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列强守门员
推荐阅读:人已暮年,开局父子相认、九重仙图、穿成早夭的团宠、四合院之商鹏、误入樊笼、童养媳、生而为王、妄与她、美女世界、民国谍影、
第522章列强守门员
1879年末。
本应该到来的小雨季迟迟没有到来,不出意外,在东非东部引发了一场旱灾,这场旱灾对东非的两个重要农业产区造成了影响,一个是沿海平原,一个是东非高原旱作农业产区。
大湖区没有多少影响,受益于大湖区的地理位置,多少可以享受到来自刚果盆地的残余水汽,加上大湖区本来就水源丰富,所以造成不了多少影响。
“这次雨季因为特殊原因迟迟没有到来,所以要做好水源划分工作,同时水库放水工作也要及时开展,保证农业工作稳步开展。”
“根据地方报告,东部五个省份会受到影响,包括中央省,东方省,新符腾堡省,高原省和南萨尔茨堡省,所以这次旱情波及范围相当广泛,西部和南部部分地区也会受到影响,不过现在西部和南部因为开发晚,地广人稀的原因所以影响并不是很大。”
面对旱灾,东非能够从容应对,整个国家机器平稳运转,只不过这次旱灾范围有些大,所以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经过十几年发展,东非东部实际上刨除掉黑人,人口已经达到正常国家范畴,和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等地广人稀国家有了明显区别。
实际上巴西也算地广人稀,但是巴西好歹有一千多万人口,所以还说的过去,东非就夸张了,东非只算坦噶尼喀地区移民人口就超过一千万,这还没算东非本土新增人口。
所以东非在体量上已经和上述国家不在一个档次,当然,因为东非领土扩张势头太快的原因,所以人口依然和土地不平衡。
但是国家人口一般都是横向比较,东非人口相对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来说已经是稳稳的人口大国。
因为1880年将近,东非各级政府的工作也加重起来,因为在恩斯特心里,1880年就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所以为了对东非国情进行摸底,从今年九月份开始,停滞了数年的人口普查工作重新开启。
像东非这种人口和国土双重大国,恩斯特的心理预期是东非怎么也应该比日本和西班牙发展的好。
日本虽然还不是列强,但是通过明治维新,发展势头很迅猛,而且日本先发优势可比东非强的多,主要还是人口问题,日本本来就是人口大国,而东非的人口从其他国家迁徙过来耗费了不少时间和金钱。
毕竟没有人口就创造不了价值,东非殖民地几乎和明治维新处于同一时期,那时一片白地的东非连坦噶尼喀都没有全部掌控。
所以那个时期的日本可以说已经跑在了赛道的前段,而东非刚刚起跑,除了国土面积,当时日本各个方面都强于东非。
十几年过去了再看两国发展,东非已经补齐了大部分短板,而且在一些领域赶超了日本。
就拿铁路来说,东非铁路里程在1879年已经逼近一万公里,而日本大约只有一千五百公里左右。
钢铁,煤炭等矿产方面,这一点东非就不欺负日本了,日本也不可能凭白把矿产从地里变出来。
资源匮乏也是日本铁路里程远比不上东非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修建一千多公里铁路,恩斯特都能想到日本全国紧衣缩食的状态。
1879年的日本依然是一个农业国,财政收入百分之八十以上依靠农业支出,东非情况稍好一点,有黑兴根财团在外攻城掠地,当然,黑兴根财团肯定不能算作纯正的东非资产。
除了农业,日本下注最大的就是纺织业,尤其是丝绸产业,这是日本最主要的对外出口产品,最后是主要是出国务工,日本人在世界各地工作源源不断的支持日本发展,至于日本的矿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说到底,日本干的都是些苦力活,不过这种精神恩斯特是相当佩服的,说实话日本人的生活状态恐怕连东非的黑人都比不上。
东非产业注重点是农业,工矿业以及电力等新兴产业,发展农业这一点东非和日本是不同的。
日本是极限压榨土地和农民价值,用农业微薄的收入来支撑工商业发展,所以对农业的投入远不如其汲取的价值。
而东非发展农业,投入相当高,是真正当做支柱产业发展,毕竟这么好的土地和环境资源,让东非有理由这么做,当然恩斯特心里也是对农业霸权有所想法的,现在肯定体现不出来,未来至少可以分一杯羹。
电力等新兴产业,东非还在萌芽阶段,恩斯特一直在为东非铺路,主要是教育和人才引进,这方面还显现不出来。
工矿业就不必多说,东非走的是德国的路子,对重工业大力扶持,这使得东非的钢铁产量超过百万吨。
当然,两国最大的差距还是军事水平,东非的国防力量,实际上已经达到列强水准,尤其是击败葡萄牙以后,没有国家敢小觑东非的军事实力。
日本虽然比较穷兵赎武,但是他们砸锅卖铁也赶不上东非的军事水平,光是东非海军就是日本仰望的存在。
东非对日本可以说除了人口方面,是遥遥领先,实际上双方人口也是东非占据优势,毕竟黑人的命也是命,东非两千万黑人为东非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恩斯特之所以拿日本作比较,也是无奈之举,这个时代能和东非发展相提并论的新兴国家几乎没有,德美的层次东非还达不到,意大利这个吊车尾又因为恩斯特的原因四分五裂,其他国家像比利时,罗马尼亚之流又体量小的可怜。
论和东非国力最接近的国家,实际上应该是奥斯曼和西班牙,恩斯特个人认为奥斯曼的军事实力强于西班牙,毕竟第十次俄土战争,奥斯曼的表现还是很亮眼的,西班牙在世纪之末倒是没有多少亮眼表现,只不过奥斯曼帝国面对的地缘形势比西班牙恶劣的多,但是不影响奥斯曼的大国地位。
西班牙的实力更多体现在海洋和殖民地,本土也不算差,在欧洲属于中规中矩。
除了这些国家,东非前面的无非就是英法俄德奥美外加一个远东帝国,恩斯特不是因为自己前世远东人身份的原因夸赞远东帝国,而是远东帝国在这个时代确实是极其有影响力的大国,除了上面几个列强,远东帝国还真就有这个实力。
只不过远东帝国发挥不出自身的实力而已,清政府为了自身统治畏首畏尾,一方面大力扶持军事工业发展,但是又不敢在军事上过多投入,毕竟清政府的八旗制度已经变成了废物,对汉人又严防死守,对外军事总是举棋不定,自然屡战屡败,但是很多战争其实仔细一看前期都是打的不错的,但是有能力的人一冒头,那又会被限制。
所以通过和世界各国对比,恩斯特认为东非的国力应该恰好处于列强和非列强国家之间,没有了意大利,那列强守门员的位置就是西班牙,而东非应该排在西班牙之下的位置。
1879年末。
本应该到来的小雨季迟迟没有到来,不出意外,在东非东部引发了一场旱灾,这场旱灾对东非的两个重要农业产区造成了影响,一个是沿海平原,一个是东非高原旱作农业产区。
大湖区没有多少影响,受益于大湖区的地理位置,多少可以享受到来自刚果盆地的残余水汽,加上大湖区本来就水源丰富,所以造成不了多少影响。
“这次雨季因为特殊原因迟迟没有到来,所以要做好水源划分工作,同时水库放水工作也要及时开展,保证农业工作稳步开展。”
“根据地方报告,东部五个省份会受到影响,包括中央省,东方省,新符腾堡省,高原省和南萨尔茨堡省,所以这次旱情波及范围相当广泛,西部和南部部分地区也会受到影响,不过现在西部和南部因为开发晚,地广人稀的原因所以影响并不是很大。”
面对旱灾,东非能够从容应对,整个国家机器平稳运转,只不过这次旱灾范围有些大,所以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经过十几年发展,东非东部实际上刨除掉黑人,人口已经达到正常国家范畴,和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等地广人稀国家有了明显区别。
实际上巴西也算地广人稀,但是巴西好歹有一千多万人口,所以还说的过去,东非就夸张了,东非只算坦噶尼喀地区移民人口就超过一千万,这还没算东非本土新增人口。
所以东非在体量上已经和上述国家不在一个档次,当然,因为东非领土扩张势头太快的原因,所以人口依然和土地不平衡。
但是国家人口一般都是横向比较,东非人口相对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来说已经是稳稳的人口大国。
因为1880年将近,东非各级政府的工作也加重起来,因为在恩斯特心里,1880年就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所以为了对东非国情进行摸底,从今年九月份开始,停滞了数年的人口普查工作重新开启。
像东非这种人口和国土双重大国,恩斯特的心理预期是东非怎么也应该比日本和西班牙发展的好。
日本虽然还不是列强,但是通过明治维新,发展势头很迅猛,而且日本先发优势可比东非强的多,主要还是人口问题,日本本来就是人口大国,而东非的人口从其他国家迁徙过来耗费了不少时间和金钱。
毕竟没有人口就创造不了价值,东非殖民地几乎和明治维新处于同一时期,那时一片白地的东非连坦噶尼喀都没有全部掌控。
所以那个时期的日本可以说已经跑在了赛道的前段,而东非刚刚起跑,除了国土面积,当时日本各个方面都强于东非。
十几年过去了再看两国发展,东非已经补齐了大部分短板,而且在一些领域赶超了日本。
就拿铁路来说,东非铁路里程在1879年已经逼近一万公里,而日本大约只有一千五百公里左右。
钢铁,煤炭等矿产方面,这一点东非就不欺负日本了,日本也不可能凭白把矿产从地里变出来。
资源匮乏也是日本铁路里程远比不上东非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修建一千多公里铁路,恩斯特都能想到日本全国紧衣缩食的状态。
1879年的日本依然是一个农业国,财政收入百分之八十以上依靠农业支出,东非情况稍好一点,有黑兴根财团在外攻城掠地,当然,黑兴根财团肯定不能算作纯正的东非资产。
除了农业,日本下注最大的就是纺织业,尤其是丝绸产业,这是日本最主要的对外出口产品,最后是主要是出国务工,日本人在世界各地工作源源不断的支持日本发展,至于日本的矿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说到底,日本干的都是些苦力活,不过这种精神恩斯特是相当佩服的,说实话日本人的生活状态恐怕连东非的黑人都比不上。
东非产业注重点是农业,工矿业以及电力等新兴产业,发展农业这一点东非和日本是不同的。
日本是极限压榨土地和农民价值,用农业微薄的收入来支撑工商业发展,所以对农业的投入远不如其汲取的价值。
而东非发展农业,投入相当高,是真正当做支柱产业发展,毕竟这么好的土地和环境资源,让东非有理由这么做,当然恩斯特心里也是对农业霸权有所想法的,现在肯定体现不出来,未来至少可以分一杯羹。
电力等新兴产业,东非还在萌芽阶段,恩斯特一直在为东非铺路,主要是教育和人才引进,这方面还显现不出来。
工矿业就不必多说,东非走的是德国的路子,对重工业大力扶持,这使得东非的钢铁产量超过百万吨。
当然,两国最大的差距还是军事水平,东非的国防力量,实际上已经达到列强水准,尤其是击败葡萄牙以后,没有国家敢小觑东非的军事实力。
日本虽然比较穷兵赎武,但是他们砸锅卖铁也赶不上东非的军事水平,光是东非海军就是日本仰望的存在。
东非对日本可以说除了人口方面,是遥遥领先,实际上双方人口也是东非占据优势,毕竟黑人的命也是命,东非两千万黑人为东非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恩斯特之所以拿日本作比较,也是无奈之举,这个时代能和东非发展相提并论的新兴国家几乎没有,德美的层次东非还达不到,意大利这个吊车尾又因为恩斯特的原因四分五裂,其他国家像比利时,罗马尼亚之流又体量小的可怜。
论和东非国力最接近的国家,实际上应该是奥斯曼和西班牙,恩斯特个人认为奥斯曼的军事实力强于西班牙,毕竟第十次俄土战争,奥斯曼的表现还是很亮眼的,西班牙在世纪之末倒是没有多少亮眼表现,只不过奥斯曼帝国面对的地缘形势比西班牙恶劣的多,但是不影响奥斯曼的大国地位。
西班牙的实力更多体现在海洋和殖民地,本土也不算差,在欧洲属于中规中矩。
除了这些国家,东非前面的无非就是英法俄德奥美外加一个远东帝国,恩斯特不是因为自己前世远东人身份的原因夸赞远东帝国,而是远东帝国在这个时代确实是极其有影响力的大国,除了上面几个列强,远东帝国还真就有这个实力。
只不过远东帝国发挥不出自身的实力而已,清政府为了自身统治畏首畏尾,一方面大力扶持军事工业发展,但是又不敢在军事上过多投入,毕竟清政府的八旗制度已经变成了废物,对汉人又严防死守,对外军事总是举棋不定,自然屡战屡败,但是很多战争其实仔细一看前期都是打的不错的,但是有能力的人一冒头,那又会被限制。
所以通过和世界各国对比,恩斯特认为东非的国力应该恰好处于列强和非列强国家之间,没有了意大利,那列强守门员的位置就是西班牙,而东非应该排在西班牙之下的位置。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5/5645/44067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