样子,留记念,以前领导到项目视察,都有这么个流程。”
听到舒光吉这么说,周彦摆摆手,“算了,我还是不耽误工人们干活了。”
“其他几位导演呢?”
“不用,不用。”
霍建起他们也是连连摆手,周彦都已经拒绝了,他们又怎么会同意。
看他们都拒绝,舒光吉也就没说什么,既然领导不爱搞这些,他也省事。
“各位导演果然都非常务实。”舒光吉也略有些生硬地拍了一记马屁。
周彦自己就是个马屁高手,对马屁的免疫非常强,他笑了笑,嘱咐了一句,“活干慢一点没关系,主要是工人的安全要注重。”
“周导你放心,我们项目部对安全是一抓再抓,保证不会出现意外。”
周彦点点头,他也就是顺嘴提一句,他们这个项目不大,而且学校总共就两层半楼,这么点高度,出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小。
这个项目还是汤臣牵头做的,管理上肯定要比一般的施工团队严格一些。
“哦,对了,舒工,还有一件事情,要麻烦你。”
“周导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
“麻烦你帮我带两个人。”
周彦朝不远处的李海宁跟夏国保招了招手,“你们两个,到这里来。”
两个孩子正在看工人们干活,看得津津有味,听到周彦召唤,屁颠屁颠跑了过来。
舒光吉听到周彦让他带两个人的时候,他就满脸疑惑,又看到周彦喊来两个孩子,他眼睛都瞪大了。
“周导,你要我带他们?”
周彦点点头,“麻烦你给他们安排点活。”
舒光吉有些为难道,“他们……是不是有点太小了?”
不仅仅是小的问题,舒光吉不知道这两个孩子的来路,看情况很可能是周导的亲戚。
两个少爷来体验生活,到时候苦的是他们。
周导说要给他们安排点活,那还真能安排活?肯定得好好地供着啊,要是出一点闪失,他可担待不起。
“我看很多工地,不都有这么大的孩子么,而且还不少。”
周彦这话,让舒光吉无法反驳。
虽然现在他们这个队伍里面没有未成年,但其他地方很多工地确实都有李海宁他们这么大的孩子,甚至更小的都有。
有些孩子小学都没有读完,就跟着家里的大人一起出来干活了。
虽然这些孩子的劳动力比较弱,但是工钱也很低,他们或许一天只能干成人的五分之一活,但工钱却是十分之一。
对包工头来说,多点这样的劳动力,他还能多赚点钱。
舒光吉见过最离谱的一个队伍,整个瓦工队伍都是从一个村出来的,除了包工头四十来岁,其他的工人都是十二岁到十八岁之间,总共有二十来号人。
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包工头同村的子侄,上不起学,就跟着长辈一起出社会,包工头只需要支付一点点薪水,就能把整个团队给养起来。
只要这些孩子在外面没有死,回家之后,他们的家长还得感谢包工头。
如果包工头良心多一点,过年的时候,给孩子们发个大十几块钱,那些家长们都高兴的不得了。毕竟孩子在家待着,张嘴就要吃饭,出去不但省了粮食,还能赚点钱贴补家里。
大几十块钱,对一些农村家庭来说,可不算少了。
divclass=contentadv虽然外面这种情况很多,但是舒光吉却还是犯难,“这俩孩子都细皮嫩肉的,可不适合……”
舒光吉的话还没说完,周彦就笑道,“就是因为细皮嫩肉的,才要到你这里锻炼锻炼。”
李海宁跟夏国保刚到工作室的时候,都偏瘦,而且灰头土脸的。
但是在工作室待了这么长时间,两人天天吃好喝好,都长了不少肉,看起来容光焕发。
如果继续这样,这俩小子可就离角色设定越来越远了。
周彦不要求他们灰头土脸,一看就是农村孩子,但至少不能白白胖胖的。镜头本来就容易让人发福,如果现实中看着微胖,镜头里面看起来可能就比较胖了。
而且让他们在工地干一段时间,也能磨练一下他们的心性。
见周彦坚持,舒光吉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点头应承,“那好吧。”
周彦笑了笑,又对李海宁他们说,“你们在这里干活,每天都是领工钱的,到时候我会给你们结算。”
听周彦这么说,两个小子都非常高兴,他们在工作室待的时间也挺长了,中间培养起来的激情,也慢慢减弱,他们开始觉得音乐的学习越来越枯燥。
相较于天天在工作室里面学习音乐,他们倒觉得来工地干活更有意思,这工地的活,在他们眼中可比学习有趣多了。
“行了,你们去玩吧,明天开始正式干活。”
“好嘞。”
等到李海宁他们走后,周彦又对舒光吉说,“舒工,对这两个小子严格点,有活就给他们干,只要没有人身危险,再苦再累都没关系。”
舒光吉咬着牙说道,“我明白了。”
……
周彦他们离开将军坨的时候,把李海宁跟夏国保留在了工地,周彦还把行李留给了他们。
看到周彦把两包行李给李海宁他们,霍建起笑呵呵地说道,“周导,看来你早有预谋啊。”
娄烨也笑了起来,“周导你这招挺损的,这俩小子现在乐呵呵的,估计没几天就要哭爹喊娘了。”
“他们这段时间太安逸了。”周彦随口说了一句。
李海宁他们这段时间确实太安逸了,安逸到有些不珍惜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
别看李海宁他们都是工人的孩子,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吃过太多苦,有很多东西,都是他们父母在扛着。
现在把他们扔到工地里面去,感受一些疾苦,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坏事情。
“周导,你就不怕他们俩干一段时间,真爱上了工地的活,不想回去学音乐了?”肖灿笑呵呵地问道。
周彦也笑道:“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也不介意送他们去学土木,他们必能成为工地奇才。”
听到这话,众人都笑了起来。肖灿问这话自然也是开玩笑的成分居多,这世上哪有人愿意去干累活的。
连学音乐的苦都吃不了的人,要能爱上在工地干活,那可太神奇了。
车子开了一截,娄烨忽然问道,“后面路修好了,是不是正好到这里结束?”
周彦伸头朝窗外看了看,随即点头道,“嗯,大概就是这个位置。”
得到周彦的确定,娄烨对前面的司机说道,“黄师傅,麻烦停个车。”
黄师傅是个不爱说话的人,听娄烨这么说,也没有问,直接踩了刹车,把车给停了下来。
娄烨下车之后,对着脚下的这条土路咔咔拍了好几张照片。
拍完之后,他又回到了车上,笑着说:“拍一下,留个纪念,或许下次来的时候,这里就完全不一样了。留下影像之后,人们对照着从前的图片,再看这条路,或许会多几分感慨。”
霍建起也转头看向后面的那条路,感慨道:“如果我们拍的是类似《jyl》那样的电影,倒是可以把前后变化都拍下来,这样就能形成强烈的反差感。时代的变化,就暗藏在这些具象的变迁当中。”
王晓帅开玩笑道,“老霍你以后可以拍一部电影,名字就叫《一条路》,十年前,荒草中只有一条人们一步一步踩出来的小路,十年后,荒草没了,变成一条泥土硬化的大路,人们骑着自行车,二十年后变成石子铺就的路,大家骑着摩托车,三十年后,又变成水泥路,上面都是汽车。这部电影也不需要其他场景,把镜头都锁在这一条路上,所有的故事也都发生在这上面。”
霍建起撇着嘴说道,“那不叫电影,那叫宣传片。不过公路电影,倒是有点意思。”
“公路电影好啊,我看老胡你不如就翻拍《西游记》,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公路电影。”
“……”
几人插科打诨一会儿,王晓帅忽然问周彦,“周导,我前些天听说《第六感》要在北美上映了,现在情况怎么样?”
听到王晓帅的话,其他人都把目光投向周彦。
虽然《第六感》跟他们没什么关系,但是他们也非常关心,中国的电影,在北美一直没有取得什么好成绩。
事实上,中国电影在北美上映都很少。
如果说,现在有哪个中国导演的电影,最有希望在北美获得好成绩,那无疑就是周彦了,因此《第六感》在北美上映,很受瞩目。
首先,《第六感》已经在霓虹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表明这部电影具有攻克海外市场的能力。
其次,《飞翔的钢琴少年》在欧美的票房很不错,而这部电影就是翻拍《想飞的钢琴少年》,说明周彦的故事有吸引欧美观众的能力。
综合来看,《第六感》确实很有希望。
周彦笑着回道,“电影后天才上映,现在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劝你们也不要有太高的期望,毕竟是一部华语电影,排片并不理想。”
《第六感》虽然得到在北美上映的机会,但是并没有获得好的排片,这也在周彦的预料之中,这部电影在北美没有任何噱头,还是一部外语电影我,电影院跟发行商不看好也是正常的。
亚洲地区,周彦在音乐上的影响力还能起到一点作用,但在欧美可就不好使了。
在欧美,周彦的音乐也不是毫无名气,《飞翔的钢琴少年》原声带也卖得不错,但是买了原声带的那些人,对里面的音乐是由谁创作的并不十分关注。
那是《飞翔的钢琴少年》原声带,而不是“周彦的专辑”。
美国的听众,在听到《眼泪》、《重逢》、《风》这些曲子的时候,或许会说“这是《飞翔的钢琴少年》里面的音乐”,甚至是“这是我看过的某部法语电影的音乐”,而不会想到周彦的名字。
即便是发行商用这个去做营销,跟观众们解释周彦就是这些音乐的创作者,那些人大概率也只会“哦”一声,然后夸上一句,并不会因为这一点,就花钱去电影看电影。
虽然周彦劝他们不要期望过高,但他们的热情还是不减。
“我反正看好这部电影,要是票房能有个一千万……”
“能有五百万美金,就非常好了,华语电影在北美票房有破五百万美金的么?”
“有啊,《霸王别姬》不是说在北美票房五百多万美金么?”
“《喜宴》不是也过了五百万美金?”
“《喜宴》能算华语电影么?”
“算吧。”
“嗯,应该算,其实香江有电影在北美过千万了。”
“是么?”
“是有。”
……
听着他们讨论,周彦看向了车窗外面的风景,他没想到这几个最不在乎票房的导演,竟然聚在一起讨论票房讨论的这么来劲。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4/4479/33487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