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史量才
推荐阅读: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人道大圣、这个世界很危险、我就是超级警察、科技: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港综世界的警察、[神话]劈山、大明话事人、听说我男朋友死了之后[末世]、万族图鉴:你管这叫F级天赋?、
一行人找到浙江路上的“萝春阁”,却奇怪地发现,“萝春阁”竟然是一家茶楼。
几人以为找错了地方,问了周边里弄的邻居,才知道没错。萝春阁是一家茶楼,而该茶楼的生煎馒头远近闻名。
几人不再纠结,进了茶楼,一个年轻的伙计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冉洪唯恐他上了茶,直接说明要吃他们的生煎馒头,伙计笑道:”先生,侬是个讲究人,阿拉萝春阁是全上海滩第一家做生煎馒头的,味道老结棍了,阿拉生煎馒头出名的八香,葱香,姜香,油香,芝麻香,麦香,酵香,肉香,酥底香,包管侬吃过了还想吃。”
冉洪看了看隔壁桌上盘子里的小包子一样的食物,指着说道:“是不是那个就是生煎馒头?给我们来70个吧。”
伙计用惊异的目光看了一眼冉洪,却没有说话,只因上海本地人常常也就是一人吃个5、6个,胃口大的,8个、10个足矣,5个人吃70个,确实有些罕见。
生煎馒头需要现包现做,几人商量起明天的行程,最后商定,冉洪带着贾耀武去跑西服店,其余三人一道去逛街,重点是鞋店与帽子店。
不多时,70个热气腾腾的生煎馒头和伙计推荐的5碗牛肉汤端上了桌,土狗迅速地拿起筷子挟了一个,放进口中,一口咬下,汤汁儿四溅,把他烫得“诶呦”叫了一声。
旁边的伙计急忙上前说道:“对不起,先生,我该提前说的,吃生煎,要先咬个小口,吸出里面的汤汁,再吃肉馅、面皮,蘸点儿醋,味道更好。”
冉洪按伙计教的,吃了一个,鲜美的汤汁儿在口中四溢,浓郁的肉香和酥底的焦脆口感完美融合,给味蕾带来幸福的享受。
前世,冉洪曾在上海吃过几次生煎包,但体会都没有这次来得真切、深刻,或许,这也是上天给他的小小补偿吧。
上午,八点,上海《申报》总经理办公室。
史量才按时走进自己的办公室,放下手中的皮包,便拿起秘书准备好的喷水壶,给心爱的兰花浇水。
史量才喜欢兰花这种花中君子,兰花的清幽、高雅,像极了他办《申报》的宗旨,不党不群,铁骨铮铮。
转眼之间,他接手《申报》已近七年。
七年前,他联合张謇、应德闳、赵凤昌等人,以12万大洋的价格,买下了这家由英国人美查于1872年创办的报纸。
七年来,他殚精竭虑,苦心经营,总算把报纸一步一步做大,从最初的发行量仅有7000多份、每月入不敷出的小报,到今天发行量20000多份的上海第二大报,其中,耗费了多少心血,经历了多少艰辛,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袁世凯称帝,明令要求所有报纸必须采用“洪宪”纪元,只有他,顶住关闭报馆与死亡的威胁,严词拒绝袁世凯的重金收买,坚持采用公历纪元,甚至为此不惜与部分股东决裂。
为了《申报》,他筹集70万两白银,历时两年,才盖成了脚下的这座申报大厦。
为了《申报》,他四处网罗人才,重用有抱负、有能力的报人,才赢得了今天的良好局面。
但是,他怎么可能满足于现状呢,他决心,想尽一切办法,也必须把报纸做强做大,早日超过目前沪上排名第一的《上海新报》。
史量才刚刚放下喷水壶,回三川老家探亲的方进山就兴冲冲地跑进他的办公室。
“修公,修公,我运气太好了,路上挖到一篇好文章,你看看。”说着,把几页纸递到史量才面前。
见方进山如此激动,史量才也顾不上与一个多月不见的方进山寒暄,接过文章,细细地看了起来。
史量才认真看了半天,猛地一拍桌子,“好,好文章,针砭时弊,鞭辟入里,振聋发聩,正是我们需要的文章,进山,作者是谁?你从哪挖到的?”
方进山得意地一笑,“要不说,好事不在忙,我坐轮船回来,路上遇见一个小老乡,和我说他想写篇文章,结果一晚上就拿出来了,修公,文章不错吧?”
”不错,论点鲜明,文笔也还老道,嗯,你刚才说小老乡,二十几岁?哪个大学毕业的?“
史量才习惯性地以为,文章出自哪个大学的高材生之手。
“哈哈,修公,这次你可想错了,作者是个不到二十岁的饭馆掌柜,和朋友开了一家西服店,到上海来请师傅,这才和我不期而遇。”方进山笑嘻嘻地说道。
“那你肯定有这个年轻人的联系方式吧,尽快把他叫过来,咱们商量商量,怎么尽快发表,放个响炮,这一段,巴黎那边不断传来各种消息,也不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没问题,我把他安排在东方旅馆住下,不过,今天可能来不及了,他要到几家西服店去看看。”
“那就明天上午,你把他叫来,你今天也再仔细审审稿,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史量才明确地敲定了时间。
“进山,这次回家怎么样?二老都还好吧?”史量才关心地问道。
方进山长叹一声,“唉,别提了,说民不聊生一点儿也不为过,这才民国8年,税都征收到民国12年了,要不是修公你体谅,让我提前支了两个月的薪水,家里能不能过这个难关都不好说。
这不,没办法,还得麻烦你,我把我大哥的孩子带过来了,小伙子高中毕业,看能否在咱们报馆做个校对或者发行。”
“可以,没问题,只要能胜任工作,我会和下面打招呼。”史量才随口就答应了,方进山可是他好不容易才挖来的人才。
这天上午,冉洪带着贾耀武,先来到了南京路上的荣昌祥西服店。
该店的全名是荣昌祥呢绒西服号,是南京路上第一家前店后工场的西服店,创办于1902年。
荣昌祥西服店的门面非常气派,楼高三层,开间就有十个,职工百余人,用当时报纸上的话来说,“为此时上海商界最完美、最著名的西服专业商店”。
几人以为找错了地方,问了周边里弄的邻居,才知道没错。萝春阁是一家茶楼,而该茶楼的生煎馒头远近闻名。
几人不再纠结,进了茶楼,一个年轻的伙计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冉洪唯恐他上了茶,直接说明要吃他们的生煎馒头,伙计笑道:”先生,侬是个讲究人,阿拉萝春阁是全上海滩第一家做生煎馒头的,味道老结棍了,阿拉生煎馒头出名的八香,葱香,姜香,油香,芝麻香,麦香,酵香,肉香,酥底香,包管侬吃过了还想吃。”
冉洪看了看隔壁桌上盘子里的小包子一样的食物,指着说道:“是不是那个就是生煎馒头?给我们来70个吧。”
伙计用惊异的目光看了一眼冉洪,却没有说话,只因上海本地人常常也就是一人吃个5、6个,胃口大的,8个、10个足矣,5个人吃70个,确实有些罕见。
生煎馒头需要现包现做,几人商量起明天的行程,最后商定,冉洪带着贾耀武去跑西服店,其余三人一道去逛街,重点是鞋店与帽子店。
不多时,70个热气腾腾的生煎馒头和伙计推荐的5碗牛肉汤端上了桌,土狗迅速地拿起筷子挟了一个,放进口中,一口咬下,汤汁儿四溅,把他烫得“诶呦”叫了一声。
旁边的伙计急忙上前说道:“对不起,先生,我该提前说的,吃生煎,要先咬个小口,吸出里面的汤汁,再吃肉馅、面皮,蘸点儿醋,味道更好。”
冉洪按伙计教的,吃了一个,鲜美的汤汁儿在口中四溢,浓郁的肉香和酥底的焦脆口感完美融合,给味蕾带来幸福的享受。
前世,冉洪曾在上海吃过几次生煎包,但体会都没有这次来得真切、深刻,或许,这也是上天给他的小小补偿吧。
上午,八点,上海《申报》总经理办公室。
史量才按时走进自己的办公室,放下手中的皮包,便拿起秘书准备好的喷水壶,给心爱的兰花浇水。
史量才喜欢兰花这种花中君子,兰花的清幽、高雅,像极了他办《申报》的宗旨,不党不群,铁骨铮铮。
转眼之间,他接手《申报》已近七年。
七年前,他联合张謇、应德闳、赵凤昌等人,以12万大洋的价格,买下了这家由英国人美查于1872年创办的报纸。
七年来,他殚精竭虑,苦心经营,总算把报纸一步一步做大,从最初的发行量仅有7000多份、每月入不敷出的小报,到今天发行量20000多份的上海第二大报,其中,耗费了多少心血,经历了多少艰辛,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袁世凯称帝,明令要求所有报纸必须采用“洪宪”纪元,只有他,顶住关闭报馆与死亡的威胁,严词拒绝袁世凯的重金收买,坚持采用公历纪元,甚至为此不惜与部分股东决裂。
为了《申报》,他筹集70万两白银,历时两年,才盖成了脚下的这座申报大厦。
为了《申报》,他四处网罗人才,重用有抱负、有能力的报人,才赢得了今天的良好局面。
但是,他怎么可能满足于现状呢,他决心,想尽一切办法,也必须把报纸做强做大,早日超过目前沪上排名第一的《上海新报》。
史量才刚刚放下喷水壶,回三川老家探亲的方进山就兴冲冲地跑进他的办公室。
“修公,修公,我运气太好了,路上挖到一篇好文章,你看看。”说着,把几页纸递到史量才面前。
见方进山如此激动,史量才也顾不上与一个多月不见的方进山寒暄,接过文章,细细地看了起来。
史量才认真看了半天,猛地一拍桌子,“好,好文章,针砭时弊,鞭辟入里,振聋发聩,正是我们需要的文章,进山,作者是谁?你从哪挖到的?”
方进山得意地一笑,“要不说,好事不在忙,我坐轮船回来,路上遇见一个小老乡,和我说他想写篇文章,结果一晚上就拿出来了,修公,文章不错吧?”
”不错,论点鲜明,文笔也还老道,嗯,你刚才说小老乡,二十几岁?哪个大学毕业的?“
史量才习惯性地以为,文章出自哪个大学的高材生之手。
“哈哈,修公,这次你可想错了,作者是个不到二十岁的饭馆掌柜,和朋友开了一家西服店,到上海来请师傅,这才和我不期而遇。”方进山笑嘻嘻地说道。
“那你肯定有这个年轻人的联系方式吧,尽快把他叫过来,咱们商量商量,怎么尽快发表,放个响炮,这一段,巴黎那边不断传来各种消息,也不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没问题,我把他安排在东方旅馆住下,不过,今天可能来不及了,他要到几家西服店去看看。”
“那就明天上午,你把他叫来,你今天也再仔细审审稿,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史量才明确地敲定了时间。
“进山,这次回家怎么样?二老都还好吧?”史量才关心地问道。
方进山长叹一声,“唉,别提了,说民不聊生一点儿也不为过,这才民国8年,税都征收到民国12年了,要不是修公你体谅,让我提前支了两个月的薪水,家里能不能过这个难关都不好说。
这不,没办法,还得麻烦你,我把我大哥的孩子带过来了,小伙子高中毕业,看能否在咱们报馆做个校对或者发行。”
“可以,没问题,只要能胜任工作,我会和下面打招呼。”史量才随口就答应了,方进山可是他好不容易才挖来的人才。
这天上午,冉洪带着贾耀武,先来到了南京路上的荣昌祥西服店。
该店的全名是荣昌祥呢绒西服号,是南京路上第一家前店后工场的西服店,创办于1902年。
荣昌祥西服店的门面非常气派,楼高三层,开间就有十个,职工百余人,用当时报纸上的话来说,“为此时上海商界最完美、最著名的西服专业商店”。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6/6771/51699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