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卡梅隆的“套路”
推荐阅读:赵旭李晴晴全文、绝症最后半年,总裁妻子悔红了眼、炉炼苍生薪,证我大道果!、重生后钻进病娇女财阀老婆怀里、胎穿盗笔,我狂虐主角团、末世:觉醒火焰掌控,我为炎帝、重生之红色财团、万人嫌转修无情道,父子火葬场了!、拳镇武侠、海彤战胤、
詹姆斯·卡梅隆说是要给周彦全部剧本,但是他看起来并没有提前做好准备。
当周彦伸手要剧本的时候,詹姆斯·卡梅隆在他那凌乱的办公桌上翻了好一会儿,才凑出一份剧本来。
“这一份,应该比较完整。”
周彦接过剧本,都不用细看,就知道剧本不完整,因为剧本有页码,而他拿到的这个剧本页码是从5开始的,后面也没有找到1,2,3,4,说明这个剧本至少也少四页。
不过他简单看了看,缺少的部份内容应该不多,因为第五页,主角才开始上船,前面那几页很有可能是各种介绍。
詹姆斯·卡梅隆也知道少几页,笑着说道,“有几页找不到,一会儿我让塞巴蒂斯安给你补上。”
随后他又找了一些分镜给周彦看,这次就更少了,稀稀拉拉只有二十多页。
虽然不知道分镜具体多少页,但是按照詹姆斯·卡梅隆的风格,《泰坦尼克号》的分镜稿数量肯定非常大,这二十多页都不够零头的。
不过周彦也不在乎,有剧本就行了。
“你要到取景地看看么,或许现场会给你一些灵感。”詹姆斯·卡梅隆问道。
“船已经搭建好了么?”
“当然。”
“我听说,船是一比一建造的?”
“是的,不过只造了一半。”
“只造了一半?”周彦面露疑惑。
他不明白,如果只造一半,该怎么去拍,纯用cg去做么?但是看最终的效果,应该不是纯用cg做的,现在的特效技术还没有达到这种地步。
“另一半用镜像就行了。”詹姆斯·卡梅隆解开周彦的疑惑。
周彦恍然,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虽然单纯用cg做出来效果不好,但是可以用镜像的方法,再用cg技术把镜像给拼接到一起去。
至于船体上的字跟图案,也完全可以涂上镜像的,拍出来之后一反转就行了。
《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拿到那么高的票房,电影的拍摄技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光是道具这一方面,就花费了詹姆斯·卡梅隆整个团队几年的时间,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听说为了拍这部电影,二十世纪福克斯在墨西哥弄下了一块几百亩的地,用于搭设拍摄场所。
他们还找到了当年造泰坦尼克号的船厂,拿到了图纸,动用了一万多人,花费好几个月时间,一比一打造了船体。
这部电影,光是前期筹备,就已经烧掉大几千万美金的预算了。
周彦翻了翻剧本,又翻了翻分镜稿,把两样东西都收了起来,然后掏出了笔跟本子,问道,“卡梅隆先生,关于电影的配乐,你自己有什么的想法么?”
“你会根据我的想法写配乐么?”卡梅隆问道。
周彦却摇摇头,“通常情况下,我不会刻意追求导演的满意度。但是提前了解导演的想法,对我的工作开展很有利。”
其实周彦根本不在乎詹姆斯·卡梅隆在配乐方面的想法,就算卡梅隆说了什么自己的意见,周彦也只会酌情考虑。
所谓的酌情考虑就是,如果卡梅隆的想法跟周彦一样,那么周彦就会采纳,但如果卡梅隆的想法跟周彦不同,那周彦就不会采纳……
之所以问这些,还是想通过这个话题,多了解一些詹姆斯·卡梅隆关于电影拍摄方面的想法。
这次周彦接下《泰坦尼克号》的活,除了为名为利,也为了能够学习一下詹姆斯·卡梅隆的电影拍摄技术。
一部电影好与坏,评判标准有很多,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审美,可能在很多人眼中,《肖申克救赎》比《泰坦尼克号》还要好。
但是不管怎么样,要论电影中运用的技术,还是詹姆斯·卡梅隆的厉害。
他的电影中,技术是多方面的,道具、特效、拍摄手法,都要领先于同时代的电影。
同样是拍“大船”的电影,有的人或许更喜欢《海上钢琴师》,但是不得不说,《海上钢琴师》拍摄技术完全比不过早于它拍摄的《泰坦尼克号》。
卡梅隆点点头,“我确实有些想法要跟你说,你应该知道,我之所以请你来担任《泰坦尼克号》的配乐指导,是因为我看了《理智与情感》,这部电影的配乐让我印象很深。看过《理智与情感》之后,我还看了你其他的作品,比如《飞翔的钢琴少年》,我发现,你能够掌握很多种风格,而且完成的都非常好。”
听到卡梅隆夸自己,周彦更加意外了,因为从他进门到现在,除了一开始卡梅隆表现得有点没礼貌,后面的表现都非常正常,并不像其他人口中说的那样难搞。
殊不知,卡梅隆也是想要给周彦留下好印象。
跟卡梅隆合作过的配乐师们,跟他的关系都不太好,因为他在拍摄电影的时候,从来不会去考虑配乐师的工作难题。
很多配乐师,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得到卡梅隆的重视,自己的作品也没有得到更好的体现。
这次卡梅隆在选择配乐师的时候,其实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詹姆斯·霍纳,另一个就是周彦。
詹姆斯·霍纳配乐的《勇敢的心》,是本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电影的配乐非常成功,也受到多方关注。
而最终卡梅隆选择了周彦,并不是因为《理智与情感》最终获得了最佳配乐奖,而是因为卡梅隆跟詹姆斯·霍纳之前的合作并不愉快。
当年卡梅隆拍《异形》的时候,两人第一次合作。
卡梅隆的完美主义以及繁忙的制片安排造成霍纳为电影配乐作曲的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电影成片。
通常情况下,配乐师还是要根据最终的成片来完成自己的工作,特别是一些配乐师前期参与度不够的情况下,如果后期得不到足够的电影成片,工作就很难开展起来。
没有成片,霍纳就只能对着那些凌乱的素材进行创作,所以在距离电影上映只剩下一个半月的时候,他还没有把配乐完全给写出来。
另外,因为霍纳很多创作是根据拍摄素材创作的,这样就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为之创作配乐的片段,最终未必会剪到成片里面。
比如霍纳连夜为异形皇后打斗场景写好的配乐,就因为卡梅隆删除这段之后,没有放进电影里面。
卡梅隆的这种行为,绝大部分配乐师都是没办法忍受的,谁也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完成的工作成果,最终被浪费。
不仅仅是霍纳不喜欢卡梅隆,卡梅隆也不喜欢霍纳,他认为霍纳太把配乐放在主导位置了,而且工作效率低下,无法配合他很好地完成工作。
divclass=contentadv在卡梅隆看来,一部电影才两个小时左右,也不是每个片段都要用配乐,配乐师写起来应该很快。
而且前期拍摄的时候,留给配乐师的准备时间已经很多。
因为有这样的嫌隙,卡梅隆最终在霍纳跟周彦之间选择了周彦。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卡梅隆选择周彦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听了一些跟周彦工作方式有关的传闻。
卡梅隆听说,在为《理智与情感》创作配乐的时候,电影都还没有拍摄,周彦就已经为电影写了好几段音乐。
这能充分说明周彦的工作效率高,对电影的理解程度高,这一点要比霍纳强。
卡梅隆也将周彦能够如此高效完成配乐工作的原因,归功为周彦自己就是个优秀的导演。
因为周彦是个优秀的导演,所以他对电影的拍摄比一般配乐师要了解,对电影的理解程度比一般的配乐师要高。
所以,刚才一见到周彦,詹姆斯就问周彦看分镜稿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灵感。
面对卡梅隆的夸赞,周彦笑着说道,“配乐师的工作,是服务电影的,我的音乐风格是什么样,取决于电影最终的效果。”
卡梅隆点点头,“有一点我要跟你提前说,我未必能够保证很快地将成片交给你,因此你在创作音乐的时候,可能没办法看到成片。或者说,如果你的速度很快,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把配乐写出来,也没问题。”
周彦笑了笑,顺势说道,“所以,我必须提前了解你们到底要拍摄,怎么拍,只有这样,后面的工作才能很快。”
卡梅隆耸了耸肩,“这一点你放心,只要你想知道的,我都会告诉你。”
既然卡梅隆这么说,周彦也就不客气了,他指了指卡梅隆刚画好的那张分镜稿,“这一段你们准备怎么拍摄,镜头怎么走?应该不是是实拍吧,毕竟船只造了一半。”
“嗯,肯定不能是实拍,这一段主要用cg来做。至于运镜……”
等到卡梅隆说完之后,周彦又问,“那断船呢,会怎么拍?”
“断船是整部戏最难的地方,我们在现场挖了一个巨大的水池……”
就这样,周彦问,卡梅隆回答,两人的交谈仿佛变成了访谈节目。
其实在回答周彦问题的时候,卡梅隆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他非常疑惑,难道配乐需要知道这么多细节上的问题么?
之前他也合作过很多配乐指导,有些甚至前期都不参与,像周彦这样,什么都要了解的配乐师,他还是第一次遇见。
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周彦问的问题,他基本上都会回答。
渐渐地,卡梅隆也意识到,周彦作为一个导演,应该也想了解一些他们电影拍摄方面的技术。
但是卡梅隆没觉得有什么问题,甚至觉得这样也挺好,说明周彦对这部电影很上心,对电影拍摄多一些了解,后期配乐的时候效率就能更高,不需要他操心。
他可不想到最后的时候,其他后期工作都干好了,却还要等配乐出来。
而周彦呢,越问就越惊讶,因为他发现,卡梅隆的很多想法,真的是他从前没有接触过的。
张一谋,陈恺歌,甚至是在美国学习多年的安李,都没有卡梅隆的“套路”多。
卡梅隆对现代的电影技术非常了解,所以他才能够想到那些特别的,实现画面的方法。
比如男女主站在船头“飞翔”的那段戏,虽然还没拍,但是卡梅隆已经定好了拍摄方式,不是简单的使用特效,而是一半实景,一半特效。
夕阳是实拍,而船头以及男女主角的面部特写后补,然后通过特效修饰。
最让周彦惊讶的是,“我是世界之王”的那一段长镜头,竟然也是用“套路”拍出来的。
之前周彦就在想,这一段的长镜头是怎么拍的,因为现在的技术基本上无法完成这样的长镜头。
卡梅隆告诉他,可以用轨道运镜,旋转布景进行相对运动,再加上绿幕抠像完成这个镜头。
周彦大呼牛逼,技术方面的东西,真被卡梅隆给玩花了。
当然了,想要完成这个镜头,不仅仅是有套路就可以的,还要钱。
虽然卡梅隆并没有说这一段具体要花多少钱,但是他也抱怨了一句比较贵,不能拍太长。
他都能说贵,几十上百万美金应该也是要的。
想到这里,周彦也不禁感慨,盖·里奇还在为几十万英镑的预算东奔西跑,卡梅隆却在用同样的钱拍十几秒的片段。
两个人聊了一个多小时,卡梅隆忽然又问道,“过几天我要去拍摄现场,你要不要一起去?”
这是卡梅隆第二次问这个问题,上一次周彦并没有回答。
这一次周彦摇头道,“恐怕不行,我现在没办法过去,不过等到电影开拍,我应该能到现场。”
“很遗憾,其实你的很多问题,到现场看看就知道了。而且很多技术方面的东西,其他人能够给你更加详细、准确的答案。”
卡梅隆懂技术,但也不是面面通,很多东西,都是有专业人士做,比如道具制作,他只能提出想法,具体实施还得看道具组的人。
周彦点点头,“到时候我一定在现场多看看。”
聊到现在,他越发觉得卡梅隆不是个难相处的人。
当然了,现在一切都不能下定论,因为他们还没有正式进入到工作模式当中。
就像周星弛,私下聊天的时候,周彦也觉得他挺好相处。
但是在片场,周星弛很多时候真是不可理喻,非常轴,一点都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
《大话西游》拍摄的时候,虽然香江跟内地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不是周星弛引发的,但是他作为现场的主要控制人,出问题他逃不开干系。
至少在周彦的片场,是不可能出现同类问题的。
所以说,别看卡梅隆现在给人的感觉挺好,真到片场,就未必是这个样子了,说不定到片场之后,他就“原形毕露”了。
当周彦伸手要剧本的时候,詹姆斯·卡梅隆在他那凌乱的办公桌上翻了好一会儿,才凑出一份剧本来。
“这一份,应该比较完整。”
周彦接过剧本,都不用细看,就知道剧本不完整,因为剧本有页码,而他拿到的这个剧本页码是从5开始的,后面也没有找到1,2,3,4,说明这个剧本至少也少四页。
不过他简单看了看,缺少的部份内容应该不多,因为第五页,主角才开始上船,前面那几页很有可能是各种介绍。
詹姆斯·卡梅隆也知道少几页,笑着说道,“有几页找不到,一会儿我让塞巴蒂斯安给你补上。”
随后他又找了一些分镜给周彦看,这次就更少了,稀稀拉拉只有二十多页。
虽然不知道分镜具体多少页,但是按照詹姆斯·卡梅隆的风格,《泰坦尼克号》的分镜稿数量肯定非常大,这二十多页都不够零头的。
不过周彦也不在乎,有剧本就行了。
“你要到取景地看看么,或许现场会给你一些灵感。”詹姆斯·卡梅隆问道。
“船已经搭建好了么?”
“当然。”
“我听说,船是一比一建造的?”
“是的,不过只造了一半。”
“只造了一半?”周彦面露疑惑。
他不明白,如果只造一半,该怎么去拍,纯用cg去做么?但是看最终的效果,应该不是纯用cg做的,现在的特效技术还没有达到这种地步。
“另一半用镜像就行了。”詹姆斯·卡梅隆解开周彦的疑惑。
周彦恍然,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虽然单纯用cg做出来效果不好,但是可以用镜像的方法,再用cg技术把镜像给拼接到一起去。
至于船体上的字跟图案,也完全可以涂上镜像的,拍出来之后一反转就行了。
《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拿到那么高的票房,电影的拍摄技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光是道具这一方面,就花费了詹姆斯·卡梅隆整个团队几年的时间,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听说为了拍这部电影,二十世纪福克斯在墨西哥弄下了一块几百亩的地,用于搭设拍摄场所。
他们还找到了当年造泰坦尼克号的船厂,拿到了图纸,动用了一万多人,花费好几个月时间,一比一打造了船体。
这部电影,光是前期筹备,就已经烧掉大几千万美金的预算了。
周彦翻了翻剧本,又翻了翻分镜稿,把两样东西都收了起来,然后掏出了笔跟本子,问道,“卡梅隆先生,关于电影的配乐,你自己有什么的想法么?”
“你会根据我的想法写配乐么?”卡梅隆问道。
周彦却摇摇头,“通常情况下,我不会刻意追求导演的满意度。但是提前了解导演的想法,对我的工作开展很有利。”
其实周彦根本不在乎詹姆斯·卡梅隆在配乐方面的想法,就算卡梅隆说了什么自己的意见,周彦也只会酌情考虑。
所谓的酌情考虑就是,如果卡梅隆的想法跟周彦一样,那么周彦就会采纳,但如果卡梅隆的想法跟周彦不同,那周彦就不会采纳……
之所以问这些,还是想通过这个话题,多了解一些詹姆斯·卡梅隆关于电影拍摄方面的想法。
这次周彦接下《泰坦尼克号》的活,除了为名为利,也为了能够学习一下詹姆斯·卡梅隆的电影拍摄技术。
一部电影好与坏,评判标准有很多,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审美,可能在很多人眼中,《肖申克救赎》比《泰坦尼克号》还要好。
但是不管怎么样,要论电影中运用的技术,还是詹姆斯·卡梅隆的厉害。
他的电影中,技术是多方面的,道具、特效、拍摄手法,都要领先于同时代的电影。
同样是拍“大船”的电影,有的人或许更喜欢《海上钢琴师》,但是不得不说,《海上钢琴师》拍摄技术完全比不过早于它拍摄的《泰坦尼克号》。
卡梅隆点点头,“我确实有些想法要跟你说,你应该知道,我之所以请你来担任《泰坦尼克号》的配乐指导,是因为我看了《理智与情感》,这部电影的配乐让我印象很深。看过《理智与情感》之后,我还看了你其他的作品,比如《飞翔的钢琴少年》,我发现,你能够掌握很多种风格,而且完成的都非常好。”
听到卡梅隆夸自己,周彦更加意外了,因为从他进门到现在,除了一开始卡梅隆表现得有点没礼貌,后面的表现都非常正常,并不像其他人口中说的那样难搞。
殊不知,卡梅隆也是想要给周彦留下好印象。
跟卡梅隆合作过的配乐师们,跟他的关系都不太好,因为他在拍摄电影的时候,从来不会去考虑配乐师的工作难题。
很多配乐师,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得到卡梅隆的重视,自己的作品也没有得到更好的体现。
这次卡梅隆在选择配乐师的时候,其实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詹姆斯·霍纳,另一个就是周彦。
詹姆斯·霍纳配乐的《勇敢的心》,是本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电影的配乐非常成功,也受到多方关注。
而最终卡梅隆选择了周彦,并不是因为《理智与情感》最终获得了最佳配乐奖,而是因为卡梅隆跟詹姆斯·霍纳之前的合作并不愉快。
当年卡梅隆拍《异形》的时候,两人第一次合作。
卡梅隆的完美主义以及繁忙的制片安排造成霍纳为电影配乐作曲的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电影成片。
通常情况下,配乐师还是要根据最终的成片来完成自己的工作,特别是一些配乐师前期参与度不够的情况下,如果后期得不到足够的电影成片,工作就很难开展起来。
没有成片,霍纳就只能对着那些凌乱的素材进行创作,所以在距离电影上映只剩下一个半月的时候,他还没有把配乐完全给写出来。
另外,因为霍纳很多创作是根据拍摄素材创作的,这样就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为之创作配乐的片段,最终未必会剪到成片里面。
比如霍纳连夜为异形皇后打斗场景写好的配乐,就因为卡梅隆删除这段之后,没有放进电影里面。
卡梅隆的这种行为,绝大部分配乐师都是没办法忍受的,谁也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完成的工作成果,最终被浪费。
不仅仅是霍纳不喜欢卡梅隆,卡梅隆也不喜欢霍纳,他认为霍纳太把配乐放在主导位置了,而且工作效率低下,无法配合他很好地完成工作。
divclass=contentadv在卡梅隆看来,一部电影才两个小时左右,也不是每个片段都要用配乐,配乐师写起来应该很快。
而且前期拍摄的时候,留给配乐师的准备时间已经很多。
因为有这样的嫌隙,卡梅隆最终在霍纳跟周彦之间选择了周彦。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卡梅隆选择周彦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听了一些跟周彦工作方式有关的传闻。
卡梅隆听说,在为《理智与情感》创作配乐的时候,电影都还没有拍摄,周彦就已经为电影写了好几段音乐。
这能充分说明周彦的工作效率高,对电影的理解程度高,这一点要比霍纳强。
卡梅隆也将周彦能够如此高效完成配乐工作的原因,归功为周彦自己就是个优秀的导演。
因为周彦是个优秀的导演,所以他对电影的拍摄比一般配乐师要了解,对电影的理解程度比一般的配乐师要高。
所以,刚才一见到周彦,詹姆斯就问周彦看分镜稿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灵感。
面对卡梅隆的夸赞,周彦笑着说道,“配乐师的工作,是服务电影的,我的音乐风格是什么样,取决于电影最终的效果。”
卡梅隆点点头,“有一点我要跟你提前说,我未必能够保证很快地将成片交给你,因此你在创作音乐的时候,可能没办法看到成片。或者说,如果你的速度很快,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把配乐写出来,也没问题。”
周彦笑了笑,顺势说道,“所以,我必须提前了解你们到底要拍摄,怎么拍,只有这样,后面的工作才能很快。”
卡梅隆耸了耸肩,“这一点你放心,只要你想知道的,我都会告诉你。”
既然卡梅隆这么说,周彦也就不客气了,他指了指卡梅隆刚画好的那张分镜稿,“这一段你们准备怎么拍摄,镜头怎么走?应该不是是实拍吧,毕竟船只造了一半。”
“嗯,肯定不能是实拍,这一段主要用cg来做。至于运镜……”
等到卡梅隆说完之后,周彦又问,“那断船呢,会怎么拍?”
“断船是整部戏最难的地方,我们在现场挖了一个巨大的水池……”
就这样,周彦问,卡梅隆回答,两人的交谈仿佛变成了访谈节目。
其实在回答周彦问题的时候,卡梅隆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他非常疑惑,难道配乐需要知道这么多细节上的问题么?
之前他也合作过很多配乐指导,有些甚至前期都不参与,像周彦这样,什么都要了解的配乐师,他还是第一次遇见。
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周彦问的问题,他基本上都会回答。
渐渐地,卡梅隆也意识到,周彦作为一个导演,应该也想了解一些他们电影拍摄方面的技术。
但是卡梅隆没觉得有什么问题,甚至觉得这样也挺好,说明周彦对这部电影很上心,对电影拍摄多一些了解,后期配乐的时候效率就能更高,不需要他操心。
他可不想到最后的时候,其他后期工作都干好了,却还要等配乐出来。
而周彦呢,越问就越惊讶,因为他发现,卡梅隆的很多想法,真的是他从前没有接触过的。
张一谋,陈恺歌,甚至是在美国学习多年的安李,都没有卡梅隆的“套路”多。
卡梅隆对现代的电影技术非常了解,所以他才能够想到那些特别的,实现画面的方法。
比如男女主站在船头“飞翔”的那段戏,虽然还没拍,但是卡梅隆已经定好了拍摄方式,不是简单的使用特效,而是一半实景,一半特效。
夕阳是实拍,而船头以及男女主角的面部特写后补,然后通过特效修饰。
最让周彦惊讶的是,“我是世界之王”的那一段长镜头,竟然也是用“套路”拍出来的。
之前周彦就在想,这一段的长镜头是怎么拍的,因为现在的技术基本上无法完成这样的长镜头。
卡梅隆告诉他,可以用轨道运镜,旋转布景进行相对运动,再加上绿幕抠像完成这个镜头。
周彦大呼牛逼,技术方面的东西,真被卡梅隆给玩花了。
当然了,想要完成这个镜头,不仅仅是有套路就可以的,还要钱。
虽然卡梅隆并没有说这一段具体要花多少钱,但是他也抱怨了一句比较贵,不能拍太长。
他都能说贵,几十上百万美金应该也是要的。
想到这里,周彦也不禁感慨,盖·里奇还在为几十万英镑的预算东奔西跑,卡梅隆却在用同样的钱拍十几秒的片段。
两个人聊了一个多小时,卡梅隆忽然又问道,“过几天我要去拍摄现场,你要不要一起去?”
这是卡梅隆第二次问这个问题,上一次周彦并没有回答。
这一次周彦摇头道,“恐怕不行,我现在没办法过去,不过等到电影开拍,我应该能到现场。”
“很遗憾,其实你的很多问题,到现场看看就知道了。而且很多技术方面的东西,其他人能够给你更加详细、准确的答案。”
卡梅隆懂技术,但也不是面面通,很多东西,都是有专业人士做,比如道具制作,他只能提出想法,具体实施还得看道具组的人。
周彦点点头,“到时候我一定在现场多看看。”
聊到现在,他越发觉得卡梅隆不是个难相处的人。
当然了,现在一切都不能下定论,因为他们还没有正式进入到工作模式当中。
就像周星弛,私下聊天的时候,周彦也觉得他挺好相处。
但是在片场,周星弛很多时候真是不可理喻,非常轴,一点都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
《大话西游》拍摄的时候,虽然香江跟内地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不是周星弛引发的,但是他作为现场的主要控制人,出问题他逃不开干系。
至少在周彦的片场,是不可能出现同类问题的。
所以说,别看卡梅隆现在给人的感觉挺好,真到片场,就未必是这个样子了,说不定到片场之后,他就“原形毕露”了。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4/4479/33488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