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第 67 章

推荐阅读:我重启灵根,师门上下都麻了我当拉帮套的那些年凡人仙葫破怨师穿七零:带生子系统,嫁不育军官开局丧尸末日?我直接打爆星球!孕吐后奉子成婚:孩子是死对头的我都快无敌了,你跟我说要退婚?让你卧底没让你勾搭大嫂雷震苏凤仪惊山月

    北上的路上男人们读书,女人们也不闲着,凑一块儿做针线活儿。张氏和魏氏的针线活不错,早就是熟手,整日坐那儿缝衣做帽,中间也不耽误闲谈。

    渔娘的针线活儿拿不出手,也不丢那个丑,张氏和魏氏做针线忙,她就在一旁帮着倒茶,陪着说话。

    船驶过山东后,船上越发冷了起来,换上新做的棉衣棉鞋,船舱里也摆上了火盆,张氏和魏氏这两日也不做针线了,凑一块儿吃点心烤火。

    “京城肯定下雪了吧。”

    “没下也快了,咱们的船走得慢,等到京城都快冬至了。”

    “咱们叙州府冬日里偶尔碰上下雪,山上冷雪稍微积得厚些,咱们城里呀,雪花又细又小,落地上就化成冰水,和成稀泥了。”

    张氏笑道:“我们富顺县冬日也偶尔下雪,我记得小时候有一回下大雪,早上起来跟兄弟们去路边捡雪,把草地上树叶上的雪扫一扫,也能捏几个冰坨子出来。”

    魏氏和张氏都盼着见一见北方的鹅毛大雪,一定很好瞧。

    渔娘笑道:“咱们去的巧,在京城过年,经了冬天的雪,来年再看春天的景儿,这一趟不算白来。”

    张氏也说:“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儿在外面过年。不怕你们笑话,心头觉得无措又自在兴奋。”

    魏氏一句点破:“你呀,这是当家做主了。”

    从小被看管着长大,纵使成了婚家中也有长辈管着,如今出了远门,长辈管不到了,自然觉得自在,也是头一回当家作主,忍不住担心也是有的。

    张氏和魏氏家里人口都不少,娘家夫家不是三代同堂就是四代同堂,家中人口繁杂,都盼着关上门来他们夫妻俩过自己的小日子。

    说到自己当家作主,魏氏和张氏两人话可多了。

    渔娘从小就过得自在,她倒是愿意跟长辈一块儿住,不过她也不会对魏氏、张氏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之类的话。

    渔娘:“你们呀,也快了,等你们家夫君考中后去外地当官,后宅一应事务叫你们做主,你们就舒坦了。”

    张氏娴静,纵使心里这么想,也不会说出来,她只笑了笑。

    魏氏性子外放些,她大笑一声:“说句实在话,我家不缺银子使,他以后想去哪儿我就陪他去吧。我如今也跟你似的,想去看看外头的山水,各地的风情。来这世上走一遭,总不能在后宅打转一辈子。”

    张氏笑道:“我看你是看多了江湖浪人的书,心野了。”

    “江湖浪人的书确实写得好。”魏氏也不否认。

    渔娘被夸,心里暗自得意,面上却笑着转移话题,她指着半开的窗:“你们瞧,那条船上的船头挂着牌子,好似京中哪家大户的船。”

    “哪儿呢,我瞧瞧。”

    魏氏不怕冷,她把窗户都推开,坐在窗边看。

    前头的两条船不知何故突然不动了,并排堵在中间,后头的大船过不去,于是都挤在这儿。

    他们的船是客船,不如前头的商船大,船老大也不敢抢水路把船挤进去,只船头船尾地跑,吩咐船工赶紧把他们的船往后退。

    贺家的船推开两丈远,错船的时候渔娘和魏氏看清楚了,那大船的船头上挂着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一个陈字。

    魏氏不知道这个陈家是谁,渔娘却一下反应过来了,除了襄樊陈家之外,京城还有哪位姓陈的高门大户有这个排场?

    “这应该是京中陈家自己备的年货,不像是买卖的商货。”

    魏氏这时候也想到了襄樊陈家,她羡慕道:“你看,一共三艘船呢,过个年就要备下这许多东西?”

    “陈家毕竟是侯爵,过年时来往的亲友多,请客吃用的,来往走礼的,不知繁简,三船年货不算多。”

    陈家是南方人,又是大族,请客吃饭肯定不是萝卜白菜的事儿,要做宴席,许多食材都要从南方运去,东西自然不少。

    且不说陈家这样的大户,就说曾经的梅家吧。

    渔娘是见过梅家二三十年前留下来的老账本的,那时候梅家正兴盛,逢年过节时的账本上,迎来送往的手笔大得很。

    那时候梅家过个年的花费,都够现在他们家吃用两三年了。

    张氏头回听说大家族的气象,一时间也惊了,凑去窗边看热闹。

    那三艘船大得很,货船里的东西看不见,只看得见在船头指挥的管事小厮,一个个身高体壮,穿的也很体面,比一般人家瞧着强出十倍去。

    不得了啊!

    都说世家强弩之末,看细处,怎么觉得还强盛着呢?

    贺家的船往后退让出位置来,前头两艘并头船被驱赶开,陈家的三艘货船就这样排队从运河码头过去。

    贺家的船不靠岸,他们的船跟在陈家后头,没半个时辰就被甩得看不见船尾了。

    瞧见了吧,人家的货船吃水深,一看就知货船上载着不少货物,可还能比他们轻便的客船跑得快,这就很能看出陈家的厉害了。

    将才运河堵了,贺文嘉、黄有功他们去船头看热闹,他们也看到陈家的牌子了,以小窥大也看出陈家的不凡来。

    贺文嘉这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终究,还是希望陈家这艘大船别沉了连累王苍,他盼着王苍好。

    “主子,别在船头站着呢,天儿越发冷了,您可要保重身子。”

    贺文嘉点点头,转身进船舱避避风。

    北上途中的一件小事罢了,大家都未放心上,男人们读书,女人们吃喝说笑都不耽误。

    慢慢悠悠,船总算到了京城东城河码头。

    这日天色不好,还不到天黑的时辰,天色就阴沉得很,风吹的人脸皮疼,刀子似的,像是渔娘这等从南方来细皮嫩肉的小娘子,真是被寒吹的抬不起头。

    阿青赶忙从箱子里翻出来一张窄毯子,把自家主子的头和脸都包起来,只露出一双眼睛来。

    贺文嘉忙送她上马车,道:“天色不早了,行李不着急,你带着女眷先进城,我吩咐好管事把箱子搬上车跟着就回来。”

    渔娘往后头看,黄有功、朱润玉、石匀都在帮着照管行李,她点点头道:“也好,不过别叫先生在这儿受冷风吹,跟我们一块儿回去吧。”

    “那是自然。”

    渔娘带着魏氏、张氏坐一辆马车,范江桥一人乘一辆,三家的丫头婆子等坐后面两辆马车,留一辆给贺文嘉他们。

    马车先进外城,魏氏好奇,掀开一点窗帘朝外看,街上来往的行人颇多,挑担背篓的货郎沿街叫卖,倒也热闹。

    “京城就是跟咱们小地方不一样,这大冷的天儿,街上竟还有这么多人。”

    “魏姐姐这话不对,难道因为天儿不好,就能不讨生活了?”

    京城里的许多百姓商贩都是靠着内城的达官贵人们过日子,一日里送蔬菜的、送炭火的,人情来往送帖子请客的,哪日闲得?

    马车快到内城时,张氏看到好几个穿着官服的官员从内城东城门出来,好似回家?

    “不是说官员们都住在内城吗?怎么还往外城来?”

    小林氏笑道:“有本事的当然想住内城了,可内城的宅子除了握在皇家手里不转卖的西泉坊,剩下五个坊的宅子要么被王公贵族买了,要么是祖上传下来的宅子,几代人在里头住着。”

    “除了上头讲的三样,剩下的宅子或租或卖,都不是普通小官儿能承受得住的。

    小林氏指着窗外那处巷子:“夫人瞧见没,那处巷子是东水巷,东水巷外头的街上都是做笔墨纸砚书生生意,天长日久的,来京赶考的书生都爱往这处来,靠着这条街的东水巷就成了书生们聚集的地方,那些在朝中谋得差事的小官儿为了节省

    些,也就在东水巷住下了。”

    “顺着前门大街往西走,西边还有个西城街,西城街跟东水巷一样都在内城的城门口处,方便小官儿们每日进内城当差,房价又比内城低,也成了低微小官儿们爱去的地方。”

    “不过东水巷跟西城街有点不一样,东水巷的宅子多是一进的院子或是大杂院,租房要便宜些。西城街的房子宽敞,价钱不比内城便宜多少,所以多是有钱的商户和小有家财的小官儿住着。”

    小林氏十七八岁才跟着主子一家从京城逃难去江南,京城的事她都还记得些。

    张氏暗惊,没想到只是内城外城两处巷子街道就有这般讲究。

    小林氏笑道:“这都是前朝时的事了,也不知道如今有没有新的讲究。

    马车进内城,魏氏放下窗帘来,魏氏和张氏对视一眼,没想到啊,梅家的老宅子在内城?

    既如此,梅家的宅子应该就是小林妈妈说的祖上传下来不往外卖的宅子吧。

    前朝的宅子,经过战乱和改朝换代后,竟然能传下来,不是魏氏和张氏能想象的。

    马车从东城门进去,一路路过两个坊门,小林氏跪坐着对主子道:“前头到春和坊了,咱们家的老宅就在春和坊,兰草街。”

    内城里东西各有三坊,其中最靠近皇城的是东北边的春和坊,和西北边的西泉坊。自从在这个地界建皇城后,这两个坊都是达官贵族和朝廷重臣住的地方。

    特别是西泉坊,因北山上的泉水从北至东流,主流经过皇城外围,支流经过西泉坊底下。因为这股泉水的缘故,西泉坊的宅子都是不外卖的,都是由皇帝赐给你,你才能住。

    西泉坊的宅子,一般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住的长久,就算你是当朝首辅,若不是特别得皇帝的心,你也住不着。就算赐给你住了,等你告老还乡,宅子也得腾出来。

    叫渔娘说,还是春和坊的宅子好,既离皇城近,宅子的地契又在自己手里,不用担心被皇帝赶走,多好。

    许多年没开门的梅宅突然打开正门,阴刻着梅家族徽的马车赶紧去,隔壁家的门房见了,就知道梅家的主子来了。

    春和坊的位置好,这许多年里邻居虽然都换了一批人,但这个地方住的还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就说梅家宅子所在的这条兰草街,住着一个三品官儿,两个四品,还有六个五品官儿,这些都是这几年新来的。

    除了这些当官的,剩下的,就是梅家这样守着祖传宅子的人家。

    梅家北边住着一户姓张的詹事府少事,他们家是一处二进宅子,论宅子大小,只有梅家的一半大。他们家人口多,住的十分拥挤。

    “夫人吩咐小的梅家的动静,小的将才看到四驾马车从正门进去,车上还有梅家的族徽,应该是他们家主子来了。”

    张夫人露出个笑脸来:“来得正好,明日就给梅家去个帖子。”

    “是。”

    张大人当上这个少事才两年,他们家是泉州府人,家里不缺银子使,到了京城后就想在春和坊买宅子。

    张家爱排场,一进的宅子肯定看不上,二进的宅子也觉得小气。张家想买大宅子,可他们家在京城没什么根基,不敢跟人硬买,所以,张家能买得着的,且春和坊里能叫他们家看上的宅子就那么两三套,有两家人家不卖,思来想去就看上了梅

    家的宅子。

    张家打听过梅家的底细,前朝的风光不提,到如今,只有林家一家姻亲还在朝中,且林家在朝的还只兵部一个五品郎中,比他们家老爷的品级还低两等。

    一个月前梅家来了几个管事和小厮打扫屋子,张家就猜梅家的主子要来的,就等着上门跟人商量买房的事。

    张夫人一直想换个大点的宅子,这样她才好有脸面请夫君同僚家的夫人上门做客,心里着急,第二天一大早就给梅家下帖子。

    可张家的下人去得晚了,因为半刻钟前贺文嘉和渔娘启程去林家作客去了。

    “明日梅家主子可有功夫?”张夫人忙追问。

    “小的过了,梅家的门房说,明日他们家主子要跟着先生去拜见长辈。”

    张夫人皱眉:“梅家不是只有林家一门亲吗?”

    “梅家小娘子的夫君贺郎君拜了师父,那师父是范江阔范尚书的堂哥。”

    “什么?梅家跟范家有亲?”

    “坏了,梅家的宅子只怕买不到了。”

    初次上门,人家就肯把话得这般清楚,有关系人脉也不怕他们知道,一看就知不是那等任人拿捏的。

    张夫人皱眉摇头,表情十分遗憾,真是可惜了。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6/6476/50262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