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教育资源集中化
推荐阅读:人已暮年,开局父子相认、九重仙图、穿成早夭的团宠、四合院之商鹏、误入樊笼、童养媳、生而为王、妄与她、美女世界、民国谍影、
第848章教育资源集中化
1892年4月。
第一镇市。
“在我国现在共有五千多个镇级行政单位,他们一般包含大约五六个村子,以及一个街道,规模在几千人或者近万人不等。”国家统计局局长格尔斯说道。
东非受移民影响,实际上在地方人口比较集中,一个是开荒人口少了肯定不行。
其次是早期东非自然和社会恶劣,土著和野兽都会对东非移民完成威胁,所以村子规模都不会太小,像那种只有十几人,甚至几個人的村子在东非是不存在的,至少要在几百人以上,大的村子甚至能有千人规模。
加上东非地形以高原为主,整体而言全国地形地势还是比较平坦开阔的,这样也就不会形成太多受地形限制的小山村。
没错,绍奎虽然只是一个前葡萄牙小镇,但是基础比东非很多市都不差,也就是现在莫桑比克条件不够,绍奎完全有能力设为市。
葡萄牙退出,但是其他势力又不完全知道葡萄牙人的虚实,所以在非洲南部形成了殖民的真空地带,东非算是趁虚而入,等葡萄牙和其他列强反应过来的时候,东非已经做大了。
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在早期葡萄牙在非洲整体战略收缩,而东非占据了这个空窗期。
恩斯特说道:“乡村是东非主要人口聚集地,我国大约有四千多万人口生活在乡村,占到全国的八成左右,所以提振乡村经济,应该以镇为核心,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葡萄牙早期在非洲殖民可以说一家独大,而在18到19世纪,葡萄牙帝国衰落,使得葡萄牙人甚至被土著从内陆驱赶到沿海,而这就是东非能在非洲做大的主要原因。
不过这些行政区划其实没有太大意义,因为东非目前开发程度太低,很多区域的区位优势并没有凸现出来,说不定因为某种原因,就被提升或者降级了,都是有可能存在的真实情况。
“目前东非的乡村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中东部,中部稍微差一点,不过也算勉强达到标准,加上中部的城市实力比较强,所以对中部乡村地区的进一步提升也可以有序进行。”
在东非,没有县这个行政概念,不过这也仅仅是字面意思,实际上很多市就是县,当然,省会所在地的市肯定是例外。
就比如西部和北部,早期有许多地级市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而被废除,也有一些区域因为交通条件等改变而形成新的区域中心。
当然,东非的大城市还是比较稳固的,因为很多区域都是恩斯特按照前世非洲行政区划直接指定的,这一点在原坦桑尼亚境内尤为明显。
教育资源不能过于分散,也不能过于集中,尤其是基础教育,过于分散投入大,且教师分配工作也不好开展,而过于集中又不利于偏远地区学子学习。
“要将底层教育资源在镇一级集中,当然,条件较好,人口较多的大型村庄或者农场,种植园也可以建设学校。”
实际上东非的一些镇,经济等条件丝毫不比市差,甚至要强很多,就比如北方边境的德雷达瓦镇,南部莫桑比克的绍奎镇。
东非的人口相对于国土面积来说,并不算太多,没有太过于细分的必要,毕竟光是省就有二十多个,这还是很多地区暂时没有划省的情况下,就比如莫桑比克和安哥拉,西南非洲等等,暂时都达不到设省的要求,三地就是二级行政管理机制。
而且东非政府为了便于管理,也会主动将人口集中到一地,在东非人口流动主要还是受到政府的主导。
不过东非的村镇规模也不算太大,每年东非人口主要在政策扶持下,向内陆或者未开发地区辐散,然后形成新的村落。
最后也就是继承其他殖民者的城镇和据点,这一点东非干的太多了,可以说这其中葡萄牙对东非的贡献最大。
“除此之外,医疗资源同理,我们缺乏现代医学人才,可以在乡下设立中医诊所,有限的医疗资源向市级以上集中。”
这就使得东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但实际居住人口并不会太多,因为一直有人迁出到新的地区生活或者工作。
“就拿教育为例,在每一个镇至少设立两所中学,有实力的可以建设两个校区,没有经济实力的就共用一个校区,至于小学以人口密度为主要参照物,尽量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区域,毕竟小学的生活自主能力显然不比中学生强,而且他们要就近回家,所以最好选择在靠中心的位置最好。”
而德雷达瓦镇则比较特殊,属于军事重镇,周边没有其他大规模人口聚居地,所以一直维持着镇的行政区划,实际上完全可以设为北方省的一处地级市。
均衡自然不能以经济为首要条件,要不然达累斯萨拉姆市和蒙巴萨等东非大城市也有资格,主要看综合能力,比如经济,人口,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等等。
总体而言,未来短时间内东非的行政区划依旧不稳定,至于达到整体稳固,至少要等到东非各个区域发展相对均衡以后。
而且黑人抵达非洲各地的时间恐怕也不会太长,就比如南非地区,西非黑人抵达那里的时间几乎和欧洲殖民者相同,其中被东非消灭的祖鲁王国就是急先锋。
阿拉伯人曾经在非洲的商业行为也催化一批东非聚居点的形成,就比如多多马市原本就是沿岸阿拉伯人深入内陆的商业必经之地。
就拿桑给巴尔苏丹国来说,桑给巴尔苏丹实际上也是阿曼帝国击败葡萄牙后获得的战利品。
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东非的城市也继承了原区域文明的影响,这些非洲土著虽说文明程度低下,但在地域选择上也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考验。
当然,这也意味着东非的义务教育模式发生重大转变,不再下放到村庄之中,其实这和东非目前社会发展,以及未来经济,交通等因素息息相关。
不过这样的地方也不多,非洲土著以部落为主要政体,而很多东非部落都以游牧,狩猎为主,根本没有固定居所。
实际上东非大部分南部国土,都是从葡萄牙人手中获得的,这些地区或多或少都曾被葡萄牙殖民,或者有葡萄牙人的商业活动。
“而提振乡村经济,应该从教育资源等公共资源入手,这件事早做比晚做好,大学可以向城市集中,但是小学和中学教育没有必要这样做。”
现在随着东非畜力的普及,以及道路的修缮,加上治安环境改善,出行成本大大降低,未来随着汽车等新交通的发展,还会更加节省出行成本,这是东非将基层教育资源进一步集中的前提条件。
而且有利于提升教育质量,毕竟很多村小学教师甚至只有个位数,水平参差不齐,将他们集中起来能提高效率,同时可以加快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学水平提升。
1892年4月。
第一镇市。
“在我国现在共有五千多个镇级行政单位,他们一般包含大约五六个村子,以及一个街道,规模在几千人或者近万人不等。”国家统计局局长格尔斯说道。
东非受移民影响,实际上在地方人口比较集中,一个是开荒人口少了肯定不行。
其次是早期东非自然和社会恶劣,土著和野兽都会对东非移民完成威胁,所以村子规模都不会太小,像那种只有十几人,甚至几個人的村子在东非是不存在的,至少要在几百人以上,大的村子甚至能有千人规模。
加上东非地形以高原为主,整体而言全国地形地势还是比较平坦开阔的,这样也就不会形成太多受地形限制的小山村。
没错,绍奎虽然只是一个前葡萄牙小镇,但是基础比东非很多市都不差,也就是现在莫桑比克条件不够,绍奎完全有能力设为市。
葡萄牙退出,但是其他势力又不完全知道葡萄牙人的虚实,所以在非洲南部形成了殖民的真空地带,东非算是趁虚而入,等葡萄牙和其他列强反应过来的时候,东非已经做大了。
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在早期葡萄牙在非洲整体战略收缩,而东非占据了这个空窗期。
恩斯特说道:“乡村是东非主要人口聚集地,我国大约有四千多万人口生活在乡村,占到全国的八成左右,所以提振乡村经济,应该以镇为核心,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葡萄牙早期在非洲殖民可以说一家独大,而在18到19世纪,葡萄牙帝国衰落,使得葡萄牙人甚至被土著从内陆驱赶到沿海,而这就是东非能在非洲做大的主要原因。
不过这些行政区划其实没有太大意义,因为东非目前开发程度太低,很多区域的区位优势并没有凸现出来,说不定因为某种原因,就被提升或者降级了,都是有可能存在的真实情况。
“目前东非的乡村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中东部,中部稍微差一点,不过也算勉强达到标准,加上中部的城市实力比较强,所以对中部乡村地区的进一步提升也可以有序进行。”
在东非,没有县这个行政概念,不过这也仅仅是字面意思,实际上很多市就是县,当然,省会所在地的市肯定是例外。
就比如西部和北部,早期有许多地级市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而被废除,也有一些区域因为交通条件等改变而形成新的区域中心。
当然,东非的大城市还是比较稳固的,因为很多区域都是恩斯特按照前世非洲行政区划直接指定的,这一点在原坦桑尼亚境内尤为明显。
教育资源不能过于分散,也不能过于集中,尤其是基础教育,过于分散投入大,且教师分配工作也不好开展,而过于集中又不利于偏远地区学子学习。
“要将底层教育资源在镇一级集中,当然,条件较好,人口较多的大型村庄或者农场,种植园也可以建设学校。”
实际上东非的一些镇,经济等条件丝毫不比市差,甚至要强很多,就比如北方边境的德雷达瓦镇,南部莫桑比克的绍奎镇。
东非的人口相对于国土面积来说,并不算太多,没有太过于细分的必要,毕竟光是省就有二十多个,这还是很多地区暂时没有划省的情况下,就比如莫桑比克和安哥拉,西南非洲等等,暂时都达不到设省的要求,三地就是二级行政管理机制。
而且东非政府为了便于管理,也会主动将人口集中到一地,在东非人口流动主要还是受到政府的主导。
不过东非的村镇规模也不算太大,每年东非人口主要在政策扶持下,向内陆或者未开发地区辐散,然后形成新的村落。
最后也就是继承其他殖民者的城镇和据点,这一点东非干的太多了,可以说这其中葡萄牙对东非的贡献最大。
“除此之外,医疗资源同理,我们缺乏现代医学人才,可以在乡下设立中医诊所,有限的医疗资源向市级以上集中。”
这就使得东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但实际居住人口并不会太多,因为一直有人迁出到新的地区生活或者工作。
“就拿教育为例,在每一个镇至少设立两所中学,有实力的可以建设两个校区,没有经济实力的就共用一个校区,至于小学以人口密度为主要参照物,尽量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区域,毕竟小学的生活自主能力显然不比中学生强,而且他们要就近回家,所以最好选择在靠中心的位置最好。”
而德雷达瓦镇则比较特殊,属于军事重镇,周边没有其他大规模人口聚居地,所以一直维持着镇的行政区划,实际上完全可以设为北方省的一处地级市。
均衡自然不能以经济为首要条件,要不然达累斯萨拉姆市和蒙巴萨等东非大城市也有资格,主要看综合能力,比如经济,人口,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等等。
总体而言,未来短时间内东非的行政区划依旧不稳定,至于达到整体稳固,至少要等到东非各个区域发展相对均衡以后。
而且黑人抵达非洲各地的时间恐怕也不会太长,就比如南非地区,西非黑人抵达那里的时间几乎和欧洲殖民者相同,其中被东非消灭的祖鲁王国就是急先锋。
阿拉伯人曾经在非洲的商业行为也催化一批东非聚居点的形成,就比如多多马市原本就是沿岸阿拉伯人深入内陆的商业必经之地。
就拿桑给巴尔苏丹国来说,桑给巴尔苏丹实际上也是阿曼帝国击败葡萄牙后获得的战利品。
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东非的城市也继承了原区域文明的影响,这些非洲土著虽说文明程度低下,但在地域选择上也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考验。
当然,这也意味着东非的义务教育模式发生重大转变,不再下放到村庄之中,其实这和东非目前社会发展,以及未来经济,交通等因素息息相关。
不过这样的地方也不多,非洲土著以部落为主要政体,而很多东非部落都以游牧,狩猎为主,根本没有固定居所。
实际上东非大部分南部国土,都是从葡萄牙人手中获得的,这些地区或多或少都曾被葡萄牙殖民,或者有葡萄牙人的商业活动。
“而提振乡村经济,应该从教育资源等公共资源入手,这件事早做比晚做好,大学可以向城市集中,但是小学和中学教育没有必要这样做。”
现在随着东非畜力的普及,以及道路的修缮,加上治安环境改善,出行成本大大降低,未来随着汽车等新交通的发展,还会更加节省出行成本,这是东非将基层教育资源进一步集中的前提条件。
而且有利于提升教育质量,毕竟很多村小学教师甚至只有个位数,水平参差不齐,将他们集中起来能提高效率,同时可以加快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学水平提升。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5/5645/44070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