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担忧
推荐阅读:我重启灵根,师门上下都麻了、我当拉帮套的那些年、凡人仙葫、破怨师、穿七零:带生子系统,嫁不育军官、开局丧尸末日?我直接打爆星球!、孕吐后奉子成婚:孩子是死对头的、我都快无敌了,你跟我说要退婚?、让你卧底没让你勾搭大嫂雷震苏凤仪、惊山月、
美泉宫,弗兰茨书房。
梅特涅走后,弗兰茨开始认真思考起,民族主义是如何在奥地利帝国泛滥的。
如果不是梅特涅亲口提起,弗兰茨真不知道奥地利境内的民族主义思潮,已经发展到如此程度了。
虽然当时和后世的历史学家都喜欢宣称,梅特涅是一个拥有绝对权利的独裁者,但是只要你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梅特涅很清楚这些民族主义思潮意味着什么,但他无法有效地聚拢人力和物力,来有效应对这种挑战。
梅特涅一直在禁止的“外国思想”,其实发源于约瑟夫二世时代的奥地利,而在弗兰茨的干预下,德意志关税同盟和亚平宁关税同盟又源源不断将一些乱七八糟的思想带入奥地利。
虽然梅特涅手下的秘密警察跨国执法的次数不断增加,但是依然无法阻止这些思想的蔓延。
现在奥地利的民族主义思潮要比历史上汹涌得多,之所以弗兰茨完全没感觉,是因为国家的稳定和高速发展将其暂时掩盖了。
同时弗兰茨也因将精力过度集中在关注底层人民身上,尤其是前不久泛滥的多瑙河洪灾更是花费了他大量的时间,所以才忽视了这个日趋严重的问题。
而且更可怕的是,弗兰茨在无意中庇护了一大批激进分子,因为他对于科学家的除了专业水平以外的方面要求都很低。
这一时期,奥地利的政府和大学的关系其实是对立的。梅特涅认为大学是培养反对派的温床,所以几乎所有公立大学的校长都是秘密警察成员,他们的职责之一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大学学生和学者的人数。
所以弗兰茨才会见到,维也纳大学的保安会公然欺负一位学者的画面。
梅特涅面对汹涌而来的民族主义思潮,想到的办法是高筑墙,用一堵由审查制度、特务和全面镇压组成的高墙阻止时代前进的步伐,以及其他诸如减缓社会阶层流动的尝试、以及降低大学入学率的政策。
而这一切都成为了1848年的滔天洪水,梅特涅本人也不得不暗然下台,甚至让整个奥地利都陷入了绝体绝命的动荡之中。
弗兰茨觉得民族精英不难对付,地方贵族也不难对付,起义的工人农民同样不难对付。
(民族精英指:商人、工厂主、学者、部分官僚)
但是可怕的是民族精英阶层和地方贵族联合在一起,再裹挟上流民和穷人,同时伴随着天灾人祸,上述种种因素加在一起,那才是难上加难。
比起梅特涅亲王的查缺补漏,弗兰茨更喜欢因势利导。
各种思想的传播也不全是坏处,比如大德意志思想,由于奥地利帝国的强大使更多人愿意接受这一观点。
尤其是在1838年的天灾之后,很多躲避灾祸和参与赈灾的平民都接触到了大德意志思想。
弗兰茨改编的那首歌的效果,可比那些教授们口水横飞的演讲效果好多了。
只不过大德意志思想的传播,头疼的就是北德意志的那些邦国了。
汉诺威王国,恩斯特·奥古斯特一世作为国王的他,可谓是诸事不顺,先是他的长子因为一次意外失去了视力。
他接任王国的第二年,一场又一场恐怖的自然灾害几乎掏空了汉诺威的国库。同时他作为英国王位理论上第二位的继承人,遭到了议会的强烈抵制。
由于德意志关税同盟的规模不断扩大,汉诺威的市场正在不断萎缩,财政状况的恶化,更是反对派的温床。
恩斯特·奥古斯特一世是个反动派的代表,面对及及可危的形势,他选择了废除自由主义宪法,派兵全面镇压反对派,制造了哥廷根惨桉。
数十名教授和上百名大学生被逮捕,其中相当一部分死在了监狱之中,剩下的人也都遭到了残酷的虐待。
普鲁士的情况也差不多,腓特烈·威廉四世面对的情况要比历史上糟得多,不仅是威廉三世的猝死让他提前登基,还有奥地利加入德意志关税同盟带来的一系列影响都让他焦头烂额。
军队要钱更新装备,普鲁士的将军们向他保证,只要装备了后膛枪,他的军队将所向无敌。
腓特烈·威廉四世不知道他的军队,能不能天下无敌,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国库已经空了,只有靠发行国债度日。
农业大臣要求兴修水利,研制新型化肥,采用新农具,工业大臣要求加大对矿山和新设备的投入,最离谱的是运输大臣要求修建上万公里的铁路,还要疏通普鲁士境内的所有河道...
此时普鲁士的财政远不如奥地利帝国,如果想加大投入就必须增加税收,然而国内的反对派数量与日俱增。
之前的粮食危机又进一步加剧了土地兼并,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选择进入工厂或者是逃往奥地利帝国。
历史上,这次粮食危机制造了大批无地农民,为普鲁士的工厂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不过由于弗兰茨一直在想办法吸引移民,那些失去土地的普鲁士农民又多了一种选择。
虽然进入城市的无地农民数量减少了,但是工厂主对于廉价劳动力的剥削并没有减弱。
同时由于各种思想在德意志邦联内激烈碰撞,要求立宪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于这种限制国王的权利的要求,霍亨索伦家族是无法接受的。
于是乎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关系从之前的敌对,变成了联合执法。
与奥地利、普鲁士、汉诺威的激烈反对和强力镇压不同,巴伐利亚国王选择了躺平。
路德维希一世本身是保守派,但是比起残酷的政治,他更沉迷于享受。
路德维希一世风流成性,宁芬堡宫中36位美女的画像见证了这段历史,与情妇罗拉·蒙斯特的绯闻更是闹得整个欧洲都知道了这件事。
他把钱都花在了享乐之上,自然就没有足够钱去镇压异端,所以他向德意志邦联诸邦表示,任何国家都可以来镇压“改革者”。
德意志诸邦其他的邦国也都或多,或少面对着相同的问题,整个局势变得越来越难以琢磨。
奥地利帝国虽然要比历史上强大得多,但这场风暴的势能似乎也要比历史上强大得多。
面对如此强大的波涛,弗兰茨不太敢将所有的流向都指向大德意志,因为一个凭空出现的超级帝国,必然会被全欧洲围攻。
而且这个帝国所处的位置和局面,要比当年法国面对的更差,更加难以突破。
梅特涅走后,弗兰茨开始认真思考起,民族主义是如何在奥地利帝国泛滥的。
如果不是梅特涅亲口提起,弗兰茨真不知道奥地利境内的民族主义思潮,已经发展到如此程度了。
虽然当时和后世的历史学家都喜欢宣称,梅特涅是一个拥有绝对权利的独裁者,但是只要你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梅特涅很清楚这些民族主义思潮意味着什么,但他无法有效地聚拢人力和物力,来有效应对这种挑战。
梅特涅一直在禁止的“外国思想”,其实发源于约瑟夫二世时代的奥地利,而在弗兰茨的干预下,德意志关税同盟和亚平宁关税同盟又源源不断将一些乱七八糟的思想带入奥地利。
虽然梅特涅手下的秘密警察跨国执法的次数不断增加,但是依然无法阻止这些思想的蔓延。
现在奥地利的民族主义思潮要比历史上汹涌得多,之所以弗兰茨完全没感觉,是因为国家的稳定和高速发展将其暂时掩盖了。
同时弗兰茨也因将精力过度集中在关注底层人民身上,尤其是前不久泛滥的多瑙河洪灾更是花费了他大量的时间,所以才忽视了这个日趋严重的问题。
而且更可怕的是,弗兰茨在无意中庇护了一大批激进分子,因为他对于科学家的除了专业水平以外的方面要求都很低。
这一时期,奥地利的政府和大学的关系其实是对立的。梅特涅认为大学是培养反对派的温床,所以几乎所有公立大学的校长都是秘密警察成员,他们的职责之一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大学学生和学者的人数。
所以弗兰茨才会见到,维也纳大学的保安会公然欺负一位学者的画面。
梅特涅面对汹涌而来的民族主义思潮,想到的办法是高筑墙,用一堵由审查制度、特务和全面镇压组成的高墙阻止时代前进的步伐,以及其他诸如减缓社会阶层流动的尝试、以及降低大学入学率的政策。
而这一切都成为了1848年的滔天洪水,梅特涅本人也不得不暗然下台,甚至让整个奥地利都陷入了绝体绝命的动荡之中。
弗兰茨觉得民族精英不难对付,地方贵族也不难对付,起义的工人农民同样不难对付。
(民族精英指:商人、工厂主、学者、部分官僚)
但是可怕的是民族精英阶层和地方贵族联合在一起,再裹挟上流民和穷人,同时伴随着天灾人祸,上述种种因素加在一起,那才是难上加难。
比起梅特涅亲王的查缺补漏,弗兰茨更喜欢因势利导。
各种思想的传播也不全是坏处,比如大德意志思想,由于奥地利帝国的强大使更多人愿意接受这一观点。
尤其是在1838年的天灾之后,很多躲避灾祸和参与赈灾的平民都接触到了大德意志思想。
弗兰茨改编的那首歌的效果,可比那些教授们口水横飞的演讲效果好多了。
只不过大德意志思想的传播,头疼的就是北德意志的那些邦国了。
汉诺威王国,恩斯特·奥古斯特一世作为国王的他,可谓是诸事不顺,先是他的长子因为一次意外失去了视力。
他接任王国的第二年,一场又一场恐怖的自然灾害几乎掏空了汉诺威的国库。同时他作为英国王位理论上第二位的继承人,遭到了议会的强烈抵制。
由于德意志关税同盟的规模不断扩大,汉诺威的市场正在不断萎缩,财政状况的恶化,更是反对派的温床。
恩斯特·奥古斯特一世是个反动派的代表,面对及及可危的形势,他选择了废除自由主义宪法,派兵全面镇压反对派,制造了哥廷根惨桉。
数十名教授和上百名大学生被逮捕,其中相当一部分死在了监狱之中,剩下的人也都遭到了残酷的虐待。
普鲁士的情况也差不多,腓特烈·威廉四世面对的情况要比历史上糟得多,不仅是威廉三世的猝死让他提前登基,还有奥地利加入德意志关税同盟带来的一系列影响都让他焦头烂额。
军队要钱更新装备,普鲁士的将军们向他保证,只要装备了后膛枪,他的军队将所向无敌。
腓特烈·威廉四世不知道他的军队,能不能天下无敌,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国库已经空了,只有靠发行国债度日。
农业大臣要求兴修水利,研制新型化肥,采用新农具,工业大臣要求加大对矿山和新设备的投入,最离谱的是运输大臣要求修建上万公里的铁路,还要疏通普鲁士境内的所有河道...
此时普鲁士的财政远不如奥地利帝国,如果想加大投入就必须增加税收,然而国内的反对派数量与日俱增。
之前的粮食危机又进一步加剧了土地兼并,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选择进入工厂或者是逃往奥地利帝国。
历史上,这次粮食危机制造了大批无地农民,为普鲁士的工厂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不过由于弗兰茨一直在想办法吸引移民,那些失去土地的普鲁士农民又多了一种选择。
虽然进入城市的无地农民数量减少了,但是工厂主对于廉价劳动力的剥削并没有减弱。
同时由于各种思想在德意志邦联内激烈碰撞,要求立宪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于这种限制国王的权利的要求,霍亨索伦家族是无法接受的。
于是乎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关系从之前的敌对,变成了联合执法。
与奥地利、普鲁士、汉诺威的激烈反对和强力镇压不同,巴伐利亚国王选择了躺平。
路德维希一世本身是保守派,但是比起残酷的政治,他更沉迷于享受。
路德维希一世风流成性,宁芬堡宫中36位美女的画像见证了这段历史,与情妇罗拉·蒙斯特的绯闻更是闹得整个欧洲都知道了这件事。
他把钱都花在了享乐之上,自然就没有足够钱去镇压异端,所以他向德意志邦联诸邦表示,任何国家都可以来镇压“改革者”。
德意志诸邦其他的邦国也都或多,或少面对着相同的问题,整个局势变得越来越难以琢磨。
奥地利帝国虽然要比历史上强大得多,但这场风暴的势能似乎也要比历史上强大得多。
面对如此强大的波涛,弗兰茨不太敢将所有的流向都指向大德意志,因为一个凭空出现的超级帝国,必然会被全欧洲围攻。
而且这个帝国所处的位置和局面,要比当年法国面对的更差,更加难以突破。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6/6474/50251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