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镇库大钱真的很大
推荐阅读:重生60带空间、末日:我真不是土匪、我不是戏神、宦海官途、道教神话:我乃世间最后一位真仙、协议结婚,总裁妻子想假戏真做、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旧神之巅、收集末日、我儿明明是纨绔,咋成帝国之虎了、
高启愚和徐璠都是极为专业的使者,所以他们称呼费利佩二世为国王而不是皇帝,费利佩二世不是皇帝,这是一个十分确定的连费利佩二世都要承认的事实。
费利佩二世如果不是教徒,他还能搞一搞称帝,但他的人设是虔诚的教徒,反新教的急先锋,那这皇帝二字,注定和费利佩二世无缘了。
唐胡安说费利佩二世,是想要营造出一种日不落帝国和大明的相同地位的假象来。
但费利佩二世真的不是皇帝。
皇帝这两个字,在拉丁语中对应的是imperator,意思是凯旋将军,意思是最高军事统帅,是古罗马时候对征战归来的将军的一种尊称。
后来逐渐演化为了已知世界世界最高统治者的代名词。
其实高启愚和徐璠都一直认为caesar这个单词才能更加精准的描述皇帝,这个单词的意思是凯撒。
皇帝在大明是如此定义的,已知世界的最高统治者、名义上的共主、已经习惯到难以割舍的定义。
已知世界最高统治者非常容易理解,就是在已知的世界是世界共主,类似的称呼有天可汗、万王之主、四海一统之大君,四海一统之大君是藩国进贡的时候给大明皇帝的尊称,大明曾经在永乐年间,将能到的地方,都打的俯首称臣。
名义上的共主,即便是权臣当道,他是皇帝就是皇帝。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曹操临终也只是魏王,而不是皇帝,同样,眼下大明朝是张居正当国,皇帝幼冲;之前是高拱、李春芳、徐阶、严嵩、夏言等等当国,嘉靖皇帝和隆庆皇帝不太管事儿,这些首辅虽然能够决策大明大多数的事儿,但最高统治者仍然是大明皇帝。
第三个则是习惯到难以割舍,其实很早以前,中原王朝就已经意识到了世界真的可能很大,溥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只是一个美好而遥不可及的梦想,汉使张骞出塞,就已经为大汉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大明郑和七下西洋,探索着世界的广袤无垠。
但是已经习惯称之为皇帝了,也就不再计较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的皇帝,为什么不是已知世界最高统治者了。
这种定义,是有些互相冲突和矛盾的,但是互相冲突且稳定的状态却是无处不在的。
西班牙帝国即便是日不落帝国,但是费利佩二世不是皇帝,此时的泰西一共有两个皇帝,一个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一个是攻破了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苏丹。
神圣罗马帝国的确是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帝国,奥斯曼的苏丹更是异教徒,但人家确确实实是皇帝,奥斯曼苏丹的皇帝尊称,十分的正宗,毕竟奥斯曼苏丹真的消灭了东罗马帝国,取得了帝位。
高启愚接着说道:“国王为何会抱有这种心态呢?要远渡重洋,进攻远在万里之外的大明,我们之间的矛盾已经激烈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吗?我更不明白,国王为何会有如此信心。”
“我听说贵国的总司令唐胡安,前年的时候,似乎在争夺突尼斯的时候,被奥斯曼人所击败,对方的将领乌里奇·阿里俘虏了突尼斯国王械送回了君堡,哦,现在应该叫做伊斯坦布尔。”
“奥斯曼人的威胁近在眼前,国王居然要进攻万里之外的大明,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百思不得其解。”
高启愚这话直接戳了费利佩二世的肺管子,说起了费利佩二世的战败。
万历二年,唐胡安在突尼斯战败了。
奥斯曼的乌里奇·阿里将军,在之前勒班陀海战中战败了,回去后,乌里奇卧薪尝胆,在万历二年赢了回来,唐胡安在突尼斯的战败,是非常不利于西班牙的战略的,因为唐胡安的战败证明了两件事,第一件就是无敌舰队并不无敌;第二西班牙并非不可战胜;
突尼斯海峡将整个地中海一分为二,东西地中海,而突尼斯就是锁钥之地,突尼斯地区在谁的手中,谁就拥有地中海的主动权。而奥斯曼王国在突尼斯战场的胜利,让奥斯曼王国在地中海的海权争霸中,获得了这个战略主动。
神圣联盟的总司令唐胡安的战败,让整个泰西十分不安。
费利佩二世一听高启愚说到了突尼斯海战的失利,面色更加难看,他的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弟弟,若非唐胡安在突尼斯战败,他也不用被大明的使者如此嘲讽。
事情的起因是费利佩二世挑起来的,他先起了个头儿,说自己的军队战无不胜,能够征服一切想要征服的地方,才引起了高启愚的反击。
而且高启愚的反击如此铿锵有力,让费利佩二世有些难以忍受,但又不得不接受这种羞辱,没打过是真的没打过,打不赢跟大明使臣吵架解决不了问题。
“是的,突尼斯的情况就像使者所言,但是,我们一定会赢回来的。”费利佩二世说了一点场面话,不再提及征服大明之事。
“是吗?那就祝国王早日得偿夙愿吧。”高启愚逐渐降低了攻击性,开始和费利佩二世谈起了和大明的贸易往来,确定了彼此通商的一些细节。
这种通商是部分对等,比如大明同意被费利佩二世指派的大帆船进入大明,那么大明的帆船来到塞维利亚的时候,也不应该被阻拦,大明有生丝禁令,而费利佩二世发现自己没有对应的禁令,难道要禁止白银吗?
这种通商也是部分不对等,比如大明对货物享有绝对的定价权,这一条费利佩二世则坚决反对,双方在这件事上,并没有达成一致,高启愚也不急,更没有吵架,也没有吵嚷,只是跳过了这个话题。
有强兵保护的时候,商品优势就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
是你西班牙需要大明的商货,而非我大明上门供应,这完全是卖方市场,费利佩二世就是明面上不同意,大明提价,西班牙也只能接受。
商品优势可以如此为所欲为的前提是,大明必须有足够的武力保证大明的商品优势。
在这些关键性的问题上,有了一定的结果之后,气氛便热络了起来。
费利佩二世专门折腾了一间中国厅来展示从东方商贸而来的货物,丝绸、瓷器、琉璃等等,而安东尼奥带回来的南京琉璃塔的画,被放在了正中的位置,费利佩非常喜欢这座琉璃塔。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可以建立一座这样的全琉璃的高塔,但做不到,庞大的军事开支,已经让我破产了两次,虽然我可以赖掉这些欠账,但总会有些看不到恶果,在悄悄的绽放,比如低地国家的尼德兰在普遍反抗。”费利佩二世带着高启愚参观中国厅的时候,看着琉璃塔,充斥着一种向往。
他也想修一个,但是没有足够的工匠,或者说他做不到。
“您是一个英明的君主,您的勤勉即便是远在大明,都有所听闻。”高启愚不吝惜自己的赞美,笑着说道,他说的真心实意,相比较可以说懒惰的大明皇帝,费利佩二世绝对勤勉。
“哦?是吗?感谢你的赞美。”费利佩二世听闻脸上露出了欣喜,如果夸他其他的方面,他可能会觉得高启愚是处于商业互吹的角度,但是勤政这件事,即便是最反对他的尼德兰地区,也对此非常赞同。
真心实意还是出于客气,费利佩二世还是能分得清的。
费利佩二世最多的一天要处理2000件的公文,而每天都要花七个时辰在这些公文之上,他曾经跟自己的秘书玛利亚·何塞·罗德里格斯·萨尔加多抱怨过:自己的面前总是摆放着十万份的文件,处置了之后,第二天又会变得更多。
费利佩二世为了让这些繁琐的公文减少,专门组建了若干个议事会,这些议事会虽然能够替他分担一些庶务,但是这些议事会,彼此之间难以协调,都需要费利佩二世本人处置。最重要的是,而很多时候,议事会达成的决议,会和国王的意见发生冲突,甚至是完全背道而驰。
为了确定自己还是议事会的决策更有利于帝国,费利佩二世还会跟各地的总督写信,亲自询问他们的意见,再做处置。
“大明皇帝也是一样的勤勉吗?”费利佩二世有些好奇的问道,他真的不知道大明皇帝的生活,黎牙实的书信,对皇帝生活描述的并不清楚,黎牙实是真的不知道,他并不了解大明皇帝的生活,即便是在大明,知道的也不多。
费利佩二世这句话,在无意间戳了高启愚的肺管子。
大明皇帝勤勉吗?答案是否定的。
嘉靖皇帝二十多年不曾上朝,有的时候连奏疏都能积压数月之久,而隆庆皇帝直接开启神隐模式,全都交给朝臣们处置,鳌山灯火会的时候,是隆庆皇帝一年对外臣说话最多的时候。
这本该是高启愚无法启齿的问题。
“是的!我们大明的皇帝也非常的辛苦。”
“我们的陛下今年才十四岁,但是五更天起床后,就开始御门听政、讲筵、习武、种地、研习农书、算学、历学,还要给各地的官员写信,安抚他们,尤其是习武,十四岁已经能开六十三斤的硬弓了。”高启愚说起了大明皇帝的辛苦,不由自主的挺起了胸膛。
高启愚并不清楚皇帝的辛劳奔波,被张居正赶出全楚会馆后,高启愚特意了解了一番,才搞清楚了,原来大明皇帝转了性子,变得勤勉起来了!
这种勤勉如此的不可思议,就像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一样的神奇。
高启愚起初还不信,但是他在玄武门拜见了陛下,看着陛下在宝岐司的辛劳之后,再也无法质疑这铁一般的事实,虽然这件事非常的离谱,但是确实发生了。
天生贵人,居然知道肩膀上背负着何等的重担,并为之努力的成为弘毅的士人。
而现在,高启愚很好的完成了皇帝委派的使命,前来泰西见到西班牙国王,呈送了国书的同时,达成若干商贸往来的具体条约。
“如此辛苦?”费利佩二世颇为羡慕的说道:“一个统治着一亿人口的皇帝,其领土之广袤甚至超过了整个泰西的大明皇帝,仅仅十四岁,如此的勤勉,确实是帝国的幸运啊。”
费利佩二世真的羡慕,一个帝国的继承人,一个帝国的掌舵者,勤勉是必然的。
但是他的儿子唐卡洛斯,因为是长子和继承人关系,为非作歹,最后直接变成了肆无忌惮和无法无天的疯子,虽然费利佩二世不断的强调,他的长子是唐卡洛斯是生病了,但费利佩二世自己清楚,他的儿子,是因为骄纵任性,被他囚禁之后才发疯的。
他的继承人唐卡洛斯,虽然联合王弟唐胡安,意图颠覆他费利佩二世的统治,甚至对费利佩二世多次公开批评,但让费利佩二世下定决心囚禁自己儿子的原因,是唐卡洛斯让鞋匠吃下鞋子。
高启愚和徐璠接下来要参加大旅行的活动,从马德里出发,在整个泰西进行旅行,这个大旅行计划要前往里斯本、法兰西、尼德兰地区和英格兰,而后再前往奥地利、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和沙俄,如果有可能的话,也会前往奥斯曼。
高启愚不打算前往罗马见到教皇,子不语怪力乱神,就像费利佩二世不明白大明皇帝居然不需要教廷的册封,大明人其实对人间神使册封人间君王这件事也不理解。
别说道家和佛家,就是儒家,夫子的衍圣公一家,但凡是生出一点这种想法来,连呼吸都是一种错误。
高启愚和徐璠会在泰西逗留很久,体察各国的风土人情,记录在册,送回大明,这是他们出使的第二个任务。
万历四年四月初,高启愚和徐璠再次启航,出发前往里斯本,葡萄牙首都。
而此时,远在天边的大明皇帝,一如既往的御门听政,大明九卿圆审廷议的文华殿长桌上,本应该是吏部尚书的位置,空空如也。
四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张居正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吏部尚书。
“今天无论如何都要决议一个吏部尚书出来。”张居正的语气略显无奈,这吏部尚书的人选不是难,是非常难,张居正看着王崇古说道:“我仍然提名刑部尚书平迁王崇古。”
“元辅,我虽然挂着刑部的差事,干着工部官厂的活儿,但是这吏部尚书我是决计不会做的。”王崇古立刻反对,他本人反对本人担任吏部尚书。
从刑部到吏部,王崇古若是答应,就能掌百官铨选,看似是平调,却是实打实的升官,权力更大。
王崇古不肯答应是自己心里有数,事权这种东西,他这个身份,不能沾染过多,哪怕是入阁,也不要掌铨选。
刑部尚书的权力不大不小,就刚刚好,王崇古一门心思想赚钱,入阁也是为官厂之事奔波。
“大司寇不想去吏部做尚书,也是情有可原,要不让葛总宪来做?”王国光提议葛守礼,杨博是晋党党魁、张翰是晋党、王崇古是晋党中的族党,还不如让晋党党魁葛守礼接着干下去。
“我可不干,我年老体弱,吏部公务繁忙,我做不了,若是让我做,那我只能致仕了。”葛守礼非常明确的拒绝了,葛守礼拒绝的原因很简单,吏部这个衙门,庶务繁忙,他弄不过来,他老了,岁数大了,上次致仕,陛下温言挽留,但葛守礼已经在渐渐的淡出权力的核心,专心党建。
吏部尚书是晋党的固有地盘,无论是杨博高拱张翰,都是晋党,所以要提名晋党的人选。
但是这个人还不能是极端派,比如张四维这种人,那是决计不行的,张翰在这个位置上干的实在是有些让人头皮发麻。
朱翊钧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朕说让先生兼领,先生不肯,那这吏部尚书的位置空了四个月了,吏部也好好的,不如弄个牌子,上面刻上吏部尚书,让牌子做吏部尚书?”
小皇帝羞辱人的水平,是大明内外都认可的。
这番话的意思是,就是弄个牌子当吏部尚书也比张翰要强。
张居正沉默了一下说道:“陛下,臣还有人选提议,臣提议礼部尚书万士和,而礼部由吏部左侍郎、《大明会典》副总裁官马自强为礼部尚书。”
别说,还真别说,万士和还真的挺合适担任吏部尚书。
万士和出身晋党,万士和奉旨骑墙,万士和不极端,甚至圆滑的过分,确实是个极佳的人选,这是权力斗争的关键位置,有这么一个人当政,不是坏事。
至少万士和和稀泥的性子,不会进一步激化张党和楚党之间的矛盾,他奉旨骑墙,全楚、全晋、全浙会馆,他都能串门。
所有人都看向了万士和,万士和指了指自己说道:“我?我何德何能,我不干。”
“我同意。”王崇古率先同意,旁人坐到上面全都是上火架烧烤,唯独万士和不是,谁让万士和圆滑呢?
王国光认真的思索了一番,点头说道:“我也同意。”
葛守礼笑着说道:“我没意见。”
兵部尚书谭纶思索再三,笑着说道:“挺好。”
张居正见半数以上都同意,俯首说道:“陛下以为呢?”
“极好,决定了,就让大宗伯做吏部尚书吧。”朱翊钧稍加思忖,觉得没什么问题,马自强是《大明会典》的副总裁,而且是吏部左侍郎,当礼部尚书资历是够的。
马自强给小皇帝印好了帝鉴图说之后,就回乡丁忧期满回到了朝堂,领詹士府事,而后任吏部左侍郎,也算是大明少数精通历史的文官了,在这个理学、心学化史学的大背景下,马自强的学问也是没问题的。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人举荐张四维。
“这好端端的,我怎么能做吏部尚书呢?”万士和仍然没有放弃挣扎,十分确信的说道:“大司徒王国光也是出身晋党,而且资历、名望都是数一数二的德才兼备的国之干吏,我提议大司徒王国光来做。”
“清丈、还田、六册一账、一条鞭法,无论是哪一件事,我都找不到替代的人,大宗伯,你说呢?”王国光则笑着说道:“若是能找到能做户部尚书的人,我去做吏部尚书也不是不可以。”
“张学颜?”万士和试探性的问道,张学颜的算学是得到了朝廷认可的,至少辽东的田亩人丁,能被张学颜理清楚。
张居正思虑再三摇头说道:“他在辽东,不适合调动。”
侯于赵前往了辽东,张学颜短时间内不能回京,还要看着李成梁,别李成梁在京师说的天花乱坠,回去就变了卦,大明在辽东的一切处置都付之东流了。
“好吧。”万士和终于同意了下来,不就是吏部尚书吗?没干过,还不能化身一个牌子吗?!
反正考成法已经非常成熟,糊名草榜、底册填名,还能干出什么乱子来?
张居正写好了浮票,书押送到了御前请陛下用印。
朱翊钧用印笑着说道:“大宗伯好好干。”
“臣遵旨。”万士和再俯首领命,他已经打定了主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张居正摸出了第二本奏疏,开口说道:“第二件事,则是宁远伯李成梁送来了贺礼,说是海西女真送给了李成梁一枚金钱礼物,是在会宁府附近挖到的,是宋徽宗铸造的金钱,上面写着宣和元宝,此物极其珍贵,时至今日,也只剩下这一枚。”
宣和元宝金币,宋徽宗一共铸了六十六枚,国破被俘,宋徽宗的这些黄金打造的钱,都被金人给熔锻了,这一枚是唯一剩下的一枚,十分的珍贵。
李成梁是见如此稀少的玩意儿,直接当礼物送到了京师来。
而张居正之所以要说这件事,是因为他要议论大明钱法,云南滇铜的扩产已经箭在弦上,大明兵仗局终于拿出了让皇帝满意的银币来。
张居正甩了甩袖子,摸出一排的银币依次摆开开口说道:“这是一两(37.25g)、五钱、一钱银币,这是白铜钱。铜钱掺了锡铅铁,万历通宝一两银币等于一千铜钱,五钱银币等于五百铜钱,一钱银币等于一百铜钱。”
“陛下,臣有镇库大钱献上。”工部尚书郭朝宾俯首说道。
“呈上来。”朱翊钧以为的大钱,顶多就是手掌大小,但是他错误的估计了这个钱的大小。
等到呈上来的时候,朱翊钧看着车轮大小的大钱,呆愣呆愣的问道:“这是大钱?”
郭朝宾俯首说道:“是的,这就是臣制作的镇库大钱,径一尺八寸七分,铜钱重83斤9两8钱,银钱重98斤7两4钱,金钱重180斤2两8钱。”
相同尺寸的金银铜钱,其重量随着密度的上升而上升,朱翊钧看着抬上来的三枚大钱,镇库,自然有镇库的意义。
首先其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大明的货币设计,能够在近两尺的大钱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铜钱是铸造的,还是原来的造型,天圆地方,方便大明百姓使用和携带。
而金币和银币,则是去掉了中间的孔方,是圆形轧压,这自然是借鉴了泰西的铸钱法,也是践履之实,因为轧压很容易让中间的孔方变形,所以工部轧压的时候,选择了圆形。
上面有着繁琐而精美的花纹,用以防伪,工部选择的花纹是麦穗,在工部看来,陛下亲设宝岐司,意义重大,所以直接取了宝岐司的寓意,用两根弧形的麦穗作为填充,正面写着万历通宝,背面写着钱的重量,一两、五钱、四钱,还有具体的时间,万历四年制。
铸币不精美,不如不铸币。
铸造镇库大钱的意义,还代表着大明工艺的革新,从铸钱到轧压的工艺改进,而这个改进,代表着银币上那些有碍观瞻的气孔不复存在,而且银光闪闪,经久耐磨,最重要的是尺寸和重量,得到了规范。
“好好好!”朱翊钧手里拿着即将发行的银币,笑着说道:“好好好,好得很,郭尚书办事得力,很好。”
朱翊钧详细的听取了工部和户部关于轧压银币、发行等若干方面的奏禀,对工部和户部的工作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工部负责铸钱,而户部负责发行,分工非常明确。
“昨日塘报,大宁卫青龙堡失陷,土蛮汗向杏林堡而来。”张居正面色凝重的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大宁卫的战事,趁着冬天的时候,大明进攻,而现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敌人的机动力开始恢复,对盘踞在大宁卫的大明军,开始了反攻。
而且反攻的势头极为迅猛,先声夺人,拿下了青龙堡。
所有人都忧心忡忡,只有小皇帝一脸的轻松,杏林堡和青龙堡的失陷是意料之中,毕竟冬天不能营造,刚刚春暖花开,土蛮部就开始了进攻。
求月票,嗷呜!!!!!!!!!
(本章完)
费利佩二世如果不是教徒,他还能搞一搞称帝,但他的人设是虔诚的教徒,反新教的急先锋,那这皇帝二字,注定和费利佩二世无缘了。
唐胡安说费利佩二世,是想要营造出一种日不落帝国和大明的相同地位的假象来。
但费利佩二世真的不是皇帝。
皇帝这两个字,在拉丁语中对应的是imperator,意思是凯旋将军,意思是最高军事统帅,是古罗马时候对征战归来的将军的一种尊称。
后来逐渐演化为了已知世界世界最高统治者的代名词。
其实高启愚和徐璠都一直认为caesar这个单词才能更加精准的描述皇帝,这个单词的意思是凯撒。
皇帝在大明是如此定义的,已知世界的最高统治者、名义上的共主、已经习惯到难以割舍的定义。
已知世界最高统治者非常容易理解,就是在已知的世界是世界共主,类似的称呼有天可汗、万王之主、四海一统之大君,四海一统之大君是藩国进贡的时候给大明皇帝的尊称,大明曾经在永乐年间,将能到的地方,都打的俯首称臣。
名义上的共主,即便是权臣当道,他是皇帝就是皇帝。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曹操临终也只是魏王,而不是皇帝,同样,眼下大明朝是张居正当国,皇帝幼冲;之前是高拱、李春芳、徐阶、严嵩、夏言等等当国,嘉靖皇帝和隆庆皇帝不太管事儿,这些首辅虽然能够决策大明大多数的事儿,但最高统治者仍然是大明皇帝。
第三个则是习惯到难以割舍,其实很早以前,中原王朝就已经意识到了世界真的可能很大,溥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只是一个美好而遥不可及的梦想,汉使张骞出塞,就已经为大汉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大明郑和七下西洋,探索着世界的广袤无垠。
但是已经习惯称之为皇帝了,也就不再计较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的皇帝,为什么不是已知世界最高统治者了。
这种定义,是有些互相冲突和矛盾的,但是互相冲突且稳定的状态却是无处不在的。
西班牙帝国即便是日不落帝国,但是费利佩二世不是皇帝,此时的泰西一共有两个皇帝,一个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一个是攻破了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苏丹。
神圣罗马帝国的确是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帝国,奥斯曼的苏丹更是异教徒,但人家确确实实是皇帝,奥斯曼苏丹的皇帝尊称,十分的正宗,毕竟奥斯曼苏丹真的消灭了东罗马帝国,取得了帝位。
高启愚接着说道:“国王为何会抱有这种心态呢?要远渡重洋,进攻远在万里之外的大明,我们之间的矛盾已经激烈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吗?我更不明白,国王为何会有如此信心。”
“我听说贵国的总司令唐胡安,前年的时候,似乎在争夺突尼斯的时候,被奥斯曼人所击败,对方的将领乌里奇·阿里俘虏了突尼斯国王械送回了君堡,哦,现在应该叫做伊斯坦布尔。”
“奥斯曼人的威胁近在眼前,国王居然要进攻万里之外的大明,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百思不得其解。”
高启愚这话直接戳了费利佩二世的肺管子,说起了费利佩二世的战败。
万历二年,唐胡安在突尼斯战败了。
奥斯曼的乌里奇·阿里将军,在之前勒班陀海战中战败了,回去后,乌里奇卧薪尝胆,在万历二年赢了回来,唐胡安在突尼斯的战败,是非常不利于西班牙的战略的,因为唐胡安的战败证明了两件事,第一件就是无敌舰队并不无敌;第二西班牙并非不可战胜;
突尼斯海峡将整个地中海一分为二,东西地中海,而突尼斯就是锁钥之地,突尼斯地区在谁的手中,谁就拥有地中海的主动权。而奥斯曼王国在突尼斯战场的胜利,让奥斯曼王国在地中海的海权争霸中,获得了这个战略主动。
神圣联盟的总司令唐胡安的战败,让整个泰西十分不安。
费利佩二世一听高启愚说到了突尼斯海战的失利,面色更加难看,他的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弟弟,若非唐胡安在突尼斯战败,他也不用被大明的使者如此嘲讽。
事情的起因是费利佩二世挑起来的,他先起了个头儿,说自己的军队战无不胜,能够征服一切想要征服的地方,才引起了高启愚的反击。
而且高启愚的反击如此铿锵有力,让费利佩二世有些难以忍受,但又不得不接受这种羞辱,没打过是真的没打过,打不赢跟大明使臣吵架解决不了问题。
“是的,突尼斯的情况就像使者所言,但是,我们一定会赢回来的。”费利佩二世说了一点场面话,不再提及征服大明之事。
“是吗?那就祝国王早日得偿夙愿吧。”高启愚逐渐降低了攻击性,开始和费利佩二世谈起了和大明的贸易往来,确定了彼此通商的一些细节。
这种通商是部分对等,比如大明同意被费利佩二世指派的大帆船进入大明,那么大明的帆船来到塞维利亚的时候,也不应该被阻拦,大明有生丝禁令,而费利佩二世发现自己没有对应的禁令,难道要禁止白银吗?
这种通商也是部分不对等,比如大明对货物享有绝对的定价权,这一条费利佩二世则坚决反对,双方在这件事上,并没有达成一致,高启愚也不急,更没有吵架,也没有吵嚷,只是跳过了这个话题。
有强兵保护的时候,商品优势就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
是你西班牙需要大明的商货,而非我大明上门供应,这完全是卖方市场,费利佩二世就是明面上不同意,大明提价,西班牙也只能接受。
商品优势可以如此为所欲为的前提是,大明必须有足够的武力保证大明的商品优势。
在这些关键性的问题上,有了一定的结果之后,气氛便热络了起来。
费利佩二世专门折腾了一间中国厅来展示从东方商贸而来的货物,丝绸、瓷器、琉璃等等,而安东尼奥带回来的南京琉璃塔的画,被放在了正中的位置,费利佩非常喜欢这座琉璃塔。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可以建立一座这样的全琉璃的高塔,但做不到,庞大的军事开支,已经让我破产了两次,虽然我可以赖掉这些欠账,但总会有些看不到恶果,在悄悄的绽放,比如低地国家的尼德兰在普遍反抗。”费利佩二世带着高启愚参观中国厅的时候,看着琉璃塔,充斥着一种向往。
他也想修一个,但是没有足够的工匠,或者说他做不到。
“您是一个英明的君主,您的勤勉即便是远在大明,都有所听闻。”高启愚不吝惜自己的赞美,笑着说道,他说的真心实意,相比较可以说懒惰的大明皇帝,费利佩二世绝对勤勉。
“哦?是吗?感谢你的赞美。”费利佩二世听闻脸上露出了欣喜,如果夸他其他的方面,他可能会觉得高启愚是处于商业互吹的角度,但是勤政这件事,即便是最反对他的尼德兰地区,也对此非常赞同。
真心实意还是出于客气,费利佩二世还是能分得清的。
费利佩二世最多的一天要处理2000件的公文,而每天都要花七个时辰在这些公文之上,他曾经跟自己的秘书玛利亚·何塞·罗德里格斯·萨尔加多抱怨过:自己的面前总是摆放着十万份的文件,处置了之后,第二天又会变得更多。
费利佩二世为了让这些繁琐的公文减少,专门组建了若干个议事会,这些议事会虽然能够替他分担一些庶务,但是这些议事会,彼此之间难以协调,都需要费利佩二世本人处置。最重要的是,而很多时候,议事会达成的决议,会和国王的意见发生冲突,甚至是完全背道而驰。
为了确定自己还是议事会的决策更有利于帝国,费利佩二世还会跟各地的总督写信,亲自询问他们的意见,再做处置。
“大明皇帝也是一样的勤勉吗?”费利佩二世有些好奇的问道,他真的不知道大明皇帝的生活,黎牙实的书信,对皇帝生活描述的并不清楚,黎牙实是真的不知道,他并不了解大明皇帝的生活,即便是在大明,知道的也不多。
费利佩二世这句话,在无意间戳了高启愚的肺管子。
大明皇帝勤勉吗?答案是否定的。
嘉靖皇帝二十多年不曾上朝,有的时候连奏疏都能积压数月之久,而隆庆皇帝直接开启神隐模式,全都交给朝臣们处置,鳌山灯火会的时候,是隆庆皇帝一年对外臣说话最多的时候。
这本该是高启愚无法启齿的问题。
“是的!我们大明的皇帝也非常的辛苦。”
“我们的陛下今年才十四岁,但是五更天起床后,就开始御门听政、讲筵、习武、种地、研习农书、算学、历学,还要给各地的官员写信,安抚他们,尤其是习武,十四岁已经能开六十三斤的硬弓了。”高启愚说起了大明皇帝的辛苦,不由自主的挺起了胸膛。
高启愚并不清楚皇帝的辛劳奔波,被张居正赶出全楚会馆后,高启愚特意了解了一番,才搞清楚了,原来大明皇帝转了性子,变得勤勉起来了!
这种勤勉如此的不可思议,就像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一样的神奇。
高启愚起初还不信,但是他在玄武门拜见了陛下,看着陛下在宝岐司的辛劳之后,再也无法质疑这铁一般的事实,虽然这件事非常的离谱,但是确实发生了。
天生贵人,居然知道肩膀上背负着何等的重担,并为之努力的成为弘毅的士人。
而现在,高启愚很好的完成了皇帝委派的使命,前来泰西见到西班牙国王,呈送了国书的同时,达成若干商贸往来的具体条约。
“如此辛苦?”费利佩二世颇为羡慕的说道:“一个统治着一亿人口的皇帝,其领土之广袤甚至超过了整个泰西的大明皇帝,仅仅十四岁,如此的勤勉,确实是帝国的幸运啊。”
费利佩二世真的羡慕,一个帝国的继承人,一个帝国的掌舵者,勤勉是必然的。
但是他的儿子唐卡洛斯,因为是长子和继承人关系,为非作歹,最后直接变成了肆无忌惮和无法无天的疯子,虽然费利佩二世不断的强调,他的长子是唐卡洛斯是生病了,但费利佩二世自己清楚,他的儿子,是因为骄纵任性,被他囚禁之后才发疯的。
他的继承人唐卡洛斯,虽然联合王弟唐胡安,意图颠覆他费利佩二世的统治,甚至对费利佩二世多次公开批评,但让费利佩二世下定决心囚禁自己儿子的原因,是唐卡洛斯让鞋匠吃下鞋子。
高启愚和徐璠接下来要参加大旅行的活动,从马德里出发,在整个泰西进行旅行,这个大旅行计划要前往里斯本、法兰西、尼德兰地区和英格兰,而后再前往奥地利、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和沙俄,如果有可能的话,也会前往奥斯曼。
高启愚不打算前往罗马见到教皇,子不语怪力乱神,就像费利佩二世不明白大明皇帝居然不需要教廷的册封,大明人其实对人间神使册封人间君王这件事也不理解。
别说道家和佛家,就是儒家,夫子的衍圣公一家,但凡是生出一点这种想法来,连呼吸都是一种错误。
高启愚和徐璠会在泰西逗留很久,体察各国的风土人情,记录在册,送回大明,这是他们出使的第二个任务。
万历四年四月初,高启愚和徐璠再次启航,出发前往里斯本,葡萄牙首都。
而此时,远在天边的大明皇帝,一如既往的御门听政,大明九卿圆审廷议的文华殿长桌上,本应该是吏部尚书的位置,空空如也。
四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张居正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吏部尚书。
“今天无论如何都要决议一个吏部尚书出来。”张居正的语气略显无奈,这吏部尚书的人选不是难,是非常难,张居正看着王崇古说道:“我仍然提名刑部尚书平迁王崇古。”
“元辅,我虽然挂着刑部的差事,干着工部官厂的活儿,但是这吏部尚书我是决计不会做的。”王崇古立刻反对,他本人反对本人担任吏部尚书。
从刑部到吏部,王崇古若是答应,就能掌百官铨选,看似是平调,却是实打实的升官,权力更大。
王崇古不肯答应是自己心里有数,事权这种东西,他这个身份,不能沾染过多,哪怕是入阁,也不要掌铨选。
刑部尚书的权力不大不小,就刚刚好,王崇古一门心思想赚钱,入阁也是为官厂之事奔波。
“大司寇不想去吏部做尚书,也是情有可原,要不让葛总宪来做?”王国光提议葛守礼,杨博是晋党党魁、张翰是晋党、王崇古是晋党中的族党,还不如让晋党党魁葛守礼接着干下去。
“我可不干,我年老体弱,吏部公务繁忙,我做不了,若是让我做,那我只能致仕了。”葛守礼非常明确的拒绝了,葛守礼拒绝的原因很简单,吏部这个衙门,庶务繁忙,他弄不过来,他老了,岁数大了,上次致仕,陛下温言挽留,但葛守礼已经在渐渐的淡出权力的核心,专心党建。
吏部尚书是晋党的固有地盘,无论是杨博高拱张翰,都是晋党,所以要提名晋党的人选。
但是这个人还不能是极端派,比如张四维这种人,那是决计不行的,张翰在这个位置上干的实在是有些让人头皮发麻。
朱翊钧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朕说让先生兼领,先生不肯,那这吏部尚书的位置空了四个月了,吏部也好好的,不如弄个牌子,上面刻上吏部尚书,让牌子做吏部尚书?”
小皇帝羞辱人的水平,是大明内外都认可的。
这番话的意思是,就是弄个牌子当吏部尚书也比张翰要强。
张居正沉默了一下说道:“陛下,臣还有人选提议,臣提议礼部尚书万士和,而礼部由吏部左侍郎、《大明会典》副总裁官马自强为礼部尚书。”
别说,还真别说,万士和还真的挺合适担任吏部尚书。
万士和出身晋党,万士和奉旨骑墙,万士和不极端,甚至圆滑的过分,确实是个极佳的人选,这是权力斗争的关键位置,有这么一个人当政,不是坏事。
至少万士和和稀泥的性子,不会进一步激化张党和楚党之间的矛盾,他奉旨骑墙,全楚、全晋、全浙会馆,他都能串门。
所有人都看向了万士和,万士和指了指自己说道:“我?我何德何能,我不干。”
“我同意。”王崇古率先同意,旁人坐到上面全都是上火架烧烤,唯独万士和不是,谁让万士和圆滑呢?
王国光认真的思索了一番,点头说道:“我也同意。”
葛守礼笑着说道:“我没意见。”
兵部尚书谭纶思索再三,笑着说道:“挺好。”
张居正见半数以上都同意,俯首说道:“陛下以为呢?”
“极好,决定了,就让大宗伯做吏部尚书吧。”朱翊钧稍加思忖,觉得没什么问题,马自强是《大明会典》的副总裁,而且是吏部左侍郎,当礼部尚书资历是够的。
马自强给小皇帝印好了帝鉴图说之后,就回乡丁忧期满回到了朝堂,领詹士府事,而后任吏部左侍郎,也算是大明少数精通历史的文官了,在这个理学、心学化史学的大背景下,马自强的学问也是没问题的。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人举荐张四维。
“这好端端的,我怎么能做吏部尚书呢?”万士和仍然没有放弃挣扎,十分确信的说道:“大司徒王国光也是出身晋党,而且资历、名望都是数一数二的德才兼备的国之干吏,我提议大司徒王国光来做。”
“清丈、还田、六册一账、一条鞭法,无论是哪一件事,我都找不到替代的人,大宗伯,你说呢?”王国光则笑着说道:“若是能找到能做户部尚书的人,我去做吏部尚书也不是不可以。”
“张学颜?”万士和试探性的问道,张学颜的算学是得到了朝廷认可的,至少辽东的田亩人丁,能被张学颜理清楚。
张居正思虑再三摇头说道:“他在辽东,不适合调动。”
侯于赵前往了辽东,张学颜短时间内不能回京,还要看着李成梁,别李成梁在京师说的天花乱坠,回去就变了卦,大明在辽东的一切处置都付之东流了。
“好吧。”万士和终于同意了下来,不就是吏部尚书吗?没干过,还不能化身一个牌子吗?!
反正考成法已经非常成熟,糊名草榜、底册填名,还能干出什么乱子来?
张居正写好了浮票,书押送到了御前请陛下用印。
朱翊钧用印笑着说道:“大宗伯好好干。”
“臣遵旨。”万士和再俯首领命,他已经打定了主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张居正摸出了第二本奏疏,开口说道:“第二件事,则是宁远伯李成梁送来了贺礼,说是海西女真送给了李成梁一枚金钱礼物,是在会宁府附近挖到的,是宋徽宗铸造的金钱,上面写着宣和元宝,此物极其珍贵,时至今日,也只剩下这一枚。”
宣和元宝金币,宋徽宗一共铸了六十六枚,国破被俘,宋徽宗的这些黄金打造的钱,都被金人给熔锻了,这一枚是唯一剩下的一枚,十分的珍贵。
李成梁是见如此稀少的玩意儿,直接当礼物送到了京师来。
而张居正之所以要说这件事,是因为他要议论大明钱法,云南滇铜的扩产已经箭在弦上,大明兵仗局终于拿出了让皇帝满意的银币来。
张居正甩了甩袖子,摸出一排的银币依次摆开开口说道:“这是一两(37.25g)、五钱、一钱银币,这是白铜钱。铜钱掺了锡铅铁,万历通宝一两银币等于一千铜钱,五钱银币等于五百铜钱,一钱银币等于一百铜钱。”
“陛下,臣有镇库大钱献上。”工部尚书郭朝宾俯首说道。
“呈上来。”朱翊钧以为的大钱,顶多就是手掌大小,但是他错误的估计了这个钱的大小。
等到呈上来的时候,朱翊钧看着车轮大小的大钱,呆愣呆愣的问道:“这是大钱?”
郭朝宾俯首说道:“是的,这就是臣制作的镇库大钱,径一尺八寸七分,铜钱重83斤9两8钱,银钱重98斤7两4钱,金钱重180斤2两8钱。”
相同尺寸的金银铜钱,其重量随着密度的上升而上升,朱翊钧看着抬上来的三枚大钱,镇库,自然有镇库的意义。
首先其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大明的货币设计,能够在近两尺的大钱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铜钱是铸造的,还是原来的造型,天圆地方,方便大明百姓使用和携带。
而金币和银币,则是去掉了中间的孔方,是圆形轧压,这自然是借鉴了泰西的铸钱法,也是践履之实,因为轧压很容易让中间的孔方变形,所以工部轧压的时候,选择了圆形。
上面有着繁琐而精美的花纹,用以防伪,工部选择的花纹是麦穗,在工部看来,陛下亲设宝岐司,意义重大,所以直接取了宝岐司的寓意,用两根弧形的麦穗作为填充,正面写着万历通宝,背面写着钱的重量,一两、五钱、四钱,还有具体的时间,万历四年制。
铸币不精美,不如不铸币。
铸造镇库大钱的意义,还代表着大明工艺的革新,从铸钱到轧压的工艺改进,而这个改进,代表着银币上那些有碍观瞻的气孔不复存在,而且银光闪闪,经久耐磨,最重要的是尺寸和重量,得到了规范。
“好好好!”朱翊钧手里拿着即将发行的银币,笑着说道:“好好好,好得很,郭尚书办事得力,很好。”
朱翊钧详细的听取了工部和户部关于轧压银币、发行等若干方面的奏禀,对工部和户部的工作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工部负责铸钱,而户部负责发行,分工非常明确。
“昨日塘报,大宁卫青龙堡失陷,土蛮汗向杏林堡而来。”张居正面色凝重的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大宁卫的战事,趁着冬天的时候,大明进攻,而现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敌人的机动力开始恢复,对盘踞在大宁卫的大明军,开始了反攻。
而且反攻的势头极为迅猛,先声夺人,拿下了青龙堡。
所有人都忧心忡忡,只有小皇帝一脸的轻松,杏林堡和青龙堡的失陷是意料之中,毕竟冬天不能营造,刚刚春暖花开,土蛮部就开始了进攻。
求月票,嗷呜!!!!!!!!!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6/6663/51179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