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 19 章

推荐阅读:我重启灵根,师门上下都麻了我当拉帮套的那些年凡人仙葫破怨师穿七零:带生子系统,嫁不育军官开局丧尸末日?我直接打爆星球!孕吐后奉子成婚:孩子是死对头的我都快无敌了,你跟我说要退婚?让你卧底没让你勾搭大嫂雷震苏凤仪惊山月

    文会开了一日,回到张家,贺文嘉跑去找渔娘。

    渔娘笑问:“你们今日如何,那些大儒厉不厉害?”

    “有厉害的,也有那等照着书念叨,没一句话是他自己的。”

    贺文嘉对那些所谓的’读书人’不感兴趣,他兴奋道:“我今天认识了一个厉害的先生,读书厉害,种地也厉害。你猜怎么着,那人还是叙州府府学的先生。”

    刚进门的孙浔惊讶道:“哦,叙州府府学竟然有教种地的先生?”

    孙浔今天一整日都同张砚在一块儿,没跟叙州府府学的先生交流过。

    王苍和贺文嘉上午跟在孙浔身边,下午贺文嘉就跑了,只剩下王苍了。贺文嘉就是那会儿碰上叙州府学子们的。

    王苍撩开袍子坐下,顺口笑道:“先生,您听他胡说,府学里的先生都是正经读书人,学的都是四书五经,就算再杂学旁收,也就是些君子六艺,哪有学种地的。”

    渔娘好奇,问贺文嘉:“你说的是谁,说出来听听,说不定咱们先生认识。”

    “姓许,叫许耕,在叙州府府学主教《周易》,辅教算学。先生认不认识?”

    许耕,姓许,还会种地,孙浔不认识,但是或许听说过。

    孙浔:“他是叙州本地人?还是外地来的?若是外地,祖籍是否是南阳?”

    听得先生一连串询问,渔娘突然激动起来:“是不是南阳许家,农家子,许家先辈写过许多农书,前朝有个叫许农,号南阳耕农的许家人写了一本《中原农耕术》?”

    贺文嘉摇摇头:“人家没说,我哪里知道。不过你从哪里知道这一长串的?”

    “这要多谢芸娘送我的《中原农耕术》这本书,要不然我上哪儿知道去。”

    王苍笑道:“也不是姓许就是南阳许家人,就会种地。或是认错了。”

    “有没有认错,回头问问就知道了。”渔娘跟贺文嘉说:“你就告诉他,我手中有《中原农耕术》,问他想不想抄一本去。”

    “你这话说的,若是他真是许家人,人家家里会缺这本书?”

    “哼,万一人家战乱时遗失了呢?”

    听两个弟子吵来吵去,孙浔喝完了两盏茶才道:“二郎,你如何跟许耕说到种地的?”

    “咳,这不话赶话就说到了嘛。”

    贺文嘉无事干找人闲聊嘛,人生地不熟,他自然想找熟悉的人说话,这不就找到叙州府府学的学子们那儿去了。

    闲聊时,府学的学子们知道他是今年的廪生,就说他该去考府学,府学里的先生厉害,府学里藏书也多。

    说到藏书,贺文嘉就说到梅家的书楼,藏的都是农书、工书、游记等书。

    许耕听到农书二字就搭话进来,跟贺文嘉这个只会纸上谈兵嘴上种田的聊得热火朝天。

    贺文嘉虽自己没下地干过活,但是种田怎么回事他还是明白的,且常跟渔娘一起读书,一亩什么田地,种什么,大概产多少粮食,新粮旧粮价格几何,他都能说得上话。

    本来是一大群人聊,随着许耕提问的深入,聊着聊着,只有贺文嘉跟得上他的思路,回答得上他的问题。

    当时,许耕就夸贺文嘉,骂旁边的几个府学学子只知道读死书,就算以后考中举人当官,也是个昏官。

    跟许耕聊天的内容一笔带过,说到许耕夸自己的话,贺文嘉那叫一个逐字逐句复述清楚,连语气都复述出来了,可见贺文嘉被夸得多舒坦。

    孙浔也夸道:“不错,知道民生疾苦,你以后无论是做官还是守着家业,都不会差。”

    “嘿嘿,多谢先生夸奖。”

    王苍笑了笑,把先生这句话听进去了。

    “渔娘,你今天干什么了?”

    “没干什么,就凑热闹去了,府学街逛了一圈,去酒楼用的午食,下午去码头看了看。”

    “你这一天过得有意思得很嘛。”

    “哈哈,还行吧。我听码头上的小孩儿说,顺着嘉宁江东边行船半个时辰,那边有一片非常大的野鸭滩,水泽里的芦苇水草枯了,野鸭子藏不住,划船去那边抓野鸭子可好玩了,说不定还能捡到鸭蛋。”

    贺文嘉不信:“若是真有野鸭子,早就被抓光了,哪里还轮得上你。”

    “反正我明儿闲着无事,我瞧瞧去。”

    “不行,你再等几日,等府学的文会忙完了我们一块儿去。”贺文嘉也想去玩。

    渔娘轻哼一声,才不等他。

    贺文嘉还想歪缠,可惜张家的下人来请他们去前厅用饭,当着张家下人的面贺文嘉还是要脸的,悻悻地闭嘴了。

    渔娘拿着绣帕捂住嘴笑,用了晚食后也没给他说话的机会,告退后就回自己住的屋子了。

    隔日,王苍和贺文嘉两人一早跟着先生去府学文会,等他们走了后,渔娘穿的暖暖的,带着人去码头赁了条船,带着丫头仆从出发去野鸭滩。

    今日准备得妥当,披风、暖手炉都不缺,还戴了一顶雪白的兔毛镶七彩珠链的帽子,那真是从头到脚暖呼呼的。

    船到了野鸭滩,渔娘学着船娘,拿着一根两三米长的细竹竿在干枯的芦苇丛中敲敲打打,鸭蛋没捡到,偶然惊起了几声野鸭叫。

    渔娘惊喜道:“哎,真有野鸭!”

    船娘笑道:“野鸭滩里原本没有鸭子,只有一片芦苇。后来呀,有一年江里涨大水,江边两岸村落里,有些百姓家里养的鸭子顺着山水从小河沟里游了出来,跑进这片芦苇荡里,再也抓不到了。”

    “家鸭变成了野鸭,在这片芦苇荡里繁衍生息,野鸭子越来越多,若是运气好抓到一只,也能给肚子里补充补充油水,来抓野鸭子的人多了,这片野鸭滩就有了名声。”

    船娘陪着说些有趣的小故事,船夫把船往鸭子叫唤的地方划,鸭子叫声不停,渔娘皱起了眉头,总感觉有些不对。

    船绕过一片芦苇,鸭子嘎嘎嘎的叫声还没停,更来的护卫听到落水声,顿时大叫:“主子,有人落水了。”

    “哎呀,快划过去瞧瞧,这么冷的天若是落水了,别冻死在水里。”

    “救命!”

    前头一片芦苇丛里被压趴了,一个人在水里沉沉浮浮,他试图抓住旁边的芦苇秆,一把芦苇秆哪里支撑得起一个青年男人的体重,于是扑腾两下又沉了下去。

    “主子小心。”

    两个丫头护着渔娘,渔娘忙吩咐护卫:“快,看如何把人拉上来。”

    “有法子,给!”

    船夫赶紧把手中撑船的杆子递过去,护卫站在船头把长竹竿递到落水的人面前,那人立刻拉住竹竿。

    “你抓稳了,我把你拉上来。”

    那人冷的直哆嗦,吸着气道:“多谢兄台搭救!”

    说话的声音莫名的熟悉。

    等护卫把人拉上来,渔娘才看清楚,这是昨日那个倒霉的温子乔。

    不仅渔娘认出来了,梅家的下人也认出来了。

    温子乔感谢过后就道:“劳烦各位把我送上岸,我家就在前头温家村。”

    梅家下人没有傻的,听他如此说,心里就已经猜测,是不是昨日那个叫温常德使坏,让他落水想害死他。

    温子乔十分敏锐,察觉到救命恩人们同情的目光,他抱着肩膀哆嗦着直接问道:“在下……可认识诸位?”

    “咳,昨日我们在文新书铺门外见过你与人发生冲突。”

    温子乔苦笑了声,他道:“诸位想多了,那人没胆子害我性命,是我在坡上砍柴,没注意踩到一块石头滚下坡来。”

    渔娘抬头看了眼岸边四五米高的斜坡,斜面光秃秃的十分干净,连棵树都没有。

    哎,这人也挺倒霉的。

    送佛送到西,渔娘叫两个护卫把人送回温家村,她在河边等着,没事儿随处瞎看。

    站在船头那个护卫看到从坡上滚下来的那块摔成几瓣的石头:“主子,看石头的颜色,这石头应该埋得挺深,那个书生一脚踩滑就把大半埋在地里的石头踩出来,不太可能。”

    渔娘伸头看那堆石头,红色的块状岩石,不是很结实的模样,要不然也不会从四五米高的地方摔下来就碎了。

    “主子,若是在坡上石头就碎了,那也该是碎在土坑里,不会滚下坡来。”

    “你说是有人想害温子乔,有意为之?”

    “十有八九。”

    半个时辰后,护卫回来了,一块儿回来的还有温子乔母子,温子乔母亲看到渔娘一下就跪下了,泪眼婆娑:“多谢贵人救我儿一命,老妇人无以为报,我……”

    渔娘打断她:“你们既然无以为报,这个报酬我来提如何?”

    乔氏愣了下,立刻赌咒发誓:“贵人只管说,老妇人没有不答应的。”

    渔娘笑眯眯道:“不用如此紧张,我也不用你们如何。我家有个弟弟,需要一个给他开蒙的教书先生,你们若是想报恩,不如跟我回家,教我弟弟读两年书吧。”

    温子乔还未说话,乔氏一口答应:“贵人家在何处,我叫我家大郎今日就去贵人家。”

    “我家在叙州府南溪县。”渔娘看向温子乔:“你若是想报恩,得离开保宁府,随我去南溪县。”

    温子乔犹豫了片刻,这才拱手,低头道:“小子答应,多谢贵人善心。”

    善心吗?或许有一些。

    在渔娘心里,温子乔这人尚且值得培养。

    温子乔这种学识不错,只要教育资源给足,顶多三十来岁就能中进士当官,前程定然比罗县令、张通判他们这样的寒门子弟强。

    梅家人丁单薄,她弟弟年纪又还小,等温子乔出头时,她弟弟正是读书考科举的关键时候,正好可为梅家所用。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6/6476/50262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