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贵妃8
推荐阅读:世子稳重点、让你当闲散驸马,你成至强武圣?、高武末世:从不修炼开始变强、谍战:我成了最大的特务头子、网游:神级刺客,我即是暗影!、寒门宰相、拯救诸天单身汉、重生八一渔猎西北、开局一把斩魄刀,打造最强雾隐村、风吟武门、
雍正的确也开始琢磨着锻炼几个儿子了!
虽说如今比起刚登基那会儿,如今雍正的位置已经坐稳了,但是其他方面也是问题多多。有道是三年无改父道,但现在已经四五年过去了,该改的还是得改起来。
雍正当初还是皇子那会儿,就看很多事情不顺眼了,如今恨不得立刻整顿吏治,摊丁入亩,改革税赋,反正就是一句话,他要改革!
但是改革从来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毕竟,只要改起来,就有利益受损的人,而且利益受损的是官员,是士绅,当然,八旗里头的王公贵族,也在利益受损的阶级里头。
但到了这个时候,早就是不改不行了!民间胡人无百年国运的传言还在发酵,哪怕大兴文字狱,也就只能堵住一部分人的嘴。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他们其实不管坐在上头的皇帝是谁,他们得先管好自己的肚皮,要是连勉强糊口都不行,便是上
头坐着的是什么尧舜,他们也是不管的。
雍正能用的人其实也不多,怡亲王原本就是他的铁杆,雍正登基之后,又是封他做亲王,又是追封敏妃为皇贵妃,让其与康熙合葬,一连串组合拳下来,怡亲王已经成了他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执行者,如今就在帮着雍正扛住宗室和八旗王公的压
力。
年羹尧如今也能用得上,八旗重军功,他军功又很是煊赫,当初老十四折腾了几年也没折腾出个名来,年羹尧却是正儿八经平定了青海,并且还是那种没什么后患的平定,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年羹尧的份量。别的不说,年羹尧现在就是不带
兵了,青海那边的许多将领见到年羹尧,也得下拜行礼,毕竟是老上司,提携他们的恩主,只要年羹尧不倒,他们在很多时候,肯定是要支持年羹尧的。
除此之外,雍正能用的无非就是田文静李卫等人,潜邸里头的谋士戴铎出点小主意也就罢了,这种宏观层面上的改革,这位根本无从着手。
总之,人根本不够用,所以,该到了用儿子的时候了。
弘时如今看起来似乎靠谱了一些,但他这个人耳根子软,没什么心眼,估摸着也玩不过那些大臣,思来想去,雍正就先将弘时给安排到了刑部,让他先看看世道险恶再说!弘历倒是挺聪明,不过其他暂时也看不出来,雍正琢磨一下,先将弘历
放到了吏部,至于弘昼,一想到这个儿子,雍正就有些头大,这儿子是个没心没肺的,就知道玩闹,琢磨一番之后,叫他去工部行走算了。
不光是自己的几个儿子,雍正如今连几个侄子也不放过,各自都安排了差事,反正你们年纪这么大了,光是读书也是没用,身为宗室,没法行万里路,那就多干点事情吧!干得好应该的,干不好,你们还想不想继承爵位了?
一番分派之后,上书房一下子变得冷清了许多,现在居然几个念书的皇子都是苏茵的儿子了!
这几个小家伙也不是省油的灯,如今就在上书房里头带着一帮宗室子弟还有伴读哈哈珠子,开始各种折腾起来。
他们倒也不是胡乱作为,而是按着史书上的故事,玩起了过家家。每日里分派角色任务,在圆明园里头今儿个垒土造城,明儿个攻伐四方,只弄得鸡飞狗跳,烟尘滚滚。
爱新觉罗家嘴上说着尊师重道,实际上,上书房里头,先生是得跪着给学生上课的,因此,这些孩子对先生并无什么敬畏之心,所以,先生说话,他们一个个还理直气壮,毕竟,尽信书不如无书嘛,我们得实践一下,才知道书上讲的东西对不
对。
先生们没有办法,只得告到了雍正那里。
雍正听了,也觉得讶异,手里的事情也放下了,直接带着人过去查看这帮小家伙又在折腾什么。
结果到了的时候,就看到几个孩子倒是没有像是先生说的一样打起来,而是分成三派,正在扮演三国争霸呢!
这也是苏茵给出的主意,她原本差不多算是小镇做题家,到了大学之后才知道大城市里面各种新鲜事,比如说模拟联合国大会,不少学校都有类似的活动,颇有些章法。
放在这个时候,肯定是不能用联合国,因此,苏茵就出主意,说你们就当自己是一方首领,想要一统中原,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各自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劣势,可以做什么。
这会儿福宜就抓到了吴国的剧本,那边抓到蜀国剧本的是福沛,他年纪最小,也是听过三国演义故事的,这会儿还在亢奋:“我有诸葛亮了!”
一边福惠嘿嘿笑道:“你有诸葛亮又怎么样,诸葛亮最后北伐不是还没成功!”
福宜在一边却是给福惠泼了一盆冷水,说道:“按照历史,三国里头,吴国才是最后一个灭亡的!何况,真要是什么都按照历史,那我们做什么!”
福惠却是信心十足,说道:“我虎踞中原,人口和土地最多,我现在就鼓励生育,继续屯田,以后肯定比你们强!”
福沛有些委屈,他就知道一个诸葛亮,其他也不知道啊,只得可怜巴巴地看向了旁边打扮成诸葛亮的伴读,是年希尧的小儿子年珉,他连忙说道:“蜀国有五虎上将,都有万夫不当之勇,这就带人去骚扰边境,叫你不能屯田!”
福宜却在一边说道:“你们就一个个盯着中原之地,我这边有长江天险,接下来就招揽山越,开发交州,那边一年两熟甚至三熟,以后不比你们差!”
他们身边跟着的一帮大大小小的孩子也是一个劲地鼓噪,三国演义算是这个时代的畅销书,传说当年还没入关的时候,祖宗们就是拿着这本书当兵书用的,如今市面上说三国唱三国的戏曲也多,大家之所以选择了这一段历史,就是因为大家都
知道一些。因此,蜀国阵营的说趁着吕蒙还年轻的时候,先干掉吕蒙,关羽就不会败走麦城。魏国阵营的也被启发了,当下表示,其实还是应该干掉司马懿,魏国就不会灭亡。然后立马就有人跳出来,没了司马懿,谁来对付诸葛亮?………………
雍正在一边听得兴致勃勃,几个孩子虽说年纪小,考虑不周全,对于国家的认识主要还是集中在人口,粮食,最多就是加上人才上头,但是,很显然,他们如今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大局观,因此,他也不想打扰几个孩子,就看他们如何再玩下
去。
结果他这些人在附近着实有些显眼,因为对三国只是听了几个故事,现在刚刚入学,识字量还不多,许多东西根本不知道的福沛这会儿想要插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得东张西望,就这样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雍正一行人,他年纪最小,雍正对
他也极为宠爱,这会儿顿时就欢呼一声:“皇阿玛!”
一帮正吵得面红耳赤的孩子这才发现了雍正的到来,当下喊的喊,跪的跪,差点没乱成一团。
雍正板起脸,说道:“朕听你们先生说,你们一个个不知道好好读书,每日里都在胡作非为,是这样吗?”
福宜壮着胆子说道:“皇阿玛,咱们也没胡作非为啊,先生们教的那些东西,咱们也学了,总不能一直坐在屋里念书吧!”
雍正便问道:“那先生都教了什么?”
上书房里面能教什么,无非就是四书五经之类,这些日子就在讲春秋,开篇就讲郑伯克段于鄢,福宜就觉得没什么意思,共叔段的野心也是郑庄公自己放纵出来的,他一开始就没打算好好对这个弟弟,就算共叔段老老实实的,郑庄公只怕还有
别的法子,这还有什么好说的。结果先生们不讲这些,反而在那里说什么颍考叔和郑庄公的孝道,委实无趣。
福宜就将这事说了,然后说道:“郑庄公要是真孝顺,就该早早跟弟弟说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要是这样共叔段还不肯,那才叫名正言顺,如今这般,就像是有个人将钱袋子丢在人来人往的马路上,却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拾金不昧一样!”
雍正听了,不由哈哈一笑,转头看向跟来的几个人,笑道:“诸位,朕这六阿哥如何?”
怡亲王在一边笑道:“六阿哥聪慧纯质,奴才不如也!”其他人也跟着夸奖起来。
雍正嘴角都有些压不下去,却故作谦虚道:“就是点小聪明罢了,就这还瞧不上先生呢,就得好好教导才行!”
雍正原本是来教训一帮孩子的,如今瞧着他们弄得有模有样,便干脆表示,只要他们每日的功课完成了,就可以继续做这样的游戏,而且,为了方便他们,雍正又将梧桐院对他们开放,还表示,他们要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就问几个先生。
几个孩子得了许可,愈发得意起来,以前还都是小打小闹,如今居然还找人用木片竹片之类做了简易的盔甲,真当自己是大将军,统领千军万马了!
皇后听了都有些紧张,生怕有人借此生事,倒是雍正却没当回事,只叫专人保管一帮孩子的各种衣服道具,免得有人做些什么小动作出来。甚至,雍正还开始自己出题目,叫几个孩子去搞。比如说,叫几个孩子分别做主审官审案子,或者是到
了春耕的时候,叫几个孩子作为劝官,让百姓改种新的作物之类,还叫一些宫人奴才跟着配合,反正居然搞得有点正轨起来。
苏茵如今已经插不上手了,她直接将这些当做日常娱乐看,让人将每天发生的事情告诉自己一声,每每听得兴味盎然。
皇后同样对此很感兴趣,她一直觉得苏茵没心没肺,对于孩子的前程不上心,哪知道如今看起来,皇上自己将事情接手了,靠着这些游戏,这些孩子说不定再等个几年,就具备一定的施政经验了。这让皇后兴奋的同时,又有些恐惧,毕竟,先
帝时期诸子夺嫡的事情在那里,等到福宜他们这些孩子长大了,又会是个什么光景呢?
雍正反倒是没想这么多,对他来说,儿子出息不是什么坏事,反正是秘密立储,他到时候尽管选更好的就行。
不过,随着政事的增多,雍正又是个事必躬亲的,古往今来,能在勤政上头跟他比的,大概就是朱元璋,他又是半百的人了,自然有些精力不济。
想让雍正放权,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为了提升精力,甚至是延年益寿,雍正就想到了丹药上头。
苏茵知道他找了不少道士和尚,还在圆明园弄了丹房的时候,差点没翻个白眼,这些做皇帝的人,真是一点创意都没有,从秦始皇开始,就是吃丹药,这都两千年过去了,还是吃丹药。这玩意吃死多少皇帝了,居然还有人信这个!
对于兴头上的皇帝来说,你要是直接跟他说什么丹药有毒不能吃,那肯定是不行的,你得让他自己发现才行,显得他比较聪明。
雍正这人还挺博爱,丹房那边炼了丹药送过来,他不光自己吃,还赏赐大臣和后妃,苏茵这里就得了一瓶,她脸都僵住了。
不过,苏茵表现得兴致勃勃:“这吃丹药有什么讲究吗?要不要沐浴斋戒几天?是不是要选个什么良辰吉日?是直接吞还是和水服用?和水服用的话,水有什么讲究吗?”
来送赏赐的太监是苏培盛,他一脸懵逼地带着苏茵的疑惑回去禀报雍正了。
雍正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他是个很讲究仪式感的人,没错啊,这吃仙丹,总不能就像是吃糖豆一样,随随便便往嘴里一塞,嚼几口咽下去就行,而且这些丹药到底能不能嚼还是个问题呢,毕竟,看起来外头都带着点金属的光泽呢,到时候硌
牙了怎么办!
当下,雍正自己手里的丹药也不吃了,先召了那几个道士过来,询问这些问题。
老实说,到了这个时候,其实这帮子道士对于吃丹药到底能不能长生不老,都是有些心里打鼓的,但是给皇帝炼丹,那是真的挺有好处的事情,各种黄金白银还有其他贵金属,那是可劲的用,还有什么人参灵芝之类的珍稀药材,也是流水一般
地送过来。这些人能被推荐到雍正这里来,或多或少都是有些真本事的,他们未必能炼成什么长生不老丹,但是,其他一些比较常规的丹药,也不是炼不出来。
前头那些先辈们用丹药毒死了多少帝王将相且不说,他们也怕给皇帝吃出什么毛病来,如今一听雍正的问话,顿时来劲了。没错啊,道家各种活动都有相应的仪轨,没道理服用丹药不讲究这个,他们当下表示,这肯定是需要的,比如说,要选
择子时的无根水,以玉器盛放,选择初一十五时候大日初升,紫气东来的那一刻,以无根水服用,吃之前,也得沐浴斋戒三日......总之,零零总总的,恨不得连到时候穿什么衣服,坐在什么方位,面向什么地方都说得头头是道。
雍正一听,不免大感兴趣,感觉有门了,只是又疑惑,你们之前怎么不说。这些道士立马表示,这次的丹药只是强身健体丹,对于仪式要求不高,万岁爷你日理万机,怕耽误了万岁爷的大事,所以没说,等到之后的延年益寿丹出来,就要讲究
起来了。
不管怎么说,这些道士将话都圆回来了,雍正虽说心中有些犹疑,但之前吃了一粒,觉得的确精力充沛了许多,熬夜批奏折批到子时都不觉得困,因此,又放下了心中疑惑,叫苏培盛给苏茵转达仙师们的意思。
苏茵听了,顿时表现得大喜过望,表示皇上日理万机,没空遵守仪式,臣妾却是有的是时间,正好臣妾之前接连产育,身体底子还是有点虚,这强身健体丹来得正好。
苏茵果不其然,选好了时间,开始沐浴斋戒,还叫宫人帮着诵经,雍正之前就开始叫人拿什么玉盘玉碟之类,子时的时候放在外头收集无根水,之前还正好遇上晚间下了一次雨,因此倒是收集了不少,就给苏茵这边送了一瓶。
然后苏茵又叫从猫狗房那里弄了一对斗鸡过来,表示当初刘安炼制仙丹的时候,连着鸡犬吃了都能升天,横竖这强身健体丹多得很,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培养出一对钢筋铁骨的极品斗鸡来。这虽然有点荒唐,但谁叫苏茵是宠妃呢,多耗费几粒丹
药算什么!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苏茵就开始等待十五那一天的凌晨,她专门选了圆明园最高的紫碧山房,在那里等待日出的那一刻。
苏茵自己根本没吃,就是藏在舌根下头,然后悄悄吐了,却是叫人趁着斗鸡叫的时候,将几粒所谓的强身健体丹给塞进了斗鸡嘴里。
然后乐子来了,那一对斗鸡一开始是真的精神亢奋,继而都开始发狂起来,它们原本就是培育出来比斗的,这会儿却是毫无章法,胡乱扑腾,似乎产生了幻觉一般,飞来扑去,最后闹得奄奄一息。
苏茵装作一副吓傻了的模样,忙叫人来看,消息自然也就传到雍正耳朵里,雍正也关心苏茵这般仔细按照仪式吃药会是什么情况呢,听说之后,不免就生出了许多疑虑来,顾不得太医是看人,而不是兽医了,连着太医都叫了过来。
太医看着那两只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之前那般神俊,却是比起落汤鸡还要凄惨几分的斗鸡,心里都忍不住抽了抽,他们哪知道这两只鸡是怎么回事,看起来又不像是好斗到两败俱伤的样子,只得询问一旁伺候的宫人是什么情况,宫人们就将刚
才所见所闻描述了一遍,听到苏茵突发奇想,想要借着那几粒丹药,培养一对极品斗鸡,结果严格按照仪式,不仅自己吃了,还喂了那一对斗鸡几粒丹药,原本它们还好好的,结果不过小半个时辰,这两只斗鸡就发了疯。
一个年轻一点的太医有些尴尬地说道:“这似乎像是前人笔记里头服用了五石散的症状.....”
雍正脸色有些难看,五石散这玩意,许多人都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吃了之后还要发散,因此,那会儿的魏晋名士,之所以放浪形骸,鬼哭狼嚎,白日裸奔的都有,就是吃了五石散之后浑身发热,皮肤也会变得非常敏感,哪怕穿着极品丝
绸,都会觉得粗糙难受,所以才会搞出种种稀奇古怪的事情来。所谓的魏晋风流,在许多人眼里,就跟笑话差不多。
结果如今这强身健体丹,难道就是另一种五石散吗?
雍正神情冷硬,干巴巴地说道:“先给贵妃诊脉!”
苏茵又没真的吃,能有什么症状,不过她还是说道,自己原本每日里都会睡到天光大亮,这次为了这丹药的事情,四更天就起来了,一路往这边而来,按理说这会儿应该比较困,但她就是比较精神,一点困意也没有。
太医把脉把了半天,只得说苏茵是吃得比较少,所以无甚症状,又壮着胆子,想要给雍正诊脉。
雍正答应下来,然后就看到太医脸色有些变化,最后期期艾艾地表示,万岁爷你最近丹药吃得有点多,有些脾胃虚弱,痰火扰心,气血逆乱……………
雍正的脸色变得铁青,看着苏茵满脸担忧惶恐的模样,还是安慰了她一下:“放心,朕无事!”他还有些信不过太医,又宣了御医过来,一摸脉,还是一样。
御医之前就劝过雍正,不要随意服用什么丹药,这会儿壮着胆子说道:“万岁爷若要长生,奴才无可奈何,但奴才敢说,这烧铅汞,炼制出来的丹药,却是有害无益,还请万岁爷明察!”
雍正神情愈发阴晴不定起来,忽然说道:“朕知道了,此事不许外传,明白没有?”
虽说如今比起刚登基那会儿,如今雍正的位置已经坐稳了,但是其他方面也是问题多多。有道是三年无改父道,但现在已经四五年过去了,该改的还是得改起来。
雍正当初还是皇子那会儿,就看很多事情不顺眼了,如今恨不得立刻整顿吏治,摊丁入亩,改革税赋,反正就是一句话,他要改革!
但是改革从来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毕竟,只要改起来,就有利益受损的人,而且利益受损的是官员,是士绅,当然,八旗里头的王公贵族,也在利益受损的阶级里头。
但到了这个时候,早就是不改不行了!民间胡人无百年国运的传言还在发酵,哪怕大兴文字狱,也就只能堵住一部分人的嘴。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他们其实不管坐在上头的皇帝是谁,他们得先管好自己的肚皮,要是连勉强糊口都不行,便是上
头坐着的是什么尧舜,他们也是不管的。
雍正能用的人其实也不多,怡亲王原本就是他的铁杆,雍正登基之后,又是封他做亲王,又是追封敏妃为皇贵妃,让其与康熙合葬,一连串组合拳下来,怡亲王已经成了他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执行者,如今就在帮着雍正扛住宗室和八旗王公的压
力。
年羹尧如今也能用得上,八旗重军功,他军功又很是煊赫,当初老十四折腾了几年也没折腾出个名来,年羹尧却是正儿八经平定了青海,并且还是那种没什么后患的平定,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年羹尧的份量。别的不说,年羹尧现在就是不带
兵了,青海那边的许多将领见到年羹尧,也得下拜行礼,毕竟是老上司,提携他们的恩主,只要年羹尧不倒,他们在很多时候,肯定是要支持年羹尧的。
除此之外,雍正能用的无非就是田文静李卫等人,潜邸里头的谋士戴铎出点小主意也就罢了,这种宏观层面上的改革,这位根本无从着手。
总之,人根本不够用,所以,该到了用儿子的时候了。
弘时如今看起来似乎靠谱了一些,但他这个人耳根子软,没什么心眼,估摸着也玩不过那些大臣,思来想去,雍正就先将弘时给安排到了刑部,让他先看看世道险恶再说!弘历倒是挺聪明,不过其他暂时也看不出来,雍正琢磨一下,先将弘历
放到了吏部,至于弘昼,一想到这个儿子,雍正就有些头大,这儿子是个没心没肺的,就知道玩闹,琢磨一番之后,叫他去工部行走算了。
不光是自己的几个儿子,雍正如今连几个侄子也不放过,各自都安排了差事,反正你们年纪这么大了,光是读书也是没用,身为宗室,没法行万里路,那就多干点事情吧!干得好应该的,干不好,你们还想不想继承爵位了?
一番分派之后,上书房一下子变得冷清了许多,现在居然几个念书的皇子都是苏茵的儿子了!
这几个小家伙也不是省油的灯,如今就在上书房里头带着一帮宗室子弟还有伴读哈哈珠子,开始各种折腾起来。
他们倒也不是胡乱作为,而是按着史书上的故事,玩起了过家家。每日里分派角色任务,在圆明园里头今儿个垒土造城,明儿个攻伐四方,只弄得鸡飞狗跳,烟尘滚滚。
爱新觉罗家嘴上说着尊师重道,实际上,上书房里头,先生是得跪着给学生上课的,因此,这些孩子对先生并无什么敬畏之心,所以,先生说话,他们一个个还理直气壮,毕竟,尽信书不如无书嘛,我们得实践一下,才知道书上讲的东西对不
对。
先生们没有办法,只得告到了雍正那里。
雍正听了,也觉得讶异,手里的事情也放下了,直接带着人过去查看这帮小家伙又在折腾什么。
结果到了的时候,就看到几个孩子倒是没有像是先生说的一样打起来,而是分成三派,正在扮演三国争霸呢!
这也是苏茵给出的主意,她原本差不多算是小镇做题家,到了大学之后才知道大城市里面各种新鲜事,比如说模拟联合国大会,不少学校都有类似的活动,颇有些章法。
放在这个时候,肯定是不能用联合国,因此,苏茵就出主意,说你们就当自己是一方首领,想要一统中原,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各自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劣势,可以做什么。
这会儿福宜就抓到了吴国的剧本,那边抓到蜀国剧本的是福沛,他年纪最小,也是听过三国演义故事的,这会儿还在亢奋:“我有诸葛亮了!”
一边福惠嘿嘿笑道:“你有诸葛亮又怎么样,诸葛亮最后北伐不是还没成功!”
福宜在一边却是给福惠泼了一盆冷水,说道:“按照历史,三国里头,吴国才是最后一个灭亡的!何况,真要是什么都按照历史,那我们做什么!”
福惠却是信心十足,说道:“我虎踞中原,人口和土地最多,我现在就鼓励生育,继续屯田,以后肯定比你们强!”
福沛有些委屈,他就知道一个诸葛亮,其他也不知道啊,只得可怜巴巴地看向了旁边打扮成诸葛亮的伴读,是年希尧的小儿子年珉,他连忙说道:“蜀国有五虎上将,都有万夫不当之勇,这就带人去骚扰边境,叫你不能屯田!”
福宜却在一边说道:“你们就一个个盯着中原之地,我这边有长江天险,接下来就招揽山越,开发交州,那边一年两熟甚至三熟,以后不比你们差!”
他们身边跟着的一帮大大小小的孩子也是一个劲地鼓噪,三国演义算是这个时代的畅销书,传说当年还没入关的时候,祖宗们就是拿着这本书当兵书用的,如今市面上说三国唱三国的戏曲也多,大家之所以选择了这一段历史,就是因为大家都
知道一些。因此,蜀国阵营的说趁着吕蒙还年轻的时候,先干掉吕蒙,关羽就不会败走麦城。魏国阵营的也被启发了,当下表示,其实还是应该干掉司马懿,魏国就不会灭亡。然后立马就有人跳出来,没了司马懿,谁来对付诸葛亮?………………
雍正在一边听得兴致勃勃,几个孩子虽说年纪小,考虑不周全,对于国家的认识主要还是集中在人口,粮食,最多就是加上人才上头,但是,很显然,他们如今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大局观,因此,他也不想打扰几个孩子,就看他们如何再玩下
去。
结果他这些人在附近着实有些显眼,因为对三国只是听了几个故事,现在刚刚入学,识字量还不多,许多东西根本不知道的福沛这会儿想要插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得东张西望,就这样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雍正一行人,他年纪最小,雍正对
他也极为宠爱,这会儿顿时就欢呼一声:“皇阿玛!”
一帮正吵得面红耳赤的孩子这才发现了雍正的到来,当下喊的喊,跪的跪,差点没乱成一团。
雍正板起脸,说道:“朕听你们先生说,你们一个个不知道好好读书,每日里都在胡作非为,是这样吗?”
福宜壮着胆子说道:“皇阿玛,咱们也没胡作非为啊,先生们教的那些东西,咱们也学了,总不能一直坐在屋里念书吧!”
雍正便问道:“那先生都教了什么?”
上书房里面能教什么,无非就是四书五经之类,这些日子就在讲春秋,开篇就讲郑伯克段于鄢,福宜就觉得没什么意思,共叔段的野心也是郑庄公自己放纵出来的,他一开始就没打算好好对这个弟弟,就算共叔段老老实实的,郑庄公只怕还有
别的法子,这还有什么好说的。结果先生们不讲这些,反而在那里说什么颍考叔和郑庄公的孝道,委实无趣。
福宜就将这事说了,然后说道:“郑庄公要是真孝顺,就该早早跟弟弟说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要是这样共叔段还不肯,那才叫名正言顺,如今这般,就像是有个人将钱袋子丢在人来人往的马路上,却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拾金不昧一样!”
雍正听了,不由哈哈一笑,转头看向跟来的几个人,笑道:“诸位,朕这六阿哥如何?”
怡亲王在一边笑道:“六阿哥聪慧纯质,奴才不如也!”其他人也跟着夸奖起来。
雍正嘴角都有些压不下去,却故作谦虚道:“就是点小聪明罢了,就这还瞧不上先生呢,就得好好教导才行!”
雍正原本是来教训一帮孩子的,如今瞧着他们弄得有模有样,便干脆表示,只要他们每日的功课完成了,就可以继续做这样的游戏,而且,为了方便他们,雍正又将梧桐院对他们开放,还表示,他们要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就问几个先生。
几个孩子得了许可,愈发得意起来,以前还都是小打小闹,如今居然还找人用木片竹片之类做了简易的盔甲,真当自己是大将军,统领千军万马了!
皇后听了都有些紧张,生怕有人借此生事,倒是雍正却没当回事,只叫专人保管一帮孩子的各种衣服道具,免得有人做些什么小动作出来。甚至,雍正还开始自己出题目,叫几个孩子去搞。比如说,叫几个孩子分别做主审官审案子,或者是到
了春耕的时候,叫几个孩子作为劝官,让百姓改种新的作物之类,还叫一些宫人奴才跟着配合,反正居然搞得有点正轨起来。
苏茵如今已经插不上手了,她直接将这些当做日常娱乐看,让人将每天发生的事情告诉自己一声,每每听得兴味盎然。
皇后同样对此很感兴趣,她一直觉得苏茵没心没肺,对于孩子的前程不上心,哪知道如今看起来,皇上自己将事情接手了,靠着这些游戏,这些孩子说不定再等个几年,就具备一定的施政经验了。这让皇后兴奋的同时,又有些恐惧,毕竟,先
帝时期诸子夺嫡的事情在那里,等到福宜他们这些孩子长大了,又会是个什么光景呢?
雍正反倒是没想这么多,对他来说,儿子出息不是什么坏事,反正是秘密立储,他到时候尽管选更好的就行。
不过,随着政事的增多,雍正又是个事必躬亲的,古往今来,能在勤政上头跟他比的,大概就是朱元璋,他又是半百的人了,自然有些精力不济。
想让雍正放权,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为了提升精力,甚至是延年益寿,雍正就想到了丹药上头。
苏茵知道他找了不少道士和尚,还在圆明园弄了丹房的时候,差点没翻个白眼,这些做皇帝的人,真是一点创意都没有,从秦始皇开始,就是吃丹药,这都两千年过去了,还是吃丹药。这玩意吃死多少皇帝了,居然还有人信这个!
对于兴头上的皇帝来说,你要是直接跟他说什么丹药有毒不能吃,那肯定是不行的,你得让他自己发现才行,显得他比较聪明。
雍正这人还挺博爱,丹房那边炼了丹药送过来,他不光自己吃,还赏赐大臣和后妃,苏茵这里就得了一瓶,她脸都僵住了。
不过,苏茵表现得兴致勃勃:“这吃丹药有什么讲究吗?要不要沐浴斋戒几天?是不是要选个什么良辰吉日?是直接吞还是和水服用?和水服用的话,水有什么讲究吗?”
来送赏赐的太监是苏培盛,他一脸懵逼地带着苏茵的疑惑回去禀报雍正了。
雍正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他是个很讲究仪式感的人,没错啊,这吃仙丹,总不能就像是吃糖豆一样,随随便便往嘴里一塞,嚼几口咽下去就行,而且这些丹药到底能不能嚼还是个问题呢,毕竟,看起来外头都带着点金属的光泽呢,到时候硌
牙了怎么办!
当下,雍正自己手里的丹药也不吃了,先召了那几个道士过来,询问这些问题。
老实说,到了这个时候,其实这帮子道士对于吃丹药到底能不能长生不老,都是有些心里打鼓的,但是给皇帝炼丹,那是真的挺有好处的事情,各种黄金白银还有其他贵金属,那是可劲的用,还有什么人参灵芝之类的珍稀药材,也是流水一般
地送过来。这些人能被推荐到雍正这里来,或多或少都是有些真本事的,他们未必能炼成什么长生不老丹,但是,其他一些比较常规的丹药,也不是炼不出来。
前头那些先辈们用丹药毒死了多少帝王将相且不说,他们也怕给皇帝吃出什么毛病来,如今一听雍正的问话,顿时来劲了。没错啊,道家各种活动都有相应的仪轨,没道理服用丹药不讲究这个,他们当下表示,这肯定是需要的,比如说,要选
择子时的无根水,以玉器盛放,选择初一十五时候大日初升,紫气东来的那一刻,以无根水服用,吃之前,也得沐浴斋戒三日......总之,零零总总的,恨不得连到时候穿什么衣服,坐在什么方位,面向什么地方都说得头头是道。
雍正一听,不免大感兴趣,感觉有门了,只是又疑惑,你们之前怎么不说。这些道士立马表示,这次的丹药只是强身健体丹,对于仪式要求不高,万岁爷你日理万机,怕耽误了万岁爷的大事,所以没说,等到之后的延年益寿丹出来,就要讲究
起来了。
不管怎么说,这些道士将话都圆回来了,雍正虽说心中有些犹疑,但之前吃了一粒,觉得的确精力充沛了许多,熬夜批奏折批到子时都不觉得困,因此,又放下了心中疑惑,叫苏培盛给苏茵转达仙师们的意思。
苏茵听了,顿时表现得大喜过望,表示皇上日理万机,没空遵守仪式,臣妾却是有的是时间,正好臣妾之前接连产育,身体底子还是有点虚,这强身健体丹来得正好。
苏茵果不其然,选好了时间,开始沐浴斋戒,还叫宫人帮着诵经,雍正之前就开始叫人拿什么玉盘玉碟之类,子时的时候放在外头收集无根水,之前还正好遇上晚间下了一次雨,因此倒是收集了不少,就给苏茵这边送了一瓶。
然后苏茵又叫从猫狗房那里弄了一对斗鸡过来,表示当初刘安炼制仙丹的时候,连着鸡犬吃了都能升天,横竖这强身健体丹多得很,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培养出一对钢筋铁骨的极品斗鸡来。这虽然有点荒唐,但谁叫苏茵是宠妃呢,多耗费几粒丹
药算什么!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苏茵就开始等待十五那一天的凌晨,她专门选了圆明园最高的紫碧山房,在那里等待日出的那一刻。
苏茵自己根本没吃,就是藏在舌根下头,然后悄悄吐了,却是叫人趁着斗鸡叫的时候,将几粒所谓的强身健体丹给塞进了斗鸡嘴里。
然后乐子来了,那一对斗鸡一开始是真的精神亢奋,继而都开始发狂起来,它们原本就是培育出来比斗的,这会儿却是毫无章法,胡乱扑腾,似乎产生了幻觉一般,飞来扑去,最后闹得奄奄一息。
苏茵装作一副吓傻了的模样,忙叫人来看,消息自然也就传到雍正耳朵里,雍正也关心苏茵这般仔细按照仪式吃药会是什么情况呢,听说之后,不免就生出了许多疑虑来,顾不得太医是看人,而不是兽医了,连着太医都叫了过来。
太医看着那两只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之前那般神俊,却是比起落汤鸡还要凄惨几分的斗鸡,心里都忍不住抽了抽,他们哪知道这两只鸡是怎么回事,看起来又不像是好斗到两败俱伤的样子,只得询问一旁伺候的宫人是什么情况,宫人们就将刚
才所见所闻描述了一遍,听到苏茵突发奇想,想要借着那几粒丹药,培养一对极品斗鸡,结果严格按照仪式,不仅自己吃了,还喂了那一对斗鸡几粒丹药,原本它们还好好的,结果不过小半个时辰,这两只斗鸡就发了疯。
一个年轻一点的太医有些尴尬地说道:“这似乎像是前人笔记里头服用了五石散的症状.....”
雍正脸色有些难看,五石散这玩意,许多人都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吃了之后还要发散,因此,那会儿的魏晋名士,之所以放浪形骸,鬼哭狼嚎,白日裸奔的都有,就是吃了五石散之后浑身发热,皮肤也会变得非常敏感,哪怕穿着极品丝
绸,都会觉得粗糙难受,所以才会搞出种种稀奇古怪的事情来。所谓的魏晋风流,在许多人眼里,就跟笑话差不多。
结果如今这强身健体丹,难道就是另一种五石散吗?
雍正神情冷硬,干巴巴地说道:“先给贵妃诊脉!”
苏茵又没真的吃,能有什么症状,不过她还是说道,自己原本每日里都会睡到天光大亮,这次为了这丹药的事情,四更天就起来了,一路往这边而来,按理说这会儿应该比较困,但她就是比较精神,一点困意也没有。
太医把脉把了半天,只得说苏茵是吃得比较少,所以无甚症状,又壮着胆子,想要给雍正诊脉。
雍正答应下来,然后就看到太医脸色有些变化,最后期期艾艾地表示,万岁爷你最近丹药吃得有点多,有些脾胃虚弱,痰火扰心,气血逆乱……………
雍正的脸色变得铁青,看着苏茵满脸担忧惶恐的模样,还是安慰了她一下:“放心,朕无事!”他还有些信不过太医,又宣了御医过来,一摸脉,还是一样。
御医之前就劝过雍正,不要随意服用什么丹药,这会儿壮着胆子说道:“万岁爷若要长生,奴才无可奈何,但奴才敢说,这烧铅汞,炼制出来的丹药,却是有害无益,还请万岁爷明察!”
雍正神情愈发阴晴不定起来,忽然说道:“朕知道了,此事不许外传,明白没有?”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7/7042/53202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