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战争:缅甸我来了2
推荐阅读:不败战神杨辰、快穿之男多女少真可怕、鸿运官道、综影视反派的心机菟丝花、误入阿姨圈,我躺赢人生、悔婚才知道我是大帝,哭瞎有何用?、隧末:放弃拯救大唐,我转战瓦缸山、两眼一睁就是干,反派不干我来干、下山后,被绝美大小姐倒追、一见钟情:大叔,别纠缠我、
日本人很快就答应了珀西瓦尔中将的要求,经过一周激战的日军粮弹也即将耗尽,缺少缴获的他们此时也有些骑虎难下,英国人的投降来的正是时候,当然得答应。
在既定的谈判地点,走进会客厅后,双方代表在一张没有铺桌布的长方形桌子两侧落座。日本人坐在桌子南侧,帕西瓦尔等英军将领则坐在对面,其他日军参谋和记者都站在山下奉文身后,挤进了大约四十人的房间显得很拥挤。
当担任翻译的日军参谋用英语介绍了双方代表的身份后,山下奉文和帕西瓦尔起身相互握手致意,山下将军瞪着环眼,帕西瓦尔则红着脸,看上去有些浮肿,眼睛里布满血丝。
会谈刚开始,山下奉文就使出恫吓手法,将一份拟定好的共十二条投降条款的文件递给帕西瓦尔,声称他只接受英军无条件投降。因此英军代表只需要回答“同意”或者“不同意”。
看着这份由日本人拟定的投降书时,帕西瓦尔中将充满了屈辱,一贯高傲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向被自己蔑称为“黄猴子”的日本人低下了头。
山下奉文咄咄逼人的姿态背后,是对日军也极为不利的战场形势。但他的恫吓生效了,英军代表显然被日军司令官的蛮横气势所震慑。在山下的反复威逼下,帕西瓦尔终于明白此时已经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最后,山下奉文以各项条件都已谈妥,要求帕西瓦尔在那份投降条件书上签字,以确认英军将正式向日军投降。这场受尽羞辱的谈判使帕西瓦尔心力憔悴,颓靡不振。
众人离开会场后,数十名日本记者再次争抢着拍摄出席会议的山下奉文和帕西瓦尔等人。当四名英军谈判代表步履沉重的踏着砂石路走向汽车准备返回市区时,一位日军军官对着随军记者的话筒大声说:“驻马来亚日军宣布,马来亚日军于二月十五日下午七点五十分迫使敌人无条件投降。”
新加坡英军投降的消息传到仰光后,虽然早就判断出会有这么一天,但当它真的来临时,且时间还是如此之快,让韦维尔还是无法接受。
在日军进攻新加坡前,不仅英军方面自认为兵力多、要塞坚固,可以久守,就连日军东京大本营的高层将领也估计这场攻守战约需三至四个月时间,并付出二万至三万人(约一个师团)的伤亡才能拿下;如今仅只用了十七天,死伤不到两千人就结束了战斗,让世人为之哗然。
消息传回英国,丘吉尔内阁除了愤怒之外,似乎也发现英国在远东的力量太过薄弱,而目前乃至以后,英国的战略重心永远在欧洲而不是远动,那么防不防守缅甸就不再那么重要了,丘吉尔有了新的想法。
仰光,英国军队还没有准备好时,日军却已经率先发动了进攻。一月四日,日军第五十五、第三十三师团由泰国边界分别向缅甸南部的土瓦和毛淡棉发动了进攻。
英国政府内阁官员们错误判断了日军的进攻时间,而韦维尔司令部的英军参谋们,也同样错误的判断了日军进攻缅甸的路线和方向。
这伙高傲且自大的家伙们,否定了中方关于《中英联军缅南会战》中的有关“日军将在泰缅边界的毛淡棉一带发动进攻”的建议,固执的认为日军不可能穿越泰缅边境高耸的山脉,从南部发起进攻,因此只在缅甸南部仅配置了战斗力极弱的缅甸第二旅,结果,日军的进攻恰恰选择英军防守薄弱的缅南。
纵贯泰缅边界的掸山山脉,平均海拔在两千米以上,纵深延绵,基本上都是森林。在缅族德钦党人的带路下,日军第五十五师团步兵第一二零联队以步兵为先,开辟羊肠小道,翻越山岭,把大炮留到以后输送。
由于有德钦党这个缅奸带路,日军很意外地发现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在高山密林里行军半个月以后,在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中,日军占领了缅甸南部的土瓦。这一天是一九四二年一月十九日。
在日本战争机器疯狂肆虐前,西方人普遍对日军的战斗力评价很低,他们认为日本人喜欢模仿,不足为虑。
“七七事变”后,被派到中国当军事观察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尉埃文思·卡尔森上尉,在观察了“淞沪会战”后认为,日本的战争部署显示其是一支“三流军队”,缺少主动性和计谋,经过刻板的训练后事事循规蹈矩,不知道使用别的方法,且日军指挥官缺少想象力和积极性。
西方人的自大和轻视观察,最终让他们的士兵在战场上遇到日本人时,吃了多少苦头。
为了进攻缅甸,日军第十五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中将亲到曼谷亲自调兵遣将。十五军下有第五十五师团和第三十三师团,其中第三十三师团是在仙台编成的,素以勇猛见称,在被派到东南亚之前,刚在中国徐州和汉口一带与中国军队交手,其实已经军容不整。
接到进军缅甸的命令后,师团长樱井省三认为,在缅甸主要是牵制战术、并非主力战斗,因此只带领身边的步兵两个联队、炮兵两个中队,于四二年一月赶到饭田麾下参战。
此前赶到的第五十五师团也只剩下两个联队,饭田祥二郎能指挥进攻缅甸南部的兵力,其实仅四个联队而已。
占领土瓦的日军第五十五师团也已经穿过丛林地带,在开往萨尔温江东岸另一城市毛淡棉的途中。毛淡棉距离仰光只有约一百八十公里左右,是仰光东面的屏障。日军使用夜间突袭的办法,三十一日上午九点,太阳旗已飘扬在毛淡棉城里最著名的大寺院塔顶上。
土瓦和毛淡棉的接连丢失,让英国人才明白过来中国人的判断是对的,但此时想重新夺回上述地区已经不可能,因为附近没有部队了。
在既定的谈判地点,走进会客厅后,双方代表在一张没有铺桌布的长方形桌子两侧落座。日本人坐在桌子南侧,帕西瓦尔等英军将领则坐在对面,其他日军参谋和记者都站在山下奉文身后,挤进了大约四十人的房间显得很拥挤。
当担任翻译的日军参谋用英语介绍了双方代表的身份后,山下奉文和帕西瓦尔起身相互握手致意,山下将军瞪着环眼,帕西瓦尔则红着脸,看上去有些浮肿,眼睛里布满血丝。
会谈刚开始,山下奉文就使出恫吓手法,将一份拟定好的共十二条投降条款的文件递给帕西瓦尔,声称他只接受英军无条件投降。因此英军代表只需要回答“同意”或者“不同意”。
看着这份由日本人拟定的投降书时,帕西瓦尔中将充满了屈辱,一贯高傲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向被自己蔑称为“黄猴子”的日本人低下了头。
山下奉文咄咄逼人的姿态背后,是对日军也极为不利的战场形势。但他的恫吓生效了,英军代表显然被日军司令官的蛮横气势所震慑。在山下的反复威逼下,帕西瓦尔终于明白此时已经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最后,山下奉文以各项条件都已谈妥,要求帕西瓦尔在那份投降条件书上签字,以确认英军将正式向日军投降。这场受尽羞辱的谈判使帕西瓦尔心力憔悴,颓靡不振。
众人离开会场后,数十名日本记者再次争抢着拍摄出席会议的山下奉文和帕西瓦尔等人。当四名英军谈判代表步履沉重的踏着砂石路走向汽车准备返回市区时,一位日军军官对着随军记者的话筒大声说:“驻马来亚日军宣布,马来亚日军于二月十五日下午七点五十分迫使敌人无条件投降。”
新加坡英军投降的消息传到仰光后,虽然早就判断出会有这么一天,但当它真的来临时,且时间还是如此之快,让韦维尔还是无法接受。
在日军进攻新加坡前,不仅英军方面自认为兵力多、要塞坚固,可以久守,就连日军东京大本营的高层将领也估计这场攻守战约需三至四个月时间,并付出二万至三万人(约一个师团)的伤亡才能拿下;如今仅只用了十七天,死伤不到两千人就结束了战斗,让世人为之哗然。
消息传回英国,丘吉尔内阁除了愤怒之外,似乎也发现英国在远东的力量太过薄弱,而目前乃至以后,英国的战略重心永远在欧洲而不是远动,那么防不防守缅甸就不再那么重要了,丘吉尔有了新的想法。
仰光,英国军队还没有准备好时,日军却已经率先发动了进攻。一月四日,日军第五十五、第三十三师团由泰国边界分别向缅甸南部的土瓦和毛淡棉发动了进攻。
英国政府内阁官员们错误判断了日军的进攻时间,而韦维尔司令部的英军参谋们,也同样错误的判断了日军进攻缅甸的路线和方向。
这伙高傲且自大的家伙们,否定了中方关于《中英联军缅南会战》中的有关“日军将在泰缅边界的毛淡棉一带发动进攻”的建议,固执的认为日军不可能穿越泰缅边境高耸的山脉,从南部发起进攻,因此只在缅甸南部仅配置了战斗力极弱的缅甸第二旅,结果,日军的进攻恰恰选择英军防守薄弱的缅南。
纵贯泰缅边界的掸山山脉,平均海拔在两千米以上,纵深延绵,基本上都是森林。在缅族德钦党人的带路下,日军第五十五师团步兵第一二零联队以步兵为先,开辟羊肠小道,翻越山岭,把大炮留到以后输送。
由于有德钦党这个缅奸带路,日军很意外地发现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在高山密林里行军半个月以后,在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中,日军占领了缅甸南部的土瓦。这一天是一九四二年一月十九日。
在日本战争机器疯狂肆虐前,西方人普遍对日军的战斗力评价很低,他们认为日本人喜欢模仿,不足为虑。
“七七事变”后,被派到中国当军事观察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尉埃文思·卡尔森上尉,在观察了“淞沪会战”后认为,日本的战争部署显示其是一支“三流军队”,缺少主动性和计谋,经过刻板的训练后事事循规蹈矩,不知道使用别的方法,且日军指挥官缺少想象力和积极性。
西方人的自大和轻视观察,最终让他们的士兵在战场上遇到日本人时,吃了多少苦头。
为了进攻缅甸,日军第十五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中将亲到曼谷亲自调兵遣将。十五军下有第五十五师团和第三十三师团,其中第三十三师团是在仙台编成的,素以勇猛见称,在被派到东南亚之前,刚在中国徐州和汉口一带与中国军队交手,其实已经军容不整。
接到进军缅甸的命令后,师团长樱井省三认为,在缅甸主要是牵制战术、并非主力战斗,因此只带领身边的步兵两个联队、炮兵两个中队,于四二年一月赶到饭田麾下参战。
此前赶到的第五十五师团也只剩下两个联队,饭田祥二郎能指挥进攻缅甸南部的兵力,其实仅四个联队而已。
占领土瓦的日军第五十五师团也已经穿过丛林地带,在开往萨尔温江东岸另一城市毛淡棉的途中。毛淡棉距离仰光只有约一百八十公里左右,是仰光东面的屏障。日军使用夜间突袭的办法,三十一日上午九点,太阳旗已飘扬在毛淡棉城里最著名的大寺院塔顶上。
土瓦和毛淡棉的接连丢失,让英国人才明白过来中国人的判断是对的,但此时想重新夺回上述地区已经不可能,因为附近没有部队了。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5/5733/44801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