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财神爷爷下凡了
推荐阅读:人已暮年,开局父子相认、九重仙图、穿成早夭的团宠、四合院之商鹏、误入樊笼、童养媳、生而为王、妄与她、美女世界、民国谍影、
赵煦睁开眼睛,看到了在榻前,拿着毛巾服侍他的文熏娘。
“官家醒了?”文熏娘看到赵煦醒来,眼睛立刻就亮了起来。
今天发生的事情,对于文熏娘这样的小姑娘,冲击力实在太大。
皇帝为了受灾百姓而伤心、哭泣、自责。
这种只在传奇、演义里才出现的事情,发生在了现实。
于是,文熏娘心中,就剩下了孺慕、崇拜。
赵煦坦然迎着文熏娘的眼睛,点点头:“嗯。”
“太母和母后呢?”他问道。
“在殿中与宰执、元老们说话。”文熏娘低着头:“臣妾这就去知会两位娘娘。”
赵煦哦了一声,依然躺在床榻上,心中慢慢开始重新酝酿情绪。
在现代,最优秀的演员,永远在政坛。
赵煦在现代,也亲眼见证了无数优秀演员的演技。
而他又长期和体制打交道,耳闻目濡之下,自身演技也在飞速成长。
虽不敢说,可与马科长比肩,但也已经能做到,随时随地丢掉自己的节操,张口就把全国、人民、历史挂在嘴边。
如今,用在这个时代,自是无往不利。
甚至,赵煦还得收着点。
免得自己把自己架起来,最后下不来台。
故而,他也只是稍稍酝酿了一下情绪,让自己的眼眶微微泛红。
……
殿中。
宰执、元老们,坐在椅子上,他们互相传递着,一本本奏疏。
有都大江淮六路发运副使蔡卞的,也有权发遣淮南路转运副使赵偁的,还有都大提点淮南救灾大使宋用臣的。
更有着淮南路各州的知州、通判,以及从皇宫派出去,安插在地方上的走马承受公事的。
时间跨度,则从今年的三月到现在。
总之,各方报告,都在其中,使得大家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以及不同时间点,窥见淮南大旱的影响。
同时,天子或者两宫的批示,也都在其上。
使得群臣,可以通过这些事情,窥见到宫中对淮南各方的态度。
文彦博就看着,自己手中拿着的宋用臣的在六月份的一封实封状,若有所思。
在这封只送给福宁殿的实封状上,宋用臣报告了,淮南路的泗州等地大旱,庄稼无水可用,虽已凿井百余口,但杯水车薪,于事无补,请求官家御裁。
显然,宋用臣的潜台词就是,请求从大运河中取水,灌溉农田。
这在大宋,属于绝对的政治不正确。
以文彦博数十年的仕宦经验来看,历代官家,都是宁肯淮南不长草,也要保证汴京的漕粮运输。
然而,在这封实封状上,当朝的官家,却御笔亲批:书云:民唯邦本,本固邦宁,朕岂因钱帛而害吾民,其令宋用臣,可在泗水、汴河、运河两岸,架设水车,引水灌田,以济吾民。
这就让文彦博看着,久久的陷入沉默。
“官家真可谓仁圣矣!”
能在大旱期间,允许淮南当地从大运河取水来灌溉农田。
这是自隋开大运河以来的第一例吧。
只是如此一来,运河水位下降,导致漕船难行。
且不是汴京的反应了。
江淮六路发运使司就干看着?
文彦博可是很了解,大宋的官场的。
在大宋叠屋架床的制度下,一个事情,很可能有好几个衙门有权管。
就拿运河来说吧。
沿途的地方州郡,自然有责任,本路转运使司也有权责,而在上面还盘着一个专门管漕运的都大江淮六路发运使司。
这個衙门,就是只管漕运,不计其他的。
漕运是他们唯一的目标,上上下下的人,也都靠着大运河维生。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可能有些过了。
但二三十万漕工趴在上面是有的。
为了自身的利益这个衙门可是连都堂都敢顶嘴的。
那怎么,蔡卞就没有发声?
哑巴了?
他就不怕,自身的漕运数量受到影响?
就算蔡卞自己哑巴了,他下面的漕司官员,总不会哑巴了吧?
什么情况?
为什么没有人反对?
不可思议!
文彦博正诧异着,在他身边坐着的冯京,就悄悄的将两封实封状送到了他面前,低声道:“太师,还请看看这两封实封状。”
文彦博接过来,放在眼前一看,顿时头皮发麻。
第一封,是两浙路转运使、知明州陈睦的密报。
时间是六月中旬,陈睦在密报上说,已得旨意,奉圣旨,宣慰明州群盗,今已招安数千,得善操海船者三千余人,尽编为一军,乞陛下御赐军名云云,同时,陈睦还说,已经奉旨意正在悬赏愿运漕粮沿海路北上的勇士,不日就可以发船。
以千料海船,每艘可运漕粮数百石为算。
预计六月底,便可自明州发漕船两百艘,运数万石漕粮至海州、密州靠港。
第二封,则是来自京东都路转运使熊本,时间是在七月中旬。
熊本报告,明州的海船在海州、密州靠港,已得漕粮数万石。
同时,熊本还言,六月已奉圣旨,将京东都路本地的常平粮,自徐州沿汴河北上,输往汴京。
如今,总数量已经达到了三十万石。
所以,熊本乞官家催促明州,尽快将漕粮通过海路运到海州、密州。
他好将之前从京东路各州常平仓里调出来的粮食还回去。
这看的文彦博,是真的傻掉了。
明州的陈睦,通过海路,从产粮地的两浙路,直接跳过淮南路运河,直接送到海州、密州。
而京东路的熊本,则把京东路的粮食,从徐州起运,运来汴京。
换而言之,这就是两浙路和京东路,完成了联盟。
他们甩开了都大江淮六路发运使司,通过海路完成了漕粮的运输。
难怪,即使淮南路六月大旱严重,有些地方漕船完全走不动了。
但汴京城每天都有漕船进来。
感情这些漕船,根本不是从江浙来的,而是从京东路的徐州来的。
更要命的是……
文彦博很容易就能想到一个问题。
既然明州的海船,能运到海州、密州。
那能不能运到河北的滨州、沧州呢?
肯定可以的对吧!
无非就是多走一段海路!
这样一来,河北的军粮,就有了保证了!
这样想着,文彦博就看向冯京。
他到现在都还不知道,都大江淮六路发运使司,是个怎么情况?
他们怎么就哑巴了?
难道,他们一夜之间,都变成了公忠体国,能为国隐忍的义士?
怎么可能!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哪怕在汴京城中天子脚下,尚且有三班吃香,群牧吃粪的说法。
远在江淮的漕司情弊,远胜京城!
文彦博可是听说过,一个管水闸的小官,一年下来,也能捞到上千贯的利市。
这两浙路和京东路,都快把锄头挥到人家墙角跟下了。
漕司还能安静如鸡?
这不正常,太不正常了!
文彦博正在冥思苦想,不知道都大江淮六路发运司在搞什么的时候。
坐在他身前的韩绛,似乎是听到了文彦博和冯京的议论。
他扭过头来,低声道:“太师不知可关注过汴京近来的物价。”
“嗯?”
“近来汴京的豆类价格大涨,盐价虽然没怎么变,但百姓买的盐的质量却越来越好了……”
“太师若是有空,去市集看看,粗盐、劣盐,已越来越少,白盐、好盐越来越多。”
文彦博听的莫名其妙,他看向韩绛。
韩绛低声道:“汴京新报,从六月甲辰开始,就连续刊载了,沈存中的几篇格物致知的文章。“
“在这些文章中,沈存中言,其已通过格物,格出一个道理来。”
文彦博想了起来,他有些印象,于是问道:“以豆浆点粗盐,析出精盐之法?”
韩绛颔首,道:“正是此法。”
“如今,此法已传至整个开封府,甚至在河南、京西、京东等地广为人知。”
“因为此法,汴京的石炭用量,在六月之后不断增长。”
“如今,天下人皆在用豆浆点粗盐,以制精盐。”
韩绛说到这里,就不再说话了。
文彦博听着,喃喃自语:“六月甲辰?”
这不就是当今天子欲恢复蚕盐法,命都堂商议定下条例的日子吗?
而正好在这个时候,汴京新报,连续数日,刊载沈括格物致知的文章,正好沈括格出来了一个用豆浆点卤,让粗盐变成精盐的法子。
而这个法子,用在什么东西上最合适、最恰当呢?
显而易见,必须是杂质更多,价钱更低的海盐!
闭环了!
文彦博于是,又想起了另外一个事情。
他好像大概看过,汴京新报不断报道的登州鱼干。
他在好奇之下,命家人买回来,吃过几次。
如今,已经迷上了鱼干,特别是登州那边用大海鱼的鱼鳔,晒干后制成的所谓‘鱼胶’。
那软糯的口感和很容易消化的特征,让他一吃就喜欢上了。
如今,每天晚上,都要吃上一盅熬煮的鱼胶粥。
所以,韩绛的意思是?
海盐、鱼干、都大江淮六路发运司、蚕盐法……
这些线索,被串在一起。
文彦博猛然瞪大了眼睛,看向韩绛。
“左揆,如今市面上,寻常鱼干一斤多少钱?盐价几何?”文彦博低声问道。
韩绛捋了捋胡子,眯着眼睛道:“老夫的仆人昨日,曾和老夫说过,他在市面上,见到的一般鱼干,小的六十来钱一斤,大一点的七十来钱一斤,最便宜的小杂鱼干,甚至只要三十余钱!其言,今汴京百姓,中人之下,皆喜以鱼干熬粥。”
“如此四口之家,一日菜食之费,不过三五十钱!”
“既能饱腹,更能抗饿,京中青壮皆爱。”
“至于盐价,粗盐、劣盐,今已鲜少能见,市面上多是精盐。”
“其言如今京中牲畜,都能吃上盐卤了。”
文彦博听着,咽了咽口水。
他总算知道了,为什么都大江淮六路发运使司的人会安静如鸡了!
原来,这些家伙在挖官家的墙角!
一个个恐怕都在忙着卖鱼干和海盐呢!
想想也是,比起苦哈哈的守着漕运,靠夹带和索要贿赂、敲诈商贾赚的这点小小的利益。
那里有卖鱼干和海盐来的舒服?
一艘从徐州起运的漕船北上一次,他们能带多少海盐和鱼干入京?
尤其是,现在朝廷已经开始在京畿、京西等地恢复蚕盐法。
只要他们可以搞定地方官和皇室派出去的监当官,让那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他们要面对的唯一对手,就只有私盐贩子了。
私盐贩子,那里打得过有组织的漕司!?
所以,一切疑问都有了答案。
漕司现在怎能可能和京东路、两浙路打嘴炮官司?
人家现在是甲方了!
巴结都来不及!
而漕司为什么在整个过程,安静如鸡?
因为他们在做的事情就不能高调,免得让人眼红招来朝廷铁拳。
于是……
文彦博忍不住想问自己一个问题,他低声呢喃着:“官家知道吗?”
漕司可是在挖他的墙角!
榷盐收入,在大宋岁入中的比重非常高!
文彦博记得的,仅仅是解盐一岁就能向朝廷提供超过三百万贯的收入。
便是过去不受重视的海盐,在吴居厚担任京东都路转运使时,其在京东路榷盐,一岁贡献百万贯。
当今官家即位后,拨乱反正,废黜京东路榷盐、榷铁和保马。
对赵官家们来说,这就已经是大出血了。
现在更是直接让海盐,涌入开封府、京西路等市场。
在文彦博的理解中,这简直是拿着刀子,隔开自己的大动脉在往外放血。
正常来算,若海盐和豆浆点卤法,全面推广后,占领整个开封府、京西、京东、河南等地的食盐市场。
那么,朝廷一年在盐课上的损失,将在三百万贯以上。
等于直接将一个解盐的岁入,拱手送给了天下人。
难怪都大江淮六路发运司的人,这么安静。
也难怪两浙路和京东路这么配合了。
对这些人来说,当今官家,这哪里是什么圣主?
分明就是财神爷爷下凡了!
文彦博感觉,自己要是京东路和两浙路的人,高低都得给当今官家塑个金身,早晚拜一拜。
只是……
这是赵官家做的出来的事情吗?
文彦博不懂了。
还有,缺了这么大一块的盐课收入,朝廷去那个地方补呢?
文彦博想到这里,眉头皱的更紧。
因为他数十年的仕宦经验告诉他,这个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而他对赵官家们的理解来看,让赵官家们主动让出这么大一块肥肉。
只能是,他们有了更好吃,也更容易吃下嘴的东西。
“官家醒了?”文熏娘看到赵煦醒来,眼睛立刻就亮了起来。
今天发生的事情,对于文熏娘这样的小姑娘,冲击力实在太大。
皇帝为了受灾百姓而伤心、哭泣、自责。
这种只在传奇、演义里才出现的事情,发生在了现实。
于是,文熏娘心中,就剩下了孺慕、崇拜。
赵煦坦然迎着文熏娘的眼睛,点点头:“嗯。”
“太母和母后呢?”他问道。
“在殿中与宰执、元老们说话。”文熏娘低着头:“臣妾这就去知会两位娘娘。”
赵煦哦了一声,依然躺在床榻上,心中慢慢开始重新酝酿情绪。
在现代,最优秀的演员,永远在政坛。
赵煦在现代,也亲眼见证了无数优秀演员的演技。
而他又长期和体制打交道,耳闻目濡之下,自身演技也在飞速成长。
虽不敢说,可与马科长比肩,但也已经能做到,随时随地丢掉自己的节操,张口就把全国、人民、历史挂在嘴边。
如今,用在这个时代,自是无往不利。
甚至,赵煦还得收着点。
免得自己把自己架起来,最后下不来台。
故而,他也只是稍稍酝酿了一下情绪,让自己的眼眶微微泛红。
……
殿中。
宰执、元老们,坐在椅子上,他们互相传递着,一本本奏疏。
有都大江淮六路发运副使蔡卞的,也有权发遣淮南路转运副使赵偁的,还有都大提点淮南救灾大使宋用臣的。
更有着淮南路各州的知州、通判,以及从皇宫派出去,安插在地方上的走马承受公事的。
时间跨度,则从今年的三月到现在。
总之,各方报告,都在其中,使得大家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以及不同时间点,窥见淮南大旱的影响。
同时,天子或者两宫的批示,也都在其上。
使得群臣,可以通过这些事情,窥见到宫中对淮南各方的态度。
文彦博就看着,自己手中拿着的宋用臣的在六月份的一封实封状,若有所思。
在这封只送给福宁殿的实封状上,宋用臣报告了,淮南路的泗州等地大旱,庄稼无水可用,虽已凿井百余口,但杯水车薪,于事无补,请求官家御裁。
显然,宋用臣的潜台词就是,请求从大运河中取水,灌溉农田。
这在大宋,属于绝对的政治不正确。
以文彦博数十年的仕宦经验来看,历代官家,都是宁肯淮南不长草,也要保证汴京的漕粮运输。
然而,在这封实封状上,当朝的官家,却御笔亲批:书云:民唯邦本,本固邦宁,朕岂因钱帛而害吾民,其令宋用臣,可在泗水、汴河、运河两岸,架设水车,引水灌田,以济吾民。
这就让文彦博看着,久久的陷入沉默。
“官家真可谓仁圣矣!”
能在大旱期间,允许淮南当地从大运河取水来灌溉农田。
这是自隋开大运河以来的第一例吧。
只是如此一来,运河水位下降,导致漕船难行。
且不是汴京的反应了。
江淮六路发运使司就干看着?
文彦博可是很了解,大宋的官场的。
在大宋叠屋架床的制度下,一个事情,很可能有好几个衙门有权管。
就拿运河来说吧。
沿途的地方州郡,自然有责任,本路转运使司也有权责,而在上面还盘着一个专门管漕运的都大江淮六路发运使司。
这個衙门,就是只管漕运,不计其他的。
漕运是他们唯一的目标,上上下下的人,也都靠着大运河维生。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可能有些过了。
但二三十万漕工趴在上面是有的。
为了自身的利益这个衙门可是连都堂都敢顶嘴的。
那怎么,蔡卞就没有发声?
哑巴了?
他就不怕,自身的漕运数量受到影响?
就算蔡卞自己哑巴了,他下面的漕司官员,总不会哑巴了吧?
什么情况?
为什么没有人反对?
不可思议!
文彦博正诧异着,在他身边坐着的冯京,就悄悄的将两封实封状送到了他面前,低声道:“太师,还请看看这两封实封状。”
文彦博接过来,放在眼前一看,顿时头皮发麻。
第一封,是两浙路转运使、知明州陈睦的密报。
时间是六月中旬,陈睦在密报上说,已得旨意,奉圣旨,宣慰明州群盗,今已招安数千,得善操海船者三千余人,尽编为一军,乞陛下御赐军名云云,同时,陈睦还说,已经奉旨意正在悬赏愿运漕粮沿海路北上的勇士,不日就可以发船。
以千料海船,每艘可运漕粮数百石为算。
预计六月底,便可自明州发漕船两百艘,运数万石漕粮至海州、密州靠港。
第二封,则是来自京东都路转运使熊本,时间是在七月中旬。
熊本报告,明州的海船在海州、密州靠港,已得漕粮数万石。
同时,熊本还言,六月已奉圣旨,将京东都路本地的常平粮,自徐州沿汴河北上,输往汴京。
如今,总数量已经达到了三十万石。
所以,熊本乞官家催促明州,尽快将漕粮通过海路运到海州、密州。
他好将之前从京东路各州常平仓里调出来的粮食还回去。
这看的文彦博,是真的傻掉了。
明州的陈睦,通过海路,从产粮地的两浙路,直接跳过淮南路运河,直接送到海州、密州。
而京东路的熊本,则把京东路的粮食,从徐州起运,运来汴京。
换而言之,这就是两浙路和京东路,完成了联盟。
他们甩开了都大江淮六路发运使司,通过海路完成了漕粮的运输。
难怪,即使淮南路六月大旱严重,有些地方漕船完全走不动了。
但汴京城每天都有漕船进来。
感情这些漕船,根本不是从江浙来的,而是从京东路的徐州来的。
更要命的是……
文彦博很容易就能想到一个问题。
既然明州的海船,能运到海州、密州。
那能不能运到河北的滨州、沧州呢?
肯定可以的对吧!
无非就是多走一段海路!
这样一来,河北的军粮,就有了保证了!
这样想着,文彦博就看向冯京。
他到现在都还不知道,都大江淮六路发运使司,是个怎么情况?
他们怎么就哑巴了?
难道,他们一夜之间,都变成了公忠体国,能为国隐忍的义士?
怎么可能!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哪怕在汴京城中天子脚下,尚且有三班吃香,群牧吃粪的说法。
远在江淮的漕司情弊,远胜京城!
文彦博可是听说过,一个管水闸的小官,一年下来,也能捞到上千贯的利市。
这两浙路和京东路,都快把锄头挥到人家墙角跟下了。
漕司还能安静如鸡?
这不正常,太不正常了!
文彦博正在冥思苦想,不知道都大江淮六路发运司在搞什么的时候。
坐在他身前的韩绛,似乎是听到了文彦博和冯京的议论。
他扭过头来,低声道:“太师不知可关注过汴京近来的物价。”
“嗯?”
“近来汴京的豆类价格大涨,盐价虽然没怎么变,但百姓买的盐的质量却越来越好了……”
“太师若是有空,去市集看看,粗盐、劣盐,已越来越少,白盐、好盐越来越多。”
文彦博听的莫名其妙,他看向韩绛。
韩绛低声道:“汴京新报,从六月甲辰开始,就连续刊载了,沈存中的几篇格物致知的文章。“
“在这些文章中,沈存中言,其已通过格物,格出一个道理来。”
文彦博想了起来,他有些印象,于是问道:“以豆浆点粗盐,析出精盐之法?”
韩绛颔首,道:“正是此法。”
“如今,此法已传至整个开封府,甚至在河南、京西、京东等地广为人知。”
“因为此法,汴京的石炭用量,在六月之后不断增长。”
“如今,天下人皆在用豆浆点粗盐,以制精盐。”
韩绛说到这里,就不再说话了。
文彦博听着,喃喃自语:“六月甲辰?”
这不就是当今天子欲恢复蚕盐法,命都堂商议定下条例的日子吗?
而正好在这个时候,汴京新报,连续数日,刊载沈括格物致知的文章,正好沈括格出来了一个用豆浆点卤,让粗盐变成精盐的法子。
而这个法子,用在什么东西上最合适、最恰当呢?
显而易见,必须是杂质更多,价钱更低的海盐!
闭环了!
文彦博于是,又想起了另外一个事情。
他好像大概看过,汴京新报不断报道的登州鱼干。
他在好奇之下,命家人买回来,吃过几次。
如今,已经迷上了鱼干,特别是登州那边用大海鱼的鱼鳔,晒干后制成的所谓‘鱼胶’。
那软糯的口感和很容易消化的特征,让他一吃就喜欢上了。
如今,每天晚上,都要吃上一盅熬煮的鱼胶粥。
所以,韩绛的意思是?
海盐、鱼干、都大江淮六路发运司、蚕盐法……
这些线索,被串在一起。
文彦博猛然瞪大了眼睛,看向韩绛。
“左揆,如今市面上,寻常鱼干一斤多少钱?盐价几何?”文彦博低声问道。
韩绛捋了捋胡子,眯着眼睛道:“老夫的仆人昨日,曾和老夫说过,他在市面上,见到的一般鱼干,小的六十来钱一斤,大一点的七十来钱一斤,最便宜的小杂鱼干,甚至只要三十余钱!其言,今汴京百姓,中人之下,皆喜以鱼干熬粥。”
“如此四口之家,一日菜食之费,不过三五十钱!”
“既能饱腹,更能抗饿,京中青壮皆爱。”
“至于盐价,粗盐、劣盐,今已鲜少能见,市面上多是精盐。”
“其言如今京中牲畜,都能吃上盐卤了。”
文彦博听着,咽了咽口水。
他总算知道了,为什么都大江淮六路发运使司的人会安静如鸡了!
原来,这些家伙在挖官家的墙角!
一个个恐怕都在忙着卖鱼干和海盐呢!
想想也是,比起苦哈哈的守着漕运,靠夹带和索要贿赂、敲诈商贾赚的这点小小的利益。
那里有卖鱼干和海盐来的舒服?
一艘从徐州起运的漕船北上一次,他们能带多少海盐和鱼干入京?
尤其是,现在朝廷已经开始在京畿、京西等地恢复蚕盐法。
只要他们可以搞定地方官和皇室派出去的监当官,让那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他们要面对的唯一对手,就只有私盐贩子了。
私盐贩子,那里打得过有组织的漕司!?
所以,一切疑问都有了答案。
漕司现在怎能可能和京东路、两浙路打嘴炮官司?
人家现在是甲方了!
巴结都来不及!
而漕司为什么在整个过程,安静如鸡?
因为他们在做的事情就不能高调,免得让人眼红招来朝廷铁拳。
于是……
文彦博忍不住想问自己一个问题,他低声呢喃着:“官家知道吗?”
漕司可是在挖他的墙角!
榷盐收入,在大宋岁入中的比重非常高!
文彦博记得的,仅仅是解盐一岁就能向朝廷提供超过三百万贯的收入。
便是过去不受重视的海盐,在吴居厚担任京东都路转运使时,其在京东路榷盐,一岁贡献百万贯。
当今官家即位后,拨乱反正,废黜京东路榷盐、榷铁和保马。
对赵官家们来说,这就已经是大出血了。
现在更是直接让海盐,涌入开封府、京西路等市场。
在文彦博的理解中,这简直是拿着刀子,隔开自己的大动脉在往外放血。
正常来算,若海盐和豆浆点卤法,全面推广后,占领整个开封府、京西、京东、河南等地的食盐市场。
那么,朝廷一年在盐课上的损失,将在三百万贯以上。
等于直接将一个解盐的岁入,拱手送给了天下人。
难怪都大江淮六路发运司的人,这么安静。
也难怪两浙路和京东路这么配合了。
对这些人来说,当今官家,这哪里是什么圣主?
分明就是财神爷爷下凡了!
文彦博感觉,自己要是京东路和两浙路的人,高低都得给当今官家塑个金身,早晚拜一拜。
只是……
这是赵官家做的出来的事情吗?
文彦博不懂了。
还有,缺了这么大一块的盐课收入,朝廷去那个地方补呢?
文彦博想到这里,眉头皱的更紧。
因为他数十年的仕宦经验告诉他,这个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而他对赵官家们的理解来看,让赵官家们主动让出这么大一块肥肉。
只能是,他们有了更好吃,也更容易吃下嘴的东西。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4/4626/34780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