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风
推荐阅读:苦境:从掀桌旷世穷武开始、原来我才是那年兽、该给世界上上强度了、从龙族开始的女主之路、这个神君正得发邪、超融合,我有无限形态、巫师,我有一个游戏面板、这个武神太极端了、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怪物们的密教准则、
第18章风
年后。
李杰的调研报告,又一次登上了内参,这一次,引发的震动比上一次还要大。
紧接着,杨春收在《浙省日报》第二版发表了一篇文章。
《鸡毛换糖的拨浪鼓,又响了》
文中,他引用了李杰文章中的部分数据,再结合乌义县本土的部分数据,论证了鸡毛换糖的必要性。
鸡毛换糖,既能推动乌义县的红糖产业,又能换回出口所需的‘红毛’。
那些挑剩下的来的鸡毛,能够进行沤肥。
利好粮食增产。
利好农村。
在陈小飞的来信中,燕京前门大珊栏街道办的干部带着几位知识青年,在天安门办起了燕京大碗茶青年茶舍,卖起了大碗茶。
收到信后,李杰截取了部分内容,然后又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了《浙省日报》。
接着。
虽然大碗茶的生意不好,但摆了那么久还没有出现问题,上面的态度,基本已经明朗化。
陆陆续续又有一部分学者、记者追踪了大碗茶的新闻。
得知这事,陈小飞还特地去体验了一把。
这是真的。
风又从北方吹响了南方。
在那帮忙卖茶。
继‘陈江河’之后,杨春收也在省内出了名。
作为真正的体制内的人,敢在这种时候给鸡毛换糖背书,无疑是一种极为大胆,且冒险的行为。
然后。
全国各地的街头巷尾陆续出现了不少个体的小吃摊、补鞋摊、自行车修理铺。
免费的。
微风乍起。
上面没有彻底定调之前,官方是不可能给鸡毛换糖背书的。
虽然官方没有为其正名,但乌义县从事鸡毛换糖的‘个体’们,却看到了几分希望的曙光。
利好小商品流通。
连续两篇文章,都在经济、学术、新闻界引发了强烈的反响,但鸡毛换糖毕竟有擦边的嫌疑。
这阵风,慢慢地吹响了北方,吹响了心脏地带。
既能创汇,又能提高粮食产量,于国于民,可谓是双赢。
不是造谣的假新闻。
看到燕京发生的那些变化,官方虽然没有明面上出台相对应的政策,但个体摊贩的境遇,明显发生了变化。
只要不涉及工业用品,基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像陈家村,像温成那些兜售小商品的个体们,身上背着的枷锁,被解开了一道。
敲糖帮的足迹,开始慢慢扩大。
从乌义开始辐射,一直到省内,再到省外的长三角周边。
陈家村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政策松绑,鸡毛换糖的利润变大了,哪怕是最稳的陈金水,也会在担子里带上一些小商品。
袜子、梳子、针线、红糖、盐等等小商品,都在可供选择的范围之内。
在此之前,他还特地来了一趟县城,让李杰帮忙出出主意,当当参谋。
哪些小商品能卖,哪些不能卖,那些地方能去,哪些地方不能去,李杰都给他们标注清楚了。
后来。
李杰听说那份手册成了敲糖帮人人必备的东西。
不识字也要找人抄一份,然后让人念给自己听。
虽然政策没有明确松绑,但在他们身上,李杰看到了一种旺盛的生命力。
只要有一丝缝隙,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地冲向那束光。
期间。
李杰又收到了一些学生的信件。
大学生多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了,一些只有当地知道的新闻,都被他们一一传了回来。
燕京、申海、金陵、羊城、津门、冰城等等,各地都在变化着。
没办法。
待业青年太多。
两千多万的缺口,从哪找?
企业根本安置不下这么多人,只能开放个体经营。
然后。
又是一年高考。
今年陈家村一共五人参加高考,五人全部考中。
不过,这一批大学生中,并没有清北复交那样级别的名校生。
虽然没有,但能考上已经很不错了。
高等教育没有大规模扩招之前,大学生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今年暑假,陈家村往届的大学生们,并没有全部回来,大部分人都留在了学校那边。
参加社会实践。
少数几个回来的,还是带着任务来的。
补课传统,不能丢。
近期,陈家村的村民们已经开始商量,是不是集资建一个学堂。
不是那种学校,而是专门给娃娃们补课用的课堂。
在祠堂那边补课,总归不是一回事。
两年过去,祠堂又重新启用,逢年过节,村民们都会过去祭拜一二,烧几刀纸,上两炷香。
常年鸡毛换糖,陈家村的村民都很团结,虽然矛盾还有,但在这种大事上,所有人还是一致对外。
说干就干。
秋收之后,陈家村的男人们,暂时停下了走街串巷,开始建起了学堂。
面积不用太大。
两间屋子+一个小院就行。
砖瓦、水泥,谁家有票就掏出来,你家匀一点,他家收一点,开销由全体村民平摊。
入冬前,学堂就被盖了起来。
与此同时。
温成和乌义县的部分个体,已经收到了官方核准发放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瓜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可以正儿八经的卖了。
不过,前提是这些东西是自家种的,除了自己家里人之外,不能雇佣其他人。
对了。
杨春收升职了。
变成了分管工商业的副县。
核准个体户营业执照,就是他管辖范围之内的事务。
得知这事,陈家村周围的村民当即蜂拥而至,都快把他办公室的门槛给踏破了。
一天要接待上百人。
对于这些赶来办个体执照的人,杨春收都很客气。
该办就办。
不搞那些有的没的。
这天,陈金水也跑到了县城,收到那份办理执照的回执,他高兴得买了两瓶酒。
“江河,晚上陪我喝两杯。”
来到李杰分配的宿舍之后,陈金水一边将买好的熟食、酒水放到桌上,一边朝着里屋喊道。
“好。”
听到动静,李杰从屋里走了出来。
“阿大,你先坐一会,我去整几个菜。”
从今天开始,敲糖帮从无证经营,摇身一变,成了正规军,这确实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料想,倒卖被抓的事,应该不会再发生了吧?
(本章完)
年后。
李杰的调研报告,又一次登上了内参,这一次,引发的震动比上一次还要大。
紧接着,杨春收在《浙省日报》第二版发表了一篇文章。
《鸡毛换糖的拨浪鼓,又响了》
文中,他引用了李杰文章中的部分数据,再结合乌义县本土的部分数据,论证了鸡毛换糖的必要性。
鸡毛换糖,既能推动乌义县的红糖产业,又能换回出口所需的‘红毛’。
那些挑剩下的来的鸡毛,能够进行沤肥。
利好粮食增产。
利好农村。
在陈小飞的来信中,燕京前门大珊栏街道办的干部带着几位知识青年,在天安门办起了燕京大碗茶青年茶舍,卖起了大碗茶。
收到信后,李杰截取了部分内容,然后又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了《浙省日报》。
接着。
虽然大碗茶的生意不好,但摆了那么久还没有出现问题,上面的态度,基本已经明朗化。
陆陆续续又有一部分学者、记者追踪了大碗茶的新闻。
得知这事,陈小飞还特地去体验了一把。
这是真的。
风又从北方吹响了南方。
在那帮忙卖茶。
继‘陈江河’之后,杨春收也在省内出了名。
作为真正的体制内的人,敢在这种时候给鸡毛换糖背书,无疑是一种极为大胆,且冒险的行为。
然后。
全国各地的街头巷尾陆续出现了不少个体的小吃摊、补鞋摊、自行车修理铺。
免费的。
微风乍起。
上面没有彻底定调之前,官方是不可能给鸡毛换糖背书的。
虽然官方没有为其正名,但乌义县从事鸡毛换糖的‘个体’们,却看到了几分希望的曙光。
利好小商品流通。
连续两篇文章,都在经济、学术、新闻界引发了强烈的反响,但鸡毛换糖毕竟有擦边的嫌疑。
这阵风,慢慢地吹响了北方,吹响了心脏地带。
既能创汇,又能提高粮食产量,于国于民,可谓是双赢。
不是造谣的假新闻。
看到燕京发生的那些变化,官方虽然没有明面上出台相对应的政策,但个体摊贩的境遇,明显发生了变化。
只要不涉及工业用品,基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像陈家村,像温成那些兜售小商品的个体们,身上背着的枷锁,被解开了一道。
敲糖帮的足迹,开始慢慢扩大。
从乌义开始辐射,一直到省内,再到省外的长三角周边。
陈家村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政策松绑,鸡毛换糖的利润变大了,哪怕是最稳的陈金水,也会在担子里带上一些小商品。
袜子、梳子、针线、红糖、盐等等小商品,都在可供选择的范围之内。
在此之前,他还特地来了一趟县城,让李杰帮忙出出主意,当当参谋。
哪些小商品能卖,哪些不能卖,那些地方能去,哪些地方不能去,李杰都给他们标注清楚了。
后来。
李杰听说那份手册成了敲糖帮人人必备的东西。
不识字也要找人抄一份,然后让人念给自己听。
虽然政策没有明确松绑,但在他们身上,李杰看到了一种旺盛的生命力。
只要有一丝缝隙,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地冲向那束光。
期间。
李杰又收到了一些学生的信件。
大学生多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了,一些只有当地知道的新闻,都被他们一一传了回来。
燕京、申海、金陵、羊城、津门、冰城等等,各地都在变化着。
没办法。
待业青年太多。
两千多万的缺口,从哪找?
企业根本安置不下这么多人,只能开放个体经营。
然后。
又是一年高考。
今年陈家村一共五人参加高考,五人全部考中。
不过,这一批大学生中,并没有清北复交那样级别的名校生。
虽然没有,但能考上已经很不错了。
高等教育没有大规模扩招之前,大学生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今年暑假,陈家村往届的大学生们,并没有全部回来,大部分人都留在了学校那边。
参加社会实践。
少数几个回来的,还是带着任务来的。
补课传统,不能丢。
近期,陈家村的村民们已经开始商量,是不是集资建一个学堂。
不是那种学校,而是专门给娃娃们补课用的课堂。
在祠堂那边补课,总归不是一回事。
两年过去,祠堂又重新启用,逢年过节,村民们都会过去祭拜一二,烧几刀纸,上两炷香。
常年鸡毛换糖,陈家村的村民都很团结,虽然矛盾还有,但在这种大事上,所有人还是一致对外。
说干就干。
秋收之后,陈家村的男人们,暂时停下了走街串巷,开始建起了学堂。
面积不用太大。
两间屋子+一个小院就行。
砖瓦、水泥,谁家有票就掏出来,你家匀一点,他家收一点,开销由全体村民平摊。
入冬前,学堂就被盖了起来。
与此同时。
温成和乌义县的部分个体,已经收到了官方核准发放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瓜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可以正儿八经的卖了。
不过,前提是这些东西是自家种的,除了自己家里人之外,不能雇佣其他人。
对了。
杨春收升职了。
变成了分管工商业的副县。
核准个体户营业执照,就是他管辖范围之内的事务。
得知这事,陈家村周围的村民当即蜂拥而至,都快把他办公室的门槛给踏破了。
一天要接待上百人。
对于这些赶来办个体执照的人,杨春收都很客气。
该办就办。
不搞那些有的没的。
这天,陈金水也跑到了县城,收到那份办理执照的回执,他高兴得买了两瓶酒。
“江河,晚上陪我喝两杯。”
来到李杰分配的宿舍之后,陈金水一边将买好的熟食、酒水放到桌上,一边朝着里屋喊道。
“好。”
听到动静,李杰从屋里走了出来。
“阿大,你先坐一会,我去整几个菜。”
从今天开始,敲糖帮从无证经营,摇身一变,成了正规军,这确实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料想,倒卖被抓的事,应该不会再发生了吧?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6/6999/53011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