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姆万扎船厂
推荐阅读:人已暮年,开局父子相认、九重仙图、穿成早夭的团宠、四合院之商鹏、误入樊笼、童养媳、生而为王、妄与她、美女世界、民国谍影、
第121章姆万扎船厂
1868年1月3日。
大湖区,姆万扎。
大湖(维多利亚湖),水域面积接近七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米左右,拥有良好的通航能力。
想要开发大湖,就少不了先进的船舶,不说多先进,至少要比土著使用的独木舟来的强。
而且大湖中,光是岛屿就有一千多座,其中很多还适合人类居住,自然也有土著居住。
这些土著,靠打鱼为生,可能一辈子都生活在岛上,这自然是奉行“清零”为最终目的的东非殖民地政府所不允许的。
所以出于对大湖的开发利用,和对岛上土著进行清理的考虑,建立东非自己的内湖部队就很有必要。
而不管是渔民捕捞,还是建立内湖部队,都离不开船只。
即使前世,维多利亚湖的主要交通方式还是轮渡,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都在维多利亚湖沿岸建设港口,依托大湖庞大水域,建立了众多规模比较大的港口城市,这些湖泊港口即使和非洲的一些海港比也完全不差。
而大湖,还拥有丰富的淡水渔业资源,随着东非殖民地的开发,和东非殖民地对食用野生动的限制,寻找新的肉类替代源就不可避免。
目前恩斯特有两个思路,一个是开发牧场,搞畜牧业。一个是开发东非殖民地淡水湖泊的渔业资源。
畜牧业发展需要时间,而东非湖泊里的渔业资源都是现成的,大湖,索伦湖,马拉维湖甚至是图尔卡纳湖,其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满足当前东非殖民地的肉类的需求。
至于海洋的渔业资源,诚然东非沿岸的渔业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索马里寒流经过的季节,会形成大规模渔场。
但是以东非殖民地目前的条件还搞不起大的船厂,而渔船要是太小,在海洋上也不安全。
这样还不如在内陆湖泊开发渔业资源来的划算,毕竟内陆湖泊不像海洋那样波涛汹涌。
恩斯特就打算在内陆湖泊里弄几个小船厂,生产的船舶不仅可以满足捕捞业,而且能加快东非的开发和扩张。
毕竟这些湖泊面积大,水域广,如果到对岸去,走陆上要绕一大截距离,如果有船只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同时,船只载货量大,方便货物和人员的运输,可以有效减损耗。
当前东非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和牛车,在大量施工的地方,还有许多木制独轮车(主要靠人力推动,运输粮食等物资),也是东非重要的交通工具。
而东非第一个造船厂选址就选定在大湖(维多利亚湖)湖畔的姆万扎。
这是出于多方面情况,综合考虑后的结果。
当前东非殖民地的两个重要城市位于大湖沿岸,一个是姆万扎(大湖区首府),一个是基苏木(西肯尼亚首府),连接两个城市可以加速对大湖的开发,而连接两个城市自然是依靠船舶。
同时,大湖上岛屿里居住的土著也需要解决,索伦湖和马拉维湖就没有类似的需要,所以不用急于建厂。
加之对西北的攻略也需要借助大湖的通航能力,未来可以加强对西北的控制。
最后是姆万扎自身的优秀自然条件,依托姆万扎湾,姆万扎本身就是一个天然优良湖港。
此前这里居住着苏库玛族(现实中被称为“坦桑尼亚的吉普赛人”,是坦桑尼亚人口第一大民族,坦桑尼亚拥有一百二十多个民族。)的部落,后来东非殖民地直接鸠占鹊巢,占领了这里。
在后续的“整肃”运动中,整个大湖区的苏库玛族都被驱离,他们被东非殖民地政府驱赶到西北八国人数最多的部族。
姆万扎造船厂选址在姆万扎市西南方向,姆万扎湾里的一个向西延伸的小半岛南侧,这里风平浪静,湖水幽深,依托半岛修建船坞非常合适。
……
到东非来,对于能留在欧洲来说,绝对是一门苦差。
所以恩斯特直接从欧洲自家造船厂里的华人实习生中,指派人员前往非洲去指导船厂建设工作。
这些华人实习生都是黑兴根军事学院的学生,所以对恩斯特的命令无条件服从。
相较于远东颠沛流离和每日忍饥挨饿的日子,东非条件虽然也差,可对于这些曾经生活在水生火热的华人青年来说,一点也不差。
而且在学校期间,他们就做好了为校长赴汤蹈火的准备,结果因为口语(德语)太差,没有去成,翻译至少也要能无障碍交流。
所以许多语言不过关的学生,就留在欧洲继续深造德语,不过学校不能一直养着,就只能去黑兴根旗下的公司实习,工作的同时学习德语,这可比学校里学的快,毕竟周围同事大多是德意志人,语言环境更好。
而那些成绩优异(德语好)的学生,被调往东非,进入军队和地方政府,负责协调工作。
由于欧洲本土学生招收的晚,所以早期黑兴根工厂里实习的黑兴根学生都是华人。
而罗布·李就是被恩斯特挑中的人选,像这种名字一听就知道之前是华人。
罗布·李之前在威尼斯船厂随着德意志工人实习,后来就一起被调往汉堡工作。
作为少有在船厂工作的华人学生,被选中前往东非指导船厂建设工作。
罗布·李虽然只有一年多的工作经验,可威尼斯和汉堡的造船厂,都是造远洋大船的,而罗布·李学习的也是远洋大船的建造经验。
所以前往东非指导姆万扎船厂工作,也算杀鸡用牛刀了。
数百名工人在罗布·李和德意志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平整沿岸的土地,砍伐树木,清理碎石。
这次来的不止罗布·李自己,还有一个德意志技术人员,但是这次他只是负责前几个月的工作,后续还是要回到德意志去。
这位德意志技术人员能来东非,都已经是看在大量报酬的份上,冒险一搏罢了,作为一名老船工,本身经济在德意志条件就不差,比普通人强许多。
所以只是打算挣一波快钱就闪人,毕竟东非的条件太清苦,连个娱乐场所都没有,加上其对非洲的认知(普鲁士义务教育包括地理),自然不打算常住。
很快,在两人的指挥下半岛南侧就被工人清理出了一大片空地,四周规划好了建筑和道路的预留用地。
为了船厂早日投产,罗布·李决定陆地和水里同时开工,一边搭建船厂的陆上厂房和道路,一边依托水体,修筑船坞。
大湖流域,降水充沛,森林比较密集,有取之不尽的木材。
姆万扎政府组织民众伐木,为船厂建设工作提供原材料支持。
这些树木,都是生长多年的优质材料,而土著生产力落后,对这些树木没有能力大规模开发,这就便宜了东非殖民地。
船厂的设计规模不算很大,而且技术要求也不是太高,取材大多还是本地的木材来做船体。
虽然是非洲地区的船厂,可生产设备还是要从欧洲进口,虽然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从欧洲进口的生产设备不太好运输,但影响不大。
除了生产设备,还有部分零部件,包括船钉,船漆……都需要进口。
虽然姆万扎船厂规模不大,放在欧洲根本不够看,但姆万扎船厂未来也将被历史记上一笔,那就是会率先用上柏林能源动力公司生产的发动机和特制的螺旋桨。
目前柏林能源动力公司许多科技都被储存下来,没有在欧洲应用,而东非就完全不用担心了,这里是恩斯特的地盘,也不怕泄密。
这种船艇专用引擎在这里试验,测量其数据和性能也很不错,算是给未来柏林能源动力公司产品提前多开辟了条水上赛道。
目前,这些重要零部件,都是在柏林能源动力公司下属的封闭工厂里制作好,再通过海洋运输到东非来。
东非的造船工人只要按照设计图完成组装即可。
这种装备发动机的船只,其实就是小型快艇,船身由木头打造,船体呈柳叶状,在发动机启动后,跑的贼快。
放在前世,这种极其简陋,普通人集齐材料都可以复制的小船,绝对算不了什么。
可这个时代,这种应用了石油发动机的船只,就是同体积最先进的船只。
这些快艇,所需要的动力,由石油产生,这个需要进口,但是如果不着急的话也可以使用船桨慢慢滑动。
除了这种带引擎的船只,姆万扎船厂主要生产的还是无引擎的小渔船。
带发动机的快艇会优先用来组建湖泊部队(水军),而传统动力的小船,则提供给姆万扎和基苏木的渔民。
基苏木虽然距离姆万扎不算近,但是等船造出来后,开着快艇,用绳索就能拉一大批普通小渔船到基苏木去。
所以姆万扎船厂,建成后,足以供应姆万扎和基苏木对船只的需求(毕竟两个城市人口不多,目前加起来两万六千多人)。
未来姆万扎和基苏木的定位都是东非的重要城市,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大,水源充足,物产丰富,非洲适合人口聚集,而渔业资源开发,就是其发展的重要一步。
1868年1月3日。
大湖区,姆万扎。
大湖(维多利亚湖),水域面积接近七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米左右,拥有良好的通航能力。
想要开发大湖,就少不了先进的船舶,不说多先进,至少要比土著使用的独木舟来的强。
而且大湖中,光是岛屿就有一千多座,其中很多还适合人类居住,自然也有土著居住。
这些土著,靠打鱼为生,可能一辈子都生活在岛上,这自然是奉行“清零”为最终目的的东非殖民地政府所不允许的。
所以出于对大湖的开发利用,和对岛上土著进行清理的考虑,建立东非自己的内湖部队就很有必要。
而不管是渔民捕捞,还是建立内湖部队,都离不开船只。
即使前世,维多利亚湖的主要交通方式还是轮渡,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都在维多利亚湖沿岸建设港口,依托大湖庞大水域,建立了众多规模比较大的港口城市,这些湖泊港口即使和非洲的一些海港比也完全不差。
而大湖,还拥有丰富的淡水渔业资源,随着东非殖民地的开发,和东非殖民地对食用野生动的限制,寻找新的肉类替代源就不可避免。
目前恩斯特有两个思路,一个是开发牧场,搞畜牧业。一个是开发东非殖民地淡水湖泊的渔业资源。
畜牧业发展需要时间,而东非湖泊里的渔业资源都是现成的,大湖,索伦湖,马拉维湖甚至是图尔卡纳湖,其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满足当前东非殖民地的肉类的需求。
至于海洋的渔业资源,诚然东非沿岸的渔业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索马里寒流经过的季节,会形成大规模渔场。
但是以东非殖民地目前的条件还搞不起大的船厂,而渔船要是太小,在海洋上也不安全。
这样还不如在内陆湖泊开发渔业资源来的划算,毕竟内陆湖泊不像海洋那样波涛汹涌。
恩斯特就打算在内陆湖泊里弄几个小船厂,生产的船舶不仅可以满足捕捞业,而且能加快东非的开发和扩张。
毕竟这些湖泊面积大,水域广,如果到对岸去,走陆上要绕一大截距离,如果有船只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同时,船只载货量大,方便货物和人员的运输,可以有效减损耗。
当前东非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和牛车,在大量施工的地方,还有许多木制独轮车(主要靠人力推动,运输粮食等物资),也是东非重要的交通工具。
而东非第一个造船厂选址就选定在大湖(维多利亚湖)湖畔的姆万扎。
这是出于多方面情况,综合考虑后的结果。
当前东非殖民地的两个重要城市位于大湖沿岸,一个是姆万扎(大湖区首府),一个是基苏木(西肯尼亚首府),连接两个城市可以加速对大湖的开发,而连接两个城市自然是依靠船舶。
同时,大湖上岛屿里居住的土著也需要解决,索伦湖和马拉维湖就没有类似的需要,所以不用急于建厂。
加之对西北的攻略也需要借助大湖的通航能力,未来可以加强对西北的控制。
最后是姆万扎自身的优秀自然条件,依托姆万扎湾,姆万扎本身就是一个天然优良湖港。
此前这里居住着苏库玛族(现实中被称为“坦桑尼亚的吉普赛人”,是坦桑尼亚人口第一大民族,坦桑尼亚拥有一百二十多个民族。)的部落,后来东非殖民地直接鸠占鹊巢,占领了这里。
在后续的“整肃”运动中,整个大湖区的苏库玛族都被驱离,他们被东非殖民地政府驱赶到西北八国人数最多的部族。
姆万扎造船厂选址在姆万扎市西南方向,姆万扎湾里的一个向西延伸的小半岛南侧,这里风平浪静,湖水幽深,依托半岛修建船坞非常合适。
……
到东非来,对于能留在欧洲来说,绝对是一门苦差。
所以恩斯特直接从欧洲自家造船厂里的华人实习生中,指派人员前往非洲去指导船厂建设工作。
这些华人实习生都是黑兴根军事学院的学生,所以对恩斯特的命令无条件服从。
相较于远东颠沛流离和每日忍饥挨饿的日子,东非条件虽然也差,可对于这些曾经生活在水生火热的华人青年来说,一点也不差。
而且在学校期间,他们就做好了为校长赴汤蹈火的准备,结果因为口语(德语)太差,没有去成,翻译至少也要能无障碍交流。
所以许多语言不过关的学生,就留在欧洲继续深造德语,不过学校不能一直养着,就只能去黑兴根旗下的公司实习,工作的同时学习德语,这可比学校里学的快,毕竟周围同事大多是德意志人,语言环境更好。
而那些成绩优异(德语好)的学生,被调往东非,进入军队和地方政府,负责协调工作。
由于欧洲本土学生招收的晚,所以早期黑兴根工厂里实习的黑兴根学生都是华人。
而罗布·李就是被恩斯特挑中的人选,像这种名字一听就知道之前是华人。
罗布·李之前在威尼斯船厂随着德意志工人实习,后来就一起被调往汉堡工作。
作为少有在船厂工作的华人学生,被选中前往东非指导船厂建设工作。
罗布·李虽然只有一年多的工作经验,可威尼斯和汉堡的造船厂,都是造远洋大船的,而罗布·李学习的也是远洋大船的建造经验。
所以前往东非指导姆万扎船厂工作,也算杀鸡用牛刀了。
数百名工人在罗布·李和德意志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平整沿岸的土地,砍伐树木,清理碎石。
这次来的不止罗布·李自己,还有一个德意志技术人员,但是这次他只是负责前几个月的工作,后续还是要回到德意志去。
这位德意志技术人员能来东非,都已经是看在大量报酬的份上,冒险一搏罢了,作为一名老船工,本身经济在德意志条件就不差,比普通人强许多。
所以只是打算挣一波快钱就闪人,毕竟东非的条件太清苦,连个娱乐场所都没有,加上其对非洲的认知(普鲁士义务教育包括地理),自然不打算常住。
很快,在两人的指挥下半岛南侧就被工人清理出了一大片空地,四周规划好了建筑和道路的预留用地。
为了船厂早日投产,罗布·李决定陆地和水里同时开工,一边搭建船厂的陆上厂房和道路,一边依托水体,修筑船坞。
大湖流域,降水充沛,森林比较密集,有取之不尽的木材。
姆万扎政府组织民众伐木,为船厂建设工作提供原材料支持。
这些树木,都是生长多年的优质材料,而土著生产力落后,对这些树木没有能力大规模开发,这就便宜了东非殖民地。
船厂的设计规模不算很大,而且技术要求也不是太高,取材大多还是本地的木材来做船体。
虽然是非洲地区的船厂,可生产设备还是要从欧洲进口,虽然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从欧洲进口的生产设备不太好运输,但影响不大。
除了生产设备,还有部分零部件,包括船钉,船漆……都需要进口。
虽然姆万扎船厂规模不大,放在欧洲根本不够看,但姆万扎船厂未来也将被历史记上一笔,那就是会率先用上柏林能源动力公司生产的发动机和特制的螺旋桨。
目前柏林能源动力公司许多科技都被储存下来,没有在欧洲应用,而东非就完全不用担心了,这里是恩斯特的地盘,也不怕泄密。
这种船艇专用引擎在这里试验,测量其数据和性能也很不错,算是给未来柏林能源动力公司产品提前多开辟了条水上赛道。
目前,这些重要零部件,都是在柏林能源动力公司下属的封闭工厂里制作好,再通过海洋运输到东非来。
东非的造船工人只要按照设计图完成组装即可。
这种装备发动机的船只,其实就是小型快艇,船身由木头打造,船体呈柳叶状,在发动机启动后,跑的贼快。
放在前世,这种极其简陋,普通人集齐材料都可以复制的小船,绝对算不了什么。
可这个时代,这种应用了石油发动机的船只,就是同体积最先进的船只。
这些快艇,所需要的动力,由石油产生,这个需要进口,但是如果不着急的话也可以使用船桨慢慢滑动。
除了这种带引擎的船只,姆万扎船厂主要生产的还是无引擎的小渔船。
带发动机的快艇会优先用来组建湖泊部队(水军),而传统动力的小船,则提供给姆万扎和基苏木的渔民。
基苏木虽然距离姆万扎不算近,但是等船造出来后,开着快艇,用绳索就能拉一大批普通小渔船到基苏木去。
所以姆万扎船厂,建成后,足以供应姆万扎和基苏木对船只的需求(毕竟两个城市人口不多,目前加起来两万六千多人)。
未来姆万扎和基苏木的定位都是东非的重要城市,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大,水源充足,物产丰富,非洲适合人口聚集,而渔业资源开发,就是其发展的重要一步。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5/5645/440632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