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共荣圈
推荐阅读:人已暮年,开局父子相认、九重仙图、穿成早夭的团宠、四合院之商鹏、误入樊笼、童养媳、生而为王、妄与她、美女世界、民国谍影、
朝贡
徐晋笑了笑,倭国本就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小邦,除了产银之外,许多东西都要从外界进口,之前有郑芝龙的商队给他们输送物资,另外还能能从荷兰人手里买,但现在整个沿海已被大夏所把控,顺便将这一片的海洋贸易基本垄断。
在这种情况下,德川幕府肯定已经急得团团转了,巴不得跟大夏做生意呢,不然买不到东西.就算坐在银山上又有什么用,银子只有花出去才算钱,攒在手里屁都不是,国内民生迟早崩溃,这个处境倒是跟辽东鞑子差不多。
因此,这个朝贡看起来是倭国在低声下气,实际上大夏要是答应了,人家指不定多高兴呢,奉你为上国又如何,反正已经奉了中华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也不缺这几年。
“回去告诉德川家光,石见银山大夏要定了,耶稣也拦不住。”
徐晋对着倭使沉声道,如果幕府识相点的话就赶紧交出来,否则要打便打,大夏的将士正发愁没立功升职的机会呢。
这时,倭使中村敬斋不禁露出气愤的表情,询问大夏究竟想做什么?难道真觊觎日本这个弹丸小邦?两国的乡土风俗差异极大,日本又孤悬海外,难道阁下不考虑这个统治成本有多高昂吗?
“贵使有所不知,本王正在策划国际新秩序,打算建立一个泛东亚共荣圈!”
“什么!”
见对方瞪大眼睛一脸懵逼,徐晋认真的给这位倭使解释道,所谓的泛东亚共荣圈,就是以大夏为中心,在整个亚洲完成经济协同,以达到资源.人力自给自足的目的,让中华再次伟大!
“我不明白...”中村敬斋惊恐的摇了摇头,这个想法实在有些骇人听闻。
“不明白是正常的。”徐晋哈哈一笑,表示本王今日难得清闲,便可以给你讲讲是怎么回事,等回国后再说给你们的幕府将军听听。
“你看啊,要实现共荣的话其实说难也不难,首先应该以开发资源为中心,各邦国.地区的客观条件总是不尽相同的嘛,你缺这个.我缺那个,但是凑一块不就啥都不缺了?”
“就比如说大夏缺银子,你们倭国正好有个银山,诶!这不就对上了!”
“再比如说,开采银矿是不是需要大量苦力?从大夏本土运输人力的话,成本就有点太高了,所以就地取材,以倭人开倭矿才是效率最高的法子。”
徐晋一口气说完后,兴致勃勃的询问道,“是不是挺有搞头的?”
中村敬斋听完后已是瞠目结舌,显然很难理解这个先进的“共荣圈思想”,于是他在犹豫了一下后干笑道:“既如殿下所言,受益的也惟有大夏,又何来共荣之说?”
“这个嘛...”徐晋愣了愣,继而爽朗一笑:“大夏一起飞,你们倭国不也会跟着沾光嘛,怎么会没有益处。”
“当然了,这只是本王的设想而已,具体还得看你们的德川将军怎么决断,要是不愿意也没关系,我们大夏会自己争取的。”
倭使退下之后,越王徐晋来军部召开了一场会议,主要是研究将士们的冬装问题。
之前夏军基本都是在西南或东南亚作战,这边的气候比较温暖.温差也不大,寻常的衣物便已够用,在闷热的雨林里士兵有时候还会汗流浃背。
不过之后北伐.或赴辽东作战的话,现在的单衣显然无法满足需求,需要一套专门在寒冷地区穿的冬装才行,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通常徐晋只需最后审批即可。
夏军对冬装的需求是很大的,动辄几万.十几万套,这需要巨量的棉花.布匹,内地的棉花种植地主要在苏杭那边,这两年的收成貌似不太好,市场需求量又很大,因此价格节节攀升,岭南自己虽然也种棉花,但现在还无法自给自足。
考虑到成本问题,军部将目光瞄上了英国产的呢绒,这玩意是以羊毛制成.保暖性无需多言,唯一的缺陷就是当作贴身衣服会不舒服,但却可以做成外衣。
在这个时期,英国的主要出口品基本都是毛纺.木材.帆布.鞋帽之类的玩意,大部分都不是大夏需要的,因此像那些在岭南获得的英国商人,一般都是作纯进口的贸易,英国国内呢绒的产量很大,他们也想将这玩意卖出去,甚至价格挂的很低,但华夏的纺织行业也很成熟,通常没人对这东西感兴趣。
听到这里徐晋点了点头,“呢绒制作冬装也不错,弄个大衣啥也挺暖和,成本如何呢?”
后勤司总务连忙站了起来,表示他们计算过,按照棉花的市价,如果采用呢绒的话成本至少能节省三分之一,这还是将里面的武装衣也算在内的。
所谓的武装衣就是“戎服”,像那些披甲兵的甲胄下面就是这玩意,明军战兵的鸳鸯战袄下也会穿一套戎服,算是贴身衣物了。
“那挺好的。”
徐晋暗自琢磨,虽然一套冬装可能值不了几个钱,但若是十万套可就不是小数目了,成本缩减三分之一就意味着至少节省几万元的款子,这是好事。
“尽快制一套样品让我瞧瞧,对了北方冷,如果可以的话给再给将士们配一顶毡帽吧。”
“至于如何造这么多冬装,就不用本王教了吧?”
“大王放心!”
后勤司的军官连忙表示会将此事办妥。
紧接着徐晋沉声表示,虽然郑元秋的舰队在倭国还算顺利,不过那个德川幕府定不会善罢甘休,所以接下来肯定会有一场仗要打,考虑到大夏舰队的陆战兵仅有几千人,所以自己打算朝倭国增兵支援。
“大王,臣认为调两万步军赴倭即可,再多的话本土兵力就会吃紧了。”
吏部尚书兼参谋大臣颜昭表示,至于运兵的话,可以发动官船.民船协助,运两万人过去不算太难,如果将士们能在倭国就地征一部分粮,岭南这边再通过海路补充一些,后勤方面也没有太大问题。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话毕,徐晋突然站起身凝视着东南方向,目光中满是坚决:
“各位,你们一定不理解区区倭国如何值得本王大张旗鼓,我可以告诉你们,银矿仅是其中一个原因,倭人生性贪婪.狡诈,畏威而不怀德,有小礼却无大义。”
“本王不光是要教训他们,还要灭其国!绝其种!让这个卑劣民族彻底消失!”
徐晋笑了笑,倭国本就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小邦,除了产银之外,许多东西都要从外界进口,之前有郑芝龙的商队给他们输送物资,另外还能能从荷兰人手里买,但现在整个沿海已被大夏所把控,顺便将这一片的海洋贸易基本垄断。
在这种情况下,德川幕府肯定已经急得团团转了,巴不得跟大夏做生意呢,不然买不到东西.就算坐在银山上又有什么用,银子只有花出去才算钱,攒在手里屁都不是,国内民生迟早崩溃,这个处境倒是跟辽东鞑子差不多。
因此,这个朝贡看起来是倭国在低声下气,实际上大夏要是答应了,人家指不定多高兴呢,奉你为上国又如何,反正已经奉了中华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也不缺这几年。
“回去告诉德川家光,石见银山大夏要定了,耶稣也拦不住。”
徐晋对着倭使沉声道,如果幕府识相点的话就赶紧交出来,否则要打便打,大夏的将士正发愁没立功升职的机会呢。
这时,倭使中村敬斋不禁露出气愤的表情,询问大夏究竟想做什么?难道真觊觎日本这个弹丸小邦?两国的乡土风俗差异极大,日本又孤悬海外,难道阁下不考虑这个统治成本有多高昂吗?
“贵使有所不知,本王正在策划国际新秩序,打算建立一个泛东亚共荣圈!”
“什么!”
见对方瞪大眼睛一脸懵逼,徐晋认真的给这位倭使解释道,所谓的泛东亚共荣圈,就是以大夏为中心,在整个亚洲完成经济协同,以达到资源.人力自给自足的目的,让中华再次伟大!
“我不明白...”中村敬斋惊恐的摇了摇头,这个想法实在有些骇人听闻。
“不明白是正常的。”徐晋哈哈一笑,表示本王今日难得清闲,便可以给你讲讲是怎么回事,等回国后再说给你们的幕府将军听听。
“你看啊,要实现共荣的话其实说难也不难,首先应该以开发资源为中心,各邦国.地区的客观条件总是不尽相同的嘛,你缺这个.我缺那个,但是凑一块不就啥都不缺了?”
“就比如说大夏缺银子,你们倭国正好有个银山,诶!这不就对上了!”
“再比如说,开采银矿是不是需要大量苦力?从大夏本土运输人力的话,成本就有点太高了,所以就地取材,以倭人开倭矿才是效率最高的法子。”
徐晋一口气说完后,兴致勃勃的询问道,“是不是挺有搞头的?”
中村敬斋听完后已是瞠目结舌,显然很难理解这个先进的“共荣圈思想”,于是他在犹豫了一下后干笑道:“既如殿下所言,受益的也惟有大夏,又何来共荣之说?”
“这个嘛...”徐晋愣了愣,继而爽朗一笑:“大夏一起飞,你们倭国不也会跟着沾光嘛,怎么会没有益处。”
“当然了,这只是本王的设想而已,具体还得看你们的德川将军怎么决断,要是不愿意也没关系,我们大夏会自己争取的。”
倭使退下之后,越王徐晋来军部召开了一场会议,主要是研究将士们的冬装问题。
之前夏军基本都是在西南或东南亚作战,这边的气候比较温暖.温差也不大,寻常的衣物便已够用,在闷热的雨林里士兵有时候还会汗流浃背。
不过之后北伐.或赴辽东作战的话,现在的单衣显然无法满足需求,需要一套专门在寒冷地区穿的冬装才行,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通常徐晋只需最后审批即可。
夏军对冬装的需求是很大的,动辄几万.十几万套,这需要巨量的棉花.布匹,内地的棉花种植地主要在苏杭那边,这两年的收成貌似不太好,市场需求量又很大,因此价格节节攀升,岭南自己虽然也种棉花,但现在还无法自给自足。
考虑到成本问题,军部将目光瞄上了英国产的呢绒,这玩意是以羊毛制成.保暖性无需多言,唯一的缺陷就是当作贴身衣服会不舒服,但却可以做成外衣。
在这个时期,英国的主要出口品基本都是毛纺.木材.帆布.鞋帽之类的玩意,大部分都不是大夏需要的,因此像那些在岭南获得的英国商人,一般都是作纯进口的贸易,英国国内呢绒的产量很大,他们也想将这玩意卖出去,甚至价格挂的很低,但华夏的纺织行业也很成熟,通常没人对这东西感兴趣。
听到这里徐晋点了点头,“呢绒制作冬装也不错,弄个大衣啥也挺暖和,成本如何呢?”
后勤司总务连忙站了起来,表示他们计算过,按照棉花的市价,如果采用呢绒的话成本至少能节省三分之一,这还是将里面的武装衣也算在内的。
所谓的武装衣就是“戎服”,像那些披甲兵的甲胄下面就是这玩意,明军战兵的鸳鸯战袄下也会穿一套戎服,算是贴身衣物了。
“那挺好的。”
徐晋暗自琢磨,虽然一套冬装可能值不了几个钱,但若是十万套可就不是小数目了,成本缩减三分之一就意味着至少节省几万元的款子,这是好事。
“尽快制一套样品让我瞧瞧,对了北方冷,如果可以的话给再给将士们配一顶毡帽吧。”
“至于如何造这么多冬装,就不用本王教了吧?”
“大王放心!”
后勤司的军官连忙表示会将此事办妥。
紧接着徐晋沉声表示,虽然郑元秋的舰队在倭国还算顺利,不过那个德川幕府定不会善罢甘休,所以接下来肯定会有一场仗要打,考虑到大夏舰队的陆战兵仅有几千人,所以自己打算朝倭国增兵支援。
“大王,臣认为调两万步军赴倭即可,再多的话本土兵力就会吃紧了。”
吏部尚书兼参谋大臣颜昭表示,至于运兵的话,可以发动官船.民船协助,运两万人过去不算太难,如果将士们能在倭国就地征一部分粮,岭南这边再通过海路补充一些,后勤方面也没有太大问题。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话毕,徐晋突然站起身凝视着东南方向,目光中满是坚决:
“各位,你们一定不理解区区倭国如何值得本王大张旗鼓,我可以告诉你们,银矿仅是其中一个原因,倭人生性贪婪.狡诈,畏威而不怀德,有小礼却无大义。”
“本王不光是要教训他们,还要灭其国!绝其种!让这个卑劣民族彻底消失!”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5/5617/43620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