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晋江首发
推荐阅读:世子稳重点、让你当闲散驸马,你成至强武圣?、高武末世:从不修炼开始变强、谍战:我成了最大的特务头子、网游:神级刺客,我即是暗影!、寒门宰相、拯救诸天单身汉、重生八一渔猎西北、开局一把斩魄刀,打造最强雾隐村、风吟武门、
天子处的重重顾虑,乃是在回司空府的路上,淳于诩并着蔡汀一行与隋棠分析的。隋棠闻而即返,闻得天子话语,竟是那样一般无二。
一时间,不知该佩服司空府幕僚知彼知彼,还是该嘲讽这太极宫满殿儿郎,空有揣测人心的计谋,却无有挺身而出的血性。
隋棠虽恼,却也无暇多感慨,只开口道,“臣此去探测虚实,往来都需时日。请陛下先将粮草备好。届时一旦确定,臣以血书派飞骑送回,粮草便可直接发出。”
隋棠不会骑马,来回只能使用马车,速度远不如单骑快。
“殿下回来,确定司空所言非虚,臣便自会集粮发出。”临淄王闻有动他粮草的半数可能,已经开始肉疼,这会又闻隋棠要求提前备粮,断然回绝道,“但若是作假呢?殿下以为开仓取粮是同您开妆奁抹胭脂一样简单吗?简单地不用了便?回去?您
伸伸手五个指头就能合了盖子,老臣可是要使唤人力,安排车马再给搬回去的!”
隋棠咬着唇瓣,被气得胸膛起伏不定,“即便有假,您耗费的不过就是车马人力。但若是真的,这般耽误连累的是一条条人命。”
“就算是人命,那也是蔺稷的人,他们叫做东谷军。”广陵王更是不将这个自小长在荒野的长公主放在眼里,只翻眼嗤笑道,“殿下与其在这与臣等讨价还价,不若早些启程,省点时间。”
“还是说,殿下嫁作蔺家妇,忘记自己姓氏,祖宗都不认得了。”豫章王须发苍苍,拿的是宗正的派头,立的是族长的威严。
隋棠面色一阵白过一阵,浑身都在发抖。却深知晓磨刀不误砍柴工,她再快能省出的时辰也是有限的,必须让这处在她离京时便着手开始调粮,待她回信便可直接运出,如此方算真正节约时间,遂努力压下腔子里就要喷薄的怒火,不理会诸王
刁难,只尽可能持着理智与胞弟对话:
“陛下,无论是蔺稷还是东谷军,他们都是您的臣子,您的子民。退一步而言,若蔺战死在此次战役中,东谷军俱灭,便是卫泰坐大。”
“他若做大??”隋棠立在大殿中,白绫覆眼,原是看不见任何人。然她此刻话语顿下,侧首缓缓移过,从左手三王处到右边何?父子处,最后抬首重新望向天子,“诸位的日子未必比现在好过。”
“殿下放肆??”何?的声音在这会响起。
“太尉闭嘴!”隋棠到底还是怒意难抑,“孤所言事实罢了,何来放肆。反而是你,已经不是第一回这般随意地介入孤与天子的对话中。请问你的礼仪尊卑呢?难不成,您得了先帝御赐的黄金鞭,不是匡君除佞而是专门恃宠而骄的?你眼里没有孤
不打紧,是连陛下都没有了吗?”
“陛下!”何?未料隋棠不仅巧言善辩,竟还蓄意挑拨,正欲参她,却闻天子的话落下来。
“阿姊,太尉一向刚正直言,您多心了。”隋霖虽倚靠何?,却也防他,闻隋棠那话心中顿时不豫,遂不痛不痒地吐出这么一句,给二人做和事佬。
“陛下,臣无意多言。只是还望三思,请立刻集粮征调。若是临漳王人手不够,可让司空府的属臣帮衬。”隋棠重提要事,见殿中一时静下,不由叹道,“陛下,他都低头了,你们各退一步。纵使不能海阔天空,也不至于这般剑拔弩张。您想一
想,万一呢,万一他没有骗您,是真地在示好示弱……………“
话又回到了最初。
昨夜里,姜灏座下的八位尚书郎已经分析得足够清楚,亦代表姜之意:以救援为上,使君臣同心,此乃天子立威千载难逢的机会。
殿门边的滴漏声,声声砸在隋棠心口。
“阿姊先去准备,容朕这处再行商议。”好半晌,隋霖回应了这么一句话。
“臣所需准备,无非一马一车,立时可行。还望陛下颁召,大司马处粮草立刻起调。”隋棠丝毫不让,若是等她去返之后再行调粮,不知要耗去多少时辰,“陛下,我大齐国三百余年,乃从马背上得的天下。自第三代帝王高宗皇帝起,更是以武
立世,辅以文治国。祖宗有训,隋家子孙当于太平岁月握笔,风雨年间饮马。皇朝式微六十载,早已风雨飘摇。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今日之景纵是陛下亲临前线也不为过。时机稍纵即逝,放手一搏又何妨,山河本就疮痍,帝位本就不
稳,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然陛下非要行稳健之态,持谨慎之姿,臣亦无话,且代行这一遭。只是臣走九十九,陛下不能随之一步吗?”
“还有在场诸公,敢问临淄王,粮草是你个人的吗?你守着粮仓是打算将其作鸡生蛋,饲你临淄一脉子子孙孙吗?还是打算看哪位诸侯赢了破洛阳之际,你且奉上去,作你投名状?”
“还有豫章王,闻你曾也上过战场,怎么年纪上长胆量却在倒退,越活越回去了?今日孤代帝前往,乃臣为君分忧,无话尔。然你亦为臣,于孤比,尚是七尺儿郎,竟也这般畏畏缩缩,请问可有愧矣,可有脸矣?”
“至于广陵王,您七十古来稀,本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却还领宗正一职。不知道的以为陛下无人可用,劳您如此高寿躬身在职。知道的实乃您膝下子孙不成器,个个纨绔,一时竟不知该怜您后继无人还是嘲您看不穿眷恋权位不松手!”
隋棠转向右手处,面对何?父子,索性不再言语,只借着一点光感坐去一方空置的席位。
当气已出完,心渐平和,长长吁了口气。
这厢倒也不催了,仔仔细细理过曲裾深衣宽大的垂云广袖,又施施然抚云髻,拨正一枚青鸾衔珠步摇,重插两枝埋在叠累的青丝中因生怒松动滑出的缠金白玉钗。
一副就差唤来侍妆女使,给她重新更衣理妆的模样。
殿外,本在阊阖门久等不回的司空府属臣不知何时也回来于阶陛之下,原闻公主话语朗朗痛斥高位,心中正是激昂钦佩之时,转眼却见声息人定,妇人慵懒挽妆。一人情急就要入殿,为淳于诩和蔡汀双双拽回。
淳于诩领悟隋棠熄声之举,此乃博弈之间以退为进之法。
蔡汀恨齐皇室久矣,存反心千万日,今日不由多看了一眼这位不曾享过子民供养的隋家公主。
盛夏日艳阳高照,日光耀得人眼前发晕,勤政大殿里,又是冰雾缭绕,如此从外往里看去,一切都如幻境。又因公主归坐歌声,两侧臣子望不见,只剩得御座高坐的天子,面目模糊,眉眼不清。
许久后,传出一个青年声响,“殿下还是快些启程,如您所言,时辰便是人命。”
是中郎将何昱。
何氏族中鲜有的文武齐备的后生,他算是族中翘楚。
只是到底少了沉稳,这话一出便是落了下怀,公主依旧慢里斯条披襟捋袖,缓了缓方勾唇笑道,“孤一介女郎,便是去地底下见到了祖宗,祖宗大概也不屑斥责孤。总有儿郎们排在孤前头。”
她挺了挺背脊,直面对案的三王,笑意不减讽意更深,“孤长于郊野十三载,飘零似飞絮,吹打如浮萍。后得天子归迎,加恩赐爵,原是手足聚首,天伦重享。继而下降于臣,凭心而论,是桩好姻缘,孤是喜欢的。若将今日比之昔年浪迹漳河
时,说一句从低洼至峰峦也不为过。只是孤于低洼泥塘尚处之,左右再过回那般日子,脱了锦鞋凤履还于赤足罢了。倒是诸位,脱得了鞋吗?”
一众宗亲不是她叔伯便是祖翁辈,先是被她直言斥责后又被她这般戳骨质问,想要训她却又觉尚有几分道理,一时间彼此眼风扫过,摆出一副不予理会之态。
“所以,罢了。”公主看不见但能闻得他们不满之声,便也索性不理,只望向天子,“孤又何必千里奔波而去,说不定途中便遇不测,还不如留在这京畿之地,多享受一日安稳日子。”
话落,她微微低了头,已是柔柔一副妇人样,眉宇间的倔强被疲乏取代,熬了一夜的精神气更是所剩无几,嗓音也有些喑哑,“陛下,臣体弱眼盲,本就不宜远行,不若您……………….”
“阿姊莫说气话。”隋棠话到这个份上,诸人多少听出她的意思,亦怕她当真不去,纵是强逼而去亦与太极宫彻底离心,遂何?以目示意隋霖,临淄王也勉强颔首让步。
隋霖便将话接来,“朕即下召,十日后,大司马处征集聚粮草八十万石,有司空府长史为副手,将首批粮草于虎牢关。”
一般从丹田聚起的酸涩和愤慨直冲天灵,激得隋棠眼底猩红,身子发颤。如此据理力争,也不过得他择中取之。
??应了提前调粮,却还要延后十日。
然这已经是争取到的极限,总胜过等她确认回来再调集。隋棠尚知该见好就收,遂也不再多言,伏拜领旨谢恩。
殿外臣子见她走出,目光深聚无言。只待人走近,缓缓分作两处让出道来,纷纷与她拱手致礼。
“各司其职吧。”她手搭实在侍女臂膀,脚步未停,赶回府去。
*
只是临近宫门口,为人唤住。
竟是太后闻了今日事,从南宫匆匆赶来。
“阿粼是要去冀州?”何太后走得急,凤钗珠冠在艳阳下闪出圈圈明光,绚烂又刺目,光线折在自己眸光里,一双眼睛红得厉害,“到底是真是假,如何要你一个女郎去?”
声音自后背而来。
隋棠一时未应,只唤来一个司空府的侍卫,让其回去套好马车径直来此接她。如此省出一点时间,同太后话别。
她嘱咐完,深吸了口气,抚了抚早已毛躁的鬓发,按平衣袖,从心底撑起几分笑意,转身朝那个模糊的轮廓迎去,“母后莫急,我只是去探个消息,去去就回的事。”
自昨夜击鼓传声,司马门大开,司马道跑马,到如今从隋棠口中将话听实,何太后终于确信此间事宜。
她握紧女儿的手,明明许久未见,要说的话有很多,却又偏偏一个字也吐不出。她虽不懂朝政,然天家宗室里的几位,母家兄长的心思,她多少知道些。
-就这么推了个女郎出来。
“母后,你以前说阿弟将我嫁给蔺稷,他们势同水火,我若动心动情,极有可能被两处拉扯,受伤流血。但如今我觉得我是幸运的,低头了,他向阿弟示弱。我抓紧时间去,你替我再多劝劝阿弟,君臣一心,本是再好不过。”
隋棠对胞弟失望渐深,然对母亲尚有情意,甚至在被她双手找于掌心的这一刻,生出些许愧疚。
母女俩上回这般亲近能够双手交合地在一起,还是朔康五年十一月里,在司空府的时候。
而如今已经是朔康七年的六月。
一晃,已一年半过去。
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她鲜少进宫,除了天子寿辰,便是今岁正旦日。然而即便是正旦日,她也不过应卯而已,随在宗亲之中,冲天子遥遥一拜,便称病离席。
“上回去冀州......”何太后的眼泪已经落下来。
上回去冀州,隋棠才四岁,母女一别十三载。
“不一样,这回人你长大了,能担事了,就是去办个事。”何太后连连拍着她的手背,自我安慰道,“阿母听你的话,多劝你阿弟。司空即然让步,他你阿弟便不可再为难,亦是不让你为难。你要早些回来。”
何太后的眼泪砸在隋棠手背,牵动隋棠心神。然隋棠闻马车声由远而近,便知是接她的车驾,再耽误不得,只抽开了手,摸索着给母亲擦去眼泪。
何太后抓住她抚在脸颊的手,侧首看九重宫阙,隋家王朝,只长叹息。片刻脱下脖颈一个项圈,欲给女儿戴上,“此去边关一路,危机重重。翠玉保平安,阿母等你回来。”
“多谢阿母。”隋棠闻马车已近身前,赶紧接了项圈,扶过兰心的手,匆匆上车离去。
一时间,不知该佩服司空府幕僚知彼知彼,还是该嘲讽这太极宫满殿儿郎,空有揣测人心的计谋,却无有挺身而出的血性。
隋棠虽恼,却也无暇多感慨,只开口道,“臣此去探测虚实,往来都需时日。请陛下先将粮草备好。届时一旦确定,臣以血书派飞骑送回,粮草便可直接发出。”
隋棠不会骑马,来回只能使用马车,速度远不如单骑快。
“殿下回来,确定司空所言非虚,臣便自会集粮发出。”临淄王闻有动他粮草的半数可能,已经开始肉疼,这会又闻隋棠要求提前备粮,断然回绝道,“但若是作假呢?殿下以为开仓取粮是同您开妆奁抹胭脂一样简单吗?简单地不用了便?回去?您
伸伸手五个指头就能合了盖子,老臣可是要使唤人力,安排车马再给搬回去的!”
隋棠咬着唇瓣,被气得胸膛起伏不定,“即便有假,您耗费的不过就是车马人力。但若是真的,这般耽误连累的是一条条人命。”
“就算是人命,那也是蔺稷的人,他们叫做东谷军。”广陵王更是不将这个自小长在荒野的长公主放在眼里,只翻眼嗤笑道,“殿下与其在这与臣等讨价还价,不若早些启程,省点时间。”
“还是说,殿下嫁作蔺家妇,忘记自己姓氏,祖宗都不认得了。”豫章王须发苍苍,拿的是宗正的派头,立的是族长的威严。
隋棠面色一阵白过一阵,浑身都在发抖。却深知晓磨刀不误砍柴工,她再快能省出的时辰也是有限的,必须让这处在她离京时便着手开始调粮,待她回信便可直接运出,如此方算真正节约时间,遂努力压下腔子里就要喷薄的怒火,不理会诸王
刁难,只尽可能持着理智与胞弟对话:
“陛下,无论是蔺稷还是东谷军,他们都是您的臣子,您的子民。退一步而言,若蔺战死在此次战役中,东谷军俱灭,便是卫泰坐大。”
“他若做大??”隋棠立在大殿中,白绫覆眼,原是看不见任何人。然她此刻话语顿下,侧首缓缓移过,从左手三王处到右边何?父子处,最后抬首重新望向天子,“诸位的日子未必比现在好过。”
“殿下放肆??”何?的声音在这会响起。
“太尉闭嘴!”隋棠到底还是怒意难抑,“孤所言事实罢了,何来放肆。反而是你,已经不是第一回这般随意地介入孤与天子的对话中。请问你的礼仪尊卑呢?难不成,您得了先帝御赐的黄金鞭,不是匡君除佞而是专门恃宠而骄的?你眼里没有孤
不打紧,是连陛下都没有了吗?”
“陛下!”何?未料隋棠不仅巧言善辩,竟还蓄意挑拨,正欲参她,却闻天子的话落下来。
“阿姊,太尉一向刚正直言,您多心了。”隋霖虽倚靠何?,却也防他,闻隋棠那话心中顿时不豫,遂不痛不痒地吐出这么一句,给二人做和事佬。
“陛下,臣无意多言。只是还望三思,请立刻集粮征调。若是临漳王人手不够,可让司空府的属臣帮衬。”隋棠重提要事,见殿中一时静下,不由叹道,“陛下,他都低头了,你们各退一步。纵使不能海阔天空,也不至于这般剑拔弩张。您想一
想,万一呢,万一他没有骗您,是真地在示好示弱……………“
话又回到了最初。
昨夜里,姜灏座下的八位尚书郎已经分析得足够清楚,亦代表姜之意:以救援为上,使君臣同心,此乃天子立威千载难逢的机会。
殿门边的滴漏声,声声砸在隋棠心口。
“阿姊先去准备,容朕这处再行商议。”好半晌,隋霖回应了这么一句话。
“臣所需准备,无非一马一车,立时可行。还望陛下颁召,大司马处粮草立刻起调。”隋棠丝毫不让,若是等她去返之后再行调粮,不知要耗去多少时辰,“陛下,我大齐国三百余年,乃从马背上得的天下。自第三代帝王高宗皇帝起,更是以武
立世,辅以文治国。祖宗有训,隋家子孙当于太平岁月握笔,风雨年间饮马。皇朝式微六十载,早已风雨飘摇。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今日之景纵是陛下亲临前线也不为过。时机稍纵即逝,放手一搏又何妨,山河本就疮痍,帝位本就不
稳,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然陛下非要行稳健之态,持谨慎之姿,臣亦无话,且代行这一遭。只是臣走九十九,陛下不能随之一步吗?”
“还有在场诸公,敢问临淄王,粮草是你个人的吗?你守着粮仓是打算将其作鸡生蛋,饲你临淄一脉子子孙孙吗?还是打算看哪位诸侯赢了破洛阳之际,你且奉上去,作你投名状?”
“还有豫章王,闻你曾也上过战场,怎么年纪上长胆量却在倒退,越活越回去了?今日孤代帝前往,乃臣为君分忧,无话尔。然你亦为臣,于孤比,尚是七尺儿郎,竟也这般畏畏缩缩,请问可有愧矣,可有脸矣?”
“至于广陵王,您七十古来稀,本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却还领宗正一职。不知道的以为陛下无人可用,劳您如此高寿躬身在职。知道的实乃您膝下子孙不成器,个个纨绔,一时竟不知该怜您后继无人还是嘲您看不穿眷恋权位不松手!”
隋棠转向右手处,面对何?父子,索性不再言语,只借着一点光感坐去一方空置的席位。
当气已出完,心渐平和,长长吁了口气。
这厢倒也不催了,仔仔细细理过曲裾深衣宽大的垂云广袖,又施施然抚云髻,拨正一枚青鸾衔珠步摇,重插两枝埋在叠累的青丝中因生怒松动滑出的缠金白玉钗。
一副就差唤来侍妆女使,给她重新更衣理妆的模样。
殿外,本在阊阖门久等不回的司空府属臣不知何时也回来于阶陛之下,原闻公主话语朗朗痛斥高位,心中正是激昂钦佩之时,转眼却见声息人定,妇人慵懒挽妆。一人情急就要入殿,为淳于诩和蔡汀双双拽回。
淳于诩领悟隋棠熄声之举,此乃博弈之间以退为进之法。
蔡汀恨齐皇室久矣,存反心千万日,今日不由多看了一眼这位不曾享过子民供养的隋家公主。
盛夏日艳阳高照,日光耀得人眼前发晕,勤政大殿里,又是冰雾缭绕,如此从外往里看去,一切都如幻境。又因公主归坐歌声,两侧臣子望不见,只剩得御座高坐的天子,面目模糊,眉眼不清。
许久后,传出一个青年声响,“殿下还是快些启程,如您所言,时辰便是人命。”
是中郎将何昱。
何氏族中鲜有的文武齐备的后生,他算是族中翘楚。
只是到底少了沉稳,这话一出便是落了下怀,公主依旧慢里斯条披襟捋袖,缓了缓方勾唇笑道,“孤一介女郎,便是去地底下见到了祖宗,祖宗大概也不屑斥责孤。总有儿郎们排在孤前头。”
她挺了挺背脊,直面对案的三王,笑意不减讽意更深,“孤长于郊野十三载,飘零似飞絮,吹打如浮萍。后得天子归迎,加恩赐爵,原是手足聚首,天伦重享。继而下降于臣,凭心而论,是桩好姻缘,孤是喜欢的。若将今日比之昔年浪迹漳河
时,说一句从低洼至峰峦也不为过。只是孤于低洼泥塘尚处之,左右再过回那般日子,脱了锦鞋凤履还于赤足罢了。倒是诸位,脱得了鞋吗?”
一众宗亲不是她叔伯便是祖翁辈,先是被她直言斥责后又被她这般戳骨质问,想要训她却又觉尚有几分道理,一时间彼此眼风扫过,摆出一副不予理会之态。
“所以,罢了。”公主看不见但能闻得他们不满之声,便也索性不理,只望向天子,“孤又何必千里奔波而去,说不定途中便遇不测,还不如留在这京畿之地,多享受一日安稳日子。”
话落,她微微低了头,已是柔柔一副妇人样,眉宇间的倔强被疲乏取代,熬了一夜的精神气更是所剩无几,嗓音也有些喑哑,“陛下,臣体弱眼盲,本就不宜远行,不若您……………….”
“阿姊莫说气话。”隋棠话到这个份上,诸人多少听出她的意思,亦怕她当真不去,纵是强逼而去亦与太极宫彻底离心,遂何?以目示意隋霖,临淄王也勉强颔首让步。
隋霖便将话接来,“朕即下召,十日后,大司马处征集聚粮草八十万石,有司空府长史为副手,将首批粮草于虎牢关。”
一般从丹田聚起的酸涩和愤慨直冲天灵,激得隋棠眼底猩红,身子发颤。如此据理力争,也不过得他择中取之。
??应了提前调粮,却还要延后十日。
然这已经是争取到的极限,总胜过等她确认回来再调集。隋棠尚知该见好就收,遂也不再多言,伏拜领旨谢恩。
殿外臣子见她走出,目光深聚无言。只待人走近,缓缓分作两处让出道来,纷纷与她拱手致礼。
“各司其职吧。”她手搭实在侍女臂膀,脚步未停,赶回府去。
*
只是临近宫门口,为人唤住。
竟是太后闻了今日事,从南宫匆匆赶来。
“阿粼是要去冀州?”何太后走得急,凤钗珠冠在艳阳下闪出圈圈明光,绚烂又刺目,光线折在自己眸光里,一双眼睛红得厉害,“到底是真是假,如何要你一个女郎去?”
声音自后背而来。
隋棠一时未应,只唤来一个司空府的侍卫,让其回去套好马车径直来此接她。如此省出一点时间,同太后话别。
她嘱咐完,深吸了口气,抚了抚早已毛躁的鬓发,按平衣袖,从心底撑起几分笑意,转身朝那个模糊的轮廓迎去,“母后莫急,我只是去探个消息,去去就回的事。”
自昨夜击鼓传声,司马门大开,司马道跑马,到如今从隋棠口中将话听实,何太后终于确信此间事宜。
她握紧女儿的手,明明许久未见,要说的话有很多,却又偏偏一个字也吐不出。她虽不懂朝政,然天家宗室里的几位,母家兄长的心思,她多少知道些。
-就这么推了个女郎出来。
“母后,你以前说阿弟将我嫁给蔺稷,他们势同水火,我若动心动情,极有可能被两处拉扯,受伤流血。但如今我觉得我是幸运的,低头了,他向阿弟示弱。我抓紧时间去,你替我再多劝劝阿弟,君臣一心,本是再好不过。”
隋棠对胞弟失望渐深,然对母亲尚有情意,甚至在被她双手找于掌心的这一刻,生出些许愧疚。
母女俩上回这般亲近能够双手交合地在一起,还是朔康五年十一月里,在司空府的时候。
而如今已经是朔康七年的六月。
一晃,已一年半过去。
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她鲜少进宫,除了天子寿辰,便是今岁正旦日。然而即便是正旦日,她也不过应卯而已,随在宗亲之中,冲天子遥遥一拜,便称病离席。
“上回去冀州......”何太后的眼泪已经落下来。
上回去冀州,隋棠才四岁,母女一别十三载。
“不一样,这回人你长大了,能担事了,就是去办个事。”何太后连连拍着她的手背,自我安慰道,“阿母听你的话,多劝你阿弟。司空即然让步,他你阿弟便不可再为难,亦是不让你为难。你要早些回来。”
何太后的眼泪砸在隋棠手背,牵动隋棠心神。然隋棠闻马车声由远而近,便知是接她的车驾,再耽误不得,只抽开了手,摸索着给母亲擦去眼泪。
何太后抓住她抚在脸颊的手,侧首看九重宫阙,隋家王朝,只长叹息。片刻脱下脖颈一个项圈,欲给女儿戴上,“此去边关一路,危机重重。翠玉保平安,阿母等你回来。”
“多谢阿母。”隋棠闻马车已近身前,赶紧接了项圈,扶过兰心的手,匆匆上车离去。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6/6824/52018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