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华夏年》作品
推荐阅读: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人道大圣、这个世界很危险、我就是超级警察、科技: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港综世界的警察、[神话]劈山、大明话事人、听说我男朋友死了之后[末世]、万族图鉴:你管这叫F级天赋?、
“星,你在看什么?”
陈星看了看讲台上已经沉入历史海洋的中年女教师,也轻声说道:“我把自己在华夏的旅行视频发到油管上去了,正在看评论呢。”
“华夏的旅行视频?星,快分享给我!”
这个叫柯雷吉的同学兴致勃勃。
华夏在很多西方人眼里都是一块处女地,这里有热情的华夏人,有丰富的地理多样性,有着独特的种族风俗,这些在他们看来都是很新奇,很神秘的。
但是……去的人很少。
法国学生们如果要挑选一个地方旅游,那可以去北欧,去看看冰雪世界,然后去南欧,看意大利,西班牙什么的,感受一下南欧风情,却很少有人去华夏。
因为神秘。
神秘就代表着可怕。
并不阻止老外们去了解华夏,但关键是他们看不懂华夏的文字啊,所以他们了解华夏还是在各种英文的社交媒体上。
但几乎所有美化国内的视频,都会有人出来捣蛋。
说国内什么什么不好,又什么不自由啦,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啦,连茶叶蛋都吃不起啦,治安很差啦。
这些言论阻止了很多想要去华夏旅游的人。
近些年随着华夏国际地位的崛起,相信这些言论的外国人才变得越来越少,甚至有些外国人还会在视频下和唱衰华夏的人争吵起来,这也不得不说是一种进步。
现如今,就算那些稍微小一点的景点也能看到外国人来旅游了。
柯雷吉是一个挪威摄影师,比陈星大了六岁,正在计划两个月后的旅行。
说道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法国的假期问题了,对国内学生而言欧洲大学假期是很多的,但对欧洲人来说,对法国也是羡慕嫉妒恨的,巴黎的很多大学甚至还能自主决定报名日期的权利。
比如说,一个学期的开头是九月份,原则上来说暑假是从六月八号到九月八号,但很多学校的学生可以在九月底才来报名,然后学校从十月份开始正式进入到课程学习。
六月初,到九月底。
这接近四个月的时间,完全够学生们来一次环球旅行了。
只要别走路环球,怎么玩都行。
“你想去华夏?”
“有点这个意思,我看网络上的照片都很漂亮,你们华夏人也很热情。”
陈星把自己的视频地址分享给了他。
柯雷吉带着耳机偷偷看视频去了。
摄影史对于一个摄影师来说可有可无,最多让你多认识一些开拓摄影技术的前辈,本身是不能教你什么技术的,这一点虽然陈星比较缺乏,但对此也没什么兴趣。
一心多用,听着老师讲述几十年前的摄影发展,一边看了看接下去的课程表。
下午有一节构图赏析,构图是摄影当中最基础的一个技能,从初学的菜鸟到顶级的大师,永远都在为了找构图而绞尽脑汁,但陈星对这节课一点兴趣都没有。
他的构图是系统直接灌输的顶级技巧,来这里当老师都够了,还用学?
这几天的课程里面,能让陈星提得起兴趣的也就一个色彩学,如今他对色彩的认识处在一个很高的阶段,但运用技巧还比较初级,他想看看能不能在这节课里面学到一些色彩的运用技巧。
诺贝尔教授的艺术摄影课程也不知道是教什么的,这也是陈星比较关注的一个课程。
这节课下课,昨天拉陈星进班级群的那个女生找到陈星。
“星,你能给我一些你拍摄到的作品吗?我们班上的所有人都拿了五张左右放在三楼的走廊,现在就差你的了。”
“所有人的作品?你能带我看看吗?”
女生利落的说道:“当然!”
她长相一般,但说话做事都很讲究效率,路上自我介绍叫做罗曼琴科,是他们摄影班的ator,可以翻译成国内的班长,年级代表什么的。
无论是学校楼层的走廊,还是楼梯的拐角,整个学校都布满了学生,老师,教授,优秀毕业生们的各种作品,有的是建筑草图,有的是油画。
绘画在这所学校里面没有设独立的专业,但却是大多数专业都要学习的一个课程。
顶级的艺术学校,毕业了不会画油画可不行。
所以就算是陈星就读的摄影学院,课程当中也有素描,油画等课程。
到了三楼,陈星果然看到了很多相机拍摄的作品。
罗曼琴科指着一排说道:“从这里到前面的252号都是我们班级同学的作品,每一个作品放到普通的摄影展上都能入围,甚至拿奖……”
她十分得意。
不过一想到陈星拿过顶级摄影节的A类大奖,这种得意稍微收敛了些。
“你的作品如果给了我,应该就是放在这个位置。”她指着一排照片中间,偏向上面的空间,这是一个极佳的观赏视角以及位置,但需要观看的人微微仰望。
“毕竟优秀的作品是有特权的。”她说。
陈星摸着自己的下巴一张一张的看过去。
摄影学院三年级的学生果然有点水平,全都已经脱离了普通的‘拍得美’的摄影观念,开始追求起了艺术系,观赏性,甚至有好多都不是单纯的摄影,而是摄影和PS相互结合过后的产品。
摄影本来就是和修图连接在一起的,这里陈星单独拿出来说,也就证明了PS的占比完完全全的超出了正常摄影的范围,达到了一种以PS为主的摄影风格。
比如有一张照片,摄影师以电线杆为主体,用密集电线来把一天分成了十份。
照片当中有深夜的繁星点点,有初生的朝阳,有淅淅沥沥下起来的小雨,也有雨后耀眼的彩虹,刺目的阳光。
陈星看完了所有三年级的作品,又看了一点摄影学院其他年级的作品,点头道:“我知道了,我回去就把我的作品整理一下发给你,是发给你吗?”
“是的,你在脸书APP上加我就好了。”
回到住处,陈星开始在自己的作品里面挑选几张发给罗曼琴科。
罗曼琴科话里话外都想让陈星把获奖的照片拿出来,这不仅仅是提升了摄影学院在学校里的面子,也能提升摄影学院学生们的审美,往另外一个方向说,万一有人学会了陈星的拍摄风格呢?
摄影这条路上走出新的风格本来就比较难,所以所有能闯出去的摄影师都是其他摄影师,以及爱好者们学习和模彷的对象。
但陈星没有选择雪山上拍的那几张作品。
反而拿了一些过年时候,在新场古镇拍摄的那些照片。
取出原片,调色修图过后,陈星把这些作品都发给了罗曼琴科。
【你好,这是我的作品,我取名叫华夏年】
【……可以】
罗曼琴科没想到自己都暗示得这么清楚了,陈星还拿出一些新的作品出来,而且还是这种完完全全是华夏风格的作品。
按道理说学生们拿出任何作品上墙都是个人的问题,但她特意空出了他们班级上最好的位置,就是想看看陈星最出名的雪山系列,而这个?
华夏年系列?
她在笔记本上点开陈星的作品。
第一张是街道上,无数人站在街道的两边拿着手机拍摄,中间是一支或穿着红色上衣,或是光着膀子的舞龙队伍,烟花四溢,灯火阑珊,这一张照片就能让她感受到华夏新年的气氛。
整体构图恢弘大气,喜气洋洋。
她心里想起这两天流传出来的小道消息。
听说陈星就是因为太过重视自己摄影当中的华夏风格而被国立美术学院拒绝了,但他们高等装饰学院并不在乎这些,尤其有些教授还很喜欢陈星的风格,这才破格收到了三年级。
三年级也只是过渡,几个月后就要和他们升级成四年级了。
第二张是一个人物像,一个穿着红袄子,扎着两个小丸子头的女孩站在一个红色,带字的华夏结下面,用手拉开华夏结下面的流苏,笑脸盈盈的看着镜头。
好可爱的孩子。
第三张也是一个小女孩,她的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气球,摄影师的构图是用红色的气球当前景,用四分之一的气球挡住了周围的环境,让观众的目光注意在这个小女孩的脸上。
她正看着自己的红色气球,灵动又专注。
罗曼琴科看得越来越认真。
不愧是能在顶级摄影节上能拿奖的人,网络上说他只是因为抓包丑闻才能拿到这个奖的人真是太酸了。
不用雪山系列的那些照片,就这几张就够他们学习了。
陈星是怎么做到,用这么基础人像摄影技术,就能拍出人文摄影效果的?
人像摄影在圈子里面是很基础的,他们这些考上了高等装饰学院的人都不怎么愿意去拍摄人像,但陈星就是以人像的手法,拍摄华夏的人文艺术。
就一个小女孩拿着气球的作品,都能感受到她心里的欢喜。
罗曼琴科在想,如果陈星这样的作品再多一些,能弄出一个摄影展的话,那么仅仅是看陈星的作品就能感受到一种节日的氛围,了解到大部分华夏的新年感受。
“真是好作品。”她说道。
罗曼琴科连忙找人把这几张照片做出来,她想明天就把这些照片放在走廊让人欣赏。
巴黎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什么风格的艺术都能在这里看到,东方的艺术很早以前就有岛国作品出现了,甚至学校里还有专门对岛国浮世绘的赏析。
在她看来,如果陈星能继续发扬这种华夏风格,那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在巴黎的艺术学校里,看到对华夏艺术的赏析了。
她也是对华夏很熟悉的。
毕竟她可是一个俄国人啊,她的家乡也是紧挨着华夏东北的。
………………
陈星依旧在重新剪辑和配音以前的旅行视频。
由于这段时间,陈星本身在国内就很有热度,视频搬到油管上来以后也不能算默默无闻,有些粉丝了解到后翻墙出来支持,过了这最基础的热度以后,很多外国人也被这一系列的视频给吸引了过来。
几天后,陈星学完一节艺术概论,下课的时候教授叫住了陈星。
“华夏星,你先等一下。”
陈星和旁边的同学说了一下,然后等在教室。
摄影系的学生准备的东西很少,放学后可以直接离开教室,但教授们一般都拿着很多稿纸,高等装饰学院的教授都很喜欢在上课的时候看一些专业数据。
所以收拾也需要一会儿。
等这个教授收拾完了,回头看到陈星,笑着说:“星,你从华夏来我们这里也一段时间了,觉得在我们学校过得怎么样?”
“每天都能学到知识,我觉得很充实。”
教授拿着教材走,陈星跟着他,他继续说道:
“你来的时间太晚了,很学同学们之前经历过的课外教导你都没有经历过……你很优秀,但这些经历也很重要,毕竟你们以后都有了自己的专业向,或许永远都没有机会再有这样的经历了。”
“老师,你是说?”
“你得补上这些经历才行,两天后我有个学生受邀去ELLE拍摄商业摄影,你如果有空的话可以跟过去看看,当然了,多看少做,他们可请不起你拍摄呢。”
“……老师,别开玩笑了。”
陈星和这位教授正好路过三楼,他朝着人潮涌动的走廊看了一眼,带着笑意说:“努力吧,诺贝尔教授可是等着你四年级的时候去帮他呢。”
他拍了拍陈星肩膀,下楼回办公室去了。
陈星看了看走廊。
几天前自己的作品被放在了走廊,这种巴黎艺术家们很少见到过的华夏年味作品,很快就吸引住了他们。
华夏年,他们不是没有经历过。
巴黎的十三区就是华人区,每年的新年都有传统的舞龙表演,但从来没有那个摄影师能拍摄出华夏年味的精髓,并且他们最关注的不是舞龙,而是那两张小女孩的人像。
封面级的作品!
这是学校里好几个教授共同的评价。
陈星看了看讲台上已经沉入历史海洋的中年女教师,也轻声说道:“我把自己在华夏的旅行视频发到油管上去了,正在看评论呢。”
“华夏的旅行视频?星,快分享给我!”
这个叫柯雷吉的同学兴致勃勃。
华夏在很多西方人眼里都是一块处女地,这里有热情的华夏人,有丰富的地理多样性,有着独特的种族风俗,这些在他们看来都是很新奇,很神秘的。
但是……去的人很少。
法国学生们如果要挑选一个地方旅游,那可以去北欧,去看看冰雪世界,然后去南欧,看意大利,西班牙什么的,感受一下南欧风情,却很少有人去华夏。
因为神秘。
神秘就代表着可怕。
并不阻止老外们去了解华夏,但关键是他们看不懂华夏的文字啊,所以他们了解华夏还是在各种英文的社交媒体上。
但几乎所有美化国内的视频,都会有人出来捣蛋。
说国内什么什么不好,又什么不自由啦,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啦,连茶叶蛋都吃不起啦,治安很差啦。
这些言论阻止了很多想要去华夏旅游的人。
近些年随着华夏国际地位的崛起,相信这些言论的外国人才变得越来越少,甚至有些外国人还会在视频下和唱衰华夏的人争吵起来,这也不得不说是一种进步。
现如今,就算那些稍微小一点的景点也能看到外国人来旅游了。
柯雷吉是一个挪威摄影师,比陈星大了六岁,正在计划两个月后的旅行。
说道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法国的假期问题了,对国内学生而言欧洲大学假期是很多的,但对欧洲人来说,对法国也是羡慕嫉妒恨的,巴黎的很多大学甚至还能自主决定报名日期的权利。
比如说,一个学期的开头是九月份,原则上来说暑假是从六月八号到九月八号,但很多学校的学生可以在九月底才来报名,然后学校从十月份开始正式进入到课程学习。
六月初,到九月底。
这接近四个月的时间,完全够学生们来一次环球旅行了。
只要别走路环球,怎么玩都行。
“你想去华夏?”
“有点这个意思,我看网络上的照片都很漂亮,你们华夏人也很热情。”
陈星把自己的视频地址分享给了他。
柯雷吉带着耳机偷偷看视频去了。
摄影史对于一个摄影师来说可有可无,最多让你多认识一些开拓摄影技术的前辈,本身是不能教你什么技术的,这一点虽然陈星比较缺乏,但对此也没什么兴趣。
一心多用,听着老师讲述几十年前的摄影发展,一边看了看接下去的课程表。
下午有一节构图赏析,构图是摄影当中最基础的一个技能,从初学的菜鸟到顶级的大师,永远都在为了找构图而绞尽脑汁,但陈星对这节课一点兴趣都没有。
他的构图是系统直接灌输的顶级技巧,来这里当老师都够了,还用学?
这几天的课程里面,能让陈星提得起兴趣的也就一个色彩学,如今他对色彩的认识处在一个很高的阶段,但运用技巧还比较初级,他想看看能不能在这节课里面学到一些色彩的运用技巧。
诺贝尔教授的艺术摄影课程也不知道是教什么的,这也是陈星比较关注的一个课程。
这节课下课,昨天拉陈星进班级群的那个女生找到陈星。
“星,你能给我一些你拍摄到的作品吗?我们班上的所有人都拿了五张左右放在三楼的走廊,现在就差你的了。”
“所有人的作品?你能带我看看吗?”
女生利落的说道:“当然!”
她长相一般,但说话做事都很讲究效率,路上自我介绍叫做罗曼琴科,是他们摄影班的ator,可以翻译成国内的班长,年级代表什么的。
无论是学校楼层的走廊,还是楼梯的拐角,整个学校都布满了学生,老师,教授,优秀毕业生们的各种作品,有的是建筑草图,有的是油画。
绘画在这所学校里面没有设独立的专业,但却是大多数专业都要学习的一个课程。
顶级的艺术学校,毕业了不会画油画可不行。
所以就算是陈星就读的摄影学院,课程当中也有素描,油画等课程。
到了三楼,陈星果然看到了很多相机拍摄的作品。
罗曼琴科指着一排说道:“从这里到前面的252号都是我们班级同学的作品,每一个作品放到普通的摄影展上都能入围,甚至拿奖……”
她十分得意。
不过一想到陈星拿过顶级摄影节的A类大奖,这种得意稍微收敛了些。
“你的作品如果给了我,应该就是放在这个位置。”她指着一排照片中间,偏向上面的空间,这是一个极佳的观赏视角以及位置,但需要观看的人微微仰望。
“毕竟优秀的作品是有特权的。”她说。
陈星摸着自己的下巴一张一张的看过去。
摄影学院三年级的学生果然有点水平,全都已经脱离了普通的‘拍得美’的摄影观念,开始追求起了艺术系,观赏性,甚至有好多都不是单纯的摄影,而是摄影和PS相互结合过后的产品。
摄影本来就是和修图连接在一起的,这里陈星单独拿出来说,也就证明了PS的占比完完全全的超出了正常摄影的范围,达到了一种以PS为主的摄影风格。
比如有一张照片,摄影师以电线杆为主体,用密集电线来把一天分成了十份。
照片当中有深夜的繁星点点,有初生的朝阳,有淅淅沥沥下起来的小雨,也有雨后耀眼的彩虹,刺目的阳光。
陈星看完了所有三年级的作品,又看了一点摄影学院其他年级的作品,点头道:“我知道了,我回去就把我的作品整理一下发给你,是发给你吗?”
“是的,你在脸书APP上加我就好了。”
回到住处,陈星开始在自己的作品里面挑选几张发给罗曼琴科。
罗曼琴科话里话外都想让陈星把获奖的照片拿出来,这不仅仅是提升了摄影学院在学校里的面子,也能提升摄影学院学生们的审美,往另外一个方向说,万一有人学会了陈星的拍摄风格呢?
摄影这条路上走出新的风格本来就比较难,所以所有能闯出去的摄影师都是其他摄影师,以及爱好者们学习和模彷的对象。
但陈星没有选择雪山上拍的那几张作品。
反而拿了一些过年时候,在新场古镇拍摄的那些照片。
取出原片,调色修图过后,陈星把这些作品都发给了罗曼琴科。
【你好,这是我的作品,我取名叫华夏年】
【……可以】
罗曼琴科没想到自己都暗示得这么清楚了,陈星还拿出一些新的作品出来,而且还是这种完完全全是华夏风格的作品。
按道理说学生们拿出任何作品上墙都是个人的问题,但她特意空出了他们班级上最好的位置,就是想看看陈星最出名的雪山系列,而这个?
华夏年系列?
她在笔记本上点开陈星的作品。
第一张是街道上,无数人站在街道的两边拿着手机拍摄,中间是一支或穿着红色上衣,或是光着膀子的舞龙队伍,烟花四溢,灯火阑珊,这一张照片就能让她感受到华夏新年的气氛。
整体构图恢弘大气,喜气洋洋。
她心里想起这两天流传出来的小道消息。
听说陈星就是因为太过重视自己摄影当中的华夏风格而被国立美术学院拒绝了,但他们高等装饰学院并不在乎这些,尤其有些教授还很喜欢陈星的风格,这才破格收到了三年级。
三年级也只是过渡,几个月后就要和他们升级成四年级了。
第二张是一个人物像,一个穿着红袄子,扎着两个小丸子头的女孩站在一个红色,带字的华夏结下面,用手拉开华夏结下面的流苏,笑脸盈盈的看着镜头。
好可爱的孩子。
第三张也是一个小女孩,她的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气球,摄影师的构图是用红色的气球当前景,用四分之一的气球挡住了周围的环境,让观众的目光注意在这个小女孩的脸上。
她正看着自己的红色气球,灵动又专注。
罗曼琴科看得越来越认真。
不愧是能在顶级摄影节上能拿奖的人,网络上说他只是因为抓包丑闻才能拿到这个奖的人真是太酸了。
不用雪山系列的那些照片,就这几张就够他们学习了。
陈星是怎么做到,用这么基础人像摄影技术,就能拍出人文摄影效果的?
人像摄影在圈子里面是很基础的,他们这些考上了高等装饰学院的人都不怎么愿意去拍摄人像,但陈星就是以人像的手法,拍摄华夏的人文艺术。
就一个小女孩拿着气球的作品,都能感受到她心里的欢喜。
罗曼琴科在想,如果陈星这样的作品再多一些,能弄出一个摄影展的话,那么仅仅是看陈星的作品就能感受到一种节日的氛围,了解到大部分华夏的新年感受。
“真是好作品。”她说道。
罗曼琴科连忙找人把这几张照片做出来,她想明天就把这些照片放在走廊让人欣赏。
巴黎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什么风格的艺术都能在这里看到,东方的艺术很早以前就有岛国作品出现了,甚至学校里还有专门对岛国浮世绘的赏析。
在她看来,如果陈星能继续发扬这种华夏风格,那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在巴黎的艺术学校里,看到对华夏艺术的赏析了。
她也是对华夏很熟悉的。
毕竟她可是一个俄国人啊,她的家乡也是紧挨着华夏东北的。
………………
陈星依旧在重新剪辑和配音以前的旅行视频。
由于这段时间,陈星本身在国内就很有热度,视频搬到油管上来以后也不能算默默无闻,有些粉丝了解到后翻墙出来支持,过了这最基础的热度以后,很多外国人也被这一系列的视频给吸引了过来。
几天后,陈星学完一节艺术概论,下课的时候教授叫住了陈星。
“华夏星,你先等一下。”
陈星和旁边的同学说了一下,然后等在教室。
摄影系的学生准备的东西很少,放学后可以直接离开教室,但教授们一般都拿着很多稿纸,高等装饰学院的教授都很喜欢在上课的时候看一些专业数据。
所以收拾也需要一会儿。
等这个教授收拾完了,回头看到陈星,笑着说:“星,你从华夏来我们这里也一段时间了,觉得在我们学校过得怎么样?”
“每天都能学到知识,我觉得很充实。”
教授拿着教材走,陈星跟着他,他继续说道:
“你来的时间太晚了,很学同学们之前经历过的课外教导你都没有经历过……你很优秀,但这些经历也很重要,毕竟你们以后都有了自己的专业向,或许永远都没有机会再有这样的经历了。”
“老师,你是说?”
“你得补上这些经历才行,两天后我有个学生受邀去ELLE拍摄商业摄影,你如果有空的话可以跟过去看看,当然了,多看少做,他们可请不起你拍摄呢。”
“……老师,别开玩笑了。”
陈星和这位教授正好路过三楼,他朝着人潮涌动的走廊看了一眼,带着笑意说:“努力吧,诺贝尔教授可是等着你四年级的时候去帮他呢。”
他拍了拍陈星肩膀,下楼回办公室去了。
陈星看了看走廊。
几天前自己的作品被放在了走廊,这种巴黎艺术家们很少见到过的华夏年味作品,很快就吸引住了他们。
华夏年,他们不是没有经历过。
巴黎的十三区就是华人区,每年的新年都有传统的舞龙表演,但从来没有那个摄影师能拍摄出华夏年味的精髓,并且他们最关注的不是舞龙,而是那两张小女孩的人像。
封面级的作品!
这是学校里好几个教授共同的评价。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6/6784/51765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