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交人,或者灭国,选一个吧!
推荐阅读:让你代管废材班,怎么成武神殿了、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我的透视超给力、简行诸天、唯我道、猎魔人:狼学派的狩魔手记、我怎么还活着?、天道天骄、皇修、别叫我邪神、
按辈份算的话,高明哲算是高软软的远房叔叔。
但此时听到韩世忠的问题之后,他却只想给自己这远房侄女儿磕一个。
什么叫料事如神啊?
这就是!
他这侄女儿早就和他说过,不要以为自己这一次只是去当个向导,就两耳不闻窗外事。
那些大人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随时抛出个问题考验下面的人,以便于确定这个人能不能用。
所以,他要想从这些大人物手里谋前程的话,就凡事多想想。
而且,他这侄女儿还给他提了个建议。
大宋仅仅以两个将士丢失为由,对倭国全面出兵的话,理由还是稍微牵强了一点儿。
毕竟,大宋是要脸面的。
所以,他这侄女儿建议他提前备一船货物。
如果大人物们不提出来的话就算了,反正一船货也值不了多少钱,他们付得起这个代价。
但要是万一被问到了,就让提一个先礼后兵之计给大人物们参考。
要是真被采用了,就能给大人物留下一个好印象。
没想到,这位韩大人果然问了他这个问题。
按理说这样的问题,是不该问他一个向导的。
但人家问了,那岂不是证明这位大人在有意考验他?
想到这里,高明哲心里一下子就激动了起来。
“大人,此等大事本不该小的多嘴的,您和胡大人、李大人也一定已经有了成算。
不过,小的倒确实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就当搏大人一笑了。”
韩世忠也只是看在高软软的面子上随口一问而已,没想到他还真有想法。
一下子,三人都被勾起了兴趣,想听听他能说出来什么。
“哦?那就说来听听吧。
要是你的办法可用,本官重重有赏!”
“谢大人!
小的曾经跟随高尚宫去过几次倭国进行贸易,经过小人的观察,这倭国人有个很明显的特点。”
“哦?
什么特点?”
“自大汉以来,倭国便与我大汉有所交往,大唐之时,更是多次派人前来学习大唐的文化。
到了本朝,这种学习的势头也一直没有减弱过。
但是,不知道是因为地域的关系,还是因为人种的关系。
小的发现,他们始终学不到华夏文化的精髓!”
“哦?
怎么讲?”
“从表面上看,他们极其的谦虚、礼貌,甚至到了严苛的地步。”
“这不是挺好的吗?”
“如果只有这样的话,确实挺好。
但是,跟他们接触多了之后,就会发现他们的谦虚、礼貌都是表面的。
甚至,是他们的一种伪装。
实际上,他们阴险、狡猾,而且极其的残忍。
除此之外,他们还见小利而忘大义,任何时候都只能看到眼前。
像我们之前几次到倭国贸易,他们总是想尽办法想要占点儿便宜。
哪怕是一点儿蝇头小利,他们也看的比命都重。
甚至实力稍微占点儿上风,他们就想要直接抢夺,完全没有长远贸易的概念。”
高明哲说完了之后,韩世忠和胡铨、李宝三人对视了一眼。
没想到这高明哲还真是个人才啊,他的这些分析,跟朝廷的分析几乎是完全一致。
想到这里,韩世忠便笑着看向了高明哲。
“不错,看来你确实是有心了。
现在本官对你的办法更感兴趣了,说来听听吧!”
“谢大人夸奖。
小人的想法是这样的,既然他们重小利而无大义,那我们何不利用这一点?
不瞒大人,小人事先准备了一船的货物。
等我们到了倭国之后,大人们不妨先隐藏起来。
由小人先带着货物去和他们贸易,他们看到小人势单力薄之后,必然要下手抢夺。
等到了那个时候,大人们再带着大军出现,替小人伸张正义。
大人以为怎么样?”
高明哲说完了自己的计划之后,便紧张的低下了头,等着韩世忠的判断。
结果,却听到韩世忠哈哈大笑了起来。
这一笑,直接把他笑了个莫名其妙,不知道他在笑什么。
笑了好大一会儿之后,韩世忠突然问道:
“高明哲,这个计策真是你自己想的?”
韩世忠这么一问,高明哲心里马上咯噔了一下。
这么快就被看穿了?
他不会怪罪我骗他吧?
纠结了半天之后,他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于是,他扑通一下就跪了。
“大人恕罪,这个计策确实不是小人自己想的,而是高尚宫指点的。”
高明哲这么一说,韩世忠和胡铨对视了一眼。
果然如此!
这种计策,一看就是高软软的行事风格。
不得不说,这个想法很妙!
以高软软的心计,天下女子能与之相争者,估计也没有几人。
但是,她毕竟是个女子。
总想着在规则之内解决所有的问题。
她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最简单也最实用的规则。
谁的兵马强壮,谁说了算!
如果大宋与倭国的国力差不多的话,高软软的计策绝对是一条妙计,他们也肯定会这么干。
但在准备的这一段时间里,胡铨和李宝俩人早就往倭国派出去不止一批的探子。
整个倭国的情况早已经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整个倭国加在一起,也不过六十多条船,能勉强算得上是个战船而已。
而且,他们最大的战船,也只比大宋最小的战船大了一丁点儿而已。
除了这个之外,整个倭国乱七八糟的,能称为兵的人全都算上,也不过四十万而已。
听着数量不少,但这些人是分散在各地的。
而且他们的兵,跟大宋的兵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他们的兵或许有些个人的武勇,但他们完全没有大兵团作战的概念。
当然了,这也怪不得他们。
毕竟,整个倭国一共也不那么大。
他们平时的战斗,也就跟大宋两个村的械斗差不多。
甚至,到了抢水源之时,大宋两个村的械斗,都比他们的战斗更有章法。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他们能安全的到达倭国。
大宋的将士,一打十都绰绰有余。
而他们这一次出征带了三万人,还有五千匹战马。
如此兵力,对于倭国完全可以碾压。
所以,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和他们玩什么计谋呢?
我大宋的两个将士在你倭国失踪了!
要么,交人!
要么,灭国!
选一个吧!
但此时听到韩世忠的问题之后,他却只想给自己这远房侄女儿磕一个。
什么叫料事如神啊?
这就是!
他这侄女儿早就和他说过,不要以为自己这一次只是去当个向导,就两耳不闻窗外事。
那些大人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随时抛出个问题考验下面的人,以便于确定这个人能不能用。
所以,他要想从这些大人物手里谋前程的话,就凡事多想想。
而且,他这侄女儿还给他提了个建议。
大宋仅仅以两个将士丢失为由,对倭国全面出兵的话,理由还是稍微牵强了一点儿。
毕竟,大宋是要脸面的。
所以,他这侄女儿建议他提前备一船货物。
如果大人物们不提出来的话就算了,反正一船货也值不了多少钱,他们付得起这个代价。
但要是万一被问到了,就让提一个先礼后兵之计给大人物们参考。
要是真被采用了,就能给大人物留下一个好印象。
没想到,这位韩大人果然问了他这个问题。
按理说这样的问题,是不该问他一个向导的。
但人家问了,那岂不是证明这位大人在有意考验他?
想到这里,高明哲心里一下子就激动了起来。
“大人,此等大事本不该小的多嘴的,您和胡大人、李大人也一定已经有了成算。
不过,小的倒确实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就当搏大人一笑了。”
韩世忠也只是看在高软软的面子上随口一问而已,没想到他还真有想法。
一下子,三人都被勾起了兴趣,想听听他能说出来什么。
“哦?那就说来听听吧。
要是你的办法可用,本官重重有赏!”
“谢大人!
小的曾经跟随高尚宫去过几次倭国进行贸易,经过小人的观察,这倭国人有个很明显的特点。”
“哦?
什么特点?”
“自大汉以来,倭国便与我大汉有所交往,大唐之时,更是多次派人前来学习大唐的文化。
到了本朝,这种学习的势头也一直没有减弱过。
但是,不知道是因为地域的关系,还是因为人种的关系。
小的发现,他们始终学不到华夏文化的精髓!”
“哦?
怎么讲?”
“从表面上看,他们极其的谦虚、礼貌,甚至到了严苛的地步。”
“这不是挺好的吗?”
“如果只有这样的话,确实挺好。
但是,跟他们接触多了之后,就会发现他们的谦虚、礼貌都是表面的。
甚至,是他们的一种伪装。
实际上,他们阴险、狡猾,而且极其的残忍。
除此之外,他们还见小利而忘大义,任何时候都只能看到眼前。
像我们之前几次到倭国贸易,他们总是想尽办法想要占点儿便宜。
哪怕是一点儿蝇头小利,他们也看的比命都重。
甚至实力稍微占点儿上风,他们就想要直接抢夺,完全没有长远贸易的概念。”
高明哲说完了之后,韩世忠和胡铨、李宝三人对视了一眼。
没想到这高明哲还真是个人才啊,他的这些分析,跟朝廷的分析几乎是完全一致。
想到这里,韩世忠便笑着看向了高明哲。
“不错,看来你确实是有心了。
现在本官对你的办法更感兴趣了,说来听听吧!”
“谢大人夸奖。
小人的想法是这样的,既然他们重小利而无大义,那我们何不利用这一点?
不瞒大人,小人事先准备了一船的货物。
等我们到了倭国之后,大人们不妨先隐藏起来。
由小人先带着货物去和他们贸易,他们看到小人势单力薄之后,必然要下手抢夺。
等到了那个时候,大人们再带着大军出现,替小人伸张正义。
大人以为怎么样?”
高明哲说完了自己的计划之后,便紧张的低下了头,等着韩世忠的判断。
结果,却听到韩世忠哈哈大笑了起来。
这一笑,直接把他笑了个莫名其妙,不知道他在笑什么。
笑了好大一会儿之后,韩世忠突然问道:
“高明哲,这个计策真是你自己想的?”
韩世忠这么一问,高明哲心里马上咯噔了一下。
这么快就被看穿了?
他不会怪罪我骗他吧?
纠结了半天之后,他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于是,他扑通一下就跪了。
“大人恕罪,这个计策确实不是小人自己想的,而是高尚宫指点的。”
高明哲这么一说,韩世忠和胡铨对视了一眼。
果然如此!
这种计策,一看就是高软软的行事风格。
不得不说,这个想法很妙!
以高软软的心计,天下女子能与之相争者,估计也没有几人。
但是,她毕竟是个女子。
总想着在规则之内解决所有的问题。
她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最简单也最实用的规则。
谁的兵马强壮,谁说了算!
如果大宋与倭国的国力差不多的话,高软软的计策绝对是一条妙计,他们也肯定会这么干。
但在准备的这一段时间里,胡铨和李宝俩人早就往倭国派出去不止一批的探子。
整个倭国的情况早已经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整个倭国加在一起,也不过六十多条船,能勉强算得上是个战船而已。
而且,他们最大的战船,也只比大宋最小的战船大了一丁点儿而已。
除了这个之外,整个倭国乱七八糟的,能称为兵的人全都算上,也不过四十万而已。
听着数量不少,但这些人是分散在各地的。
而且他们的兵,跟大宋的兵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他们的兵或许有些个人的武勇,但他们完全没有大兵团作战的概念。
当然了,这也怪不得他们。
毕竟,整个倭国一共也不那么大。
他们平时的战斗,也就跟大宋两个村的械斗差不多。
甚至,到了抢水源之时,大宋两个村的械斗,都比他们的战斗更有章法。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他们能安全的到达倭国。
大宋的将士,一打十都绰绰有余。
而他们这一次出征带了三万人,还有五千匹战马。
如此兵力,对于倭国完全可以碾压。
所以,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和他们玩什么计谋呢?
我大宋的两个将士在你倭国失踪了!
要么,交人!
要么,灭国!
选一个吧!
本文网址:http://www.shuqig.com/xs/7/7050/53239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shuqi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