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大杀器”
推荐阅读:人已暮年,开局父子相认、九重仙图、穿成早夭的团宠、四合院之商鹏、误入樊笼、童养媳、生而为王、妄与她、美女世界、民国谍影、
第103章“大杀器”
疟疾,是疟原虫感染人体,引发的一种寄生虫病,是东非殖民地开发面临的最大难题。
东非殖民地白天气温常年维持在二十度左右,沿海地带更是时常维持在三十多度左右。
非常适合蚊虫生存,而疟疾就是通过按蚊叮咬人体传播。
所以蚊子比较猖獗的地区,疟疾也就传播的越广,尤其是这个时代,人们还不知道疟疾是由蚊子传播。
无法从根源上阻断疟疾的传播,从热带到亚热带地区,疟疾广泛存在。
早期,东非殖民地开发,移民可谓受尽了苦头,即使在东非政府的强制命令下,对卫生和居住环境,大规模改造。
也没有什么成效,因为早期东非就是一大片荒地,草木茂盛,尤其是雨季,天气湿热,蚊虫滋生迅猛。
而移民初来乍到,人数还少,想改造生存环境自然速度快不了,所以许多人中招,被疟疾和其他热带病带走的也不在少数。
好在,能在远东活下来,而且渡过大洋,一路奔波的移民,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就像通过奴隶贸易去往美国的黑奴一样,都是被自然和人为筛选的黑人里身体健壮的那一部分。
而能够活着到东非的远东移民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当然为了保证移民的生存率,其运输船只的条件比黑奴强上不少。
而后,随着移民的慢慢增加,和东非城市村落的开发,东非的生存条件也在慢慢改善。
受恩斯特命令的指挥,东非开展了大规模的消灭蚊虫运动,这项运动从东非殖民地开辟之初就一直进行着。
对定居地点周围的草木,进行焚烧,填平水洼,减少蚊虫的生存环境,对殖民地的水体进行生物防治,大规模养殖鱼类和蛙类,缩减蚊子幼虫数量。
随着殖民地开发初见规模,殖民地的生存质量也大幅提升,尤其是依靠蚊虫传播的疟疾,登革热等热带疾病,因为殖民地灭蚊运动的开展,也大幅减少。
而且殖民地强制要求移民讲究卫生,对殖民地的水源加强管理,严禁污染水源,不喝生水,或者对部分水体进行简单的过滤和消毒。
粪便也统一集中处理,每个村落都新建一批公厕,满足移民需要。
对于可能传播疾病的野生动物,管理更是严格,早期由于粮食不足,还允许移民狩猎补充食物,等到殖民地粮食生产展开后,就禁止此类行为。
恩斯特一直认为前世非洲,许多疾病完全是非洲人自己作出来的,就比如艾滋病,就是非洲人吃当地灵长类动物造成的。
不管这种说法对不对,东非的所有灵长类动物(当然不包括人,如果是土著的话另说。)算是遭了殃,只要是在移民活动范围之内(农田,道路附近都算),出现的狒狒,猴子,猩猩全部惨遭毒手,被殖民地用火枪物理消灭,然后用火烧成灰,最后掩埋(偏远的山地,森林和大草原深处不在此列,留着未来当生态保护区)。
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有些人去食用,毕竟移民以前都是饿过来的,土和树皮都吃过,过够了苦日子,就害怕有人偷偷摸摸给自己加餐。
在这种严防死守中,东非殖民地的居住条件自然大大提升,卫生状况比同时代任何地点,包括欧洲都要好。
而后续奥匈帝国和巴拉圭移民到来时,东非已经初具规模,他们都被分配到华人移民已经开发出来的城市和村落,用来稀释华人数量,防止未来形成利益集团(比如民族)。
加上越来越多华人和白人女性通婚(亚美尼亚,巴拉圭等),潜移默化中东非政府就融合了各个民族,只要未来通过祛除各国移民除了德意志文化之外的文化特征,人口融合就完成了。
虽然当前东非殖民地的生存条件大为好转,热带疾病被压缩在同纬度非常低的水平。
可想彻底灭蚊是不可能的,而蚊子又是最重要的疾病携带者,所以继续加强卫生整治活动外,通过科学手段驱蚊灭蚊也不能少。
还是那句话,当今时代的人们对蚊子作为疾病传播者的认知那是根本就没有。
19世纪末,欧洲的科学家才发现蚊子是疟疾等热带疾病的传播源,展开了对蚊子的研究。
所以现在,整个世界只有恩斯特和东非殖民地的人相信蚊子是疟疾等疾病的传播者。
倒不是恩斯特自私,不向全世界宣布,问题是自己也是通过前世知道的,自己也不是这方面的研究人员和权威,说出去估计会被人笑掉大牙。
东非就不一样了,文盲遍地,舆论掌握在恩斯特自己手中,随便编几个不存在的专家,让手下人按照自己的指示去实行就可以了。
初期,可能人们还不情不愿,毕竟一切都是强制实行,可慢慢的,随着卫生和环境的改善,疟疾等疾病真的就减少了,移民也就乐的改变(毕竟谁也不想死)。
而早期使用华人移民的好处就展现出来,服从性强,反抗意识弱,受到远东政府文化熏陶,即使有怨气也先憋着,所以东非殖民地政府强制实行的卫生改进运动顺利实行。
而等到其他国家移民到来,这套模式已经成熟了,成为了东非殖民地的常态和日常,而新移民毕竟开始人数少,只能照着做,这样注重卫生就变成了东非殖民地的铁律,所有人都要照着条律做。
马上,来自德意志地区的移民就要到来东非了,而黑兴根财团又传来了好消息。
由恩斯特资助,与德意志各大学合作,共同研究的成果,除虫菊酯被提炼出来。
只要后续,按照前世的蚊香,照葫芦画瓢,聘请专业人士设计生产蚊香的机器,就可以量产蚊香这一热带地区蚊虫“大杀器”了。
这无疑将再次提升东非殖民地的生活条件,进一步减少疟疾等疾病的传播。
而且蚊香生产可以给黑兴根财团带来一笔新财富,而且东非本身就是除虫菊生产地,可以进一步形成完美的产业闭环。
疟疾,是疟原虫感染人体,引发的一种寄生虫病,是东非殖民地开发面临的最大难题。
东非殖民地白天气温常年维持在二十度左右,沿海地带更是时常维持在三十多度左右。
非常适合蚊虫生存,而疟疾就是通过按蚊叮咬人体传播。
所以蚊子比较猖獗的地区,疟疾也就传播的越广,尤其是这个时代,人们还不知道疟疾是由蚊子传播。
无法从根源上阻断疟疾的传播,从热带到亚热带地区,疟疾广泛存在。
早期,东非殖民地开发,移民可谓受尽了苦头,即使在东非政府的强制命令下,对卫生和居住环境,大规模改造。
也没有什么成效,因为早期东非就是一大片荒地,草木茂盛,尤其是雨季,天气湿热,蚊虫滋生迅猛。
而移民初来乍到,人数还少,想改造生存环境自然速度快不了,所以许多人中招,被疟疾和其他热带病带走的也不在少数。
好在,能在远东活下来,而且渡过大洋,一路奔波的移民,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就像通过奴隶贸易去往美国的黑奴一样,都是被自然和人为筛选的黑人里身体健壮的那一部分。
而能够活着到东非的远东移民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当然为了保证移民的生存率,其运输船只的条件比黑奴强上不少。
而后,随着移民的慢慢增加,和东非城市村落的开发,东非的生存条件也在慢慢改善。
受恩斯特命令的指挥,东非开展了大规模的消灭蚊虫运动,这项运动从东非殖民地开辟之初就一直进行着。
对定居地点周围的草木,进行焚烧,填平水洼,减少蚊虫的生存环境,对殖民地的水体进行生物防治,大规模养殖鱼类和蛙类,缩减蚊子幼虫数量。
随着殖民地开发初见规模,殖民地的生存质量也大幅提升,尤其是依靠蚊虫传播的疟疾,登革热等热带疾病,因为殖民地灭蚊运动的开展,也大幅减少。
而且殖民地强制要求移民讲究卫生,对殖民地的水源加强管理,严禁污染水源,不喝生水,或者对部分水体进行简单的过滤和消毒。
粪便也统一集中处理,每个村落都新建一批公厕,满足移民需要。
对于可能传播疾病的野生动物,管理更是严格,早期由于粮食不足,还允许移民狩猎补充食物,等到殖民地粮食生产展开后,就禁止此类行为。
恩斯特一直认为前世非洲,许多疾病完全是非洲人自己作出来的,就比如艾滋病,就是非洲人吃当地灵长类动物造成的。
不管这种说法对不对,东非的所有灵长类动物(当然不包括人,如果是土著的话另说。)算是遭了殃,只要是在移民活动范围之内(农田,道路附近都算),出现的狒狒,猴子,猩猩全部惨遭毒手,被殖民地用火枪物理消灭,然后用火烧成灰,最后掩埋(偏远的山地,森林和大草原深处不在此列,留着未来当生态保护区)。
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有些人去食用,毕竟移民以前都是饿过来的,土和树皮都吃过,过够了苦日子,就害怕有人偷偷摸摸给自己加餐。
在这种严防死守中,东非殖民地的居住条件自然大大提升,卫生状况比同时代任何地点,包括欧洲都要好。
而后续奥匈帝国和巴拉圭移民到来时,东非已经初具规模,他们都被分配到华人移民已经开发出来的城市和村落,用来稀释华人数量,防止未来形成利益集团(比如民族)。
加上越来越多华人和白人女性通婚(亚美尼亚,巴拉圭等),潜移默化中东非政府就融合了各个民族,只要未来通过祛除各国移民除了德意志文化之外的文化特征,人口融合就完成了。
虽然当前东非殖民地的生存条件大为好转,热带疾病被压缩在同纬度非常低的水平。
可想彻底灭蚊是不可能的,而蚊子又是最重要的疾病携带者,所以继续加强卫生整治活动外,通过科学手段驱蚊灭蚊也不能少。
还是那句话,当今时代的人们对蚊子作为疾病传播者的认知那是根本就没有。
19世纪末,欧洲的科学家才发现蚊子是疟疾等热带疾病的传播源,展开了对蚊子的研究。
所以现在,整个世界只有恩斯特和东非殖民地的人相信蚊子是疟疾等疾病的传播者。
倒不是恩斯特自私,不向全世界宣布,问题是自己也是通过前世知道的,自己也不是这方面的研究人员和权威,说出去估计会被人笑掉大牙。
东非就不一样了,文盲遍地,舆论掌握在恩斯特自己手中,随便编几个不存在的专家,让手下人按照自己的指示去实行就可以了。
初期,可能人们还不情不愿,毕竟一切都是强制实行,可慢慢的,随着卫生和环境的改善,疟疾等疾病真的就减少了,移民也就乐的改变(毕竟谁也不想死)。
而早期使用华人移民的好处就展现出来,服从性强,反抗意识弱,受到远东政府文化熏陶,即使有怨气也先憋着,所以东非殖民地政府强制实行的卫生改进运动顺利实行。
而等到其他国家移民到来,这套模式已经成熟了,成为了东非殖民地的常态和日常,而新移民毕竟开始人数少,只能照着做,这样注重卫生就变成了东非殖民地的铁律,所有人都要照着条律做。
马上,来自德意志地区的移民就要到来东非了,而黑兴根财团又传来了好消息。
由恩斯特资助,与德意志各大学合作,共同研究的成果,除虫菊酯被提炼出来。
只要后续,按照前世的蚊香,照葫芦画瓢,聘请专业人士设计生产蚊香的机器,就可以量产蚊香这一热带地区蚊虫“大杀器”了。
这无疑将再次提升东非殖民地的生活条件,进一步减少疟疾等疾病的传播。
而且蚊香生产可以给黑兴根财团带来一笔新财富,而且东非本身就是除虫菊生产地,可以进一步形成完美的产业闭环。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5/5645/44063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