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激烈讨论,事件发酵
推荐阅读:顶着团厌buff的真酒能活吗?、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诸天从小阴间开始、蜀汉之庄稼汉、把泉奈错认成佐助后、活人深处、心灵主宰、惜花剑、武神主宰、对弈江山、
院士,是指在某一领域具有卓越成就、为该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学者或工程技术专家。
他们是最高学术荣誉的,被认可为该领域的权威人物。
在以前,其实是被称为学部委员,也就是某一领域内的资深专家,国内最早的院士产生于1948年3月,即为研究院院士,通过层层选拔,81人当选为第一届华国院士。
院士座谈会进行了很多次,可是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情况。
在座谈会上,院士之间产生争论虽然少,但是也有。
可是像王东来这样的,直接不留半分情面地进行质问,这就很少见了。
在王东来之前,被评选为院士最年轻的是卢克院士,1965年出生,38岁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
而更多的院士,则是大量集中在五六十岁的年龄,才会被增选为院士。
到了这个岁数,已经和年轻不沾边了,做起事来,自然也就不会那么冲动莽撞。
所以,就算是两方矛盾重重,也很少出现激烈的对抗和抨击。
可是这一届却是不同。
王东来满打满算也才21岁,就被增选为了院士。
年轻!
这就意味着气盛!
场内的众人在短暂的震惊之后,这才反应过来,王东来只是一个才21岁的年轻人。
做出这样的事情,完全是能够理解的。
不提众人此刻心里的想法,王一方院士被王东来这个年轻人如此质问,心里早已是怒极。
论年龄,他儿子都比王东来还要大。
论起学术地位,他在高能物理方面的成就,也已经是国内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所长,并且获得潘诺夫斯基实验粒子物理学奖和基础物理学突破奖,为首次获得这个奖项的华国科学家。
成名这么多年,不管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拥有的名声可要比王东来大得多。
结果,王东来居然会在这种场合丝毫不给自己面子。
心里怒极,但是并没有让王一方院士失去理智。
“王东来院士,针对你刚才问出的问题,我觉得我有必要做一个解答。”
“360亿的建设成本,这是我预估出来的资金,如果你觉得有问题的话,我可以在后面给你发一份详细的预算报告。”
“不过在这里,我也能简单地解释一下。”
“建设大型对撞机,需要极大的场地,这一方面在国外就耗费了巨大的资金,而在我国,这方面我认为完全可以节省下来,由地方政府出资,或者是扶持政策拿下所需要的建设场地,就能省下一笔海量资金。”
“另外,我国拥有丰富的人口红利,以及在基建方面拥有极大的优势,这也能在工程建设之中,节省下大量的成本。”
“我相信以国内的力量,完全能够做到这一点的。”
“科学研究如果都和王东来院士一样去算经济总账,那我想很多的科研项目都可以停下来了,因为他们并不见得会创造多少价值和利润,可这只是在经济上的算法。”
“却忽略了一点,很多的技术突破,往往在初期看不到什么成果,但是等到后期就会发现它的真正价值所在。”
“如果我们在高能物理领域太过落后的话,那么我想这绝对不会是一件好事!”
王一方院士心里虽然气极,但是却平静地说出这么一番话。
然而,王东来并没有被王一方这一番话说服。
“王一方院士,建设大型对撞机得到基础零件我们都需要进口,我们如何能够保证,在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眼看着到了关键时刻的时候,白头鹰不会在这方面进行限制。”
“另外,我们在高能物理方面的人材队伍,并不足以支持我们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不可否认,王一方院士确实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除了一方院士之外,下面的人才队伍梯队建设根本没有成型。”
“没有足够的人才,到时候想要出成果,必然会进行合作,邀请全球科学家一起研究,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我们费了这么大的代价建设完成,结果研究人员却不能占据主要位置,这无疑是一种不公平。”
“王一方院士,高能物理的研究并不是只有这么一条路可以走,希望你能结合实际,选择一个更为适合国内的办法。”
王东来只是随便一想,就想出了几个存在的问题。
“我并不认可东来院士的说法,大型对撞机项目是关乎未来的重要领域,意义重大,在我看来并不亚于当年的核武器的研发。”
“我们国家在很多领域都长期落后世界先进水平,想要改变这一点,就必须要做出取舍!”
“可能东来院士的年龄还小,并不清楚当年的一些事情,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并不觉得奇怪,只是我希望东来院士能够及时调整观念,毕竟现在你已经不是一个教授了,而是华国的院士。”
“身份不同了,说话做事就和以前不同了,需要承担更重的责任,这一点,希望东来院士能够及时转变过来。”
王一方丝毫不为所动,依旧坚持着自己的想法。
听到王一方这么说,王东来也有些不耐烦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家经济不够发达,国防投入近乎停滞,就连成飞这样的单位都需要靠在外面接活才能维持下去,但是依旧咬着牙建立了京城对撞机,毫无疑问这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一个表现。”
“成果呢,自然是有的,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就不过多评价,可是同一时期的樱花国,以科技立国,开始了大手笔的研发投入,不过并没有集中在对撞机上面,或者某一个单一重要领域上面,而是分散在生物、化学、医药等不同领域不同项目上面。“
“樱花国这些年的发展,我想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虽说也有不少学术欺诈行为,但是瑕不掩瑜,收获还是相当巨大的。”
“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一个领域上面,无疑会挤压其他领域的科研经费,是一种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的行为,我认为是并不可取的。”
王东来原本想说的更加明显一点,但是看了看环境,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毕竟这里是新晋院士座谈会,还有领导在场,这么做并不合适。
而这个时候,不等王一方院士说话,杨言就注意到了领导的神情,当即就站了出来。
“好了,大型对撞机的事情暂时放下,事后两位院士都可以写一份报告上来,阐述各自的想法。”
有了杨言这句话,王一方院士深深地看了一眼王东来,就收回了目光。
王东来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这个项目在他重生之前,都没有完成,就可以知道上面的态度。
所以,他根本就不用担心什么。
好似是因为王一方和王东来的针锋相对,使得领导担心还会再出现这样的事情。
所以,接下来的座谈会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等到座谈会结束,众人离开的时候。
王一方院士主动地走到了王东来的跟前,出声说道:“东来院士,虽然不知道你为什么会这么反对我的提议,但是我想这里面会不会是有什么误会。”
“大型对撞机项目,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的,东来院士可能不太了解高能物理这一领域,只看到了耗资巨大的一点,却不知道它所带来的好处。”
“一旦建成的话,我们在高能物理这一领域就真正地拥有了话语权,等到做出成果之后,我们就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我们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眼看着王一方院士还要说,王东来连忙出声打断,说道:“王一方院士,我明白你所说的内容都是真的,大型对撞机项目的建成,确实是会对国内高能物理领域发展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可是,问题也同时摆在这里,基础零件受制于人,人才队伍梯队建设不够完善,缺少人才,资金缺口太大,哪怕是让地方承担土地等成本,360亿也未必能覆盖得了,必然还会增加投入。”
“国内的经济发展速度看似不错,可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将大量的资金一股脑地投入到高能物理上面,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花费珍贵的4个亿购买欧美淘汰的正负电子对撞机,造成了科研经费透支,大量科研院所甚至是教授和院士们发不出工资,这样的教训有一次就够了。”
“王一方院士,我明白你作为高能物理领域的院士,基于自身的立场,肯定是希望能够发展大型对撞机的,但是我希望能够不仅仅只是站在高能物理的角度上,华国还不是一个发达国家,每一分钱都要发挥最大的价值。”
说完之后,王东来不顾王一方难看无比的脸色,直接转身离开。
王东来没走多远,邓刚院士就走了过来。
“王院士,你是这个!”
邓刚竖着大拇指,一脸钦佩地看着王东来说道。
“好家伙,一个大型对撞机,需要一个一百公里的圆环,起码的占地面积就需要1800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魔都那么大,要是建在京城这样的核心地区,土地成本翻了天不说。”
“我可是听说了,这位王一方院士在获得奖项之后,就一直想要说服上面建设大型对撞机项目,而设备预算,也从最开始的一千亿美元,变成两百亿美元,最后到今天的360亿。”
“也幸亏有你在,不然的话,今天还真的不知道会怎么发展下去。”
“要是领导真的动心了,那可就完了!”
“你不用担心,没有多少人会同意的,八十年代科研经费被京城对撞机所占用,饭都吃不上还要上街摆摊的那些教授和院士都还在,他们肯定不会同意的,让这样的事情再来一次。”
邓刚年龄大一些,所以对于学术界的有些事情了解的很清楚。
通过之前的接触,邓刚和王东来相谈甚欢,所以就在此时主动地找了上来,出声宽慰着王东来。
“建设大型对撞机有利有弊,从目前来看,绝对是弊大于利的,我之所以会站出来,只是不想看到国家的科研经费白白糟蹋,影响到国内的科研进展。”
“如果时机合适的话,进行大型对撞机实验,其实也是可以的,高能物理的研究也是很重要的。只不过,眼下并不是一个好时机而已。”
“至于我本身,其实无所谓,毕竟我只是一个数学家,而搞数学,最大的花费无非就是买纸笔了。”
王东来并没有全盘否定王一方院士。
提出建设大型对撞机项目,王东来也不好说王一方院士的公心大还是私心更甚。
“哈哈,王院士这番话就太客气了,我看你在空气动力学上面的造诣就相当的高,估计都没有人能想得到。”
邓刚哈哈笑着说道。
“邓院士,晚上有空没有,不妨找个地方我们好好聊聊,我对航天技术还是挺感兴趣的,正好向你讨教讨教。”
王东来主动出声,邀请起来。
邓刚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就答应了王东来的邀请。
之前的交流,虽然短暂,可是也让邓刚有着不小的收获,只是交流的时间太短暂,多少有些意犹未尽。
本来他就想着座谈会结束后,和王东来约个时间再聊聊。
结果王东来主动出声邀请,邓刚自然不会拒绝了,当即答应下来。
另一方面。
这一次被增选为院士的足有六十多人,人一多,自然不可能保守住秘密。
所以,座谈会结束,没有用到半个小时,国内学术界该知道此事的都知道了此事。
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一方和国内最年轻的院士,因为大型对撞机在领导的面前,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再加上,大型对撞机建设需要360亿的建设成本。
这样的信息叠加到一起,顿时就吸引了国内大多数学者的注意力。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消息传播的越来越广。
很快,事情就有了新的变化。
一本新书,忽然发行出来,铺天盖地宣传起来。
书名赫然正是《从万里长城到巨型对撞机!》
该书作者正是……
他们是最高学术荣誉的,被认可为该领域的权威人物。
在以前,其实是被称为学部委员,也就是某一领域内的资深专家,国内最早的院士产生于1948年3月,即为研究院院士,通过层层选拔,81人当选为第一届华国院士。
院士座谈会进行了很多次,可是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情况。
在座谈会上,院士之间产生争论虽然少,但是也有。
可是像王东来这样的,直接不留半分情面地进行质问,这就很少见了。
在王东来之前,被评选为院士最年轻的是卢克院士,1965年出生,38岁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
而更多的院士,则是大量集中在五六十岁的年龄,才会被增选为院士。
到了这个岁数,已经和年轻不沾边了,做起事来,自然也就不会那么冲动莽撞。
所以,就算是两方矛盾重重,也很少出现激烈的对抗和抨击。
可是这一届却是不同。
王东来满打满算也才21岁,就被增选为了院士。
年轻!
这就意味着气盛!
场内的众人在短暂的震惊之后,这才反应过来,王东来只是一个才21岁的年轻人。
做出这样的事情,完全是能够理解的。
不提众人此刻心里的想法,王一方院士被王东来这个年轻人如此质问,心里早已是怒极。
论年龄,他儿子都比王东来还要大。
论起学术地位,他在高能物理方面的成就,也已经是国内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所长,并且获得潘诺夫斯基实验粒子物理学奖和基础物理学突破奖,为首次获得这个奖项的华国科学家。
成名这么多年,不管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拥有的名声可要比王东来大得多。
结果,王东来居然会在这种场合丝毫不给自己面子。
心里怒极,但是并没有让王一方院士失去理智。
“王东来院士,针对你刚才问出的问题,我觉得我有必要做一个解答。”
“360亿的建设成本,这是我预估出来的资金,如果你觉得有问题的话,我可以在后面给你发一份详细的预算报告。”
“不过在这里,我也能简单地解释一下。”
“建设大型对撞机,需要极大的场地,这一方面在国外就耗费了巨大的资金,而在我国,这方面我认为完全可以节省下来,由地方政府出资,或者是扶持政策拿下所需要的建设场地,就能省下一笔海量资金。”
“另外,我国拥有丰富的人口红利,以及在基建方面拥有极大的优势,这也能在工程建设之中,节省下大量的成本。”
“我相信以国内的力量,完全能够做到这一点的。”
“科学研究如果都和王东来院士一样去算经济总账,那我想很多的科研项目都可以停下来了,因为他们并不见得会创造多少价值和利润,可这只是在经济上的算法。”
“却忽略了一点,很多的技术突破,往往在初期看不到什么成果,但是等到后期就会发现它的真正价值所在。”
“如果我们在高能物理领域太过落后的话,那么我想这绝对不会是一件好事!”
王一方院士心里虽然气极,但是却平静地说出这么一番话。
然而,王东来并没有被王一方这一番话说服。
“王一方院士,建设大型对撞机得到基础零件我们都需要进口,我们如何能够保证,在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眼看着到了关键时刻的时候,白头鹰不会在这方面进行限制。”
“另外,我们在高能物理方面的人材队伍,并不足以支持我们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不可否认,王一方院士确实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除了一方院士之外,下面的人才队伍梯队建设根本没有成型。”
“没有足够的人才,到时候想要出成果,必然会进行合作,邀请全球科学家一起研究,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我们费了这么大的代价建设完成,结果研究人员却不能占据主要位置,这无疑是一种不公平。”
“王一方院士,高能物理的研究并不是只有这么一条路可以走,希望你能结合实际,选择一个更为适合国内的办法。”
王东来只是随便一想,就想出了几个存在的问题。
“我并不认可东来院士的说法,大型对撞机项目是关乎未来的重要领域,意义重大,在我看来并不亚于当年的核武器的研发。”
“我们国家在很多领域都长期落后世界先进水平,想要改变这一点,就必须要做出取舍!”
“可能东来院士的年龄还小,并不清楚当年的一些事情,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并不觉得奇怪,只是我希望东来院士能够及时调整观念,毕竟现在你已经不是一个教授了,而是华国的院士。”
“身份不同了,说话做事就和以前不同了,需要承担更重的责任,这一点,希望东来院士能够及时转变过来。”
王一方丝毫不为所动,依旧坚持着自己的想法。
听到王一方这么说,王东来也有些不耐烦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家经济不够发达,国防投入近乎停滞,就连成飞这样的单位都需要靠在外面接活才能维持下去,但是依旧咬着牙建立了京城对撞机,毫无疑问这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一个表现。”
“成果呢,自然是有的,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就不过多评价,可是同一时期的樱花国,以科技立国,开始了大手笔的研发投入,不过并没有集中在对撞机上面,或者某一个单一重要领域上面,而是分散在生物、化学、医药等不同领域不同项目上面。“
“樱花国这些年的发展,我想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虽说也有不少学术欺诈行为,但是瑕不掩瑜,收获还是相当巨大的。”
“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一个领域上面,无疑会挤压其他领域的科研经费,是一种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的行为,我认为是并不可取的。”
王东来原本想说的更加明显一点,但是看了看环境,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毕竟这里是新晋院士座谈会,还有领导在场,这么做并不合适。
而这个时候,不等王一方院士说话,杨言就注意到了领导的神情,当即就站了出来。
“好了,大型对撞机的事情暂时放下,事后两位院士都可以写一份报告上来,阐述各自的想法。”
有了杨言这句话,王一方院士深深地看了一眼王东来,就收回了目光。
王东来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这个项目在他重生之前,都没有完成,就可以知道上面的态度。
所以,他根本就不用担心什么。
好似是因为王一方和王东来的针锋相对,使得领导担心还会再出现这样的事情。
所以,接下来的座谈会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等到座谈会结束,众人离开的时候。
王一方院士主动地走到了王东来的跟前,出声说道:“东来院士,虽然不知道你为什么会这么反对我的提议,但是我想这里面会不会是有什么误会。”
“大型对撞机项目,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的,东来院士可能不太了解高能物理这一领域,只看到了耗资巨大的一点,却不知道它所带来的好处。”
“一旦建成的话,我们在高能物理这一领域就真正地拥有了话语权,等到做出成果之后,我们就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我们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眼看着王一方院士还要说,王东来连忙出声打断,说道:“王一方院士,我明白你所说的内容都是真的,大型对撞机项目的建成,确实是会对国内高能物理领域发展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可是,问题也同时摆在这里,基础零件受制于人,人才队伍梯队建设不够完善,缺少人才,资金缺口太大,哪怕是让地方承担土地等成本,360亿也未必能覆盖得了,必然还会增加投入。”
“国内的经济发展速度看似不错,可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将大量的资金一股脑地投入到高能物理上面,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花费珍贵的4个亿购买欧美淘汰的正负电子对撞机,造成了科研经费透支,大量科研院所甚至是教授和院士们发不出工资,这样的教训有一次就够了。”
“王一方院士,我明白你作为高能物理领域的院士,基于自身的立场,肯定是希望能够发展大型对撞机的,但是我希望能够不仅仅只是站在高能物理的角度上,华国还不是一个发达国家,每一分钱都要发挥最大的价值。”
说完之后,王东来不顾王一方难看无比的脸色,直接转身离开。
王东来没走多远,邓刚院士就走了过来。
“王院士,你是这个!”
邓刚竖着大拇指,一脸钦佩地看着王东来说道。
“好家伙,一个大型对撞机,需要一个一百公里的圆环,起码的占地面积就需要1800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魔都那么大,要是建在京城这样的核心地区,土地成本翻了天不说。”
“我可是听说了,这位王一方院士在获得奖项之后,就一直想要说服上面建设大型对撞机项目,而设备预算,也从最开始的一千亿美元,变成两百亿美元,最后到今天的360亿。”
“也幸亏有你在,不然的话,今天还真的不知道会怎么发展下去。”
“要是领导真的动心了,那可就完了!”
“你不用担心,没有多少人会同意的,八十年代科研经费被京城对撞机所占用,饭都吃不上还要上街摆摊的那些教授和院士都还在,他们肯定不会同意的,让这样的事情再来一次。”
邓刚年龄大一些,所以对于学术界的有些事情了解的很清楚。
通过之前的接触,邓刚和王东来相谈甚欢,所以就在此时主动地找了上来,出声宽慰着王东来。
“建设大型对撞机有利有弊,从目前来看,绝对是弊大于利的,我之所以会站出来,只是不想看到国家的科研经费白白糟蹋,影响到国内的科研进展。”
“如果时机合适的话,进行大型对撞机实验,其实也是可以的,高能物理的研究也是很重要的。只不过,眼下并不是一个好时机而已。”
“至于我本身,其实无所谓,毕竟我只是一个数学家,而搞数学,最大的花费无非就是买纸笔了。”
王东来并没有全盘否定王一方院士。
提出建设大型对撞机项目,王东来也不好说王一方院士的公心大还是私心更甚。
“哈哈,王院士这番话就太客气了,我看你在空气动力学上面的造诣就相当的高,估计都没有人能想得到。”
邓刚哈哈笑着说道。
“邓院士,晚上有空没有,不妨找个地方我们好好聊聊,我对航天技术还是挺感兴趣的,正好向你讨教讨教。”
王东来主动出声,邀请起来。
邓刚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就答应了王东来的邀请。
之前的交流,虽然短暂,可是也让邓刚有着不小的收获,只是交流的时间太短暂,多少有些意犹未尽。
本来他就想着座谈会结束后,和王东来约个时间再聊聊。
结果王东来主动出声邀请,邓刚自然不会拒绝了,当即答应下来。
另一方面。
这一次被增选为院士的足有六十多人,人一多,自然不可能保守住秘密。
所以,座谈会结束,没有用到半个小时,国内学术界该知道此事的都知道了此事。
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一方和国内最年轻的院士,因为大型对撞机在领导的面前,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再加上,大型对撞机建设需要360亿的建设成本。
这样的信息叠加到一起,顿时就吸引了国内大多数学者的注意力。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消息传播的越来越广。
很快,事情就有了新的变化。
一本新书,忽然发行出来,铺天盖地宣传起来。
书名赫然正是《从万里长城到巨型对撞机!》
该书作者正是……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6/6846/52160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