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杭皇后6
推荐阅读:每天长一万斤,我进化成神话巨兽、港城1985、御兽飞升、我没落网,凭什么说我有罪!、从灵魂熔炉开始、还缘、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黑科技:横跨两界的超级帝国、神话学院、1979黄金时代、
汪皇后再喊冤也不行,朱祁钰恨她多年夫妻,却从不站在自己这边,废黜汪皇后之后,连个妃位都不给,宫里只以汪废妃称呼。
苏茵觉得固安公主可怜,当然,她也不至于圣母心到将固安公主养在自己身边,而是表示,吴太后膝下寂寞,叫吴太后养着固安公主,免得公主跟着汪氏,移了心性,回头反过来恨上朱祁钰。
朱祁钰愈发觉得苏茵贤良,因此,很快就册封苏茵为后,又废黜朱见深,改封宜安郡王,朱见济为皇太子。
朱祁钰也没有对朱祁镇的儿子赶尽杀绝的意思,除了朱见深之外,朱祁镇还有个儿子朱见清呢,如今还在襁褓之中,由他生母抚育。
朱祁镇的事情其实还没完,他终究是当过十多年皇帝的人,不能否认他的帝王身份,因此,在礼部提供了一大堆庙号之后,朱祁钰捏着鼻子选了个熹字,毕竟他前头好些年没有亲政,亲政之后没几年就把自己玩死了,也勉强能沾边。要不是要给皇家留面子,朱祁钰连庙号都不打算给,准备直接谥
个什么“荒”、“灵”之类的,但好歹朱祁镇活着的时候,对自己也没什么恶意,人也是自己叫人干掉的,那在死后的名分上抬高一下,也算是为尊者讳了!
朝臣也不在意这个,人都死了,再计较这些做什么!等将灵柩迎回来,直接就葬到皇陵里头去就行。至于再花多少钱给他修皇陵,那是免谈!你差点没把大明都玩崩掉,还想要给你兴修皇陵,之前造的凑活凑活用了吧!
原本按照大明的规矩,无子的妃嫔是要殉葬的,苏茵见不得这个,便劝了朱祁钰一番,朱祁钰也觉得就朱祁镇那样,也不配叫人下去伺候,干脆只将一起送回来的兴安的尸体作为殉葬。其他人就算了。
伺候过朱祁镇的人有名分的就留在宫里,由皇家奉养,没名分的,在确认没有怀孕之后,愿意留下来的,就封个淑女选侍之类的低级位份,宫里也不差她们一口饭吃,不愿意留下来的,宫里给一笔钱,回去自行聘嫁。别说什么这年头重视贞洁,实际上也就那样,对于底层来说,能娶到媳妇就不
错了,谁还在乎什么贞洁。
朱祁钰决定废除殉葬制度之后,下头大臣对此倒是评价挺高,这是仁政。当初朱元璋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春秋战国的时候,人就已经不多见了,始皇帝被叫了两千年的暴君,人家也就是陪葬兵马俑而已。结果到了朱元璋这边,好的不学学坏的,跟着元朝学了一堆糟粕,就包括了殉葬。
朱祁钰琢磨着当初要是宣宗没有认下自己,亲妈吴太后说不定立马就被孙氏殉葬了,想想就觉得后怕,即便这么多年其实没跟吴太后一起生活过,但终究是亲妈,吴太后又不是抛弃他,而是迫不得已,所以,对这个生母,朱祁钰还是很看重的。鉴于孙家之前干出的事情,朱祁钰也不好在风口浪
尖给吴家封爵,但倒是可以给吴家点别的恩典,让吴太后高兴高兴。
如今废除殉葬制度,朱祁钰更是将吴太后的名字也拿了出来,表示太后仁德,不忍见殉葬之事,自己奉太后懿旨,从此皇室宗室都废除殉葬制度。
这话传出去,起码京畿之地都是欢欣鼓舞。因为明朝挑选宫女多半是在京畿附近挑,谁能猜得到自家女儿进宫之后,是不是一个不好就被殉葬了呢?一些人家,本来就算是很有可能出后妃的那种,就更高兴了,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家里女儿被选入内廷之后一定能生孩子,要是不能生,那不是惨
了?如今就不用担心这事了!
孙氏听说之后,又是破防,说朱祁钰拿着朱祁镇的事情收买人心,结果身边的太监来了一句,若是太妃想念宣宗皇帝,不如现在就下去伺候?孙氏再爱朱瞻基,也没到不顾自己性命的地步。她如今是怕了朱祁钰了,万一对方真的不耐烦了,直接将她一根绳子勒死,说她自愿给宣宗殉葬怎么办?
哪怕宣宗已经死了十多年了,但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啊!毕竟,她儿子没了,太后的位置也没了,说不定一个想不通,就一蹬腿就找宣宗诉说自己委屈去了。大家相信,她做得出这种事情。
然而,孙氏真做不出来,好死不如赖活,她还有个女儿常德公主呢!常德公主之前仗着是朱祁镇的亲妹妹,颇有些跋扈,阳武侯薛禄去世之后,明明驸马恒不是袭爵人,她却仗着公主的身份把持了侯府,她理由还很充分,薛恒的哥哥薛勋死得早,袭爵的是薛勋的儿子薛诜,薛诜年纪小,没个
长辈看着,那不是坏了侯府的名头吗?
也不知道是不是她太张狂了,叫老天爷都看不过去,成婚之后,竟是一直无子,以至于明明想要将阳武侯府的爵位抢到自己这一房手里,也是无计可施。她不会怀疑自己的生育能力,却是怀疑恒的,因此,常与薛恒吵闹不休,薛恒只能忍气吞声。
前些年的时候,薛诜也死了,留下个年纪还小的儿子薛琮,阳武侯的爵位传承就一直悬而未决,常德公主听说为了生孩子都魔怔了,私生活也有些混乱,给薛恒戴了好几顶绿帽子。
以前亲妈亲哥都在,她再如何折腾,薛恒那边只能忍耐,但如今嘛,朱祁镇崩了,孙氏被废黜了太后的位置,几乎自身难保,她这个公主,一下子就不值钱了。没人撑腰的公主会怎么样,她再清楚不过了,顺德公主嫁人没两年,就被磋磨没了,永清公主甚至前脚亲妈刚死,后脚人就没了。她想
到上头两个姐姐的下场,就不寒而栗。
之前朱祁钰追封顺德公主和永清公主为长公主,驸马石?还想要借此邀宠,说庶出的儿子是记在公主名下的,结果被人揭露,顺德公主下嫁之后被冷落虐待,这才年纪轻轻抑郁而亡,朱祁钰大怒,直接以藐视皇室的罪名剥夺了石家的官职世职,石家一家都被流放辽东。
那可不是什么好地方,要知道,自土木堡之后,辽东那边大半地盘都没瓦剌占了去,朝廷如今第一要务是收回河套,辽东那边还没顾得上呢,这流放过去,只怕一个不好,就死在瓦剌手里了。
当然,他们也可以投敌,但那样的话,石家的荣耀就彻底化为乌有,最后只会是逆贼而已。
孙氏对女儿的作为其实心知肚明,女儿这般,也是她纵容的。甚至,朱祁镇被俘之后,孙氏还叫女儿勾连勋贵,想要给朱祁钰施压,想办法将朱祁镇弄回来重登皇位。
结果朱祁镇死了,之前跟常德公主有过一些往来的人,几乎是第一时间把常德公主给卖了。
朱祁钰早就想要收拾这个看不起自己的姐姐,无非就是一时半会儿没抽出空来,也没抓到合适的把柄罢了。孙氏如今就这么一个女儿,自然不希望女儿出什么事情。
可惜越是不想发生的事情,往往越是会发生。
驸马薛恒被压迫了这么多年,他不敢直接首告常德公主,毕竟,某种意义上来说,公主是君,驸马是臣,薛恒要是告常德公主,除非是这位谋逆,否则的话,他这个驸马先得倒霉。
薛恒也是狠人,他直接跑去青楼买醉,跟一干勋贵之后来了次酒后吐真言:“你们是不知道,我这些年都过的什么日子,也就是最近,我才敢出来喝酒,以前都得老老实实待在府里头。这也罢了,那女人......”
人们对于桃色新闻的好奇是最强的,在从醉醺醺的薛恒口中掏出常德公主跟奶兄弟有一腿,跟府里有一腿,甚至还跟英国公府的张?有一腿之后,大家都傻眼了。
从唐朝之后,就几乎没这样能耐的公主了!宋朝的公主被婆家打了都是白搭,明朝的公主也多半还是温柔贤淑的性子,这会儿还不明显,等到了后来,你就知道,公主就是一帮太监用来敛财的道具。
朱元璋的公主最多就是多捞点钱,轮到常德公主这儿,居然变成这个样子了,大家看着薛恒的眼神都变得怜悯起来,这当了驸马也不是好事啊,这绿帽子戴的,都变成绿毛龟了!
看了薛恒的热闹,一些人就真的私底下打听起来,果然发现,常德公主行事颇有些放浪,甚至还有薛恒不知道的。所谓人言可畏,别说是有事,便是没事,被人一编排,你也是说不清楚的,何况常德公主本身就不清白。
如果常德公主没掺和别的事情,那么,对于朱祁钰来说,就是一个公主的私德问题,到时候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总归不能叫人看了皇家笑话。
但常德公主居然跟几个勋贵勾勾搭搭,想要在朱祁镇的事情上做文章,哪怕因为朱祁镇死了,这事成了纯粹的口嗨,这也犯了朱祁钰的忌讳,因此,朱祁钰直接就叫宗人府去查此事。
既然朱祁钰摆明了要深究,这事自然不能善了,都不用朱祁钰多说什么,大家就知道,这事其实不是为了挖掘常德公主的私人生活,关键是要将常德公主结党营私图谋不轨的事情挖出来。
孙氏如今消息远不如之前灵通,但宫里的宫人都在那里说常德公主的花边新闻了,孙氏知道不对。她怕得要命,偏生如今手里头根本无人可用,想要去求朱祁钰,但思来想去,自己如今根本没有能打动朱祁钰的地方,她之前将人得罪得太狠了,如今便是想要低头,也显得太晚了。
没错,她现在后悔已经太晚了。她手里头已经没有了半点底牌,之前口不择言,质疑朱祁钰的血统还被朱祁钰给破除了,以前还能计较嫡庶,如今却是没法计较,因为她之前的皇后宝册都给毁了,也就是说,她作为宣宗皇后的身份直接被否决了。既然如此,朱祁镇也只是庶长子,并不真的比朱
祁钰高贵到哪儿去。
朱祁钰对朱祁镇的身后事可以网开一面,但对孙氏一直以来上蹿下跳给自己添堵的行为,那是根本不肯轻轻放下。
因此,没多久,宗人府就将常德公主种种不法之事给报了上来,里头没说常德公主的私生活,而是常德公主向各家因为死了长辈,还没定下爵位传承的勋贵庶枝各种封官许愿。比如说英国公府,张忠是个残疾,也没有孩子,张懋是庶子,她就许诺只要朱祁镇复位,就叫张?继承英国公府。像是
其他勋贵也是一样,反正就是不管嫡支如何,就许诺二房三房。
这事一传出,各家勋贵都破了防,这爵位继承的事情,在你们眼里是开玩笑吗?你们随随便便就能转支?像是英国公府,立下汗马功劳的是张辅,跟张?他们兄弟两个有什么关系,他们两人甚至因为各种不法,被张辅教训过,要不是看在张辅份上,这两人当初就要被问罪。如今却略过张辅的亲
儿子,想要让这玩意?
这勋贵要是传承全看皇帝的想法,那各家也别折腾了,干脆一点,先将嫡支干掉不好吗?要不然轮不到庶枝的头上啊!
摊上这种事情,常德公主哪里还有好果子吃,她又招认是听了孙氏的吩咐,自然孙氏也不能置身事外。
常德公主被幽禁在宗人府内,这辈子是别想自由了,薛恒与常德公主和离,当然,驸马都尉的身份肯定是保不住的,但之后想要再娶妻生子也没问题。孙氏这回却没躲得过去,常德公主好歹有老朱家的血脉,又是宣宗唯一活下来的公主,如今宣宗一脉,血脉凋零,朱祁钰总不能将唯一的姐姐给
嘎掉。但孙氏就不同了,那真的是祸国殃民,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啊!因此,直接赐死,以庶人的身份下葬。
孙氏一死,朱祁钰甚至觉得天都变得开阔起来,原本还有人劝他搬进皇宫居住,但朱祁钰却觉得皇宫风水不好,宣宗和朱祁镇都死得早,甚至当初仁宗也是死在这宫里的,朱祁钰难免觉得有些不祥,干脆先不搬过去了,群臣说了也是无用,反正他又没有大兴土木的意思,想要住在原本的潜邸,
那又怎么了?不耽误处理国事啊!
而苏茵当了皇后之后,自然还是跟朱祁钰一起居住。
没了什么后顾之忧后,朱祁钰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喜欢美色,好逸恶劳,耳根子软,也没什么大主意。之前还听苏茵的,之后又有了新宠唐贵妃,在唐贵妃那里的时候就多了。
苏茵对此根本没什么想法,你真要一生一世一双人,那就别想着做什么皇后皇妃。上辈子她跟朱见深在一块,后来朱见深也还有别的妃嫔呢,无非就是这些妃嫔威胁不到她的地位罢了。
如今也是一样,唐贵妃美貌多情,善解人意,朱祁钰在唐贵妃那里就是她的天,对唐家的恩宠甚至超过了对杭家。不过,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才能有限,因此,便将国事托付给于谦,而宫里的事情都托付给了苏茵。
苏茵俨然就是宫里的大管家,横竖以后都是为自己儿子攒家当,苏茵自然也不会躺平摸鱼,反而开始对内廷的许多机构开始了改革。有着上辈子的经验,她以内廷十二监八司四局为基础,开始搞起了小范围的工业革命,连蒸汽机技术都给点亮了。
于谦算是强硬派,原本历史上许多事情做不成,一方面是朱祁钰优柔寡断,又被朝臣掣肘,另一方面就是没钱。如今嘛,苏茵却是烧玻璃,做镜子,搞钟表,靠着这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奢侈品,收割到了海量的财富,朱祁钰再喜欢美人,又能花多少钱,因此,完全可以拿内帑的钱支持于谦收复
河套辽东,又趁着瓦剌那边内乱,将瓦剌给削弱了一波,反过来扶持蒙古压迫瓦剌。比如只收蒙古的羊毛,不要瓦剌的。又将肥沃的草场划分给蒙古人,然后还鼓励蒙古人贩卖瓦剌人为奴,中原这边购买了瓦剌人参与各种繁重的基础建设,比如说开矿修路,疏通河道之类。一时间,除了瓦剌人,所
有人都?了。
外有于谦和他提拔起来的一帮实干派,内有苏茵带着一帮宫人各种开拓财源,直接以皇庄皇店为根基,搞出了几个垄断性的大型企业来作为保底,景泰年间,整个社会那叫一个蒸蒸日上,即便出现了不少天灾人祸,也顺利度过。
苏茵没急着开启大航海时代,这会儿人口还没多到那个份上,强迫大家背井离乡显然是一件不怎么靠谱的事情,许多事情那是要因势利导的,没有相应的条件,硬是要去做,那就是事倍功半。
比起历史上,朱祁钰也就多活了四五年,他到了后期,为了追求刺激,连丹药都吃上了,苏茵劝过几次,他就是不听,还觉得苏茵是嫉妒他宠幸的几个新人。苏茵能有什么办法,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人要找死,拦都拦不住!
不过朱祁钰总算是躺赢,还捞了个景泰之治的名头,给他定庙号的时候,居然还捞了个世宗,这也是难免的,毕竟到了他,勉强也算是转移世系了。
朱见济登基之后,改元弘化,他依旧将挣钱的事情交给了苏茵,毕竟,苏茵在很多人眼里,简直就是有点石成金能力的女财神,朱祁钰到了后期,又是兴建宫殿,又是烧铅炼汞,又是豢养僧道的,反正就是一刻不停撒钱,但无论是宫里的财务乃至朝廷的财政,都比较健康。
苏茵无非就是不对外表功罢了,知道的人都明白她的本事,连宫里的宫人也愿意为苏茵做事,苏茵行事敞亮,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当然,你要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苏茵也会网开一面,轻拿轻放。大家都明白,跟着太后有肉吃,至于皇帝嘛,皇帝也得以孝治天下啊!
但是这么多年的经济增长,也让民间人口开始膨胀起来,苏茵趁机开始开发辽东。
因为蒸汽机的出现,开发辽东的难度就低了很多,清理那边的沼泽地,大兴水利,将黑土地开垦出来,哪怕那边比较冷,一年只能种一季呢,那也能提供大量的粮食。
苏茵直接跟朱见济商议,裁各地的卫所,将卫所那些军户通过海路迁移到辽东,在辽东给他们分地,让他们安顿下来。军户们之前不知道吃了多少亏,如今能顺利转成民籍,还分到了土地,哪里还在乎这里的苦寒,等发现这边的土地一攥都能流油之后,愈发兴奋起来。
大量的汉人迁移到辽东之后,自然与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产生了联系。这会儿建州女真其实已经有些不安分了,首当其冲倒霉的就是朝鲜人。朝鲜人跑到京城告了好几次状,之前一直没腾出手来,等到辽东这边大移民时代来了之后,建州女真就遭遇了极大的打击。
女真人是渔猎民族,他们的生活更多依赖于捕鱼,而不是狩猎,毕竟辽东这地方,狩猎风险还是很大的,东北虎、熊瞎子、野猪之类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还是水里的鱼更好欺负一些。
朝廷如今扶持海西女真,打压建州女真,他们的日子愈发不好过,渐渐也团结不起来了,被迫下山,融入到了移民过来的汉人之中。
而随着中原生产力的发展,哪怕是为了增加市场呢,也不能再片板不下海了,在海上有利益的官员反对的声音虽然也有,已经不是主流,因为北边的官员多了起来,他们的利益在毛纺,在其他一些产品上头,不能再让南边那些海商把持市场了,重启下西洋的呼声越来越高,最后顺理成章地恢
复,大量的宝船被造出,沿着郑和当年留下的航线向着海外进发,将大明的威严再次带到了海外。而这一次,因为皇室没有垄断所有的利益,大量的士绅分润到了海贸的好处,大明终于在开放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苏茵觉得固安公主可怜,当然,她也不至于圣母心到将固安公主养在自己身边,而是表示,吴太后膝下寂寞,叫吴太后养着固安公主,免得公主跟着汪氏,移了心性,回头反过来恨上朱祁钰。
朱祁钰愈发觉得苏茵贤良,因此,很快就册封苏茵为后,又废黜朱见深,改封宜安郡王,朱见济为皇太子。
朱祁钰也没有对朱祁镇的儿子赶尽杀绝的意思,除了朱见深之外,朱祁镇还有个儿子朱见清呢,如今还在襁褓之中,由他生母抚育。
朱祁镇的事情其实还没完,他终究是当过十多年皇帝的人,不能否认他的帝王身份,因此,在礼部提供了一大堆庙号之后,朱祁钰捏着鼻子选了个熹字,毕竟他前头好些年没有亲政,亲政之后没几年就把自己玩死了,也勉强能沾边。要不是要给皇家留面子,朱祁钰连庙号都不打算给,准备直接谥
个什么“荒”、“灵”之类的,但好歹朱祁镇活着的时候,对自己也没什么恶意,人也是自己叫人干掉的,那在死后的名分上抬高一下,也算是为尊者讳了!
朝臣也不在意这个,人都死了,再计较这些做什么!等将灵柩迎回来,直接就葬到皇陵里头去就行。至于再花多少钱给他修皇陵,那是免谈!你差点没把大明都玩崩掉,还想要给你兴修皇陵,之前造的凑活凑活用了吧!
原本按照大明的规矩,无子的妃嫔是要殉葬的,苏茵见不得这个,便劝了朱祁钰一番,朱祁钰也觉得就朱祁镇那样,也不配叫人下去伺候,干脆只将一起送回来的兴安的尸体作为殉葬。其他人就算了。
伺候过朱祁镇的人有名分的就留在宫里,由皇家奉养,没名分的,在确认没有怀孕之后,愿意留下来的,就封个淑女选侍之类的低级位份,宫里也不差她们一口饭吃,不愿意留下来的,宫里给一笔钱,回去自行聘嫁。别说什么这年头重视贞洁,实际上也就那样,对于底层来说,能娶到媳妇就不
错了,谁还在乎什么贞洁。
朱祁钰决定废除殉葬制度之后,下头大臣对此倒是评价挺高,这是仁政。当初朱元璋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春秋战国的时候,人就已经不多见了,始皇帝被叫了两千年的暴君,人家也就是陪葬兵马俑而已。结果到了朱元璋这边,好的不学学坏的,跟着元朝学了一堆糟粕,就包括了殉葬。
朱祁钰琢磨着当初要是宣宗没有认下自己,亲妈吴太后说不定立马就被孙氏殉葬了,想想就觉得后怕,即便这么多年其实没跟吴太后一起生活过,但终究是亲妈,吴太后又不是抛弃他,而是迫不得已,所以,对这个生母,朱祁钰还是很看重的。鉴于孙家之前干出的事情,朱祁钰也不好在风口浪
尖给吴家封爵,但倒是可以给吴家点别的恩典,让吴太后高兴高兴。
如今废除殉葬制度,朱祁钰更是将吴太后的名字也拿了出来,表示太后仁德,不忍见殉葬之事,自己奉太后懿旨,从此皇室宗室都废除殉葬制度。
这话传出去,起码京畿之地都是欢欣鼓舞。因为明朝挑选宫女多半是在京畿附近挑,谁能猜得到自家女儿进宫之后,是不是一个不好就被殉葬了呢?一些人家,本来就算是很有可能出后妃的那种,就更高兴了,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家里女儿被选入内廷之后一定能生孩子,要是不能生,那不是惨
了?如今就不用担心这事了!
孙氏听说之后,又是破防,说朱祁钰拿着朱祁镇的事情收买人心,结果身边的太监来了一句,若是太妃想念宣宗皇帝,不如现在就下去伺候?孙氏再爱朱瞻基,也没到不顾自己性命的地步。她如今是怕了朱祁钰了,万一对方真的不耐烦了,直接将她一根绳子勒死,说她自愿给宣宗殉葬怎么办?
哪怕宣宗已经死了十多年了,但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啊!毕竟,她儿子没了,太后的位置也没了,说不定一个想不通,就一蹬腿就找宣宗诉说自己委屈去了。大家相信,她做得出这种事情。
然而,孙氏真做不出来,好死不如赖活,她还有个女儿常德公主呢!常德公主之前仗着是朱祁镇的亲妹妹,颇有些跋扈,阳武侯薛禄去世之后,明明驸马恒不是袭爵人,她却仗着公主的身份把持了侯府,她理由还很充分,薛恒的哥哥薛勋死得早,袭爵的是薛勋的儿子薛诜,薛诜年纪小,没个
长辈看着,那不是坏了侯府的名头吗?
也不知道是不是她太张狂了,叫老天爷都看不过去,成婚之后,竟是一直无子,以至于明明想要将阳武侯府的爵位抢到自己这一房手里,也是无计可施。她不会怀疑自己的生育能力,却是怀疑恒的,因此,常与薛恒吵闹不休,薛恒只能忍气吞声。
前些年的时候,薛诜也死了,留下个年纪还小的儿子薛琮,阳武侯的爵位传承就一直悬而未决,常德公主听说为了生孩子都魔怔了,私生活也有些混乱,给薛恒戴了好几顶绿帽子。
以前亲妈亲哥都在,她再如何折腾,薛恒那边只能忍耐,但如今嘛,朱祁镇崩了,孙氏被废黜了太后的位置,几乎自身难保,她这个公主,一下子就不值钱了。没人撑腰的公主会怎么样,她再清楚不过了,顺德公主嫁人没两年,就被磋磨没了,永清公主甚至前脚亲妈刚死,后脚人就没了。她想
到上头两个姐姐的下场,就不寒而栗。
之前朱祁钰追封顺德公主和永清公主为长公主,驸马石?还想要借此邀宠,说庶出的儿子是记在公主名下的,结果被人揭露,顺德公主下嫁之后被冷落虐待,这才年纪轻轻抑郁而亡,朱祁钰大怒,直接以藐视皇室的罪名剥夺了石家的官职世职,石家一家都被流放辽东。
那可不是什么好地方,要知道,自土木堡之后,辽东那边大半地盘都没瓦剌占了去,朝廷如今第一要务是收回河套,辽东那边还没顾得上呢,这流放过去,只怕一个不好,就死在瓦剌手里了。
当然,他们也可以投敌,但那样的话,石家的荣耀就彻底化为乌有,最后只会是逆贼而已。
孙氏对女儿的作为其实心知肚明,女儿这般,也是她纵容的。甚至,朱祁镇被俘之后,孙氏还叫女儿勾连勋贵,想要给朱祁钰施压,想办法将朱祁镇弄回来重登皇位。
结果朱祁镇死了,之前跟常德公主有过一些往来的人,几乎是第一时间把常德公主给卖了。
朱祁钰早就想要收拾这个看不起自己的姐姐,无非就是一时半会儿没抽出空来,也没抓到合适的把柄罢了。孙氏如今就这么一个女儿,自然不希望女儿出什么事情。
可惜越是不想发生的事情,往往越是会发生。
驸马薛恒被压迫了这么多年,他不敢直接首告常德公主,毕竟,某种意义上来说,公主是君,驸马是臣,薛恒要是告常德公主,除非是这位谋逆,否则的话,他这个驸马先得倒霉。
薛恒也是狠人,他直接跑去青楼买醉,跟一干勋贵之后来了次酒后吐真言:“你们是不知道,我这些年都过的什么日子,也就是最近,我才敢出来喝酒,以前都得老老实实待在府里头。这也罢了,那女人......”
人们对于桃色新闻的好奇是最强的,在从醉醺醺的薛恒口中掏出常德公主跟奶兄弟有一腿,跟府里有一腿,甚至还跟英国公府的张?有一腿之后,大家都傻眼了。
从唐朝之后,就几乎没这样能耐的公主了!宋朝的公主被婆家打了都是白搭,明朝的公主也多半还是温柔贤淑的性子,这会儿还不明显,等到了后来,你就知道,公主就是一帮太监用来敛财的道具。
朱元璋的公主最多就是多捞点钱,轮到常德公主这儿,居然变成这个样子了,大家看着薛恒的眼神都变得怜悯起来,这当了驸马也不是好事啊,这绿帽子戴的,都变成绿毛龟了!
看了薛恒的热闹,一些人就真的私底下打听起来,果然发现,常德公主行事颇有些放浪,甚至还有薛恒不知道的。所谓人言可畏,别说是有事,便是没事,被人一编排,你也是说不清楚的,何况常德公主本身就不清白。
如果常德公主没掺和别的事情,那么,对于朱祁钰来说,就是一个公主的私德问题,到时候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总归不能叫人看了皇家笑话。
但常德公主居然跟几个勋贵勾勾搭搭,想要在朱祁镇的事情上做文章,哪怕因为朱祁镇死了,这事成了纯粹的口嗨,这也犯了朱祁钰的忌讳,因此,朱祁钰直接就叫宗人府去查此事。
既然朱祁钰摆明了要深究,这事自然不能善了,都不用朱祁钰多说什么,大家就知道,这事其实不是为了挖掘常德公主的私人生活,关键是要将常德公主结党营私图谋不轨的事情挖出来。
孙氏如今消息远不如之前灵通,但宫里的宫人都在那里说常德公主的花边新闻了,孙氏知道不对。她怕得要命,偏生如今手里头根本无人可用,想要去求朱祁钰,但思来想去,自己如今根本没有能打动朱祁钰的地方,她之前将人得罪得太狠了,如今便是想要低头,也显得太晚了。
没错,她现在后悔已经太晚了。她手里头已经没有了半点底牌,之前口不择言,质疑朱祁钰的血统还被朱祁钰给破除了,以前还能计较嫡庶,如今却是没法计较,因为她之前的皇后宝册都给毁了,也就是说,她作为宣宗皇后的身份直接被否决了。既然如此,朱祁镇也只是庶长子,并不真的比朱
祁钰高贵到哪儿去。
朱祁钰对朱祁镇的身后事可以网开一面,但对孙氏一直以来上蹿下跳给自己添堵的行为,那是根本不肯轻轻放下。
因此,没多久,宗人府就将常德公主种种不法之事给报了上来,里头没说常德公主的私生活,而是常德公主向各家因为死了长辈,还没定下爵位传承的勋贵庶枝各种封官许愿。比如说英国公府,张忠是个残疾,也没有孩子,张懋是庶子,她就许诺只要朱祁镇复位,就叫张?继承英国公府。像是
其他勋贵也是一样,反正就是不管嫡支如何,就许诺二房三房。
这事一传出,各家勋贵都破了防,这爵位继承的事情,在你们眼里是开玩笑吗?你们随随便便就能转支?像是英国公府,立下汗马功劳的是张辅,跟张?他们兄弟两个有什么关系,他们两人甚至因为各种不法,被张辅教训过,要不是看在张辅份上,这两人当初就要被问罪。如今却略过张辅的亲
儿子,想要让这玩意?
这勋贵要是传承全看皇帝的想法,那各家也别折腾了,干脆一点,先将嫡支干掉不好吗?要不然轮不到庶枝的头上啊!
摊上这种事情,常德公主哪里还有好果子吃,她又招认是听了孙氏的吩咐,自然孙氏也不能置身事外。
常德公主被幽禁在宗人府内,这辈子是别想自由了,薛恒与常德公主和离,当然,驸马都尉的身份肯定是保不住的,但之后想要再娶妻生子也没问题。孙氏这回却没躲得过去,常德公主好歹有老朱家的血脉,又是宣宗唯一活下来的公主,如今宣宗一脉,血脉凋零,朱祁钰总不能将唯一的姐姐给
嘎掉。但孙氏就不同了,那真的是祸国殃民,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啊!因此,直接赐死,以庶人的身份下葬。
孙氏一死,朱祁钰甚至觉得天都变得开阔起来,原本还有人劝他搬进皇宫居住,但朱祁钰却觉得皇宫风水不好,宣宗和朱祁镇都死得早,甚至当初仁宗也是死在这宫里的,朱祁钰难免觉得有些不祥,干脆先不搬过去了,群臣说了也是无用,反正他又没有大兴土木的意思,想要住在原本的潜邸,
那又怎么了?不耽误处理国事啊!
而苏茵当了皇后之后,自然还是跟朱祁钰一起居住。
没了什么后顾之忧后,朱祁钰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喜欢美色,好逸恶劳,耳根子软,也没什么大主意。之前还听苏茵的,之后又有了新宠唐贵妃,在唐贵妃那里的时候就多了。
苏茵对此根本没什么想法,你真要一生一世一双人,那就别想着做什么皇后皇妃。上辈子她跟朱见深在一块,后来朱见深也还有别的妃嫔呢,无非就是这些妃嫔威胁不到她的地位罢了。
如今也是一样,唐贵妃美貌多情,善解人意,朱祁钰在唐贵妃那里就是她的天,对唐家的恩宠甚至超过了对杭家。不过,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才能有限,因此,便将国事托付给于谦,而宫里的事情都托付给了苏茵。
苏茵俨然就是宫里的大管家,横竖以后都是为自己儿子攒家当,苏茵自然也不会躺平摸鱼,反而开始对内廷的许多机构开始了改革。有着上辈子的经验,她以内廷十二监八司四局为基础,开始搞起了小范围的工业革命,连蒸汽机技术都给点亮了。
于谦算是强硬派,原本历史上许多事情做不成,一方面是朱祁钰优柔寡断,又被朝臣掣肘,另一方面就是没钱。如今嘛,苏茵却是烧玻璃,做镜子,搞钟表,靠着这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奢侈品,收割到了海量的财富,朱祁钰再喜欢美人,又能花多少钱,因此,完全可以拿内帑的钱支持于谦收复
河套辽东,又趁着瓦剌那边内乱,将瓦剌给削弱了一波,反过来扶持蒙古压迫瓦剌。比如只收蒙古的羊毛,不要瓦剌的。又将肥沃的草场划分给蒙古人,然后还鼓励蒙古人贩卖瓦剌人为奴,中原这边购买了瓦剌人参与各种繁重的基础建设,比如说开矿修路,疏通河道之类。一时间,除了瓦剌人,所
有人都?了。
外有于谦和他提拔起来的一帮实干派,内有苏茵带着一帮宫人各种开拓财源,直接以皇庄皇店为根基,搞出了几个垄断性的大型企业来作为保底,景泰年间,整个社会那叫一个蒸蒸日上,即便出现了不少天灾人祸,也顺利度过。
苏茵没急着开启大航海时代,这会儿人口还没多到那个份上,强迫大家背井离乡显然是一件不怎么靠谱的事情,许多事情那是要因势利导的,没有相应的条件,硬是要去做,那就是事倍功半。
比起历史上,朱祁钰也就多活了四五年,他到了后期,为了追求刺激,连丹药都吃上了,苏茵劝过几次,他就是不听,还觉得苏茵是嫉妒他宠幸的几个新人。苏茵能有什么办法,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人要找死,拦都拦不住!
不过朱祁钰总算是躺赢,还捞了个景泰之治的名头,给他定庙号的时候,居然还捞了个世宗,这也是难免的,毕竟到了他,勉强也算是转移世系了。
朱见济登基之后,改元弘化,他依旧将挣钱的事情交给了苏茵,毕竟,苏茵在很多人眼里,简直就是有点石成金能力的女财神,朱祁钰到了后期,又是兴建宫殿,又是烧铅炼汞,又是豢养僧道的,反正就是一刻不停撒钱,但无论是宫里的财务乃至朝廷的财政,都比较健康。
苏茵无非就是不对外表功罢了,知道的人都明白她的本事,连宫里的宫人也愿意为苏茵做事,苏茵行事敞亮,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当然,你要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苏茵也会网开一面,轻拿轻放。大家都明白,跟着太后有肉吃,至于皇帝嘛,皇帝也得以孝治天下啊!
但是这么多年的经济增长,也让民间人口开始膨胀起来,苏茵趁机开始开发辽东。
因为蒸汽机的出现,开发辽东的难度就低了很多,清理那边的沼泽地,大兴水利,将黑土地开垦出来,哪怕那边比较冷,一年只能种一季呢,那也能提供大量的粮食。
苏茵直接跟朱见济商议,裁各地的卫所,将卫所那些军户通过海路迁移到辽东,在辽东给他们分地,让他们安顿下来。军户们之前不知道吃了多少亏,如今能顺利转成民籍,还分到了土地,哪里还在乎这里的苦寒,等发现这边的土地一攥都能流油之后,愈发兴奋起来。
大量的汉人迁移到辽东之后,自然与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产生了联系。这会儿建州女真其实已经有些不安分了,首当其冲倒霉的就是朝鲜人。朝鲜人跑到京城告了好几次状,之前一直没腾出手来,等到辽东这边大移民时代来了之后,建州女真就遭遇了极大的打击。
女真人是渔猎民族,他们的生活更多依赖于捕鱼,而不是狩猎,毕竟辽东这地方,狩猎风险还是很大的,东北虎、熊瞎子、野猪之类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还是水里的鱼更好欺负一些。
朝廷如今扶持海西女真,打压建州女真,他们的日子愈发不好过,渐渐也团结不起来了,被迫下山,融入到了移民过来的汉人之中。
而随着中原生产力的发展,哪怕是为了增加市场呢,也不能再片板不下海了,在海上有利益的官员反对的声音虽然也有,已经不是主流,因为北边的官员多了起来,他们的利益在毛纺,在其他一些产品上头,不能再让南边那些海商把持市场了,重启下西洋的呼声越来越高,最后顺理成章地恢
复,大量的宝船被造出,沿着郑和当年留下的航线向着海外进发,将大明的威严再次带到了海外。而这一次,因为皇室没有垄断所有的利益,大量的士绅分润到了海贸的好处,大明终于在开放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7/7042/532025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